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读书]闲云居词话(清词卷中)
[打印本页]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8-18 22:27
标题:
[读书]闲云居词话(清词卷中)
武进人家,余素喜画之瓯香,词之茗柯,瓯香子鹑居蝉饮飘然江湖之外,茗柯生词以寄物,咏之己怀。“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意旧词老易读美而生倦,细下品来却良言金玉,俨然如师。“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所摘词独解蜡味,务必寻他“四月出榆关”铺陈方好。偶动游屐之远,桑梓之念,是为“松下藤花卧树老,青席还卷故庄园”,秋叶之静美还需归根,轻轻一吁。
《四印斋》词家之必读在于收之所精,半塘先生评词周正,时有飞来之句,“善间气所钟”一句道尽李氏后主。时人读半塘,只得“断尽愁肠谁会得?哀燕声声”,糜气十足迎恰粱梦之客,是为“情会”。余读半塘“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痛及内府,乃生一迟暮英雄仗剑不能的况味,家园荒芜,国事颓败,岳坟之下书生意气看则扼腕,其实悲愤。虎狼之年,志士何止一潭浏阳尔?
小坡其人最妙,书画、金石、音律、医药无所不精。余素以这人间俗世只“治药”“扫塔”为雅事,其余皆只入情操,郑叔问既当得起这雅名,也当得起这才名。才子多落魄,而书也以不刊为绝好,解放前海上书肆有诸小坡抄本,鬻字为稻粱约是真才子唯一的入世,生活潦倒倒是内心天真烂漫的真出世。“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此定是虹叟山居小品,外带眼中的活物,拟一片镜心,恰见灵动的好。《碧瘦词》里《月下笛》世评上乘竟是难得的公允,噫!“西风一夜惊庭绿,问天上,人间见否,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词中俗物一味求平水韵,似得音律大道,读大鹤山人方知转顿、工尺、
音节、阴阳之好;评中俗物摘来暗喻,指去射影,真是心中政治自风波,纵使为那戊戌六君子一祭,所哀者也只胸臆水凉,自叹自惜罢了。读此词惟恨不能亲为冷红词客执箫,苦煞笛兄,度去之了了。
疆村与半塘善,致力于手批编撰唐宋词,挑来其中精辟以飨如是我等初学者,诚半路之师。陈石遗评疆村词有梦窗之风,余以为此话说准了一半,是为飘零徙倚之同,质比孤莆之恨。梦窗风流张致,而疆村迂回隐约。试读“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是为青山谋,是为明湖忧?意动了三分,情却是滚烫到了酣醉,羁旅常生此感。“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乃动人登高,动人物是之人非,生死一梦,缘来红尘,缘来冰雪浇头的“悟”,终于也是空空如也。
余以为《蕙风词话》可为季清诸家压卷,词文原本可大可小,心有一物心无一物积囤久了才有了气韵,文化脉息或勃或微只延此气韵顺流而下自有审美生命,而其中的“拙,重”可补那夭折的天真烂漫。蕙风喜长调,词亦比评俊俏,“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真是幽默和悲凉各参一半,所谓“炮火楼头闲猜拳”非生死乐天之人断没有这嬉笑的本钱。“有啼乌见我,空阶独立,下青杉泪”此才是伤心句,哭中团抱是伤,哭中伫立才是痛。哀伤之季清,词中红泪青泪都是美艳刻骨,它们终究将化成灰,一阵风扫过,好似从一场美丽的寓言中淡淡醒来。
作者:
以后不能更改
时间:
2005-8-18 22:36
对我而言,词也就是应景衬情的,被人骗去读了通花间词,现在还觉得寒!
搂主推荐几本适合我学理之人看的吧。
谢谢,我也就是看看打发时间,叨饶了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8-18 22:46
打发时间最好的不是书,而是报,其实阅读都是一样的。包括看电影,看画……
作者:
greenflash
时间:
2005-8-19 10:18
看到楼主这些话,不免想起以前高考时有一学生,把一作文题写成了文言文。他的文笔的确不错,批改的老师也觉眼前一亮。可是接着却引发了一连窜问题,在这样一个时代变迁,易简求速的年代,我们还在“子曰”的复杂交谈中用着少人问津的繁体,那白化文的发展有何意义?
当然我没有冒犯的意思,也许有人会说这本来是读书的地方,都是爱书人亦或者有学问的人才有雅趣看通篇古文的进化。可是我的意建却不一样,我希望能用简明易懂的文字来宣扬一些深刻的哲理和一些更能催人进步的方法。而不是拒人以千里之外!(读书与写作是一对姐妹,如果写出的东西不能让人共鸣或只有少数人视之,那就不能成姐妹了!)
有时候教小孩子的方法反是一幅良方!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8-19 11:50
你的意见很中肯,并且想法独到.我表达一下我的意思:读书与评论有个受众问题,而受众的范围可大可小.也就是说读书群体的意识、审美、品鉴是有差异的,而文化的嵌入吸收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举例子:古典诗词的考评有特殊性,首先是语意上的深入,然后是语境上的浅出,否则体味不到其中三味的。
用你的话结束我的话:很多草药都是良方,但要看具体治什么病。
作者:
刀丛中的小诗
时间:
2005-8-19 17:58
问好疏约,最近花十块钱买了本叶圣陶和俞平伯的晚年通信集。对于诗词,多有会心之论。
不过我还没细看。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5-8-19 20:10
叶圣陶虽然并非以诗词为名,但我在诸家书中得知其有见地的.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