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有多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我们这一代流逝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7-12-26 19:59
标题: [原创]有多少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我们这一代流逝了
传统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是传统文化不应该日渐埋没,可是现实的社会中这样的传统的确慢慢开始淡化,不光是传统,有些我们过去日常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和逝去,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对我们的下一代该如何交代和延续下去........

刮痧和姜汤,很多年前,记忆中还是童年的时候,父亲得了头疼脑热的风寒,就让母亲用刮痧的方式,用调羹在胸前后背刮出条条血痕,看的人心惊肉跳的,然后一大碗滚热的红糖姜汤灌下,晚上一身汗发出,第二天又是生龙活虎一般,可是现在刮痧的方式可能就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这样类似于自虐的一种方式有何意义,传统中医学被现在各类的头孢和激素代替,可效果和价格却是截然不同的背离,而我们的体质也在这些高价药的消磨中日益衰退中.......

针线与缝补,过去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基本每户人家的女主人,都有一手不错的针线手艺,衣物脱线了,一番缝缝补补,每年都能穿上母亲亲手纳的鞋垫,可是现在呢,自己不是不会动手,而是懒得去动手,袜子破了就一扔,有什么损坏的衣物宁可跑去缝纫摊花钱补也不愿自己动手,至于缝纫机,那早就是老古董一件了,装饰一新的居室里早就没有它的位置了,那过去朴实浓厚的母爱再也无法通过我们传递到下一代了.........

酒酿,馄饨和粽子,同样的由于过去的生活条件的限制,以前都有过在家自己做酒酿,自己包馄饨包粽子的方式,虽然比较麻烦,但和家人一起动手,最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快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东西吃不到买不到啊,超市里逛一圈就都有了,可是吃在嘴里,却已经没有当初的味了,何况我们连怎么教下一代包馄饨包粽子的手艺都快失传了吧..........

蛤蜊油和甘油膏,这两件过去流行的护肤品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好久了,过去为了预防冬季手足皲裂,这可是首选的护肤品,价格又不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形形色色的国内国外的护肤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品牌的产品不但分类很细,而且量少价高,但仍然爱美的MM甘心一掷千金的追求,可是说到使用的效果,不禁让我还是怀念起当年那些使用蜂花的护发素,百雀龄、友谊、片仔癀的面霜,芳芳爽身粉,永芳珍珠膏,蛤蜊油、甘油的年代.....

写信与交流,写信这样的方式自从网络时代的来临,已经快灭绝了,节日里在QQ上手机上群发一番祝福,显得多么潇洒从容与便捷,可是人与人的交流却也逐渐萎缩,信件是记载着思想和感情碰撞的火花,它无法以任何的通讯方式来代替,很多人可能都已经不会写信封和信件的格式了吧,这也同时体现了当代人传统文化缺失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成为了社会进步中的遗憾.......

社会的确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可是当我们丢弃了可以传给下一代的传统后,生活是不是变得更好呢,我觉得未必。
作者: 史零    时间: 2007-12-26 21:34
很多传统的方式,小时候还是享用过
现在想起来即经济,又有效,而且还很温暖……
作者: 沃尔沃    时间: 2007-12-26 23:19
刮痧和姜汤  这个好 要继承
作者: 简悦    时间: 2007-12-27 09:10
文中的传统依然传承着,只是将某些材料进行了改革,我并没认为真正流失.
作者: BOBO    时间: 2007-12-27 09:37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不讲究民族传统的国家了.

所以才要调整休假制度,将民族传统节日突显出来.
作者: 俊仔XYU    时间: 2007-12-27 09:48
我们 这一代还经历过,我们的下一代就真的失传了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7-12-27 19:37
原文由 BOBO 在 2007-12-27 09:37:20  发表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不讲究民族传统的国家了.

所以才要调整休假制度,将民族传统节日突显出来.


说的是啊,就这一点来说,相比韩国和日本,我们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发扬和渗透精神远远不如,整个社会层面都不太重视,对于民族传统节日的期待远不如充满商业氛围的黄金周,真不知将来我们如何告诉后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与意义,由于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甚至让韩国人感到有机可乘,竟然会宣布对端午节申请文化遗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贴由 指尖JJ 在 2007-12-27 19:40:25 最后编辑
作者: jamesxu    时间: 2007-12-28 10:36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作者: 梦的继续    时间: 2007-12-28 12:21
想起小时候也大约在这时候家里要自己做糕的,整个厨房都是热气,暖暖得,很享受那个自己动手做的过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爷爷奶奶岁数也大了,这种糕、粽子现在基本都是超市买得。
作者: 东篱菊    时间: 2007-12-28 13:07
蛤蜊油和甘油膏,不提起几乎都忘了是什么了。
还有小时侯,弄堂里孩子们玩的游戏,什么跳皮筋,丢沙包,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跳方块,嘿,许多都叫不上名儿了,这些游戏,现在的小朋友们玩不?
作者: darkcrystal    时间: 2007-12-28 21:38
弄堂游戏。。现在被很多学校列为重点课题研究了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7-12-28 21:42
原文由 东篱菊 在 2007-12-28 13:07:00  发表
蛤蜊油和甘油膏,不提起几乎都忘了是什么了。
还有小时侯,弄堂里孩子们玩的游戏,什么跳皮筋,丢沙包,一二...

这样的游戏不会再有人来玩了,有众多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可能再放心单独出来玩了,生活条件好了,各类高档的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也没时间再出来玩了,有这点时间,家长宁可让他们多些补课
作者: 浅浅叶    时间: 2007-12-29 08:43
回味了一遍

想起那时自己很喜欢跳橡皮筋的,小弄堂什么的

冬天了,脸上,母亲一直帮我涂百雀羚的,因为皮肤春,所以涂上去还辣辣的痛...

对于皮肤保养,直到今天也一直追求简单,哈,感觉美加净的就不错

说起玩具,家里还放着小时的毛毛熊啊,毛毛狗一类的,以后留给朋友的宝宝玩耍吧,很复古




作者: 小军嫂    时间: 2007-12-29 10:23
楼上的是想留给我的宝宝吗,复古的,灵个呀
作者: 飞向风    时间: 2007-12-31 18:15
弱弱的问下JJ:刮痧是什么啊,是用刀子刮皮吗?
作者: 苦沙弥    时间: 2008-1-1 11:38
时代在进步,有很多东西是由于不适合现在的生活节奏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刮痧和姜汤
刮痧:虽然刮痧一直为中医所用,但是刮痧及其容易造成感染。在消毒措施做得不严格得自己家中进行刮痧其实是一件很不科学得事情!
姜汤:当然,人们都知道姜汤可以驱寒,可是在现在医药和科学如此发达得现在谁还会想到用姜汤驱寒和治疗感冒呢?冷了有空调,感冒了有特效药。
针线与缝补
母爱得朴质并不表现在针线活上,还是多留意一下母亲和父亲头上得白发吧,别在让他们在夜深人静时戴着老花眼坐在昏暗的灯前为你缝补着破烂的衣服了。
酒酿,馄饨和粽子
关于这点楼主还是多留意一下普通百姓的家,这并没有失传!而是关于你的下代愿意不愿意学,或者你愿意不愿意教的问题。在现在的社会也许父母们更愿意教自己的子女如何上了大学后赚大钱而不是呆在家里包粽子吧?
楼主说了这个感觉还真讽刺!
蛤蜊油和甘油膏
时代的淘汰产品,没什么好说的了!其中砷的含量估计不符合现在的标准。
写信与交流
写信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只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普通人们是不会在愿意去浪费时间写一封信。但是楼主要记住,写信是最安全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某些合同或者保密行业必须要用写信才可以。
不得不提的是“电报”从百姓和企业之间消失了那是确确实实的!


作者: 小妹    时间: 2008-1-1 12:57
社会在发展嘛。。中国的社会发展的似乎带点畸形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8-1-1 19:18
楼上辩驳的似乎头头是道,其实作为对时代发展的认识实在是一知半解。

刮痧--虽然现在是已经淘汰了,但刮痧是我国民间传统医学、历史源远,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科学不科学当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判定的事,这里虽然消失了,但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中医还在发展,看看中医在日本,韩国的发展,中华儿女把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丢弃,还在沾沾自喜。

姜汤--其实并没有消失,在圆缘园有款暖身茶的就是姜茶,姜茶并不是只是治疗感冒才喝,事实上感冒并没有特效药,而就是这些所谓的特效药,逐渐形成了赖药性,让人的体质越来越差,去医院看个感冒随随便便就得一两百块。

针线和缝补--永远代表了母爱的记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名句千古不朽,在这里并不是抱怨了现在的父母不再帮自己做这个做那个了,我们现在可以为下一代,买各类昂贵的生活用品,玩具,食品,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费尽心机,可是他们能体会到多少父母的爱么,楼上的理解能力实在太差。

酒酿,馄饨和粽子--同样的,过去家庭的温馨生活永远让人回味,而现在虽然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并没有从前那种感受了,或许就是因为现在的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心理变得很浮躁,感情变得很空漠。

蛤蜊油和甘油--这两类说含砷超标而被时代淘汰,只能说楼上的化学知识贫乏,我是说过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但并不是说在中国就消失了,其实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他们还在用,价格便宜而且效果又好,而现在的所谓那些大品牌呢,很多JMM都对各类化妆品疯狂的追求着,可是在网上随便查找.............10月12日,欧莱雅、迪奥、封面女郎等品牌的口红在美国被查出铅超标或含量较高;10月17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抽检发现,玉兰油、H2O+、巴黎雪完美等品牌的部分化妆品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单体;10月22日,香港卫生署发出呼吁:标称“华玛”的美颜霜被查出汞超标........真不知道,随着时代进步,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享用馅饼还是踏入了陷阱。

诚然就像楼上说的--有很多东西是由于不适合现在的生活节奏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是我们呢,我们又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现状么??
作者: leexfeng    时间: 2008-1-1 22:34
按照科学而现实的做法:
我建议取消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
清明节扫墓,人挤人,即造成交通拥挤,又增加治安负担,更影响了手机通讯,实在劳命伤财,端午和中秋吃粽子和月饼,这两样一高脂肪二高糖份,是最影响人身体健康的食品,使人容易得三高,建议有关部门立法取消这三个节日的活动。
作者: 苦沙弥    时间: 2008-1-3 09:32
原文由 指尖JJ 在 2008-01-01 19:18:20  发表
楼上辩驳的似乎头头是道,其实作为对时代发展的认识实在是一知半解。

刮痧--虽然现在是已经淘汰了,但刮...

1,刮痧的不科学在所有医院都被认可的。楼主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我只是在说刮痧的为什么被遗忘,而不是说中医不被人认可。中医中当然包含刮痧,但是刮痧绝不能代表整个中医。请楼主不要混淆概念。
至于姜汤,我不知道楼主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先是说姜汤也是被流逝的记忆,可是当我说为什么姜汤逐渐从人们实现中淡掉的时候楼主却又突然说某休闲茶室中还有次物,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2,我当然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千古名句,也当然知道楼主所说的针线和缝补是想表达对长辈们的爱。但是楼主是想否认是时候该让父母停下脚步歇一会的时候了吗?很肯定的是,钱换来的物质享受并不能让疲劳的父母们得到心里的宽慰,所以请不要用金钱买孝顺,我们要做的只是陪长辈们说说话,用语言来温暖他们劳累的心,要用温情来停止父母们为自己的缝补。其实我一直认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话很残忍。它为什么会成为千古佳句,那是因为有太多的子女残忍地让母亲的针线游走于子女的衣服上!
3,关于酒酿和粽子,确实不能让人再能感觉那种情怀。但我们是不是同时又随之而产生了另一种感想呢?当人们在感慨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情怀时,我们却又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了“思旧”。思旧其实也很美,虽然它有时候未免苍失落凉了点,可骄傲的上海人从来就是怀旧的,我们怀念石窟门,我们怀念法国梧桐,我们也怀念老式洋楼,我们更忘记不了鲁迅和张爱玲。不过我要提醒的是,请不要将所有的抱怨都归结于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如果你愿意和父亲母亲们一起包包粽子,那么大概也不会有哪个母亲和年迈的老父亲会感慨子女的不孝。
4,关于一些高档和进口的化妆品我之前在站内也写过一些东西,它们所含物质的超标是不符合中国的标准,而在他们本国和国际上是符合标准的。关于这点我并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但是蛤蜊油和甘油为什么会不被大多数人所用,我想问问楼主既然它们并没有从我们事先中消失,那么您为什么不用它们呢?另外说一句题外话:用于便秘的开塞露其实就是甘油,甘油虽然对皮肤有很好的防裂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会色素沉积,而人们在使用甘油润肤时也是需要稀释的。
还有一句提外话:朱砂安神丸是已经成名了的老牌中药,但是楼主可以查一下朱砂为何物。而很多有名的中药中此物含量不少,所以请不要用进口的化妆品和国内的一些廉价护肤品来做比较。这其实就如同拿中药和西药做比较一样可笑!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8-1-3 14:18
1,你以一句话就绝对的否定了,就好像说刮痧就像赌博一样,一定要禁止,事实上,我发这个帖子也只是在缅怀过去的时光,而楼上就像过去文化大革命一样(呵呵,楼上的别生气哦)一定要对具体的追根究底一番,一定要批驳到踩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其实没必要这么认真,如果你觉得的确不需要刮痧和姜汤,那你就忘了吧,不过就在昨天我老妈还帮我老爸刮了刮痧,不管什么科学不科学的道理,他们愿意这么做,这是他们的温情时刻,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网络是开放的,在网上还是能找到大量关于刮痧的理论甚至某某刮痧在线的网站,所以说你可以遗忘它,但不代表所有人都遗忘了。
2,我觉得你的辩驳犯了理解错误,你错误的把母爱变成了需要索求的东西,“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居然残忍,那是因为有太多的子女残忍地让母亲的针线游走于子女的衣服上 .........实在不知你如何理解的,母亲的针线并不是因为你需要才给你缝补的,母爱是自发给你的,你不需要去争取的,你觉得要用温情来停止父母们为自己的缝补,就是不让他们操劳了,疲劳的父母们就得到心里的宽慰么,这样的话让我老妈听到了还不是臭骂一顿:自己的孩子,还假惺惺编什么理由推托......
3,我都没有辩论的兴趣了,我提醒楼上的,不需针对我,用不着和我说-----如果你愿意和父亲母亲们一起包包粽子,那么大概也不会有哪个母亲和年迈的老父亲会感慨子女的不孝-----我发这个帖子没有什么政治意义,不是宣传**功,宣传**传销,现在我不用怀念石窟门,我也不用怀念法国梧桐,我更不用怀念老式洋楼,我现在不谈鲁迅和张爱玲,我只怀念过去的时光,我不用别人来教我什么你自己怎么不去包馄饨包粽子啊??什么常回去和父母说说话,让他们别问你的事操心之类空洞的话。
4,对于化妆品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谁爱用什么就用什么吧,蛤蜊油是不多见了,其实里面成分也就是凡士林,我们这一代人的确是不再需要蛤蜊油和甘油了,我现在用凡士林和尿素脂,或许我的下一代也会有人来辩驳我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的帖子并不是为过去的老货在翻案,真幸运我不是在文革时期,如果楼上的觉得你的思想是绝对正确的而不容辩驳的,那恭喜你,你赢了。


我只是怀念过去的家庭温馨时光,发这个帖子,并不是对实物的再一次发掘,很多东西流逝了的确有它的理由,而我只是借物怀念而有感而发,至少我还能意识到这点,这些过去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消逝,其实还在身边,就看你如何看待了,其实就是父母们祖父母们还在生活的方式,它从我们一代开始消逝,但在这个时代还在延续着。


我的帖子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不是去教别人要怎么样怎么样,只是自己的感悟而已,哪怕把我批驳的再一无是处,也还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需要上纲上线的对待,用精确的科学数据?用严谨权威的哲学思想?没必要,你觉得你对,就大可对我的话一笑而过了

作者: 风姿不改    时间: 2008-1-3 16:02
刮痧,现在MM们都在美容院刮痧,还使用精油,效果不错,我也尝试过,而且非常卫生,有专门的刮痧板。
可能我们家很传统,清明节依然会去扫墓,而且冬至也会扫墓,那不是什么迷信,那是一种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缅怀的精神,我不知道中国会成什么样子。好像现在国家重要把传统节日归入国定假期了。
粽子、汤圆,我统统会做。因为我知道,这种温馨是在哪里都享受不到的,既然我的家人让我有这样的享受,我有义务为我的下一代创造这样的享受,对我来说,付出和得到是相辅相成的。
在国外的时候,我竟然看到了中国老式的百雀灵,我当时的自豪感别提有多高了,随之带来的确实深深的痛心,因为我们竟然已经将它遗忘了……
感谢楼主
作者: 指尖JJ    时间: 2008-1-3 18:40
其实我发这个帖子,是为了缅怀过去感情的回忆。
刮痧和姜汤----父辈们的爱情
针线和缝补----母爱
酒酿,馄饨和粽子,蛤蜊油和甘油-----家庭的温情
写信与交流-----友情
然而真的就事论事的话,那可就真充满了新一代的网络精神--拍砖找茬了,呵呵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8-1-5 23:34
姜汤很好的  大大皮受凉发热 喝姜汤发汗最好了 又不会有副作用 换成西医 医生肯定让你挺着  等发到38度以上去挂盐水   到时看你心里抖不抖.....

啊  我觉得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是好  哈哈~~
作者: leexfeng    时间: 2008-1-28 13:54
总算最近几天又恢复到用两条腿丈量路面的原始状态,在这样的气候下,差头叫不到,自备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不敢开,只能撑伞走路了
作者: $Andy$    时间: 2008-4-4 16:20



  相对落后的传统文化肯定会与现代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产生冲撞和摩擦  淘汰在所难免




只剩缅怀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4-4 17:17
说到传统,想起猴子实验:

   笼子里放五只猴子,里面挂一串香蕉。每当任何一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的时候,就用烫水泼猴子,猴子吃痛,就会躲开。时间一长,猴子知道只要不去碰香蕉就没事了。
    这时取出一只猴子,换进一只新猴子。新猴子不知道这“规矩”,出于本能取摘香蕉,还没等烫水泼,被四只老猴子一顿暴打。时间一长,这只新猴子也不敢摘香蕉了。
    这时再拿一只新猴子换只里面的老猴子,如此类推。。。到最后笼子里的五只猴子都没被水烫过,但它们都不敢摘香蕉了。
    这就是传统
作者: 致命身份    时间: 2008-4-4 20:20


毫无疑问,大陆在经济浪潮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权衡和结合远远不如台湾做的好。

事实上,台湾人比大陆人更重视传统文化。许多小孩三四岁就开始背颂唐诗、三字经。许多人在学书法、古筝、水墨画,以前还流行中国结。
清明节,家家户户要上山扫墓、祭祖。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中元节,全台大普渡,祭拜孤魂野鬼。

大陆这边就知道补课,还逼迫孩子学英文跳舞画画等等所谓“将来可以用得到的东西”。


作者: 柳胜衣    时间: 2008-4-6 14:26
扬州馆子。
作者: 自强    时间: 2008-4-8 14:30
优胜劣汰,正常的呀!有所得必然有所失,你愿意完全回到过去吗?
作者: Catala    时间: 2013-10-3 02:41
darkcrystal 发表于 2007-12-28 21:38
弄堂游戏。。现在被很多学校列为重点课题研究了

那是上海人的叫法.嘉定没有"弄堂",所以不存在"弄堂游戏"这样的叫法.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