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再访侯、黄二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AnikaOnly    时间: 2005-5-24 12:33
标题: [原创]再访侯、黄二先生
常在园边住,偏是不入园。幼时,赴汇龙潭春游被视为一年之中的大事,少不了让父母用汽水零食打理一番。如今,逢周末便要自潭前过,竟忘却了这么一座精致园林的存在,只是在向外省网友们炫耀故乡之美时,才如数家珍般地道出“古漪园、秋霞圃、汇龙潭......”,至于其间的景致,亦真亦幻渐如梦魇。于是游兴突至,趁着细雨霏靡,沾着晨曦的湿气,邀上三两好友,踏入了这熟悉却又陌生的汇龙潭,览尽湖光春色,小憩之间,却不期访到了久违的侯、黄二先生。
    两位先生的大名,我少不更事时便已熟知。记得十岁那年,代表三皇桥小学参加“嘉定掌故知识大赛”,选题问答时,考到了侯、黄二先生的事迹。对答如流之后,领回了小学时代唯一的奖状和两只小巧的塑料食盒......十六年后再访两位先生,便觉得格外的亲切。
    侯、黄的塑金雕像屹立于亭台一侧,一位披甲拄剑,怒目凛然;另一位戴忠静冠,环眼圆睁。史载,公元1645年,清军南下,嘉定二进士侯峒曾、黄淳耀率义兵守城,战十数日,城破,双双罹难。史书寥寥数笔,历史便揭去了沉重的一页。
    遥想当年,八旗子弟遍关内,明室三百年基业日薄于西山。内忧外患之际,侯、黄二进士为报大明朝廷知遇之恩,肩负民族大义,以片帆寸板搏击巨涛狂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玉碎而英魂光耀汗青。
    读史好友轻抚塑像上的刀工刻痕,正襟论道:“侯、黄之死,未免愚忠,明末政局昏暗,揭竿者如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以百万计,即使没有满人兴于关外,明朝国祚也即告终。更何况清初政纲之明,较明末政纲之暗,倒是民众之福了,如此昏庸的明朝忠它作甚。”正欲辩驳,另一友人也柔声责我道:“阁下的大汉族主义史观,似可放之一放。”
    我是不善争辩之人,口舌功夫不及他二人,只得凝神再度瞻仰二先生之容。昔人已远,留存于世的民族精神却绵延不绝。太平军、外岗抗日武装......处处隐现着侯黄的影子,彰显着嘉定人不畏强势,抵御外侮,誓挺民族脊梁的大义,这是侯、黄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清兴明亡,乃历史大势,侯黄之举,看似逆潮流而动,但他们身为明之遗臣,至死维持一如始终的政治操守,这一点放眼古今都可谓难能。以今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眼光考量古人,不觉有失偏颇么?
    细雨初歇,亭台已远。龙潭春色我视若无睹,满腹的思量都献给了侯、黄二先生。好友笑我迂腐,放着如画的景致不看,却为古人担忧。迂就迂吧,能做风骨高洁的迂人,何尝不是人生之幸呢?
作者: yoursunshine    时间: 2005-5-24 17:34
侯黄桥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小学的时候我也学过嘉定历史的,嘉定的名人屈指可数。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5-5-24 22:04
侯黄二位颇似史可法。自身高风亮节确值尊重,但逆天命,又陪上嘉定人民无辜性命,甚而招致嘉定三屠,未免可惜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5 07:56
这是在下的小妹第一次在嘉网发文,其笔力尚浅,经本人修改后似可勉强一观,有偏颇处还请诸君见谅一二。
作者: 金质奖章    时间: 2005-5-25 23:15
侯黄桥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小学的时候我也学过嘉定历史的,嘉定的名人屈指可数。----------------------兄台此言差矣!嘉定区素称人文奥区,古贤近秀,代不乏人。历史上,嘉定文风经久不衰,明清时期,嘉定就出了3个状元,134个进士,979名举人。到了近现代,嘉定更是人才辈出,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吴学谦、钱其琛以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胡厥文、吴蕴初都诞生在这里。自宋元至明清,龚宗元、扬滋、朱鹤、徐学谟、李流芳、孙元化、王鸣盛、钱大昕等,或以政绩驰誉,或以骁将著称,或以治学有成名世,或以书画雕刻取胜。民国以降,吴宗濂、周湘、徐鼎康、王培孙、 吴蕴初、廖世功、杨卫玉、张昌绍、陆瘦燕、廖世承、秦汾、童世亨、陈邦典、顾维钧、胡厥文、陆俨少等皆为名垂史册的人物。



作者: bluehr    时间: 2005-5-26 08:54
楼上的,真长知识了!谢谢侬!
作者: 龙五W    时间: 2005-5-26 13:44
抗清的还有天地会的陈近南.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只怪吴三桂.
日后的历史名人或许还有嘉网的朋友.
作者: bestgunner    时间: 2005-5-28 21:19
嘉定的历史是靠大家创造的,如果只是仰天长叹,那又有何作为?奋发向上,精忠报国,虽然迂腐,做起来也颇不易,但是没有这种信念,又如何强盛国家民族?
作者: 魔界心碎天使    时间: 2005-6-1 20:13
侯黄桥不知道还在不在了,小学的时候我也学过嘉定历史的,嘉定的名人屈指可数。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