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讨论]同济大学今夏搬迁嘉定校区造成学校史上最大信任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05-9-7 14:02
标题: [讨论]同济大学今夏搬迁嘉定校区造成学校史上最大信任危机
9月3日:
由于工程质量不达标嘉定校区12号楼无法通过工程验收(怀疑是甲醛含量超标)。这将直接导致数百人无法按时入住嘉定校区。

9月4日:
一场口水战已经在同济各大相关论坛打响:
一群义愤填膺的学生正在围攻一位怀疑是学校管理人员的马甲,原因只是因为此人一直在替学校说话。
某位博士发帖爆料:校长XX曾经一年搬家5次。此前这位博士曾一度认为自己2年搬家5次的纪录已经很高了。此言一出,群情激奋!各位几乎失去理智的学生纷纷认为XX企图把自己曾经的痛苦转移到他们身上。
又讯,校长XX此前曾表示宿舍费过高是后勤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并驳斥了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是教育产业化的受害者的观点。弱势的同学们又一次找到了愤慨的理由……
这场激辩甚至连柔弱的女生都自发的参与。情势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几乎除了几个学校方面的马甲外,各大论坛统一骂声一片。不知学校如何应对如此局面……

9月5日:
近日愈演愈烈的“宿舍门”终于出现了转机。
同济大学校方在长时间保持沉默之后,终于于今日发布通知表示,研究生会已经开始收集学生们的意见,并准备在资料收集完整后向校方相关部门作统一的反应。
早在此通知发布之前,已经有热心的同学将各方的意见归纳为《关于要求校方解决的嘉定校区搬迁中的若干问题(讨论稿更新)》在同舟共济上公布征求意见。
对于稳定论坛上几乎失控的同学们的情绪,通知其了相当大的作用。今日各大论坛明显比昨日平静许多,对此通知持肯定意见的同学也大有人在,纷纷希望研究生会发挥其立会宗旨,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
于此同时大部分人对此次堪比当代“公车上书”的行动不抱乐观态度。个别同学甚至认为:如此由上而下的变革涉及到了太多群体的利益,阻力可想而知,因此不可能取得任何结果……但这也的确是唯一一个对校方和学生来说都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法。

9月6日:
意见重重的同学们似乎已经对校方失去了信心,同济大学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8个院系愈千学生开始不信任学校的任何人……事态似乎越来越不乐观,而此时校方仿佛浑然未觉。
失望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自救方式,个别热心人士甚至贴出了包括教育部投诉信箱,中央电视台,人大举报信箱等一系列联系方式。此举着实让部分温和派的同学感到惊讶。
一场暴风雨似乎就要来临了,同济的天空此刻却分外平静……

9月7日
学校资产处(也就是宿舍管理部门)已经先于学校扣除了存入银行卡中的所有宿舍款。此举更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抗议。由于之前12号楼验收问题数百人可能需要搬入价格较低的本科宿舍,此间差价近千元。资产处却多扣房款,也难怪学生们普遍表示愤慨,认为这是极度以钱为本的表现,并表示将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利!

根据研究生会驻论坛发言人透露,研究生会已经将《关于要求校方解决的嘉定校区搬迁中的若干问题(讨论稿) 》和bbs上同学相关意见交学校办公会讨论。似乎这是一个解决“宿舍门”的利好消息。研究生会的发言人试图让同学们认为学生们的意见已经被校方所知晓并会妥善得到解决。
同学们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有人对此表示欢迎并乐观的认为这是此次“宿舍门”的一个转折点,同学们的要求能够得到校方的认真解决。然而更多的同学并没有这么乐观,认为此举不过是校方又一次的“缓兵之计”,目的只是拖过搬迁前的那段敏感时期。个别过激的同学们甚至指责研究生会是校方的傀儡,大有将其比作日据时期的汪精卫政府的意思……
今天各大bbs异常冷清,和前几天的群情激愤形成鲜明的对比。看来同学们已经彻底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宿舍门”事件似乎归于平静。

9月8日
同学们的抗争终于取得了效果。研究生将可凭学生证免费乘坐学校班车,而甲醛超标的劣质家具已经被校方全部撤换,此举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烈拥护。虽然另各方怨声载道的宿舍费问题仍然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校方对解决这次“宿舍门”事件的诚意。
另据,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近日表示高校学费偏高已经超过百姓承受能力。一场自上而下的高校收费改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

作为同济人,作为嘉定学子,我究竟该站在哪一方?


此贴由 罗迪克 在 2005-09-08 19:44:39 最后编辑
作者: 槲寄生    时间: 2005-9-7 20:28
在嘉定哪里?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9-7 20:47
原文由 槲寄生 在 2005-09-07 20:28:42  发表
在嘉定哪里?


位于安亭汽车城
同济汽车学院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9-7 23:13
到底是什么事。。。。 没看明白?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05-9-8 00:15
主要问题是9月15日,新学期即将开始,同济的交通,电信学院新生连同上学期搬迁的软件,汽车四大学院共计几百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即将入住的宿舍至今未完工,且不论是否来得及完工,就算能按时完工,那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刚装修好的房子对人体是有害的。

其次,学生认为2200元每年的住宿费太高,沪西校区的公寓才1200每学年。学校方面称学生公寓是嘉实集团出资建造,要价2500元每生每年,学校已补贴300元每人,价格不可能再低了。

再次,因为12号楼出现质量问题,肯定无法入住,学校提出住该楼的学生先搬至1400元每年的本科生公寓居住,但同学存入银行卡的2200元住宿费已经被学校抢先一步扣除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电信和交通学院的实验室以及大部分设备均未搬至嘉定校区,做毕业设计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们必须频繁往返于杨浦区的本部和嘉定校区,换言之,在黄渡仅仅是为了睡一觉。因此他们不愿意搬迁。

还有一些小问题诸如公共交通,生活设施不便,建筑工人与学生共用食堂等等,就不详细说了。

我觉得在这件事上,
第一,学校没有做到信息公开化,很多学生对上述事实还蒙在谷里;而且他们并没尽力为学生争取利益。
第二,嘉定方面表现诚意不够,竟然开出如此离谱的价格。要知道南汇大学城的房子都是政府出资建造免费提供给各学校用的。松江大学城的后勤保障相当完善,学生生活十分便利。闵行区为交大预留了比现在大三倍的地块供交大开发,价格十分低廉。

此贴由 罗迪克 在 2005-09-08 12:00:46 最后编辑
作者: 胆小的刁民    时间: 2005-9-8 15:33
那个
据说嘉定的领导比较高瞻远瞩来着,
F1与大学城幸福2选1选了F1,
有了F1的轰动效应,
同济分院算鸟

       

此贴由 胆小的刁民 在 2005-09-08 15:34:06 最后编辑
作者: 小囡囡    时间: 2005-9-8 17:20
身为同济人,偶本来就对同济失去信心。


在读期间就已经把同济骂的没了方向



现在想起来就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考进了同济~~




为进同济的学弟学妹们·~~默哀
作者: 胆小的刁民    时间: 2005-9-8 17:46
楼上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谁人不知同济虽不比复旦交大,在上海至少也算是名校
作者: 小囡囡    时间: 2005-9-8 18:59
楼主:名校毕业的同样有着失业在家的落魄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05-9-8 19:50
其实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名校毕业和找个好工作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少了。关键还是要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

不过目前,沪籍的毕业生似乎还不存在失业的危险。

楼上是校友啊,不错,同济里面嘉定人一直蛮多的
作者: BOBO    时间: 2005-9-9 09:26
表多讲了。打个电话去央视,请他们报道一下,趁着这个大环境,到时候别管是同济还是市教委,又或是嘉定区政府,绝对会抢着掏钱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胆小的刁民    时间: 2005-9-9 09:45
央视才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
央视关心的是新奥尔良天灾,
美国人素质低下丑陋,
忙着带表呢。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5-9-11 16:13
感觉同济还不错啊,排除铁道学院分支,不论是学术水平还是就业都还行啊。当然,铁道分支就不好讲了,本来就是二本的行列,也就不必多苛求了
作者: seeker    时间: 2005-9-13 16:32
我有好几个同济的高中同学。千万别考上外——和同济一样无耻。我已经罢交两年的书费了。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9-13 16:36
不交学费?厉害的

让我想起我以前有个同学,她家经济条件很不错的。
不过大学几年所有的费用都是靠自己的,父亲比较严厉,就像美国人的思维那样,让她自食其力。母亲虽说心疼,也无奈老爸太固执。
学费靠助学贷款,生活费业余打工赚来。

现在此人确实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ps:毕业后,她老爸帮她把贷款还了。
呵呵
       

此贴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5-09-13 16:37:15 最后编辑
作者: seeker    时间: 2005-9-13 16:44
我们班都没交。上外居然把教材科搞承包,呜呼哀哉!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9-13 16:48
原文由 seeker 在 2005-09-13 16:44:14  发表
我们班都没交。上外居然把教材科搞承包,呜呼哀哉!


呵呵
其实更加严重的都有
现在不少学校把有版本的教材拿来复印贴上自己学校的名字

印刷质量差,纸张也不好。


哎,育人的地方成了愚人的地方。
教育者自己首先知法犯法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05-9-13 17:58
原来嘉定校区的房子全部都有质量问题,都会渗水,全部要修,现在准备一幢幢来了。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5-9-13 22:16
原文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5-09-13 16:48:13  发表


呵呵
其实更加严重的都有
现在不少学校把有版本的教材拿来复印贴上自己学校的名字

印刷质量差,纸...



没错没错,我们当初的马哲教材就是收的正版的钱,发的自己学校印的版本,尤其叫人寒的是竟然还发给我们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9-13 22:21
原文由 season 在 2005-09-13 22:16:18  发表



没错没错,我们当初的马哲教材就是收的正版的钱,发的自己学校印的版本,尤其叫人寒的是竟然还发给我...



呵呵
市场化了么校方把目光放在了市场利益这一块了
自己印刷,大大降低了成本,竟然不顾忌版权,实在是辱没教育工作。

呵呵,不过倒是抓了个三产--校办印刷厂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