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09.9征文)从我家的三代人喜看祖国60年 [打印本页]

作者: Sean    时间: 2009-10-3 14:00
标题: 原创(09.9征文)从我家的三代人喜看祖国60年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毛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

    那一年我的爷爷15岁。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那是见证历史的一刻,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了,那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的呐喊,一种向世界宣言,中国站起来啦,那是一种民族自豪感!

    听爷爷说,那时的生活很艰苦。上学要走很远的路,还要带上干粮,窝窝头、咸菜一类的食物,白面、大米、肉很多家里都很少见。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穿破了打上补丁,缝缝补补继续穿。那时有很多地方没有通电,晚上学习全靠煤油灯或者蜡烛照明,为了节约,他们有时就拿着小树枝在地上写字。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是精神上很富足。念着毛主席的语录,戴着红袖章,拿着红缨枪,雄赳赳,气昂昂。

    转眼到了70年代,我的爸爸已经长成了一个高高帅帅的小伙。他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美丽的妈妈。我的妈妈在我们那里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校花,又是青年文艺骨干。

    爸妈结婚那会,托亲戚买来一台8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候,电视机对于家庭来说,可算得上是稀罕物了,谁家看电视,左邻右舍的都会来一大堆人。于是,每天晚上当爸爸把电视机抬到院子里的时候,院子里就会充满了欢声笑语。想想那个时候看电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呀!从那个时候开始,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80年代,我出生了。真是名副其实的“鸟巢一代”,虽然才陪着共和国走过了二十几年,虽然没有体验过爷爷和父辈们的那种艰辛,但我们始终不渝的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每每回到农村乡下的时候,我所见到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青色的砖瓦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和别墅;没有了老黄牛的叫声,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隆声;乡镇企业、村办企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今的中国更自信,如今的生活更繁荣。

    六十年,一份久远的回忆,记忆中的人和事,在今天的回想中散发出不可企及的芬芳,尽管其中也有苦涩和艰辛。六十年,这真是——家国沧桑巨变,人享太平之风。




终于写完了,大家帮忙顶
作者: 懒猫32888    时间: 2009-10-3 17:49
还可以
作者: 冲动一时    时间: 2009-10-3 22:27
不错!
作者: paradisekeeper    时间: 2009-10-4 00:18
可以上新民晚报了~~~~~~~~~~
作者: zhangwei1987    时间: 2009-10-4 10:24
总体结构还可以,不过有些简单,试着用一件事情展现60年的光辉历程,如衣食住行.......可以立体表现人的物质享受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心理.
作者: yipinkoo    时间: 2009-10-4 1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啪啪啪~~啪啪~~~~~~~!”
作者: 傣祁    时间: 2009-10-6 23:41
写得不错,真情实感,通俗易懂!!

“啪啪啪~~啪啪~~~~~~~!”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09-10-8 11:42

LZ的语言朴实,基本没有多余的华丽词藻的堆砌,是比较写实的文风

总体结构以爷爷、爸爸和我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来展现共和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不过尚不完整

如果最后能加上那么一段,“时值2009年。。。。。”

那么正好与开头的1949年呼应,60年嘛

可能由于篇幅的关系,文章描述得有些简单,但是已经足够能表现出60年的光辉历程

另外,LZ在表现生活水平提高,60年光辉历程的时候,用的事例比较分散

其实如果都从某一个角度展开,通过三代人的比较,更能体现LZ想要表达的东西

举个例子:比如可以从三代人的各代人学习条件的对比,或者三代人住房条件的对比,或者饭桌上菜肴的变化,或者衣着的变化,更或者是业余生活的变化等等等等

正所谓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这样可能更好些

最终评分:80分(满分100分)
作者: Sean    时间: 2009-10-8 14:54
哈哈,谢谢朴老师,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可惜,回帖帮顶的人怎么只有没几个啊~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09-10-8 18:34
LZ的作品比较简单。但是也用了写作手法,突出了一个对比。

正篇文章,作者收尾太仓促,有点虎头蛇尾。

故,评分如下:

最终评分:75
作者: 我爱悠闲    时间: 2009-10-12 11:09
同刀刀,过于简陋,还有我读完确实有上新民晚报的潜质,感觉犹如中学生作文风格,叙述方式过于老套,创意不够。
65分,感谢投稿,往再接再厉
作者: asdf1980    时间: 2009-10-12 11:51
笔者写祖国60年,其实这个题目很难写。
60年有多少事情发生?而笔者又有多少年纪?是否真正了解祖国这真实的60年岁月?这期间祖国走的并非完全的康庄大道,那些坎坷,如何去理解?这都是需要深刻阐述的。而并非仅仅是花好桃好的一俊遮百丑!
祖国走过弯路,现在60年后,我们可以总结。
因为有矛盾才有变化,有变化才会发展。国家这样,人也相仿。
幸福从何而来?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这大家都看到,而文章需要共鸣,就是要写出你体味到的,而别人也体味到,但没有文字化得内容实质。
但愿有一天,你的文章可以真正地告诉人们,幸福从何而来。
路漫漫而修远,望笔者上下而求索之再求。
我给的评分:50分。


作者: 史零    时间: 2009-10-12 20:36
本人意见:文章有构思,但是行文仓促,大有完成任务的敷衍。读来就感觉是初、高中生的应试作文,非常干涩。如果再多一点心思,设计一些细节,或许可以更出彩。多加努力吧!鄙人不才,评分72.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