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曾经写过的一些格律 [打印本页]

作者: 欣水寓言    时间: 2005-10-31 18:04
标题: [原创]曾经写过的一些格律
笑庸世
清风共我驾云腾,
可畏人嘲我不能?
怯世虚名还满市,
谁人敢笑我癫疯。

这是在我与榕树下文学网站的一些网友接触后愤慨而写的,呵呵


示志
人生无惧曲折扰,
男儿敢输意作豪。
洒笑挥愁消往事,
今朝把码定明朝。

这是我在我们编辑部部长碰到挫折后且题在他生日礼物上送给他的一首诗


行书
微眸显势水山陉,
略扫颠为龙凤翎。
气渗刚和神一凛,
余音散尽墨还听。

我最喜欢的一种书法字体,写来作兴


雾楼
飞星览夜降朦胧,
戴月浮云意亦浓。
且笑三更方陋宇,
寅时报晓却仙宫。

去年六月的一次大雾,即兴而作


露晓
珠花点露邀濡颖,
润草掩羞冬笑迎。
捧蔚朝林偏胜柏,
清风拂晓耀人明。


这是为了感谢“颖”“冬”“蔚”三位同学协助我刊封面的拍摄,以及感谢主编“晓”一直为我们校刊封面辛苦而作的诗


七律四首
春意
春灵洒露润青蕾,
艳阳踏雪洗香梅。
归燕啄泥依翠柳,
老根裸土化新胚。

暑意
离离春落夏溢情,
晓催桃红欲娇灵。
绿蝉匿凉鸣与众,
红蜓若隐落花茎。

秋意
东尘拜土祈秋橙,
晓月离残送萤灯。
雪菊润露争千百,
红林爱旧恋依风。

冬情
冬前鸟雁南巢落,
异地寒身念故人。
无心暖日融皑雪,
遍地香梅只待春。

这是去年四季,我在每一季的时候分别写的,也算是花了一年来集合了这四首诗吧,呵呵
作者: 文刀虫工    时间: 2005-11-1 10:29
厉害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1 11:57
余音散尽墨还听..喜欢这句..
寓言:不过我更喜欢把那个还字改成在字..觉得场景更加灵动呢..不好意思啊..太过冒昧了我..很是从心底佩服你的文采呢..
作者: 欣水寓言    时间: 2005-11-1 13:20
原文由 白流苏 在 2005-11-01 11:57:12  发表
余音散尽墨还听..喜欢这句..
寓言:不过我更喜欢把那个还字改成在字..觉得场景更加灵动呢..不好意思啊..太过...


呵呵
兄台过奖了
其实我这些诗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的

我说一下这里我的“还”是怎么用的,它可以让人可以看出,墨被行书的流畅柔美深深吸引,所以以至一片行书行使结束,墨还痴迷的旁听着
而用了“在”,就没有这样的一种意境了,若换成“再”或许会好很多。但是,“在”用在“还”的位置也不能满足格律基本的平仄要求,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比“在”好
呵呵,当然我并不是说你什么不好,其实我很喜欢别人来跟我交流,无论你的观点是好的还是坏的,另外谢谢你能提出你的见解,小生感激不尽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5-11-2 10:27
写得不错。佩服佩服。
对于“行书”最后一句,我也随便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想如果改成这样,“余音不尽墨犹听”,不知道怎么样?
作者: 牡丹花开    时间: 2005-11-2 12:24
不错
作者: 欣水寓言    时间: 2005-11-2 17:18
原文由 四月愚翁 在 2005-11-02 10:27:24  发表
写得不错。佩服佩服。
对于“行书”最后一句,我也随便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想如果改成这样,“余音不尽墨...



呵呵,请恕小生愚昧
不知道兄弟的这个“犹”怎么解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5-11-3 08:47
犹者,还也。而且,我个人感觉比还更有一层深意,但我讲不大清楚。我只是随便说一下自己的意见,就当是在推敲了吧。
嘉网喜欢近体诗的朋友不太多,前者老版主水平甚高,现在又认识一位新朋友,很高兴。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交流。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09:22
原文由 欣水寓言 在 2005-11-01 13:20:18  发表


呵呵
兄台过奖了
其实我这些诗句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的

我说一下这里我的“还”是怎么用的,它可以...



哦..寓言..原来我想像中的是进行式..而你的则是过去式吧..所以..

还有..寓言你回帖中的"兄台"在这里是尊称吗..如果是的话..耐要不好意思了呐..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09:30
原文由 岳阳楼下一醉翁 在 2005-11-03 09:26:04  发表
对啊
还这个字
在格律中的平仄更好
而且
还在古文中
也有再来
再一次的意思的
它表述的是一种意境....



谢谢指教了..崇拜一记侬..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09:35
寓言我也崇拜的呀..能者为师呀..我谦虚的..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09:47
原文由 岳阳楼下一醉翁 在 2005-11-03 09:41:41  发表
无哈能
八古哪能
只有无寻弄额拉?
难道刚?
现在要寻个资质好点额徒弟
噶困难?
要老师起求额?



吾情愿起拜寓言为师格..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09:57
想想好像么撒答嘎格呐..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10:06
原文由 岳阳楼下一醉翁 在 2005-11-03 09:58:56  发表
各么难道
广岛之恋也不能共唱一曲么?


老里8早已经唱古了.. 耐歌词啊茫记忒了..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10:13
广岛即日本..
作者: 白流苏    时间: 2005-11-3 10:25
最后一句OH~YEAH好妖哦..侬听册来了伐..哈S..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5-11-3 12:12
OH YEAH不是小田和正唱的吗?黎明好象还翻唱过。
至于“僧扣月下门”,好象于格律不符吧。
作者: 仁面寿星    时间: 2005-11-3 12:37
唉,好端端的诗帖,被你们弄水了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5-11-3 15:47
推敲二字都是平声,怎么不符了?
原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11-3 18:50
挺好的,就是被格律缚住了手脚.没比画开.
格律的入门书大抵都看王力,水平高一点了声律看一点钱玄同(朱光潜先生中英文两套韵律的专论,有空可以研究一下)看到郑小坡的声律基本上就会豁然开朗了.启功先生研究的声律是野路子,但是说的比较有用.平水韵是基本功,读些是不错的.
作者: 欣水寓言    时间: 2005-11-3 22:02
白流苏:呵呵,凡捧帖回帖者皆为贵友,兄台一词并不为过

岳阳楼下一醉翁:关于推敲的说法,我不敢多说什么,毕竟当初推敲二字是由京兆尹韩愈一口选定为“敲”的。
我稍微找了一点资料,有这样的比较:“僧敲月下门”较之于“僧推月下门”,不仅更符合晚归的实际,而且有声有色,娱目乐耳。
所以呢,于“推”和“敲”中必然选“敲”
而对于“扣”感觉有点不太适合,从平仄来说是一处
从敲门的力度来说是另一处,在夜晚不该用扣这种偏重的方式来敲门。。。。
注:在敲的这个位子正像四月愚翁说的,该用平,这里推和敲在平水韵中分别是上平,四支以及下平,三肴都是平音,所以推是符合平仄要求的

showmers:格律的平仄说法确实可以不用刻意遵守,但若不是过于经典的句子,一般平仄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而以我目前的水平来说,还达不到让我的诗精辟、上口到可以摆脱平仄的地步,实在惭愧不已。不过真的很感谢搂主的指点,我一定会去多看看你建议的书的。 另外我写的格律基本都是按照平水韵来写的,有时候不确定一个字的韵律时就会去查查平水韵。。。不过写多了也就熟悉了。
       

此贴由 欣水寓言 在 2005-11-03 22:05:35 最后编辑
作者: 四月愚翁    时间: 2005-11-4 08:57
我觉得前人所创格律,盖由于读来易上口,有韵感,就象闻一多先生所说的音乐的美。时间长了,自然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用法,吾辈后人在水平不及之际,较为稳妥的办法,只能尽量地采用一些套数了。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现代一些的诗,又加上些适当的约束,恰如闻一多先生所言音乐的美,建筑的美,绘画的美。毕竟比起近体诗来稍微自由一些。虽然还是戴着镣铐,但终究能轻松一点跳舞了。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11-4 14:55
如四月兄所言为什么古诗词的声韵美,美在他们声律的认识上.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在转和顿的问题上大致是和谐的.我们中国四声是按发音时间长短而定的,大致是半拍半拍的(重点在入声上),英文中的音步和抑扬格跟中文的平仄声类似.我们的诗词在选用什么韵上是有讲究的,比如《六州楼头》这样的词需要黄钟大吕比较铿锵的韵来表达就比较美。而《青玉案》这样小品的词则适合用委婉明快的韵来表达含蓄。以什么样的主题配什么样的韵在无形中能增加读者的感觉。
无论什么形式的诗歌,诗歌最终是体现语言之外的东西。那才是诗歌的核心,而闻一多先生说的,是在语言系统扎实的基础上诗人该去递进的东西。
作者: 飘☆摇    时间: 2005-11-5 21:47
好才华!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