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4335 回复:0 发表于 2014-7-12 18:47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14 10:56
  • 签到天数: 474 天

    [LV.9]以坛为家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8: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房双清——韩天衡美术馆藏印、砚精品展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展览时间:2014年7月18日—8月17日
    展览地点:上海豫园听涛阁

    空格篆刻是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篆刻艺术发展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其中战国、秦汉以来的印章以实用凭信为主要功能,多运用在权力阶层的政治管理和社会交往领域。明代中期后,随着青田、寿山等石材引进印坛,文彭、何震等一大批文人篆刻家的崛起,印章艺术由此进入了个性化的流派纷呈时代,也成为书画艺术之外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通过,篆刻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翻开了篆刻艺术发展新的篇章。
    空格砚台与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是我国文人必备用具。
    空格此次韩天衡美术馆藏印藏砚精品展,以文人刻印、用砚为主,在上海市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园林——豫园中展出。精选明清以来流派篆刻55方,韩天衡先生篆刻力作35方;宋元以来文人砚台30方,基本涵盖了流派篆刻史和文人用砚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相信艺术爱好者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空格韩天衡美术馆藏印近四百五十方,可分为周秦汉魏以来古玺印、明清流派篆刻和韩天衡篆刻精品三大系列。囊括了印章史上最辉煌的战国至秦汉和明清篆刻流派两大时期。此次展出的印章中,不仅有文人篆刻开山鼻祖之一何震的代表作“柴门深处”,还有西泠八家中的黄易、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的作品。此外徐三庚刻“兰言室”艾叶绿石印,任伯年早年刻 “颂菽”印,吴昌硕为曾国藩弟子吴汝纶所刻的名号对章,黄士陵的“新安方文寯字彦伯印”,齐白石的“百梅楼”,方介堪的“平戎阁”等,在印材、作者、印主及镌刻技法上,都具备重要的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
    空格作为当代印坛执牛耳者,韩天衡先生的篆刻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此次展出藏品中,既有他二十岁从艺初期的作品,也有他四、五十岁至七十多岁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韩天衡先生在艺术道路上,探索不息,创新不止的可贵精神。

    徐三庚刻 “兰言室”

    空格砚“与文字同兴”,迄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汉·刘熙《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砚的起源可上溯到殷商初期。东汉以后流行,魏晋南北朝,瓷业渐兴发展,出现了瓷砚。隋唐时期,制砚的工艺有相应的发展。唐代出现了中国四大名砚:即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宋代则已普遍使用,宋元以后文人用砚,对其材质、制作、文饰、题刻皆有详细的美学论述。文人对于砚台犹如农夫对于田地的感情,终日耕耘于此,对其有着深厚的寄托。所谓学而不厌,伏案耕墨,极乐益智,日久弥深之情。
    空格韩天衡美术馆藏砚近百方,从汉代的平板砚、宋元的四大名砚到明清的名家题刻砚均自成系列。此次展出的砚台中,不仅有宋代文人极其推崇的吕道人制沉泥砚,还有安徽歙砚、广东端砚、铁制暖砚、卢葵生制漆砚等砚中名品;还有一批如黄莘田题刻洛神端砚,梁同书题刻双铭端砚,王文治题刻歙砚,韩天衡题刻周恩来自用砚,陆俨少题刻自用瓷砚等文人铭砚。兼具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


    黄莘田题刻洛神端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