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我不是教你诈》摘选 [打印本页]

作者: 海鸿    时间: 2005-8-30 18:47
标题: 《我不是教你诈》摘选
刘墉的书真的很不错噢,想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把他的书看遍了,很有哲理,很有意思,有点像中国版的《心灵鸡汤》。
                        好个知心朋友
“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
    “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
    “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还不如在办公室,觉得充实些。”
    小英抬抬眼角,看了看这位已近中年的女人,大家都说她不好惹,可是,她却看到一种落寞感,一种和自己相似的落寞。看到别人也有的落寞,倒使小英放松了,甩甩头发,一笑:
    “要不要一块儿出去吃晚饭,我请客!”
    没人知道今天是小英的生日,除了“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她——唐小姐。
    一直到喝咖啡,她才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没想到,唐小姐一点也没惊讶,只是淡谈一笑:“我的生日,也常是这样过的。他,总有事,总是突然打个电话说抱歉,害我对着一桌做好的菜,和插好的蜡烛,掉眼泪……。唉!有什么办法?跟别人分……”
    小英愣了。赫然发现,眼前这位唐小姐,竟像是一面镜子,立在眼前,让她看到自己。
    忍不住的泪水,突然一串串地滚下来。赶紧拿餐巾去挡,还是被唐小姐看见,焦急又关心地问:
    “你怎么了?什么事让你伤心。难道……”
    小英的心防崩溃了,多少年来,从不曾对人倾吐的秘密,如同滚下的泪水般,全涌了出来。
    说完了,已是深夜,唐小姐开车,送她到家门口,这也是小英从没经验过的,不管多熟的同事,她都不曾把人带回家,这是她和“他”的秘密,不能让人知道。
    但是,今天,不!今夜,她觉得好轻松,觉得终于遇到一个跟她有着同样痛苦、同样煎熬的人。发觉自己不再孤独。
    唐小姐一夕之间,成为她最要好的朋友。只是,她不了解,为什么其他同事,渐渐对她露出奇怪的眼光。有时候,桌上的电话才响,她感觉得到,几十双眼睛都在看她,听她。
    终于有一天,马小姐偷偷对她说:
    “你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你不该讲,大家同事六、七年,你都没说,为什么唐小姐才来,你就告诉她了呢?那又是个大嘴巴,到处吹牛,说她知道你的私事。”
    “可是她,她也一样……”
    “她也一样什么?跟你一样爱上了有妇之夫?那才是笑话呢!她今年初才结的婚!”
    小英忍不住地冲到唐小姐面前,低声狠狠地问:“你为什么把我的事跟别人说?你明明才结婚,又为什么要骗我?”
    唐小姐缓缓地偏过头来:
    “哎呀!交朋友嘛!我看你好伤心,八成是那么回事,编个故事让你舒服点。”又是淡淡一笑,“何况,我不编那个故事,你也不会告诉我你的故事啊!”
    (想一想)
    某日,有个学生到我工作室来,一进门就问我的生日,然后兴匆匆地掏出个掌上形的小电脑,把我的名字和生日打进去,接着电脑的液晶荧幕上,就显示了一大堆“天格、地格、人格”之类的数字,以及我的“命盘”。
    学生一行行念着,念一段,就问我准不准?
    我笑着骂她,什么不学,学算命。她居然一白眼,
     “老师!你知道吗?我用这个小电脑,不知交了多少朋友,办成了多少别人办不到的事。碰到陌生人,我只要拿出小电脑,问他要不要算算,就立刻知道了他 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接着,管它准不准,准的他点头,不准的他摇头。没两下,我把他祖宗三代,一家人口,全弄清楚了。而且,”她神秘兮兮他说:“老师!你 要晓得,当一个人把他的秘密告诉你之后,他就会对你特别好,这就是我的高招哇!”
    从我这位学生的活,和前面的那个故事,我们知道,要跟 一个人建立特别亲密的关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享他的秘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使用各种手段,他们可以为你算命,为你填表,为你做心理测验的游 戏,也可以用他们的秘密来交换你的秘密:甚至用“假秘密”换你的“真秘密”。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交浅而言深,既为君子所忌,亦为小人所薄。”每个人在对你说出他的秘密之后,都可能不心安。因为他不敢确定,你是不是会把他的秘密说出去。
    于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也要求你说出你的秘密。这就好比黑社会。对新加入的分子,为了证明忠诚,要他去执行一个任务,或在械斗杀人时,把枪交给新手,叫他“补”那是要命的一枪。
    照做了,就是共犯,从此便脱不了身。
    同样的,如果别人对你说出秘密,也交换了你的秘密,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说出他的,他就会说出你的。
     如果事情真这么单纯倒好了,问题是,如果你不过去“补”一枪,又如果你不愿说出自己的秘密,或者你真是没什么秘密好说,只怕你也要倒楣,那一枪可能 就落在你的头上,就算对方没有枪,能立刻对付你,在他心底,总会对你怀一份戒心,觉得你抓住了他的小辫子。有一天,发生战乱,他手上真有了一把枪,遇到 你,那把枪很可能举了起来。
    所以,我们要知道,不论对别人说自己的秘密,或去听别人的秘密,那没什么好处,你可能有“短利”,也可能有“长害”,何况在秘密传递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副作用。


作者: cyfcyh    时间: 2005-8-30 19:12
看过,好像是还有一本的不是我教你什么,忘了,呵呵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8-30 21:55
书看得很少
刘墉的看过几本
还行
作者: 幽谷野百合    时间: 2005-8-30 22:09
刘墉的书,读书的时候看过很多,现在想来觉得就书的角度而言,有点浅显了。他的女儿和我们同龄,我想可以说是和他女儿一起看他书长大的一辈了。
记得楼主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不是有:“……不要给人卖了还在给他数钱。”这段呢?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8-31 19:46
他是一位初级审美的领路人.
作者: 睫眉之间    时间: 2005-8-31 19:55
对的 以前我还很喜欢他儿子... 刘轩

哈佛的~  那是初中里了  那时后 超崇拜他们一家门

呵呵  我不是教你诈 有三本呢!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8-31 21:31
刘墉画的画也不错
作者: 海鸿    时间: 2005-9-1 18:43
                   方太太的秘密
“方大太最近情绪好像不怎么好。”
    几位平常一块买菜聊天的太大,私下议论纷纷,会不会是方先生出了轨?可是,大家每天晚上七点钟,还是准时听见方先生关车门的声音。
    再不然,是方太太的小女儿生了病。可是,三岁多的孩子,长得又白又胖,天天在门口跑来跑去。
    也许是方太太得了病?不!李太太最近才跟她一起去检查过身体,据说心脏功能的“跑步机”.方太太不但跑满分,而且跑了一百三十分。医生说她十年都不会得心脏病呢!
    可是,方太太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
    “唉!李太太,你跟她比较好。你去打听打听好不好?”大家偷偷推李太太出马。
    从那天开始,李太太就有事没事往方家串。只是,不论李太太直着问,或旁敲侧击,方太太都说没事。
    这一天,两人正聊天,方太太的小女儿,光着上身从里屋跑出来,一转身,李太太吓一跳:
    “怎么?她好象背上流血了。”
    小丫头没听见,一溜,又进了里屋。方太太他好象没看见,继续钩她桌巾。
    “不对呀!”李太太推推方太太:“我刚才看见,你女儿背上好象有一大片红。”
    “没什么!没什么!”
    才说着,小丫头又跑了出来,李太太再定睛看,真是流血了,站起身要过去抓孩子,却被方太太一把拦了下来:
     “告诉你好了!既然你看到了。我女儿背上,从出生就有一大块原砂红的胎记。医生原来说,过两年就会自己消失。可是,现在过三年了,一点都没退。最近 医生改了口,说那是永久的胎记,要跟我女儿一辈子了。”叹口气:“我最近就为这事不开心。想想,一个女子,背上长那么大的胎记,远看,真以为流血了。以后 怎么穿露背装?搞不好,丈夫还会嫌,我是为她操心……”话说一半,抓了抓李太太的手:“这事可只有你晓得,别人是不知道的,你可不准出去乱说,否则就不够 朋友了!”
    “你把我想成什么多嘴婆了?”李太太脸一整:“我半个字都不会说。”
    快说!快说厂众家太太围着李太太,非叫她吐出实情不可。
    “我是知道了!也不是她先说的,是我自己知道的。”李太太倒够义气:“但是,我答应她,不说。”
    “说一点嘛!说一点嘛!”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你推一把,我推一把。“我们都是她朋友,让我们也关心一下好不好?”
    “不能说就是不能说!好吧!我说一点点,是她孩子的事。”李太太双手一挥:“到此为止,以下,我誓死也不奉告!”
    没过两天,大家买菜时又碰上了,正巧方太太也牵着她的小女儿。
    大家一起走回巷子。可是,这次跟往常不一样,嘴上聊的虽然是菜价,几个太太的眼睛却在方小妹妹的身上打转。
    “你们为什么一直盯着我女儿看?”方太太把女儿拉到身边,满脸孤疑地问:“李太太说了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不信明天你碰到她,可以问,她什么都没说,只是说你女儿……”
    “说我女儿怎么样?”方太太突然火冒三丈:“这个混蛋!我女儿身上长块胎记,干她屁事?我非找她算帐不可!”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请问:
    方太太的秘密,是谁说出去的?
    是李太太说?还是方太大自己说的?
    在方太太心中,又认为是谁说的?
    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我们要知道,这世界上是无所谓“一部分秘密”的。人们似乎有个天性。只要知道一部分秘密,就想要挖出全部。
    所以,当你泄漏自己或别人的一部分秘密时,也等于泄漏了全部。
    更糟糕的一件事,是当一个人把他的秘密告诉你的时候,只要他听说“你讲了秘密的一小部分”,就会假设你透露了全部。
    而人们又有个特性,是喜欢把他听到的一小部分,在众人面前炫耀,吹嘘自己知道得更多。
    正因此,在西方社会,许多公司主管和一般职员的餐厅是分开的,这绝对不是有阶级观念、而是为了避免在用餐时,主管之间的对话,被职员听到,再断章取义地去传播。
     即使在一起用餐,主管也尽量不跟下属同桌,即使同桌也绝不谈公事。道理很简单,想想,如果你是个小职员,今天中午居然跟老板同桌吃饭,你回办公室能 不说吗?你说的,如果涉及公事,即使知道的只是片段,只要讲的确有其事,别人会不猜想你知道得更多,而催你多讲一点吗?你为了炫耀,又能不加油添醋吗?
    许多耳语或不必要的纷争,就因此产生了。
    从另一个度来想前面的故事:
    如果方太太不那么急性子,只因为别人说“李太太提到孩子”,就以为李太太“全说了”,而且自己全盘托出。单凭李太太讲的那一句,大家又能知道多少?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
    如果你不幸听到别人的秘密,对方在这世上只告诉了你,又叮嘱你不能说,你就要真正做到“一字不说”!
    如果你发现别人知道了你的秘密,千万要忍;因为别人很可能只是猜测,或只知道极小的一部分。你自己可千万别成为“真正说出来的那个人。”

作者: 灵魂的归宿    时间: 2005-9-2 09:05
蛮喜欢他的东西的
作者: 七日小妖    时间: 2005-9-2 19:58
呵呵,刘墉的书大学时读了好多

现在看来,真的远不是那么回事


作者: 第三站女孩    时间: 2005-9-3 12:02
看过,很有意思的
作者: 文文2002    时间: 2005-9-9 22:14
满好!

作者: 爱眉小姿    时间: 2005-9-12 15:48
第一次知道有这位作家是在中专的时候,学校有推荐的书买,其中就有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1》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他的书平易近人,很好理解,一口气就能看完。有一段时间,特别爱买刘墉的书,每次到书店去就找他的书,我有一次在书城找到了他的《我不是教你诈2》《我不是教你诈3》心喜若狂,毫不犹豫就买下,在季风书院又买了他的《爱何必百分百》《迎向开阔的人生》等等,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真的是不错的。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