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转帖]他曾是科大的教授,现在..... [打印本页]

作者: 石海    时间: 2005-5-23 12:37
标题: [转帖]他曾是科大的教授,现在.....
曾是科大的教授,现在......
说明:这个老人每天都在学校里穿行,拾垃圾桶里的破烂,开始不知道他是谁,十分厌恶他,可是当我听了我师哥的讲述后,彻底的转变了。
  他是科大的教授,文革受到迫害,十分的惨。平反后却对国家没有一句怨言, 现在把每个月工资全捐给了希望工程,自己捡破烂为生,不仅这样,如果每月有多余 的钱也全捐了出去。
  多么高尚的老人!!!!!!
  他如果享受起来,比很多的人都好,她的儿子女儿全在国外,每月都给他寄很多钱,他却全捐了出去,这样的老人难道不值得大家尊敬吗?   
  他每天捡破烂,这些年已为希望工程捐了几十万了。
  向他致敬!


作者: 小蚂蚁    时间: 2005-5-23 13:38
高尚!!!
值得我们敬仰!!!
作者: 花猫猫    时间: 2005-5-23 14:22
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就不会有那么多腐败现象了。
作者: jollier2002    时间: 2005-5-23 16:36
真的假的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3 19:56
我怎么没看见过?  啥时候偶碰到他  要聊两句~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5-23 20:41
既然曾经是科大的教授
那我想即使退休之后也应该有足够的余热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
把自己的才能传授给下一代,这样至少比做清洁工作要强。

说这个并不是要否定他的价值,也并不是贬低保洁工作。对于他那种精神也的确觉得钦佩。
只是觉得他完全有能力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来继续延续他的价值。

作者: 白河愁    时间: 2005-5-24 08:23
楼上的有道理
作者: yoursunshine    时间: 2005-5-24 09:22
估计是环境工程系的教授,嘿嘿!
作者: 蓝正龙    时间: 2005-5-24 10:02
早有人说过了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4 12:30
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拾破烂是人人都可以做,不是非他不可,但是做研究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并且他的研究成果是独特的,更能体现他的贡献和价值,我想我们需要和缺少的是研究者,而不是拾破烂的老人。如果楼主的所见所闻是真实的,那么至少是值得推敲的。
作者: 雪浪    时间: 2005-5-24 23:29
呵呵
故事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5 00:43
工作没有贵贱的呀 做学问又不是吃豆芽菜  不见得比捡垃圾轻松啊
再说 人家已经是老头啦  都一把年纪了 还受过迫害 高兴捡么就捡了呀   干吗非要让人家做研究啦     
       

此贴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5-25 00:43:54 最后编辑
作者: bluehr    时间: 2005-5-26 09:04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当事人选择这样的方式,我想也一定是有理由的吧?!
想想他曾经遭受过文革迫害,还很惨,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些许的联系的。
作者: 粥粥的娃娃    时间: 2005-5-27 20:23
都做那么久的教授了,退休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教书?他愿意拣就拣了,不一定是教授要做好事的话就一定要继续教书。。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7 22:40
对的,有理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5-5-27 22:49
如果是真实的
那么我觉得有两个可能

一个原因正如13楼所说

还有一个可能么,他不是一般的拣垃圾。
在报纸上看到过垃圾处理属于一个非常欣欣的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不管是怎么样,能慷慨捐助,值得我们尊敬
作者: 月光玫瑰    时间: 2005-5-28 11:28
有个疑问,学校会允许一个拾破烂的人每天在校园里穿行?


这位教师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是方法不鼓励的
除非这位教授在以此为生还另有隐情
作者: 诚信为贵    时间: 2005-5-28 11:36
先打听一下他的年龄
把做研究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也体现了他的高尚风范
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和科大的用人制度对他目前的生活状况也是有影响的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9 15:07
网上有他的照片,蛮好的
作者: NJ筠筠    时间: 2005-6-3 21:07
每个人有每个人得生活方式和状态
我们可能看不起一些工种
但是
至少他们挣得钱是干净的
作者: eros    时间: 2005-6-3 21:27
深信不疑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作者: 烂泡粥    时间: 2005-6-4 12:47
他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向老人致敬!
作者: eros    时间: 2005-6-4 22:19
遭受过迫害的人,特别是个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世界观和现在的人有巨大的鸿沟。
在他们自己接受教育那时,理想的社会和高尚的情操比任何人都根深蒂固,那个年代唯一有价的就是思想品德。自己父亲身上,我能完全体会他们所受的创伤,感悟他们对着尘世无力的呐喊和逃避政治争斗的心态。
老教授或许也就是这样,坚贞不屈的就是他的情操……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