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爱上“老北嘉”
[打印本页]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6-12 09:01
标题:
[原创]爱上“老北嘉”
若把时钟往回拨二十年,在那个年代嘉定人的观念里,游趟市区还真是一年中可观的大事之一,值得在之后两三个月里好好回忆玩味。外滩、南京路、大世界......饱览无余之后,一俟荣归故里,便要急吼吼地给乡下的穷亲戚们传达此行的有关精神。
只是沪嘉之旅,远非坦途。“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尚在襁褓,后来蜂拥而起的“沪钱”、“沪唐”、“沪嘉”、“新嘉”......都是公交界的小字辈。初生的老一辈小资们,喜欢取道南翔,坐上别致的小火车,呜呜咔咔地赴沪。相较而言,普通嘉定人更倾心于淳朴忠恳的“老北嘉”。
记忆中的老北嘉,刀切面包般的车身,涂成深蓝抑或墨绿的外装,吭哧着粗气,带起一隆黑烟,瘪变的轮胎驼着常年超载的躯壳,顶上映着黄灯的“北嘉线”标牌,且停且行间幽幽而至。
幼时坐北嘉,一到南翔古镇,我的小小旅程即告终结。北嘉之“北”,远及何处?是我百思不解的一题。父亲草草答曰:“共和新路”。老父岂知,“共和新路”于一个四岁懵童而言,实与“爪哇国”相去无多。十五年后,方有幸从“共和新路”倒坐一回,由沪入嘉,原打算作一番“果老骑驴过倒桥”的逍遥,谁料行至一半,昏沉之际竟游访周公去了。
北嘉之“老”,据说解放之初便始开营运,用高亢划一的共产主义车厢哺育了一代代嘉城愤青。斑驳掉漆的车壳,虽早已过了服役期,却依然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理想。自嘉城老站起步,过石岗,走卫校,渡蕴藻,一路可见“忠诚”、“万岁”之类带着历史印痕的朱漆标语,可堪作“红色之旅”了。改革春雷响过,灯红酒绿,发廊海鲜,把小小的嘉城好好“生猛”了一番,唯独老北嘉,故车、故事、故人。
北嘉之拥挤,把皮薄馅嫩如小笼的嘉定人民,一体压作了罐装沙丁鱼。尺幅车厢里,晕车、汗酸、狐臭伴着婴孩小囡的“惊鸿一尿”,让当时刚步入“时髦”的嘉女们纷纷掏巾掩鼻,两排玉齿作磨刀霍霍状。若是好事的司机再适时地补上一脚刹车,则免不了一出大呼小喝的“贴肉戏”。好在二十年前,“性骚扰”一词尚未颁作法典,也罕有梁上君子趁机大发“车难财”。几度“贴肉”几度龃龉,嘉城老站渐已在望。
北嘉之独特的游戏规则,在于一进候车厅,乘客们便被分流成“坐位”与“立位”分别排候。每逢发车,“坐位”先放,客十至十五不等;然后才是“立位”,人数不定,一般是把车厢塞足为止。赶点上班的,多图“立位”之迅捷;作闲散宦游的,则求“坐位”之安逸,各取所需,全凭自愿入席。不知是哪位先知悟出这“坐、立分流”的创意,在那个人多车少,坐位更少的年代,也不失为一种早期的人文关怀。
北嘉还有一口严苛的运行时钟。计划经济时代,班次时刻全由领导统筹,若是晚点早归,司机票务均要受罚,一个闪失,当月的“前门”、“牡丹”便没了着落。记得有回,路畅人稀,班车提早十分钟抵达终点。惶恐的司机竟硬生生连车带客地埋伏在站外,到点了才将一众怨气冲天的同乡放回故里。
有苛薄寡恩者,也有德操高尚者。北嘉的司票员中,曾出过一位市级劳模,这老先生除了每日暄寒问暖、动员让座之外,常用标准的国语宣播“五讲四美”。偶有闲暇,爱用粗糙的手掌拍抚我开裆裤间的“坐臀”嫩肉,与双亲交流起了育儿经。可惜已不见此君多年,若逢良机,定当造访。
北嘉之“患”,患在车老珠黄,零件不转。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某君深夜遭遇一辆缓缓浮动的大巴,上车后发觉竟空无一人,连司机也不知所终,他越坐心越寒,待飘过几站,“鬼车”后忽有人大喊:“哥们儿,好歹也下来推一把!”
印象里,北嘉的古董车身们,便常需热心而力壮的乘客众人抬柴,演一回“自行车”。更多的时候,售票阿姨铁青着脸,掏出一沓毛票,极不情愿地办着退补。老迈的北嘉,似该到了换血时。
九十年代之后,沪嘉高速成了嘉人入沪的首选,不起眼的“沪唐线”居然也和北嘉大哥叫上了板。北嘉的身影变得扑朔迷离,忽换上“小巴”,开驶专线;忽又换上“中巴”,设起空调。平民化的公交车,竟也暗自细划了坐车人的阶层。空调中巴上坐的是穿戴儒雅的体面人,光膀子的外省民工朋友,则继承了老一辈嘉定人民的传统,让暗绿色的北嘉大巴重演了当年“沙丁鱼贴肉”的故事。只是情节如故,却迭生出许多纠纷是非。
公交车是城市流动的血液,古老深沉的北嘉线,伴着几代嘉定人一年年的起伏扬仰,早融作嘉定城市文化的一角。
民国才女张爱玲,曾忆起芳宅边响铃的老电车:“摇铃了,叮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
我虽没有张女士的神来之笔,可以把家乡的老公交车绘成至美,但那一份对过往岁月的感怀深缅,却始终不曾随车轮的飞转而有所逝减。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6-12 09:02:03 最后编辑
作者:
小囡囡
时间:
2005-6-12 09:57
我怀念北嘉陪伴我的大学路程。摇晃的车厢,拥挤的人群,还有一边悠哉看着窗外风景的我。
那时候的我,享受风的洗礼,凝望窗外的喧哗。
那时候的我,还是和学生,天不怕地不怕。自由享受生活。
如今,北嘉仍在,而稚气的我已不在。
作者:
luciyaok
时间:
2005-6-12 10:08
要了解一个城市,就一定要去坐这个城市的公交车
北嘉的变化是嘉定这几年变化的见证.车子是换了几趟了,只是一直很奇怪,当年是十五分钟一班,为何现在还是十五分钟一班??是不是嘉定人的步伐一直是这样??
如果说步伐一直没有变,是不是也可以反证嘉定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此贴由 luciyaok 在 2005-06-12 20:12:18 最后编辑
作者:
沃尔沃
时间:
2005-6-12 14:26
好文章
作者:
appleboy
时间:
2005-6-12 16:42
高中的时候,每周回家,我都坐的北嘉线。确实很怀念的。好像是很多年不坐,以后估计也没有机会了。
作者:
嘉年华
时间:
2005-6-12 19:18
楼主文笔不错,可以发表些更有意义的文章
作者:
尐уě妞
时间:
2005-6-12 20:20
真的好怀念啊。哪个时候的北嘉~~~~~~~~~
作者:
jdsun
时间:
2005-6-12 20:25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能体会那种感觉?
作者:
江南飞侠
时间:
2005-6-12 21:17
很经典的嘛,我要坐下来漫漫看!回忆一下当年的时光
作者:
凌乱の雪
时间:
2005-6-12 21:37
记得以前小的时候乘北嘉线没有位子,我都是做在买票员的桌子上的
此贴由 凌乱の雪 在 2005-06-12 21:37:28 最后编辑
作者:
邵芭欣
时间:
2005-6-12 22:58
不错得文章,看了感觉很好
作者:
什么都醉的猫
时间:
2005-6-13 06:38
要了解一个城市,就一定要去坐这个城市的公交车
是郑渊杰说的,对不?
作者:
BOBO
时间:
2005-6-13 07:09
90年代初的时候,“长龙”车还未退休。
坐哪玩意儿。。简直是种折磨。
作者:
luciyaok
时间:
2005-6-13 08:30
原文由 什么都醉的猫 在 2005-06-13 06:38:00 发表
要了解一个城市,就一定要去坐这个城市的公交车
是郑渊杰说的,对不?
出处应该是郑渊杰的<<奔腾的验钞机>>.
不好意思啊,楼主,不应该在你的贴子后面跟上验钞机这样的文字的,嘻嘻,对不起先
作者:
bluehr
时间:
2005-6-13 09:46
很怀念,当初每周五下课之后,一群好友翘首企盼北嘉的模样,一拥而上的拼杀劲,一路嘻哈不完的玩笑声······
作者:
小马虎
时间:
2005-6-13 12:50
记得小时侯每次妈妈带我去上海我都吵着要坐"额头上有标志的车"就是北嘉线,现在好怀念啊!
作者:
娃娃爱木偶
时间:
2005-6-13 12:52
小学的时候就坐北嘉了
最初是1毛,后来是3毛
再到现在是1块了
起步车费也涨了好多哦
这就是发展吧
作者:
fh0525
时间:
2005-6-13 15:31
写的真好啊。。心有所思了。。。
作者:
AnikaOnly
时间:
2005-6-13 20:35
现在的北嘉,给人的感觉挺乱的,也搞不清楚班次车种,稀里糊涂遇着就上了,更像支杂牌军。
作者:
irene_d888
时间:
2005-6-13 21:37
有段时间不乘“北嘉”了。近阶段乘了这车,感觉速度也很快了,不像以前的老黄牛了。
作者:
浪漫樱花
时间:
2005-6-13 22:22
以前的公交车有节叫做“香蕉厢”的
作者:
和天使一样
时间:
2005-6-14 13:01
我发现这个楼主真的是有问题的哦……什么叫分为站和坐两排啊,这个不要太正常哦,居然被说成是特别之处!!!真是服了你了……
要是不懂就不要写出来嘛,要是实在要写你要问问清楚,省得被人说你没见识啊,我们这里都是嘉定人还好说话,要是被其他地方人看到不是给我丢脸么?
以后先把事情搞清楚再写,傻瓜……
作者:
将军甲
时间:
2005-6-14 13:26
回忆一杯记忆的醇酒,
过去的点点滴滴清泉一样从脑海里流过。
作者:
水若冰
时间:
2005-6-14 14:01
只记得7年前到上海读书,就每周都和北加有个约会
可惜我对北加的印象一直不好
从学校到家是要从北区站坐到嘉定的,从终点站到终点站
可第一次坐就让我等了2个小时
而且人爆多,乘车的人素质也不怎么样的
还有北加的车子老是坏掉
那时就觉得坐北加是一种折磨
甚至有点恐惧
有时候就不回家了
现在的北加我个人认为比以前的好
至少不会“人等车”
而且班次也比较均匀
车的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作者:
Looppqq
时间:
2005-6-14 14:01
可惜北嘉我没乘过......原来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作者:
rully
时间:
2005-6-14 23:23
呵呵,北嘉坐了没几次,虽然在上海读书,但做北嘉不方便回家!
但想起北嘉就想起学校来,我们学校就在哪个终点旁边!!
作者:
小小月亮
时间:
2005-6-15 16:51
以前北加线小偷比现在还多
作者:
asdf1980
时间:
2005-6-15 17:53
引22楼:我发现这个楼主真的是有问题的哦……什么叫分为站和坐两排啊,这个不要太正常哦,居然被说成是特别之处!!!真是服了你了……
要是不懂就不要写出来嘛,要是实在要写你要问问清楚,省得被人说你没见识啊,我们这里都是嘉定人还好说话,要是被其他地方人看到不是给我丢脸么?
我不同意上面的观点!!!!这个确实很特别啊,你看到现在还有这样将乘车人分座位和立位分开排的吗?以前记得还有抱小孩的人,如果和负责放人的管理人员说一下,在他(她)那个段的,可以放了先上车.
而现在比较拥挤的班次都是车一到,不管先来后来,谁力气大,不要脸就可能坐座位.
有些事情是时代在进步,但是有些事情是精神家园在流失.
楼主写的很好,对于流失岁月的缅怀,记忆在了一个老老的车厢内,老北嘉满载了那个岁月嘉定人的多少理想?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作者:
oo~MINWOO
时间:
2005-6-15 20:51
好怀念小时候每年过年一家人乘北嘉去奶奶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惯例就再也不存在了
作者:
晓黎
时间:
2005-6-15 21:13
巨龙北嘉~
作者:
jlh951
时间:
2005-6-17 21:50
老北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北嘉线整齐而干净,但却少了很多人情味;怀念老北嘉的“颤抖”和“人情”。我想这里真正坐过老北嘉的应该不会很多,怀念那起价才五分钱的年代啊,现在咋那么贵呢,诶,还要不要人活啊!!
作者:
司徒鲲鹏
时间:
2005-6-18 14:57
北加的发展,也是城市交通的缩影啊。真开心这里还有邓渊洁的FANS,有你们真好
作者:
海洋
时间:
2005-6-18 17:31
什么叫进城.坐上北加.回首看看.看.............都说坐五分钱.想问问到底有几个人坐过.在这里
此贴由 海洋 在 2005-06-18 17:34:05 最后编辑
作者:
asdf1980
时间:
2005-6-18 21:28
我座的时候都是大人买票的.1985年的时候不知道多少钱的票?
作者:
angela93
时间:
2005-6-19 23:06
我记得没有座位的时候,我就坐在最后一排的杠子上,爸爸妈妈的手扶住我。每当经过铁轨的时候,车子就很颠簸,那时也没少在我的头上留下W。
这次去了外地,偶尔间看到了“长龙”,一阵感慨……
是不是我们老了,所以有些东西就愈怀念?
作者:
爱纱的苹果
时间:
2005-6-20 00:08
我没有做过老北嘉 因为我是市区的
现在新的有坐过 不过看到你们的形容
那我小时候做的车子肯定也和你们的老北嘉一样的
长长的车厢 然后当中可以转的 还有香蕉位子
我妈妈还老是怕我会从里面掉出去。。。。。。
我也一直做买票员的位子 哈哈 小时候一坐车子就要唱歌而且是唱的自己编曲的歌 唱的我妈妈都会很不好意思
就是一直做在买票员的小台子上 所以当时的志愿是以后大了可以当买票员
我想当买票员是很多小孩小时候都想过的吧
作者:
觅才
时间:
2005-6-20 12:45
说起老北嘉,让我想起小时候和成为知青的父亲回上海探亲的那段种种艰难的经历;
作者:
银河
时间:
2005-6-20 17:56
我当时乘老北嘉只有0.45元,不知现在是多少?晚上排队要等近1个小时!
作者:
·在旭前缘·
时间:
2005-6-22 14:25
我一直是坐西嘉去学校的。
上个礼拜去市区的时候因为西嘉没座位就去乘了北嘉.那是我第一次乘北嘉线.现在的北嘉宽敞明亮又有空调.真是舒服啊。票价也不是很贵,空调的是7元.
北嘉取道的都是小路,一路上都是嘉定和闸北等一些有风情的却颠簸的路。虽然慢了点站头多点。但是窗外的景色却是比高速好看的多
作者:
龙五W
时间:
2005-6-24 07:39
还有道小孩子满候车室要钱的风景线,以前坐车要备好面值5分以下的硬币10余枚.那是在89年90年的时候.
到绿扬桥的老北嘉,经常看见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追啊,有找明星签名的感觉.后来有了高速,就宁愿花7元钱了.
作者:
together
时间:
2005-6-24 16:25
我坐过两节头的北嘉线
作者:
藩麦
时间:
2005-6-24 18:28
北嘉线上小偷很多的
作者:
以后不能更改
时间:
2005-6-25 15:04
昨天回家前看了楼主的文章,脑子一热,下班后从地铁出来转了两辆车,去感受了一回北加。到家发现自己已经站立了三个小时了。年轻就是不能冲动。
作者:
楼楼
时间:
2005-6-25 15:44
时间过得还真快啊
作者:
无惑之
时间:
2005-6-26 09:52
想起以前的城中老汽车站 想起新的很多交通线路 嘉定的交通什么时候能有轨道交通就好了 那经济也上去了 人气也更旺了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6-28 20:39
“北嘉之“患”,患在车老珠黄,零件不转。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说某君深夜遭遇一辆缓缓浮动的大巴,上车后发觉竟空无一人,连司机也不知所终,他越坐心越寒,待飘过几站,“鬼车”后忽有人大喊:“哥们儿,好歹也下来推一把!”
哈哈哈!
还真没得说,YESHUWEI同志的这篇念旧文写得真是声情并茂,
字字溢馨!
老北嘉,仿佛也在此时悠悠驶入嘉城,驶进老嘉人们的心!
那则笑话,更是点睛地妙!多情些的,说不定从此就留意上了,
一有车辆莫名地脱常,便使他忆起“老北嘉”,这位已经迟暮了的老人家!
作者:
孤独透顶
时间:
2005-6-29 14:19
经典啊!很亲切!
作者:
seeker
时间:
2005-7-12 14:10
好文章。让我想起了3年半前第一次独自坐北嘉线。本以为此后的四年会每周乘坐北嘉线,没想到命运弄人,至今竟再未坐过。而那次和我一起坐北嘉的高中同学却每周乘坐北嘉。
作者:
幸福生活
时间:
2005-7-14 20:30
想起当年在市区读书,周末回家,坐此车在马陆车站还抓过一小偷呢!
作者:
richmoon
时间:
2005-7-14 23:25
暑假开始没个星期都要乘北嘉,车况好,班次又多,人也少,路又不堵,开的也快。
真开心
作者:
bestgunner
时间:
2005-7-16 16:47
北加可是见证嘉定发展的一面镜子阿
作者:
热带鱼
时间:
2005-7-16 17:18
北嘉的种种变化证明了时代的变迁,但是也体现了精神家园的流失.
作者:
bestgunner
时间:
2005-7-16 17:21
怎么个体现法?空调北加就是以前的座位,不是空调的就相当于以前的站位。都提高了哦,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05-8-2 16:22
中山北路地铁站上来就能坐北嘉线了
作者:
剑吣昕
时间:
2005-8-3 18:23
北嘉线我们嘉定人的骄傲。
作者:
HappyJOY
时间:
2005-9-28 20:20
座北嘉最后一排,等他开的很快的时候像在做过山车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