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给喜欢金庸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幽谷野百合    时间: 2007-6-1 11:43
标题: 给喜欢金庸的人
桃花岛之由来,乃秦代一隐士居于彼处,醉酒泼墨于石,状如桃花,故名;又云,岛形若盛开之桃花。满岛青翠,略有花树。
那是一生都梦想却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地方:桃花岛


              小桃无主自开花
              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
              向来一一是人家


              四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
              可怜未老头先白
              春波碧草  晓寒深处
              相对浴红衣
              七张机  春蚕吐尽一生丝
              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剪破  仙鸾彩凤
              分作两边衣
              九张机  双飞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别离
              从头到底  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




由郭靖夫妇之死而想到的  

郭靖和黄蓉死了,就在襄阳城破的那一天。金庸老先生聪明的回避了这一段,给自己少留下一些破绽,也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可能他也不忍心亲手给自己笔下这对最完美伴侣的生命旅程画上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空闲的时候我常常会一个人独自在冥想,在城破的那个黄昏,天际的火烧云红得像血一样鲜?,那是一场何等惨烈的战斗啊,郭靖夫妇如何以血肉之躯面对只需要两个万人队就能征服欧洲,被胆寒的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的蒙古铁骑,如何以血肉之躯面对东方有史以来最为伟大即使与恺撒及亚历山大相比也毫不逊色的军事统帅。在冷兵器时代,面对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千军万马,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的渺小,纵然武功高强如郭靖夫妇,就像根据井上靖的《敦煌》拍摄的电影中的场景一样。有时我实在不忍心想象郭靖夫妇在战场上的生离死别的那一幕,也许他们根本连生离死别的机会都没有。

郭靖是一个平民英雄,但却绝不是个平凡的英雄。他可能是金庸笔下个性最为接近普通人的男主角,不是玉树临风,而是壮壮实实;天资也不聪颖,可能资质比一般人还差一点;更谈不上风流倜傥,有时连话都说不周全;非但不是文武双全,可能也没读过几本书,认识的字也有限。他的成功,我觉得倒是和阿甘有几分相似。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基本来自於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他的母亲李萍,就是这个普通的农妇,教给了她唯一的儿子中华民族的精髓──仁、义、理、智、信,有时候最浅显的语言里往往包含著人生最重要的哲理,不过知易行难,这些人生至理的付诸实施往往是无比的沈重。

可是就是郭靖,也只有郭靖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侠”,因为与令狐冲、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人以遁世隐居等方式进行消极逃避明哲保身相比,只有他在人民陷於水深火热中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而那些人,充其量只能称为“游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游侠也是侠,不过只是一种适逢其会的侠,他们先天的优越条件并没有让他们成长为大侠,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之心,性格决定了命运,与郭靖这样的民族脊梁相比,他们只能算是阑尾。

在金庸笔下,只有乔峰才能和郭靖相比,两个人有著极其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的身世。郭靖是在蒙古长大的汉人,草原给了他广阔的胸怀;而乔峰则是由汉人养大的契丹人,南朝汉人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他,有时候思想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在民族冲突极其尖锐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在战略优势方的荣华富贵,本来一个是“金刀驸马”,一个是“南院大王”,同样手握重兵,不过一个是站在了父母之邦,一个却站在了养育之邦,在这个不同的表象之下,是两个人一样的感情,那就是他们都是把人民的苦难放在了第一位,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担心“刀兵一起,生灵涂炭”。在民族矛盾与民族感情的夹缝中,乔峰选择了自杀,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雁门关数十年的和平,死对他来说,可能倒是一种解脱,他不必再痛苦了,而且阿朱早就死了,他的心也早就死了,本来就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什麽太多牵挂了。与乔峰不同,郭靖选择了抗争到底,他不能死,也不能逃避,因为在他背後是千千万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这两位大侠巨大背影的映衬下,其他金庸笔下的男主角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你可以说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是“愚忠”,可以说被以“莫须有”罪名杀掉的岳飞与被皇太极“反间计”除掉的袁崇焕是“愚忠”,也可以说孤守海外的郑成功是“愚忠”,但是你不能说郭靖是“愚忠”,因为他一不是朝廷命官,二不是效忠皇上,三不为朝廷卖命,他也不遵守朝廷法纪,也曾痛斥朝廷腐败。他只是为人民而战,因而他率领的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子弟兵。他也没有权利欲,否则他也不会拒绝成吉思汗“南朝为王”的承诺,如果战争胜利了,他也不会稀罕腐朽朝廷的封赏,而只会骑上小红马带著他心爱的蓉儿回到桃花岛上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打赢了美国独立战争後又回到弗吉利亚庄园中去的华盛顿一样。可惜,他打的是一场必输的战争,其实他可能自己也明白,如同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的那位李将军,只不过他知道什麽叫“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或许今天以有些人的眼光来看,他很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他的存在和努力客观上阻碍了历史车轮的前进,可是谁又能脱离自己生活的时代看待事物呢?

“巧妇偏伴拙夫眠”是《射雕》经久不衰的话题,有人为兰心慧质的蓉儿不值,认为他俩在婚後必定不会幸福。我却很欣赏黄蓉的好眼光,就像李莫愁说的那样,“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或许这是一种“反恋父情结”,因为男人无论如何聪明,都很难超过她的父亲黄药师了。在《射雕》中蓉儿只是一个“盈盈十四五”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到了《神雕》中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女人─一个很现实也很有心计的女人(有点像任盈盈)。这种性格的转变是很自然的,毕竟,恋爱中的女孩是浪漫的,而婚姻中的女人是现实的,女人与女孩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她心中除了情爱之外还多了母爱。许多人接受不了这种人物角色的变换,觉得《神雕》把一个不拘礼法精灵古怪的蓉儿写得俗不可耐了,这也是为什麽再杰出的女演员也很难演好中年蓉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观众对这个角色有著一种先入为主的排斥感。

蓉儿的人格是在变化的,这也是很正常的,小姑娘总有长大的一天,但是她对靖哥哥的感情却是至死不渝的。她虽然比郭靖聪明的多,但不可否认她没有郭靖那样的大义凛然。她和她的靖哥哥生活在一起,被同化的不是她的傻哥哥,而是她自己。她的个性可能和杨过夫妇以及张无忌、令狐冲等人比较接近,属於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隐士,或许他们在历史的大局观都比郭靖看得更远,知道什麽叫“换汤不换药”,什麽叫“鸟尽弓藏”。她应该是一个“出世”的女人,却爱上一个“入世”的男人。从她爱上她的傻哥哥的那一天起,她就准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惜她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她在小节上可能犯错,但却大节不亏,在抵御外侮的战斗中,她辅佐她的夫君一直战斗到最後一刻,虽然这可能不是她的本心。其实与其说她是为国捐躯,不如说她是为爱情献身。

《宋史》已经丢了好久了,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好象历史上郭靖是确有其人的,时任襄阳城团练使,可能是真的吧,我也一直没有时间去查证。而前半段的蓉儿绝对是神话中的人物,“此女本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至少我没有遇见过,後半段才沾上了一丝人间烟火气。多谢金老先生用一支生化妙笔为一个历史上的庸人演绎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神话传说。蒙古人在中原不过待了九十九年,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武穆遗书”,而是千万个郭靖身上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中华民族精神。他们的一缕忠魂,即使经过千百年岁月长河的涤荡,仍然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在浑身是血几近脱力的蓉儿看见她的靖哥哥力战至最後一刻终於虎吼一声倒下去的时候,她鼓起身体里的最後一丝力气飞跃了过去,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扑在靖哥哥身上,挡住蒙古兵千万把雪亮的钢刀,哪怕这只能延缓靖哥哥一秒锺的生命,毕竟两个人还是死在了一块。如果郭靖还有一丝神智清醒的话,他就会听见蓉儿在他耳边又轻轻唱起了少年时他背蓉儿赴一灯大师处求救时蓉儿唱的那段《山坡羊》的结尾:“活,你背著我!死,你背著我!”

这一幕,悲壮而凄婉,写到这里,我的眼睛也不由得湿润了。



最酷黄药师

黄药师,不但这个名字本身就够酷,而且在出场的时候也是‘戴着人皮面具,衣着青色长袍,身形犹似鬼魄’。就像他给黄蓉的那句入木三分的评价‘邪中还有三分正,正中总带七分邪’一样,黄药师本身亦是这样。

如果说《射雕英雄传》里有最痴情的男子,那我一定选黄药师。因为他可以十几年一步也未离开过桃花岛,而守在他早已死去的夫人身边;他可以坐在墓旁,独自吹玉箫给他的夫人听;他可以陪他的夫人坐着花船一起葬身大海,实现‘生亦同居,死亦同穴’的夙愿。他夫人死后,他便视天下女子皆为粪土。几大高手里面没有一个便似黄药师般对他的内子如痴如狂,生死不离。难怪他的女儿也是一般天生的情种,对郭靖爱念已极,也就不难解释了。

他又狂傲到了极点。他轻视礼教,他不愿和人说一句废话,他宁可把一切莫须有的罪名都揽到自己身上也不愿丢掉面子。他又是那么一个看似已经十全十美的人,琴棋书画、星相医书、经济兵略无一不精。他自己做诗取笑孔孟: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但他生平最敬的却是忠臣孝子,更是景仰岳飞、韩世忠的英雄事迹。但这和他的薄礼法、轻世规并不冲突,反而更体现出他的唾世俗而不失大体。

对于他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值得他去害怕的东西。但他绝对是邪而不是恶,他不会做任何丧心病狂、凶残成性的事。他只是一个天资极高,又自负到了极点的人。当尹志平骂他邪魔外道时,当柯镇恶吐了他一口唾沫时,他非但不会生气反而还会高兴,因为这正是他自己的性格:狂放不羁、无所畏惧。但他又极容易迁怒于旁人:因为抓不到梅超风和陈玄风而挑断了门下所有弟子的脚筋赶出桃花岛;因为听信了黄蓉葬身大海而去找郭靖的师父出气。他不似西毒欧阳峰那般狠毒阴险,他不会随意杀人,就算有人侮辱他,他也只不过说一句:“我黄药师是何等样人,岂能和你一般见识。”。他不似南帝段皇爷那般宅心仁厚,他常会说:“难道我黄药师当真不会杀人吗?”。他也不似北丐洪七公那般行侠仗义,他独来独往,更不会见义勇为。他更不似老顽童周伯通那般嬉笑人生,他从不胡乱开玩笑,也不玩世不恭。这就是黄药师,一个酷的不能再酷的武林高手,一个完美到了有点虚伪的一代宗师。

黄药师的师道胜过任何一个当世高手,他的几大弟子对他为敬为怕。当陈玄风问梅超风是不是要回去偷《九阴真经》上册的时候,梅超风颤抖着说:“你敢吗?”,当梅超风临死的时候,她‘重行拜师之礼,磕到第三个头,身子僵硬,再也不动了’。他的师道和他的武功一样,酷的本色。

他恩威并重,他邪气十足,他天赋文才,他多情思种。他清高,他自负,他狂妄,他孤僻。这就是最酷的桃花岛岛主,东邪---黄药师。



门隔花深旧梦游

自小多梦,几乎夜夜都有;醒来后,还能娓娓说出梦里的情景,历历在目,毫发毕现的清晰。

然终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渐渐模糊了一个个梦境。待晨曦盈窗的时候,拥被而坐,却无从追述其宛转曲折的梦里往事。

而几乎所记得的所有的梦,不是不悲不喜的正剧,波澜不兴的沉稳淡然,便是无尽、无尽的忧伤。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可曾入梦来?

让我刻骨铭心的蓉儿梦,却只四场。


最记得八年前的高一,合上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反复咀嚼她那一句“金庸的书,最重的是写了一个‘情’字”。校园里,入秋风光,树叶开始簌簌地落下。梦境里,便也是迟暮。

你们不必守在襄阳,不必再为国事忧心劳神,而是像寻常夫妇那样平静地相伴白头。远离了刀光血影的江湖,只在山野间结庐。憨厚淳朴的邻居,并不知晓你们就是名满江湖的“郭大侠”、“黄帮主”,只以为是一对普通的华发夫妻。

然靖哥哥虽武功盖世,终一日身染沉疴。你低头默默落泪,又抬起头拭干泪水,含笑宽慰病榻上的他。然后,出门寻药。倔强的你不信找不到良方。终日奔波,沐雨栉风。不晓内情的邻居以为你是狠心弃病人于不顾,便在你外出的时候帮忙照料病人,也颇有对你不满的言辞。靖哥哥深知你的苦心,每次都打起精神为你辩解。而你,在经过邻居门前、受到他们暗暗的指指点点时,却如父亲当年蒙冤一般,不愿解释的傲然。

可是终无良方。

湖水如缎,绿草如茵。靖哥哥握紧你的手:“蓉儿,这辈子跟了我让你受了不少苦。我走后,你要好好待自己。我知道你喜欢吟诗作赋,可是都怪我太笨,一直也不能和你一起对诗。这些年来和你在一起也偷偷学了一点,写了一首诗,可一直不敢给你看。今天,我想念给你听……”

一直不曾当着他落泪的你,这一刻泪如雨下。只能紧紧握住他的手。而你心里很明白的是,自己绝不会照着他说的那样“好好待自己”。身上,一直带着他那把刻着“靖”字的匕首……

梦里曾清晰地记得靖哥哥念的是半阕词。可是醒来后,却无法记起其中的一句!恍惚了三四日,时时会从并不繁重的功课里抬起头,想到芳草萋萋的湖畔,你梨花带雨的脸庞。那一种执手相看泪眼的对视,让我在想起的时候就深深体会,什么叫做“断肠”!


接下来,是高三了吧。忽然就梦到你一身褐衣。桃花故居惊变,他的五位恩师惨死岛上。你理解他的愤怒他的巨大的伤痛,然而,却如何要由无辜的你来承受所有的仇恨?你放弃不了最后一线希望,赶上前去。你想对他说自己心中的疑点心中的委屈:“靖哥哥……”可是他转过身来,空洞淡漠的眼神,就如对着一个陌生人:“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你想阻止我的话,我们只能刀剑说话了!”只那么一句,他决然转身,扬帆远走。你跳上小船紧追不舍,终于还是废然而退。你不会知道,他直到看不到你的时候,才从船头转身回望;而他也不会知道,有你怎样凄然的眼神凝视他决绝远去的背影。

那一刻,知道了什么叫做“心碎”!


高中毕业的时候,到朋友家去她收藏的你的贴纸。那么多我从未见过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然后,梦见在街边一间不起眼的小小铺子里,有一本拟定贴纸集。老板说,仅此一本了。百般摩挲后,我说,待我回去拿钱来买,一定要帮我留着。可是等到我回来,老板却说不认识我,也从来没有什么你的贴纸集。那一刻,深深的怅惘。


最后,应该是在大学了吧。弯弯的小河边,清风拂人,垂柳依依。你穿着粉紫的轻衫,外罩暗紫色坎肩儿。音容便如当年初换女儿妆、娇俏地从舟中现身。你笑说正在等靖哥哥,说好了他一定会来。

可是在我转过头遥望再回头时,你却已不见。

暗暗的思量。


还有一些与你有关的梦,却只在梦醒后的日记里留下片言只语,没有在记忆的底片上印下痕迹。今时今夜,翻检旧梦遗痕,原以为经过了那么久时光的磨洗,即令做不到镇定如恒,至少也不会骇浪惊涛。可是,却还是无力地跌坐在十九年厚厚的时间尘埃上。“五月十四日”的一头,一直都系在心上,一扯,就无法不痛。

门隔花深旧梦游。而帘外,

东风临夜冷于秋。


可能是很土很老的文章了,最近看到,觉得颇有感觉,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看完后我有一个疑问,郭靖夫妇的年龄让我很想考究清楚。
献给没有声色的这里。

作者: bestgunner    时间: 2007-6-2 10:16
抱着哭一下,应该差不多,也就是几岁的差距,肯定没有杨振宁这么大的差距
作者: 柔石114    时间: 2007-6-4 22:58
黄蓉的年龄要比郭靖大三五岁。
作者: 六黑翼    时间: 2007-6-6 10:35
学生时代看金庸的书更多关注的是大侠绝世的武功和离奇的冒险经历
之后再看,发现其中的爱情故事比武功更吸引人

答楼主:黄蓉与郭靖貌似差1、2岁,郭靖17岁出蒙古,黄蓉18岁离桃花岛,貌似是这样了
作者: 幽谷野百合    时间: 2007-6-8 16:49
柔石114/六黑翼:我还没有细究过唉,究竟是多少,还不是很清楚~
bestgunner:抱着哭一下??为啥哭那????
作者: bestgunner    时间: 2007-6-14 10:19
这里太冷清了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