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随笔]鸡犬不留 [打印本页]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24 12:51
标题: [原创随笔]鸡犬不留
   
在报刊上读到一篇题为<<长江动物园.小朋友.鸡犬不留>>的文章,文字所记述着的那个真实事件散发出的那股如麦穗般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意,无声地让人感怀。
  
    那个真实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件:抗日战争爆发前,南京大学的罗加伦校长料到中日必有一战,南京城难保,决定把重要物资都撤到重庆。1937年12月初,重要物资都妥善运走,只有农学院牧场供教学用的鸡、鸭、猪、牛、羊等无法搬运,罗校长请牧场职工自行处理,或吃、或卖、或带回家中,保要不落入日寇手中。
    战乱期间人人都要自保,但这群知识并不高的职工,对自已喂养的动物已经有了感情。他们带着动物,跋山涉水,穷到实在没钱的时候,就挤乳牛的奶跟当地农民交换食物。一群人和一群动物,用了三四个月才走到重庆。到了重庆,罗校长在码头迎接他们。

     “一群人和一群动物,用了三四个月才走到重庆”,在那样一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那怕已面临着生与死迫睫的威协,只因了朝夕相处积累下的这份“情”,一群可爱的人任凭体内最原始的关爱做了主,带着这群陪着学生们作着学业研究之用的动物,随他们自己逃离那个即将被了魔鬼摧残的南京城。

      70年后的今天,当这些文字把这群于乱世中凄惶逃离的人和动物推到了我们面前,我们,究竟各自又会产生怎样的触觉,滋长怎样的情感呢?

      做导演的,可以将它领悟成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用他的镜头将这份人与动物间原始相连的纯朴情感抒发给世人看。
      当画家的,可以将它定格为一幅生死与共的画卷,让这温馨又洋溢着人性光辉的色彩,长久地激荡给世人读。
      写音乐的,可以将它谱作就一曲博爱祥和的乐章,让上苍知道,一部分人正在践踏生命的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正在大写着那个可歌可泣的“爱”字。

       鸡犬不留,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因之触动悟就了他的电影<<小朋友>>。里面讲述了战乱时期,一个小妹妹带着一只藏獒撤退南京的故事。正如台湾电影人张毅所言:“不管小朋友跟藏獒,还是职工跟那些动物,都代表着人跟生灵最原始的感情。”

      但愿心灵中,长期生长着一块纯净、质朴又散发着浓郁爱之馨的田原。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7-7-24 12:56
----但愿心灵中,长期生长着一块纯净、质朴又散发着浓郁爱之馨的田原。

向往一下,心灵如同流通已久的钞票,变得又脏又旧,但是总有些什么是拒绝污染的.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24 13:05
   于是,恰恰就在一些拒绝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
得到了充实。意识到毕竟我们是生命。
   千千万万个需要明媚阳光和清鲜空气的生命。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7-7-24 13:08
生命是渺小的,但每一个生命都是伟岸的,珍惜生命的人,往往更珍惜别人的生命.在阴霾漫天和空气压抑的时候,生命往往能闪烁出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24 13:17
   所谓的“和协社会”,我想,首先我们得有颗“和协”的心。
   这颗“和协”的心,既懂得关爱自己的生命,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

    只有彼此尊重地生活着,生命才会更有上进的希望吧?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7-7-24 13:22
琴瑟能和谐,社会却永远不会和谐的.人生就是个大大的谎言,在谎言破灭前,一切都是美丽的.而真正的美丽都隐藏在破灭后的贫瘠下面,我们都看不到了,还是看电影吧,它总能让你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作者: 小侦    时间: 2007-7-24 13:25
看完了。这种人性的光辉在现代社会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总是感觉战争年代的人真是质朴,纯洁。

今年到息烽集中营参观,深深受了一次教育,这么年轻英俊或美丽的人为了理想,有些人可能还不是太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放到自己身上还真不敢说。

回到上海又木知木觉,浑浑噩噩,花天酒地,劝人出轨起来,严重鄙视自己一下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7-7-24 13:31
人性的光辉,必须先有人性而后有光辉.

人未必都有人性,就象纳粹党徒不都是屠杀者一样.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24 13:47
只可惜呀,这电影终是水中月镜中花,做得再唯美呀,
也不及我们自身于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体验到的点点滴滴
因为毕竟那不是种空想,那是我们活生生的生活。

电影,特别是一些好电影,它唯一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看,那个创造了它的人活得真充实。他在生活着,爱着,恨着,他在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灵魂。他在真实地对着他的生命。”

    就象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个杨德昌导演,竟管他于今年6月已与世长辞,可记录了他的思想情感的那些个电影<<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等影片,又怎能将他轻意地从世人眼中从此抺消始净?

    一个生命,一个态度;一个态度,一个人生;一个人生,一段历史,而且,还是一段常常会被他人轻意抹去的历史。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7-7-24 13:55
电影是缩小的人生,人生是放大的电影.
作者: 妃子笑    时间: 2007-7-25 10:14
杨琴之恋```旧日之情从未曾离去```多么美好的一句

琴说:感谢上天他走的时候是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她对爱的宽容及对爱的理解让人动容```太多的电影亦有太多的表现过人在即使知道对方不爱了却还是宁可强占也不给对方幸福```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26 18:00
  没看过杨琴之恋。

  但倘若明知对方不爱了还强占着对方,我不以为这是种美。
  顶多为那人的痴情感叹几声/
  之于那个已经不爱了的人,于其肯定是种悲剧,除非伊的心中还有怜爱。

  忘了加一句,你说的似乎和我的主题没什么相介。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7-07-26 18:02:41 最后编辑
作者: 美林    时间: 2007-7-27 14:14
但愿心灵中,长期生长着一块纯净、质朴又散发着浓郁爱之馨的田原。

我只是相信这个世界的赏罚规律终究是公正的..无论我们做了什么..在高天的某个地方..有人在诚实地记录..

作者: 三色封印    时间: 2007-7-31 20:05
电影放大了美丽,也会放大丑恶。

因为这样放大,让不懂打开心眼欣赏美的人,也借着导演抑或创作者善于挖掘分辩的眼睛,领略了一路风景。

也许生活是残酷而现实的,电影或许有些不切实际,然而却让我依然感动,让我还能坚信,美好是有的,我不能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与呵护。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7-7-31 21:58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简直是人性的长跑,<一一>没看过,你们说了许多,我只好守口如瓶.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7-31 22:24
原文由 showmers 在 2007-07-31 21:58:50  发表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简直是人性的长跑,<一一>没看过,你们说了许多,我只好守口如瓶.


你说得好可爱。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