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发动机的发展
1959年11月,NSU公司向官方宣布,汪克儿型转子发动机的研究获得了极大成功。这一消息在世界汽车界激起了千层浪,全世界近100家公司争先恐后地提出技术合作意向。当时马自达公司的总裁松田恒次(Tsuneji Matsuda)先生高瞻远瞩,立刻意识到转子发动机的巨大潜力,亲自与NSU公司进行协商,并于1961年7月双方签定了正式合同。随后马自达公司的第一个技术研究小组马不停蹄地前往NSU公司,并获得了400cc单转子发动机原型及相关草图。单转子发动机在高速状态下能够平顺运转,但低速状态下工作极不稳定,常导致波动和转矩不足,这实际上是由单转子发动机的基本特性决定的。于是1961年11月,马自达测试了NSU公司的单转子发动机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地开发了双转子发动机,其转矩波动达到了六缸四行程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水平,进一步改善了旋转平顺性。随后马自达公司又设计了三个转子和四个转子的发动机。
由于转子发动机具有紧凑、重量轻、性能卓越的显著优越性,当时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的顶尖研究人员纷纷投入到转子发动机的开发研究中,但是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而马自达公司却成功地将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概念商业化,这使马自达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1967年5月30日。马自达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台装有双转子发动机的汽车—cosmo Sport。大批量生产后,马自达公司又将它扩展到其他轿车上。1970年,马自达将转子发动机出口到美国。当时美国政府正积极准备推出它的Muskie法案一世界上相当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对该法案表示异议,认为标准中的要求太苛刻,难以达到。而马自达却向这一标准提出了挑战,为了达到美国Muskie法案中排放标准,马自达公司开发了一个热反应器。实践证明装载具有热反应器的转子发动机的汽车满足了当年Muskie法案中排放标准。马自达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它在发动机领域中的雄厚实力。
到70年代中期马自达公司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设计和生产转子发动机的公司,尽管如此,马自达公司并没有停下不断进取的步伐,它仍然向更高更新的技术挑战。许多新型汽车上都采用了转子发动机,如具有传奇色彩的Cosmo和备受赞誉的RX—7。1982年投入市场销售的Cosmo RE Turbo是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涡轮增压器的转子发动机汽车。与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有更多的排气能量驱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可以说转子发动机更适合使用涡轮增压器。Cosmo RE Turbo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配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转子发动机汽车。正因如此,cosmo旺Turbo是当时日本跑得最快的商用车。在Cosmo RE Turbo身上充分地体现了转子发动机的魅力。而为马自达RX—7提供动力的13B—REW是世界上仅有的应用在系列车型上的转子发动机。1998年末13B—REW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80马力,成为当时日本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