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开个学习交流帖·支持的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05
标题: 开个学习交流帖·支持的请进
除了讨论机器,镜头,MM,风景什么的,我们应该也可以讨论这个。

上周尝试了夜景模式下的人像摄影,发现不同环境的光线下拍摄出来的主体色温变化很明显,因此在尝试不同白平衡下,在夜景时最好使用手动白平衡。

以下会对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做个比较。

请看图一:
这副图为手动白平衡,但是对白平衡的光线不是此场景的光线,故颜色发蓝。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07
图二:使用TURBO PHOTO对图进行白平衡校准,也不甚理想。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09
图三:发现前述问题后,调整了白平衡模式,为自动。图象色彩还能接受,但是色温还是不对。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0
图四:使用ACDSEE自动调节色彩,有过暴现象。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1
以上四副图象,由于拍摄时,无法很好的调节白平衡,故都出现色温偏差,经后期修改后,图象色彩也不为理想。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4
测试对白平衡:
全白——对象如下图箭头所示的白色小瓶,测试方法,在白平衡PRE档,镜头完全覆盖白色后按快门测得白平衡,GOOD通过。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5
下图为:使用自动白平衡 可以发现色温的偏差,以及白色的还原度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8
继续测试
购置美侬灰卡 一面为75%纯灰 一面为100%白
进行使用灰卡测试白平衡
方法:白平衡为手动PRE挡,用镜头覆盖灰卡白色一面,按快门后,GOOD通过。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19
继续测试:自动白平衡,也有色温偏的问题。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29
综上所述:
个人觉得,夜景人像摄影,室内人像摄影,或在有补光等多种光线的环境下,使用手动白平衡测量后的白平衡较为准确。这一方法也十分有必要,后期可以还原,但是只能补,弥补的效果肯定不是最理想,为什么不刚开始就做好呢。

下面给出关于“色温”的概念: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

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

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

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

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
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
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
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

其他光源的相关色温度。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何。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

光源 色温
北方晴空 8000-8500k
阴天 6500-7500k
夏日正午阳光 5500k
金属卤化物灯 4000-4600k
下午日光 4000k
冷色营光灯 4000-5000k
高压汞灯 3450-3750k
暖色营光灯 2500-3000k
卤素灯 3000k
钨丝灯 2700k
高压钠灯 1950-2250k
蜡烛光 2000k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

色 温 光 色 气氛效果
>5000K 清 凉
(带蓝的白色)  冷的气氛
3300-5000K 中 间
(白)  爽快的气氛
<3300K 温 暖
(带红的白色) 稳重的气氛

a. 色温与亮度 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气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b. 光色的对比 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此贴由 渴望悠长假期 在 2006-08-07 23:30:10 最后编辑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7 23:30
草草如此,希望能和大家对摄影有个交流,共同提高,互相帮助。
作者: 再次古铜    时间: 2006-8-8 13:44
虽然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专业术语,但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送你忘忧草    时间: 2006-8-8 13:46
不是为了特殊效果的话,
我一般白平衡设置为“日光”,
这样更接近胶卷的感觉。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17:10
有个疑问就是,以前胶片机的白平衡问题怎么解决呢?
日光型的话,在光线复杂时也不行吧!
作者: 送你忘忧草    时间: 2006-8-8 17:18
原文由 渴望悠长假期 在 2006-08-08 17:10:18  发表
有个疑问就是,以前胶片机的白平衡问题怎么解决呢?
日光型的话,在光线复杂时也不行吧!



最常见的胶片有日光和灯光两种,也有特殊的。
一般的摄影者更偏好真实的色温。
也有严肃的摄影家,
他们通过大批购买胶片,然后用有色滤镜来调整,
也有一部分通过使用闪灯来调整,等等,
方法是很多的。
作者: 沃尔沃    时间: 2006-8-8 17:19
人民感谢你
作者: 张看    时间: 2006-8-8 19:28
从来没用过灰卡,不过想问一下,如果RAW拍摄的话,拍摄时的白平衡设置和后期NC里调整白平衡得到的结果相同吗?
作者: 再次古铜    时间: 2006-8-8 20:17
既然张看说到了“RAW”我就问一下,用什么软件能看到“RAW”拍摄的片子。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20:26
原文由 送你忘忧草 在 2006-08-08 17:18:06  发表



最常见的胶片有日光和灯光两种,也有特殊的。
一般的摄影者更偏好真实的色温。
也有严肃的摄影家,...


玩胶片的就是不一样啊,我差点忘了,呵呵,不过这两种概念我觉得只能理解为色温,还不能理解为各种状态下的白平衡吧!

查了点资料:
只有彩色胶卷才有灯光型与日光型之分,这种区分在反转片中尤为重要。灯光片适于在白炽灯(高瓦数更好)照明下拍摄,如在日光下拍,将使影像严重偏蓝。日光片适于日光下拍摄,若在灯光下拍,则会严重偏黄。然而不管是灯光片还是日光片,都将很难在所谓的日光灯下拍出色彩正常的照片。因为日光灯不是连续光谱,所以还不易校正。灯光型的胶卷盒上必较醒目地标有Tungsten字样;日光片则标有Daylight字样,但一般不如前者醒目。然而不管在什么光源下,闪光灯应与日光片相配;只是用闪光灯直接照明拍出的照片往往光效平淡、缺乏味道,就此应尽量不用闪光灯照明。之所以负片对灯光型和日光型的划分不太严格,是因为在洗照片的过程中较容易进行校色。

我忘了我以前是否买过灯光片,不过我应该记得,大多数肯定是日光片,因为确实室内发黄是个现象。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20:28
原文由 张看 在 2006-08-08 19:28:00  发表
从来没用过灰卡,不过想问一下,如果RAW拍摄的话,拍摄时的白平衡设置和后期NC里调整白平衡得到的结果相同吗...


还没试过,汗!
有机会试试!
不过所谓RAW后期校准,我觉得和冲印校色的概念一致。
作者: pikker    时间: 2006-8-8 20:59
菜鸟学习中,呵呵
作者: 光芒之神    时间: 2006-8-8 21:17
在大多数的数码机上,都有自定义白平衡模式,可自己找纯白(理论上)的参照来设定白平衡,经过试用效果好于其他模式,大家不妨一试.

此贴由 光芒之神 在 2006-08-09 07:48:31 最后编辑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21:47
恩,白平衡固然应该用白卡来对,一般专业摄像和业余摄像都用白纸对白平衡,原因就是不同环境不同光线下,色温的变化。

后期可以调,但是真实还原的话,那就前期了,当然艺术片除外,呵呵!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21:49
讨论这么多白平衡,色温的问题,发现研究这东西很有趣。

那么,请教个问题,大家一般选用的测光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学习了好久,这个问题还么搞明白。

说人像需要用点测,
还有什么中央重点测光,矩阵测光,
各个测光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品牌的测光模式都一样伐,
汗,看来我也很新手!
作者: 光芒之神    时间: 2006-8-8 22:03
学习!!

此贴由 光芒之神 在 2006-08-09 07:49:28 最后编辑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8 22:36
一般采用,点测和中心吧!
作者: 张看    时间: 2006-8-8 23:01
D70s的点测光只能做到中心区2.5%的测光,D1X能做到1%。

个人人为测光模式的不同只是取样点和加权算法的不同吧。
作者: 送你忘忧草    时间: 2006-8-8 23:08
原文由 渴望悠长假期 在 2006-08-08 22:36:25  发表
一般采用,点测和中心吧!



我对各个测光方式的使用机率:
中心,60%,对手心或者灰卡测光(作为阳光16法则的补充),以及一般的抓拍;
入射,20%,室内影灯拍摄都用这个;
评价,19%,主要用于抓拍、人文;
点测,1%,严肃的风光照时候,用于保证最大的保留暗、高细节。
       

此贴由 送你忘忧草 在 2006-08-09 11:42:49 最后编辑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9 10:50
忘悠草说的我一懂不懂,这个也是测光方式吗,入射,评价,我觉得我现在基本都是点测!
作者: 送你忘忧草    时间: 2006-8-9 11:28
原文由 渴望悠长假期 在 2006-08-09 10:50:20  发表
忘悠草说的我一懂不懂,这个也是测光方式吗,入射,评价,我觉得我现在基本都是点测!


测光分为反射和入射,一般的机内测光都是反射测光,包括中央、评价、点测等,因为它测的是物体反射出来光的强度。而入射测光是测试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的强度,所以不受物体本身颜色等因素的影响,影室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就是评价测光,它是对目前新式的整体测光的一种泛指,它和一般的整体测光的区别是,它会根据对焦点或者其它因素的不同,而调整暴光参数。美能达蜂窝测光就是典型的评价测光。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9 11:32
明白,那么闪光等TTL测光是指什么呢,我们谈的都是机器内部的测光系统,那么如果外接闪光灯,那么应该是组合暴光,此时机器内和闪光灯应该同时测的,闪光灯目前常见的是手动和TTL似乎好象还有ITTL。晕,烦!
作者: 送你忘忧草    时间: 2006-8-9 11:46
原文由 渴望悠长假期 在 2006-08-09 11:32:54  发表
明白,那么闪光等TTL测光是指什么呢,我们谈的都是机器内部的测光系统,那么如果外接闪光灯,那么应该是组合...



TTL闪光灯我也没有用过,所以不太说得清楚。
但我知道一般TTL用一种测胶卷(CCD)感光面的方式来控制暴光。
作者: 渴望悠长假期    时间: 2006-8-9 15:19
我曾拿雅奇FOR美能达的灯用在D50上,发现TTL测光似乎还很准,但是却不能连续充电,郁闷。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