嘉定都市网

查看:5243 回复:15 发表于 2007-7-31 22: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随笔]鸡犬不留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报刊上读到一篇题为<<长江动物园.小朋友.鸡犬不留>>的文章,文字所记述着的那个真实事件散发出的那股如麦穗般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意,无声地让人感怀。
  
    那个真实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大学的罗加伦校长料到中日必有一战,南京城难保,决定把重要物资都撤到重庆。1937年12月初,重要物资都妥善运走,只有农学院牧场供教学用的鸡、鸭、猪、牛、羊等无法搬运,罗校长请牧场职工自行处理,或吃、或卖、或带回家中,保要不落入日寇手中。
    战乱期间人人都要自保,但这群知识并不高的职工,对自已喂养的动物已经有了感情。他们带着动物,跋山涉水,穷到实在没钱的时候,就挤乳牛的奶跟当地农民交换食物。一群人和一群动物,用了三四个月才走到重庆。到了重庆,罗校长在码头迎接他们。

     “一群人和一群动物,用了三四个月才走到重庆”,在那样一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那怕已面临着生与死迫睫的威协,只因了朝夕相处积累下的这份“情”,一群可爱的人任凭体内最原始的关爱做了主,带着这群陪着学生们作着学业研究之用的动物,随他们自己逃离那个即将被了魔鬼摧残的南京城。

      70年后的今天,当这些文字把这群于乱世中凄惶逃离的人和动物推到了我们面前,我们,究竟各自又会产生怎样的触觉,滋长怎样的情感呢?

      做导演的,可以将它领悟成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用他的镜头将这份人与动物间原始相连的纯朴情感抒发给世人看。
      当画家的,可以将它定格为一幅生死与共的画卷,让这温馨又洋溢着人性光辉的色彩,长久地激荡给世人读。
      写音乐的,可以将它谱作就一曲博爱祥和的乐章,让上苍知道,一部分人正在践踏生命的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正在大写着那个可歌可泣的“爱”字。

       鸡犬不留,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因之触动悟就了他的电影<<小朋友>>。里面讲述了战乱时期,一个小妹妹带着一只藏獒撤退南京的故事。正如台湾电影人张毅所言:“不管小朋友跟藏獒,还是职工跟那些动物,都代表着人跟生灵最原始的感情。”

      但愿心灵中,长期生长着一块纯净、质朴又散发着浓郁爱之馨的田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07-7-24 12:56:24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心灵中,长期生长着一块纯净、质朴又散发着浓郁爱之馨的田原。

    向往一下,心灵如同流通已久的钞票,变得又脏又旧,但是总有些什么是拒绝污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3:05:32 | 只看该作者
       于是,恰恰就在一些拒绝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
    得到了充实。意识到毕竟我们是生命。
       千千万万个需要明媚阳光和清鲜空气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地板
    发表于 2007-7-24 13:08:4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是渺小的,但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岸的,珍惜生命的人,往往更珍惜别人的生命.在阴霾漫天和空气压抑的时候,生命往往能闪烁出更耀眼的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3:17:39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和协社会”,我想,首先我们得有颗“和协”的心。
       这颗“和协”的心,既懂得关爱自己的生命,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

        只有彼此尊重地生活着,生命才会更有上进的希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6
    发表于 2007-7-24 13:22:44 | 只看该作者
    琴瑟能和谐,社会却永远不会和谐的.人生就是个大大的谎言,在谎言破灭前,一切都是美丽的.而真正的美丽都隐藏在破灭后的贫瘠下面,我们都看不到了,还是看电影吧,它总能让你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7-7-24 13:25:5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这种人性的光辉在现代社会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总是感觉战争年代的人真是质朴,纯洁。

    今年到息烽集中营参观,深深受了一次教育,这么年轻英俊或美丽的人为了理想,有些人可能还不是太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放到自己身上还真不敢说。

    回到上海又木知木觉,浑浑噩噩,花天酒地,劝人出轨起来,严重鄙视自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8
    发表于 2007-7-24 13:31:57 | 只看该作者
    人性的光辉,必须先有人性而后有光辉.

    人未必都有人性,就象纳粹党徒不都是屠杀者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3:47:54 | 只看该作者
    只可惜呀,这电影终是水中月镜中花,做得再唯美呀,
    也不及我们自身于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体验到的点点滴滴
    因为毕竟那不是种空想,那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

    电影,特别是一些好电影,它唯一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看,那个创造了它的人活得真充实。他在生活着,爱着,恨着,他在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灵魂。他在真实地对着他的生命。”

        就象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个杨德昌导演,竟管他于今年6月已与世长辞,可记录了他的思想情感的那些个电影<<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等影片,又怎能将他轻意地从世人眼中从此抺消始净?

        一个生命,一个态度;一个态度,一个人生;一个人生,一段历史,而且,还是一段常常会被他人轻意抹去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0
    发表于 2007-7-24 13:55:20 | 只看该作者
    电影是缩小的人生,人生是放大的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