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电影随笔]爱情在他乡 [打印本页]

作者: Leslie    时间: 2005-9-23 18:08
标题: [原创][电影随笔]爱情在他乡
          我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20多年来一直蜗居在上海近郊一个普通的小镇,算不上闭塞也算不上繁荣,父辈们沿袭了习惯的步子也被迫适应时代的脉搏,年轻人迎合着社会的转速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在更小一点的时候,我总说自己不属于这里,那是一心向往南方,以为那里才是我梦想的太阳升起的地方,年岁在妄想中虚度,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看着街上来去的人,其中有不少来自他乡或异国,羡慕他们有勇气走出家门,走出地缘的庇护而自寻一片新天新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我还没有感受,挫败也好成功也好,我不知道擦身而过的人有什么故事,于是对着20多寸的屏幕,体会电影里的那些演绎和诉说。

          人在异乡,当1986年的黎小军做着火车辗转来到香港,人生地疏,言语不通,每天辛勤工作,骑着载满光鸭的超大自行车穿过一片车水马龙,表情单纯而满足。他知道自己的方向,他将生活的艰难淡化成浅浅的安慰传递给远方的未婚妻,领到薪水后,他又像孩子般新奇却郑重其事地去了一个心仪已久的地方——麦当劳,于是他认识了李翘。李翘是个物质化的女人,好强,现实,甚至有点虚荣,她努力工作赚钱,她掩饰着自己“北妹”的身份一心想与香港融为一体,当她第一次在麦当劳认识黎小军,这个外表冷漠内心善良的女人,暗暗散播和吸取到了身在异乡的另一种温情。他们像汪洋之中无意相靠的浮萍,不知道能靠多久,不知道下一站是哪儿,就这么靠拢了,缠住了,却不知道这样的相缠是该松还是紧。渐渐,黎小军学会了用提款卡,学会了说How are you;渐渐,他的自行车上载着的不止是货物,还有鲜花,还有李翘,“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两人在车上轻快的唱着,“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是啊,他们曾背靠着背搭乘同一班来香港的火车,只是那是谁都不知道。

           还记不记得那年除夕下着雨,卖邓丽君卡带的小摊前无人问津,李翘无奈地说,在香港谁说喜欢邓丽君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大陆来的。生意惨淡,但一种别样的激情却排山倒海而来,在异乡,在异乡的某个小屋,男人加上女人,逼仄地无法呼吸,于是你的呼吸便是我的呼吸,你的身体便是我的身体。我相信这爆发不止因为寂寞,不止因为饥渴,不止因为同病相怜,爱,潜移默化地积累,只是当时谁都不敢直面。李翘说他们就是两个孤单的人稀里糊涂吃了一餐“团圆饭”,他们称彼此为最好的朋友,尽管关系更加暧昧更加亲密。直到黎小军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链子送给李翘和他的未婚妻,这怎么相同呢?“我来香港你目的不是为了你,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她生怕这样的感情会混淆会崩溃会一发不可收,于是冷冷提醒,独自垂泪而去。

           终于,小婷来了香港,李翘也认识了豹哥。小婷顺理成章地成了黎的妻子,带着那条手链,李翘也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不必再到处打拼,可他们的感情呢?一直一直压着就像从没发生过。还是邓丽君。当黎在香港的街头和偶像不期而遇,他兴奋地让她在衣服上签名留念,那一刻,车上的女人怎么还能遏制复苏的前缘旧爱,一个吻,在墨迹未干时,在情深所至。还是那张床,还是那两个人,时间过了但犹疑也不存在了,他们决定在一起,他们原本就该在一起。黎小军愧疚地向小婷坦白,没有爱的家庭,亦是种欺骗。李翘也决心离开豹哥,可男人落难,她无法说服自己就这么不顾,男人对她恩重如山,回报,就在那时同甘,此时应该共苦。她还是不告而别了,黎小军撑着伞在码头等候,看着那船渐渐远走,那一刻,泪比雨更冷。

           纵里寻他千百度,人生何处不相逢,万里之外的美国,他们都去了,只是不知道彼此离的那么近。一条马路,几声呼唤,她的声音淹没于喧嚣,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有什么错失比近在咫尺更遗憾。豹哥死了,她孤单一人继续打拼,1995年5月8日,她已经拿到了绿卡准备衣锦还乡,可惜母亲等不到,邓丽君也永远不能在放歌了。纽约熙攘的街头,两个驻足在橱窗前的人,看同一条新闻,偶像过逝,而爱人就在面前。错愕,惊喜,不可置信,是不是还在梦里,爱着的人,以为离去的人,活生生地又出现,只有拥抱才能感受那真实,不是无数次幻想中的虚影,不是无数次许愿后的落空。十年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爱情,来来回回,又不期重逢,也许伏笔在前,那一年两个前途茫茫的男女,背贴背头靠头来到梦开始的地方,交集因为机缘斩不断,原来有个人一直在那里,原来相遇就是为了相汇到剧终。

           这个故事就是1998年陈可辛导演的作品《甜蜜蜜》,下笔不由自主地用如此长的篇幅介绍了剧情,有一些些违背初衷,但这实在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片名为《甜蜜蜜》,邓丽君小姐的名曲,我是个怀旧的人,从小几乎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陈可辛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他用音乐做暗线串起一场漂泊的爱情,不仅讨巧,更加重现了一个流动的时代背静下人们若即若离、患得患失又兜兜转转的关系。黎明还是黎明,从知道他起,无论是音乐还是表演,始终脱不去木讷和羞涩,《原振侠》、《堕落天使》、《半生缘》、《玻璃之城》,再到这部《甜蜜蜜》,以及后来的《大城小事》等等,他擅长以不变应万变,帅气,渐渐多了沉稳,承认这是一个艺人积累的过程,天生的才华有多少暂且不论,只要努力了,我们还是能发现,赞许加鼓励再加支持。张曼玉,不止一次写到了,比起她演过的两个“苏丽珍”,“阮玲玉”等隐忍内敛的角色,我更喜欢那些性格有起伏变化的人物塑造,她无疑是个后天开窍的演员,尝试过多种戏路,《青蛇》里的小青;《东方三侠》里的陈七;《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一直到较近问鼎戛纳的《清洁》,起起落落的性情演绎,她很幸运能在一世体验遍各式人生。而电影《甜蜜蜜》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丝本色,人在他乡的隐隐酸楚,因为酸楚而长大成熟,就像她的《玫瑰的故事》、《人在纽约》,我相信有种演员是在一次又一次回归和重造中厚实起来的,而张曼玉,就是这样的优质演员。

           回到电影,《甜蜜蜜》里还有几条暗线与主题相辅相成。老师Jeremey(杜可风饰)与妓女芥兰的爱情,“姑妈”对明星威廉至死不渝的痴迷,豹哥对李翘的宠爱与保护,都促成了这部电影的饱满和丰腴。尤其是著名摄影师杜可风的客串表演,一个不得志的外国人,应付地教授内地刚到港的“南漂族”们些基本的英文聊以度日。但他深爱着芥兰,当他们搬回菲律宾时,他对黎小军说如果要来探望他们最好尽快,因为芥兰有爱滋,说的如此平静坦然,我看的时候几度被感动。爱情不必强调,不必顾忌身份,你我本是在他乡偶遇,决定要一些了,便不用在乎世俗眼光。还有“姑妈”,她是个年迈的妓女,人人都以为她发痴似的编造与威廉的邂逅,几十年了,她始终等着他,也许只是等着曾经的梦再圆一回,直到她死后,黎小军从遗物中找到了他俩的合影以及那些她偷藏起的餐具,原来故事都是真的,一次匆忙的遇见,有人忘了,有人却记了一生。曾志伟演的豹哥,戏份不多,他是来拯救李翘的,起码是物质上的拯救,黑帮老大与按摩小姐,他喜欢她,离不开江湖,她感激他,忘不了黎小军。一个米老鼠纹身。多少柔情渗进推拿之间,外人如我,只能看看,羡慕并祝福。

           亦舒的书看了不少,只记得她故事里的那些“家明”和一句“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是啊,当他们选择踏上异土,为了生活或者理想流汗,流泪,流血,谁又能预见到前面的路。正如李翘说的,“我到香港不是为了你,你到香港也不是为了我”,可偏偏遇上,爱上,酿进回忆,合成电影。爱情在他乡,《秋天的童话》里周润发和钟楚红不知道,《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不知道,从没出过远门的我更不知道,无根的归属感在哪里,我们身在各地而心仍存希冀,不知在何时,不知在何地,我想大约会在某个地方有等待着你的不期约定。


(2005  9.22)


       





此贴由 Leslie 在 2005-12-01 13:31:43 最后编辑
作者: 叶塞妮娅    时间: 2005-9-23 22:08
亲爱的~~

感动的~~~
作者: suzanne    时间: 2005-9-27 13:43
《甜蜜蜜》里最让我感动的是豹哥
作者: Leslie    时间: 2005-9-28 11:21
这篇文章写的和我当初构思时有点出入了,本来可以更完整
作者: Deirdre    时间: 2005-10-29 20:06
《甜蜜蜜》……现在只依稀记得主题曲了……
我感叹的是世间的缘分。

作者: Leslie    时间: 2005-10-30 10:40
原文由 Deirdre 在 2005-10-29 20:06:33  发表
《甜蜜蜜》……现在只依稀记得主题曲了……
我感叹的是世间的缘分。



如果说真的有缘分这种东西的话,电影里,他们始终能相遇,现实中,我们期待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错过了
作者: Deirdre    时间: 2005-10-30 12:08
其实只有回过头往回看,才能隐约发现有缘分这个东西。
缘是天注定的,份是自己创造的。
他乡,我想到的是张爱玲孤独地离开人世。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