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讨论]另一只眼看满清
[打印本页]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7-12-18 08:32
标题:
[讨论]另一只眼看满清
昨晚看了投名状,刷牙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王朝兴衰更替,大体要么被自己人搞掉,农民起义或者权贵藩镇篡夺,要么被外族灭掉。历来,被自己人掀翻的王朝大多是唐朝这类武备内松外紧,最终藩镇尾大不掉;被外人灭的又是宋朝这类内紧外松,最终军事效率太低边境沦陷的。
无论清朝多么受人非议,至少在这方面做的还真不错。洪杨军兴以后,清朝政府军无论在战力还是财力上都难以支撑,不得不号召各地自办团练,结果练出了个曾国藩。照理说灭了长毛之后,类似曾李之类地方上自备武装强悍的集团应该也不少,竟然在那孤儿寡母的年代非但没闹出什么乱子,还出现了一小段所谓的“同光中兴”局面。是老佛爷确是手段非常?还是清朝政治制度有何内在的优越性?不得其解。还请各路英雄赐教。
作者:
夏菀霏霏
时间:
2007-12-18 16:44
要是说到政治制度的话,每一个朝代都差不多,我认为很多制度并不是说其具有多么明显的优越性,而要看是否运用得当。清朝毋庸置疑有过一段非常鼎盛的时期,这种盛世局面自然会给政府带来很长时期的经济支持以及人才输送。那个孤儿寡母的年代,并非没有出什么乱子,而是这些乱子可以借用“先皇”的财力人力来舒缓或者解决。所谓的“同光中兴”是根本不能与之前的盛世相比的。老佛爷确实有些手段,但肯定不是治国安邦的手段。
至于战斗力,清军应该是非常骄勇善战的,但是不知道你还记得吴三桂不?“53骑破万军”,到底是一个神话阿!战士们有时候更需要一个信仰,老佛爷最失策的就是没有给清兵一个可以信奉的精神支柱!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7-12-18 20:36
用“先皇”遗泽来恢复秩序稳定社会是可能的,但面对各地手握团练的“藩镇”,清廷是如何解决的呢?毕竟曾国藩这样做官做成老妖精的很少,难免有些头脑发热的会蠢蠢欲动。
作者:
刀笔小吏
时间:
2007-12-19 21:38
又见season兄的史帖,不知年关的繁忙是否已经过去?
对于晚清,真是既恨又怜。大厦将顷,朝之将覆,人之将亡。政亡人息,总是带来一片黄花萎地的叹息。
其实放眼当时全球,满清同时代的印度的莫卧尔王朝、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朝鲜的李朝甚至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都面临这样的困境。
走不出困境的遗老遗少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被时代车轮辗碎是历史所趋。
慈禧确实是能人,比之她同时期的男人们,能力要强上许多。如果不是她,太平天国时清朝就快亡了。爱新觉罗的江山在弥留之际,注入了慈禧这剂强心针,老牛拖破车式地进入了20世纪。要论满清功臣,老佛爷的功绩不在太祖、圣祖之下。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7-12-20 14:30
前一段小忙刚刚过去,后一段大忙还未到来,现在正是黑暗前的黎明,得以偷个小懒,上班时候来逛逛,呵呵
作者:
夏菀霏霏
时间:
2007-12-21 16:34
老佛爷就是太精了啊~~
不过晚清的那些男人真的是跟我们现在的男足差不离
作者:
绝世嘉人
时间:
2007-12-21 23:40
小吏论慈禧的几句话不敢认同。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有灭亡清朝,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争取到汉族的士绅阶层。甚至是把汉族的士绅阶层推向了满清,使之处于自己的对立面。
而非小吏所说慈禧能力多强。慈禧善于权术手段,从后宫争宠到垂帘听政屹立几十年不倒,没有点手段是不可能的,但要说她懂治国也是欠妥,套用现在的一句话:“是政客而不是政治家”更贴切。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4-7 11:16
不止汉族的士绅,一般的群众阶层也普遍称他们为长毛贼。可以说,太平天国从来就没有代表先进的社会发展方向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8-4-7 19:40
从总体上看,所谓的满清,是一个历史的倒退.虽然明朝的黑暗政治,终究会把自己引向末路,但毕竟出现了一些社会进步现象,在正处于萌芽阶段时,就被外来的满清给搅乱了.历史就是这样的被演绎.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4-8 08:33
明朝的事,真不好说,这两天在看《万历十五年》,看完以后讨论
作者:
自强
时间:
2008-4-8 09:16
老佛爷临死的时候说:“不能让女人当政!”呵呵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4-16 08:18
在政治活动中重男轻女其实也不无道理。不是说女同胞的不是,但女性普遍比 男性更情绪化一些,这对需要高度理性思考的政治活动而言,并不是个好特点。
作者:
少了个翅膀
时间:
2008-4-18 10:30
其实从元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落后了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4-18 16:18
衰弱的开始,我比较同意“宋朝分水岭”。这好像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公认。自打有了朱熹,中国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一个民族的衰亡从思想统一开始。
作者:
黑色魔导士
时间:
2008-5-19 00:01
涤生虽统兵,却是个道学先生,义理为先,当不致起取而代之之心。帐下营官,也皆是读书人出身,俗语云: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试问看官,若年入十万银衣食无忧,是搏一件团龙袍穿穿但前途不定动辄族灭之为好?抑或团团然做一个太平富家翁为好?另若要造反,兵权财权无一不可操著于他人手,有兵而无饷,其事可久乎?洪杨之乱,东南财赋之地十九糜烂,靠上海海关道的洋债来打仗,曾老九就算敢胁大哥以令诸将之心,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作者:
一只小狗熊
时间:
2008-5-20 11:57
黑导这话颇为在理。怪不得现在人人都想做人民的公仆而不愿做主人翁
作者:
三色封印
时间:
2008-5-23 21:46
是好是坏,本无差别,顺应了自然,朝代的更替,没有什么是万万岁,也没什么是万万年。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8-5-30 10:42
楼上似乎已领悟了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史无对错,史无真假
作者:
clabber
时间:
2008-6-6 21:44
原文由 绝世嘉人 在 2007-12-21 23:40:24 发表
小吏论慈禧的几句话不敢认同。太平天国之所以没有灭亡清朝,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争取到汉族的士绅阶层。甚至...
我伙伴就是有学问,
我到现在连楼主的问题都没整明白呢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