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反贪"无间道" [打印本页]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1 16:43
标题: [原创]反贪"无间道"
假若你是一位现居要职的高官,掌握着人事升迁的党政大权。某日,一位梁朝伟模样的靓男向你递上一只装满百元大钞的皮箱,言道:“X长,行个方便......”你思量再三,半推半就之下,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和他迷倒众生的酷酷眼神,给了他一个“方便”。数周之后,伟仔突然带领一众警察闯入阁下的办公室,亮出证件道:“反贪局查案!跟我们走一趟!”你惊愕之间,他却用低沉磁性的声音告诉你:“我是卧底”。
    千万别以为《无间道》要拍续集的续集的续集,这一幕极可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近日,湖北省人大代表赵咏秋上书议案,疾呼人大立法允许纪检部门应用“线人”,也即是“卧底”来打击贪官污吏。此议一出,击节叫好声不绝于耳。对那些个吸取民脂民膏而面不改色的国家蛀虫,市井百姓恨不能食其肉,噬其骨。无奈蛀虫们早把皮壳磨得锃光溜滑,让反贪人员拿捏不住。以往抓人容易取证难,如今金牌卧底一出,试问哪个还敢伸不义之手,取肮脏之财?一时间,群情激昂,邻里相贺,困扰中国官僚层数千年的贪污腐化问题,仿佛一针见效,药到病除了。
    诸君且慢相庆,此般做法至少在笔者看来颇不可行。
    首先要面对程序正义性的问题。刑事法律的使命是惩恶扬善,但决不是引诱他人去犯罪。英美等国家,对执法人员设置“警察陷阱”,也就是采取秘密手段诱使他人犯罪而取得的证据,一律不予采信。为什么?因为警察的手段是非正义的。也许文艺作品中存在着以恶惩恶、以暴制暴的孤胆英雄、法外悍将,但在现实法律中是不被接受的。即使是“万人迷”伟仔那样的卧底高手,也只是暗中搜集罪证,密报行踪,决不会鼓励引诱曾志伟大哥去贩毒杀人。联想起前些年,嘉定城内大肆搜捕“黑车”(非法载客),有的执法人员乔装成乘客,扬手招车,待至目的地后亮明身份:“我是卧底!”这种做法的正义性就相当值得质疑。
    再者,“卧底”也有可能遭遇“反卧底”,也就是伟仔之外,又出现一个“华仔”。这么一来,双方的斗法可就热闹了。想当年,曾志伟同志高瞻远瞩,将一群恶小子送去警校锻打,学业有成之后报效大哥,这一来二去,要花上十多年的心血。相较之下,贪官们在纪检机关安插个把“反卧底”就再简单不过了,他不需要华仔那般的俊眉秀目,也不必长期物色培养,只要他听话、够贪就行。届时,“卧底”难保不倒在“反卧”们的枪下。谁都记得“万人迷”横在电梯间里咕咕冒血的惨状,曾令多少美眉芳心欲摧......
    如果再遇到慕绥新、马向东那样的集体腐败,就不是一两个小白脸能应付得了的。如今是官贪贪一窝,吏污污一众,牵一发就要动全身,倘若公、检、法、司一条线全烂了,一个小小的卧底能螳臂挡车么?
    反贪,不是警察与黑帮之间的捉迷藏,而是根治缺乏监督的权力体制所滋生的癌细胞。体制之疾,还需要把针扎进体制之中去。在个别强权者一手遮日之时,亟待出现一个独立的、代表民意的、能行独断之权的机构,为民请命,长效监督。
    欲在反贪战线上演《无间道》,出发点固好,真要付诸实际,还需三思而行。
作者: anotoki    时间: 2005-5-21 17:30
这位老兄最近是不是空的荒,有空还不如相亲去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1 18:56
那天偶钱包被扒  气得七窍生烟  向某位警察同志质疑  为啥你们不扮成路人在街上晃晃  一天包准能抓一窝  警察同志说 引诱犯罪是不可以地~~~

原来还真有这规矩呢

不过 以前看港剧  那些个警察抓嫖客的时候不都是找个美女站在路边扮鸡的嘛....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1 23:30
没有宪政民主 无非就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越反越腐 
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
作者: anotoki    时间: 2005-5-22 10:13
楼上的好像对民主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2 13:18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不是正轨,只能算是变态,就不是民主国家。
什么是主权在民?依照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是人民对政府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对政制法律有创制和复决之权。只有人民真正得到了这四种权,才算具备了民主国的基本条件;如果这种权不在人民手中,也就是说这个条件若不存在,就不算完成了这个国家的民主建设。

因此,建设一个国家的民主,第一个标志,第一个步骤,就是把上述四权交给人民,不作一丝一毫的保留;政府的负责官员,由人民来选举,从人民中间产生;政府的大政方针、政令法律,由人民来决定,由人民来创制;政府官员的失职或政策法律行不通,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人民就可以罢免他或撤废它。一个国家是不是实现了民主,执政当局是不是有诚意实现民主,就看他是不是把人民应有的权利,毫不保留地交给人民;并且对于人民实行这几种权利,是不是毫无保留地加以尊重。

根据这种标准来衡量我们当前的政治局势,就可以知道,我们要完成民主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还政于民,就是把人民应有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真正交还给人民。如果离开这四种人民权利,甚至任何人民应有权利都不交给人民,而高唱实施民主宪政,还政于民,那就未免是空谈了。

实现民主,完成民主建设,在一切主权还不在人民手中的地区,问题是立刻使人民有权,立刻把人民的权利交还给人民,而且是毫无保留条件的实行还政于民,产生民选的政府,建立民主的体制,颁布人民决定的政令法律。至于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广大的解放区,已经建立了人民选举的政权,组织了服务于人民的军队,解除了人民的痛苦,改善人民的生活与教育,就是说,人民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已实现了充分的民主,在这些地方,问题就是要在法律上予以承认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显出还政于民的诚意。

民主的正轨是人民有权选举政府,有权决定法律。合于这正轨的就是民主,不合于这正轨的就是不民主。前者应该得到发扬光大,而后者应该立即改途易撤,真正还政于民,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么?然而有些不愿意中国实现民主的人,不愿意中国从落后进展到民主进步的人,他们空谈实现民主,却不把任何一点自由交给人民;不但如此,对于人民已经得到自由权利的地方,他们还要加以取消,说是取消了这些民主,才能够实现民主。这样一来,倒好象政府不由民选,法令不由民立,才叫做民主;而人民选举的政府,人民决定的法令,反而是不民主了。言论出版集会和人身自由是民主的起码条件,但他们认为要求这些条件,是阻挠民主。没有党派的合法地位,没有取消一切限制人民的法律和组织,不结束党治,不实行人民普选,如何能实现民主?但他们认为提出这些要求,就是反对还政于民。在他们的世界里,简直一切都是颠倒的了。

民主的正轨是人民有权,人民作主,这是全国人民无不知晓的事。抗战八年来,人民的要求就是要得到应得的权利。边区和解放区一万万以上的人民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应该保持,不能保持就是取消民主;大后方和敌占区人民是没有得到民主的,现在应该得到,如果不让他们得到,就是阻挠民主。世界是民主的世界,中国也应该是民主的中国;在民主的中国,取消民主和阻挠民主的做法是不能成功的。

如何实现民主呢?请走上民主的正轨: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2 14:53
原文由 ast0741 在 2005-05-22 13:18:04  发表
一个民主国家,主权应该在人民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家,而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这决...

ast0741兄宪政之论,我已领教拜读,兄之高论,彰显于字里行间,切中时弊,掷地有金石之声。民主宪政之说,近代已有之,然能人志士求索百年而不可得,何焉?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巨著《论法的精神》中言及,国家制度与气候、地理、水文、民族性格等休戚相关。在小国则民主易行,大国难免专制,“拥有广阔平原的亚洲不能不实行专制”,但是在小国林立的欧洲,民主却有其滋生的土壤。他同时认为,温柔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使人眷恋家园和生命,以致缺乏毅力;寒冷的气候、贫瘠的土壤使人能意志坚强。所以,民主制度最早在寒冷贫瘠的西北欧形成,而温暖富饶的亚洲则陷于专制。
孟大师之论,虽有以“结果推导原因”的先天不足,但所言皆是事实,让我辈不得不信。此外,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民主传统以及人民对民主的认识和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封建社会起于春秋末,早于欧洲九百年;止于民国初,晚于欧洲三百年,漫长的专制统治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传统,使得中国进入宪政民主变得尤为艰难。整个社会阶层,早就习惯于权能政府管理一切,黎民百姓安守本业,共产党执政以后,更出现了党权过大、党政不分、党包办一切的弊端,距民主彼岸遥遥。中国历代官僚腐败,皆是缘于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力量,而这种力量又必须是游离于党政之外,居有超然的立场。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政府,有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更有在野党对执政党的严苛监督,而在中国,则不存在这种力量。另外,人民对民主的认知和运用也是宪政的重要一环。中国百姓早已安于无权之地位,管好一亩三分自留地已是不易,至于国事,则莫谈为佳,对应有的政治权利已到了漠视的地步。举例为证,相信18岁以上的版友都经历过区级人大代表选举,我们在投票前都被老
师或领导关照,必须选某某人,投之则有十元不等的酬劳,而我们的青年学子们已近于政治肓人,为了区区十元甘心放弃神圣一票。如果将来某天国家最高领导人采用公民直选,不知会有多少张贿选之票,难保不上演当年曹锟“猪仔议会”的丑剧。您说,现在就实行宪政民主,行吗?
另外,中国历来内乱纷争不止,民族大融合的同时,也存在一股势头不小的民族离心力。如果不高度集权强化统治,则争权争位的无数利益集团,会一个个冒将出来,届时中国社会将陷于万劫不复的混乱局面,甚至重演内战也并非毫无可能。当然,也许你会说,大乱之后方有大治,大治之后方有大定,但建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成就毁于一旦,这个代价未免过大。
    故尔,宪政民主美虽美矣,神往可以,企图一步登天却不可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可以大刀阔斧,政治体制的改革则必须小心谨慎,或许李登辉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合适:“戒急用忍”。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5-22 14:57:44 最后编辑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2 15:21
楼主您这不是袁世凯的特别国情论的21世纪版本吗,一九一五年,袁世凯图谋恢复帝制,其宪法顾问在北京《亚细亚日报》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说中国自有“特别国情”,不适宜实行民主政治,应当恢复君主政体。这 “特别国情”论一出,便有人叫好。90年前国人素质低,虽然我不赞同,但我可以理解.不过现在还用这个理由我无法理解了.这共和到现在怎么人民的素质没什么提高啊,靠,那还共和什么啊.执政党执政到这个地步也是很有水平的.我还宁愿袁世凯当皇帝呢 

我那个民主帖子 是摘自新华日报 1945年的社论 我想不通了,这解放前 共产党大吹特吹 民主政治,怎么到了现在 我引用一下前辈们的论述,就不行了.望楼主给解释解释 让我想想通.
       

此贴由 ast0741 在 2005-05-22 15:34:52 最后编辑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2 18:31
原文由 ast0741 在 2005-05-22 15:21:50  发表
楼主您这不是袁世凯的特别国情论的21世纪版本吗,一九一五年,袁世凯图谋恢复帝制,其宪法顾问在北京《亚...

其实不用想,我们在这里空发议论毫无益处,徒增怨气罢了,最后还给弄个“愤青”的帽子,不值的。你说我是翻版的袁世凯,这我接受,老袁算是号准中国人的脉了,他早给孙某人的三民主义卜了卦,西方民主一个世纪内在中国必然行不通。孙中山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改成了五权分立,想做中国的华盛顿、罗伯斯庇尔,可惜这片肥土栽不出民主之花来。最后声明,本人也是宪政民主的信徒,决不苟同袁的特别国情论,我只是说在步调上要缓、要慎,与阁下道殊而归同。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2 20:52

从专制到民主,最稳健的办法是 自由 民主 启蒙教育 宪政 再私有化 最后利益集团因私有化后而分裂 导致民主成功.我们现在启蒙教育也不多.从mbo里可以看出 我们现在的私有化是无宪政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产生的民主只会是拉美式的坏资本主义.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5-22 21:49
这问题呀,
归于根本上来,还是我们的教育,首先得实现民主。
教育不民主,一切免谈!

如果我们的教育是民主的,
是先进的,具有国际化的,并可持续发展的,
而且,可以不依附于国,有自己的独立法案,
有权利自己制定内部的发展计划与规章,
那么,民主,才有可能获得通行。

还是高举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人立而后万事举”,
人不立,一切空谈。
即使给你行使民主的权力,就象前面这位警查同志说的,
十元钱的诱惑,就可以把民主给卖了!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5-5-22 22:25
  基本统一楼主的看法。我们缺的不是民主的制度,而是民主的思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固然有理,但只有资产阶级的崛起而缺乏思想启蒙甚至于更早前的文艺复兴,西方的民主制度还是难以维持的。
  另外,提一个有可能被认为大逆不道的大胆题外话。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代中国,从制度结构上看与封建时期的英国比较相似,名在周天子而实力在诸侯。长期的分裂直到秦统一。然后的中国历史就伴随着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不断往复,以至于憋出了罗贯中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仔细想想,会不会在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约束下,一个国家的规模是受到相应限制的。如果依靠人力强行建立一个超过其能承受极限的规模,就会崩溃。而一直以来,我们也许一直把秦统一中国这一在一定程度上历史的偶然事件当成了历史的必然。历代开国君王也一直以秦建立的中华帝国为当然目标,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也因此我们现在一直觉得有这样那样的不对劲。
   看看欧洲大陆,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奥斯曼土耳其,都曾经是地跨欧亚的不世帝国,但最终都土崩瓦解。而欧洲现在的版图形成以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不是对我们有一定的比较意义呢?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2 23:24
民主社会 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平等
但几乎所有的亚洲社会都把集体利益置与个人利益之上,各种努力、成就和责任都归于集体。当个人的自由权利等等东西与集体的利益有冲突时,所牺牲的往往是个人。这种态度深深植根与亚洲传统之中。而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民主思想是有冲突的。
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 民主思想要真正能够深入民心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民主思想没有被普及的时候 即使有民主的制度 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3 12:11
亚洲是民主国家的很多啊
虚君共和内阁制的日本 泰国 
民主共和总统制的韩国 台湾 菲律宾 印尼 阿富汗 伊拉克
议会共和内阁制的印度 马来西亚
       


民主专政共和一党制         中国 越南
红色君主世袭帝国制 朝鲜


此贴由 ast0741 在 2005-05-23 12:30:05 最后编辑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3 13:08
你认为这些地方已经真正实现了民主还是表面上实现民主?

印尼华裔居民遭迫害问题
台湾原著民问题
印度妇女权益的问题
……
伊拉克就不去说了 美国说给伊拉克人民带去了民主 可伊拉克人的生命都没有保障

真正民主的国家应该是这样的吗? 仅有制度是不够的啊~

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 除了要有完善的民主制度 更要求高素质的国民和民主思想的普遍认同
就像11楼所说 如果国民没有民主的意识 即使给了他民主权利 也被他给卖了  这样民主只会为他人所利用 当民主权利通过某种交易的方式被集中起来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拥有并行使的时候 那还是民主吗?

PS 怎么说啊说的又说起民主问题了  好象ast0741同志一出现 准能把帖子引到民主问题上来~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3 13:50
以上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实行了民主
日本是当中最好的 台湾也不错 也是纯儒家思想走向民主共和的旗帜 在没有外族统治下的自己完成的 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像蒋经国先生致敬 
推行民主与人的素质之间一点关系也没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真正需要素质的,是民主的设计者和推行者,而不是民众。
至于民众的素质,我的看法是:有了民主,人的素质自然而然会提高的。这就像在“高速路”上行车,谁素质低,风险首先指向谁。或者拿游泳做例子,民主制度就是训练民主素质的泳池,只有下到水里,素质才能提高。没有这个池子,不首先“建”这样一个池子,素质从哪里来?人总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至于贿选事情,有舆论监督 完全可以避免 或者发生了也可以补救 政府下台 而且贿选是违宪的 参与贿选的财团估计都要受牵连 
谁叫楼主 发这么个帖子啊 中国制度上的根源就是非宪政民主
我现在都不开帖子了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3 15:21
原文由 ast0741 在 2005-05-23 13:50:17  发表
以上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实行了民主
日本是当中最好的 台湾也不错 也是纯儒家思想走向民主共和的旗帜 在没...

AST兄的辩难精神,实在值得我辈效仿,在大陆尚未言论自由的情形下,冒受打压的风险,指谪时弊,确实需要一点精神的。我极想追随兄之宪政观点左右,只是本人受伟大的党教育培养多年,已经习惯于用官方论点抒发己见了。您列举了台湾、日本等民主成功的例子,仿佛民主之路真就那么平坦,那么好吧,我们就静下心来细品细品。
先说日本,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倒幕战争、明治维新、近现代的扩张、以及二战后美国的占领。这其中没有一步是不付出极大代价的。而其宪政之路,最早描摹法国,后来醉心德国模式,终由美国人做了最后一次洗礼,哪一步不是外力造就的呢?
再说台湾,谁都知道它经历了50年的日本占领,政治文化深受日本影响。即使后来国民党孤悬海外,也是经历了长期的训政之后才达到宪政的,现在执政的陈水扁等民进党人,当年因为政见不同都吃过国民党的牢饭。即使实现了宪政模式,这其中也掺进了许多美国的政治主张,毕竟台湾政权要在第七舰队的羽翼下生存,能说没有一点外力因素么?
还有印度,自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后,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二战后才实现国家独立意义上的宪政民主。当然还有南韩,长期的日本占领之后,又经历了南北战火纷飞,靠“联合国军”的军事力量才维持了半壁江山的民主。还有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都是从殖民之路上走过来的,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实现民主,光凭一腔书生意气是不够的,需要内外力的同时运作,民众政治素养的提高,以及期待将来中国领导层的开明之举,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方有可能在不经历血与火的条件下实现。
AST兄,我看我们还是有空约个地方,促膝品茗,掩卷长谈,如何?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3 22:32
yeshuwei兄意思是,亚洲国家都是经历过千重万难才有民主的,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所以现在还不能实行.可是中国从1896年的戊戌变法那年就开始走宪政路,时间也不短了啊.现在都21世纪了,这条路要走多长.我觉得已经够长了.
民众素质不高的言论可以修矣了,30年代的延安都实行过普选.那时候的农民比现在文化更高不成.
我上文只是说了 台湾在没有外族统治下 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因为我这是相对香港和澳门而言.新加坡不是民主国家是个彻底的独裁政权.
 从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 你对大炮送来的民主好象比较欣赏的,我虽然不反对,但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毕竟中国不是阿富汗,伊拉克.外力一来 又有很多人会认为是干涉内政.谁要是亲外力,只能是被骂为卖国贼.
想提高民众素质是很简单的,把政治教育改为中小学的公民教育和大学的哲学教育即可.马克思理论完全可以放到大学里念.作为理论它完全可以存在,但不是作为某种真理存在.老马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已经没什么实用.
我在前面的帖子 已经说了 中国最稳健的方法就是先宪政,后私有化.再民主.早期的宪政制度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种民主制度,而是一种共和制度。所谓共和制度就是参加选举的主要是一些上层阶层,只有少数有钱缴税的男人才有选举权,因此你很难说它是民主的。但它是“共和”的,就是说有分权制衡制度,有确定,公平,透明,非歧视的分配权力的游戏规则,特别是权力转移的规则;政治上没有垄断,有进入政治的自由,政党自由(结社自由,所有政党和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禁止政治和宗教迫害。我们国家也向这个方向走了一点,比如禁止军队经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但是只在经济方面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不受权利监督的产权改革,很容易走向权贵化,工人们的权益被压榨.希望政府把步子迈的在大点,英国式的道路比较符合我们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君主立宪.
以上是个人愚见.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5-24 21:16
关于我们的国家,关于我们的民族,的一些意见及不同见解,
我是一直认为我们这些青年人应该把它拿出来,放到光天化日
之下去评说,去讲述的。
这样做的目的,不为挑衅,不为出风,更不为成愤青,而是为了爱。
因为了爱,所以总希望国家繁荣又昌盛,因为爱,总希望民族自由而幸福!
所以,到如今,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离我们自己所想的那个理想世界还如此之遥时,我们提出心里的许多疑问,不但是作为一中华公民的情理之举,更是一作致责任的体现!

中国地大物博,民生兴旺。920万的平方面积,不拘是几个小国的拼凑才能圆这个数。面积的宽广,从一定的角度上也加大了国家的治理难度;生物资源的不同占有,也是导致贫富差距的最大原因,可这,都不能成为我们的民众就可以不能有自我个性的挥发,不能有独立思想的体现理由呀。

一个地大物博,民生兴旺的国家,如果老是没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老是一种受治于人的压迫感,
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能到达共产主义世界?

共产主义世界,我认为,即使到了那时,我们也是需要拿出我们的Money去交换物品的。
按需分配,并不是物质丰硕的,说你想要什么就可得到什么。只不过是,到了那时的人们,因为自身的素质才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社会于他们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他们都可凭着他们自身的强大得到满足。
这样的社会,对各人的独立性,要求得尤其的高!

倘若现在的我们依然可以为了十元钱的利益,能把我们自己的权力给卖掉,试问,我们的教育,是适合推动我们的历史,奔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吗?

反过来说,教育既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那么,倘若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教育,只是培养了一些为了十元钱的利益,能把自己的权力给出卖的,那就看不出这种教育于我们的国家有何益,于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何益了!

倒是国家里的许多蛀虫,越来越多了!
打铁先要己硬,正人先要正己。
难道我们就凭着这付德性达到共产社会?那倒是笑掉大牙齿!

再说,也不能全凭着马克思的思想左右我们呀!
马老先生自己还有个情人呢,难道我们也要学他?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5-05-24 21:18:17 最后编辑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17:07
楼上的干吗什么问题都往教育上扯.
教育领域本来就是改革的一个惰性领域,古今中外如此.教育界不乏有识之士,可是他们的观点谁去采纳,说服中央政府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现在的教师本身。正在进行中的课改,国家打算区区几年完成而已,怎么可能,其实这是一项大工程,几十年才足够。本次课改出发点我想是经过大量论证的,无需置疑。但是实际中,我们的教师又有多支持呢?校长们用它来挣政绩,老师们对课改是持一种敌对与抵制的心态,他们这些最基层的执行者自身不改变、观念不改变,我们的出路在哪?目前课改的这种困难的局面原因在哪里?
课改不成功,我们注定还是培养出与原来无二致的“人才”。
不知我是否跑题了
拜读过你的谈为人师者的大作。愚以为无论教师专业如何发展,首先是一个改变教师观念的问题,老师自己不能把自己看成一个教书匠而已,教书匠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教师们首先应该明白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俯首贴耳或是充满活力、自主创新?只有在老师的心目中对他们所教育的对象的未来形象有一个明确的构建之后,才能谈得上教学方法方式改革的问题,否则只不过是换了个绣花枕头而已,除了形式改变什么都不会变,学生依旧唯唯诺诺、俯首贴耳、缺乏创见。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25 17:27:22 最后编辑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1:07
说到课改就叫人生气,不知道是哪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能人想出来的,早先的时候一年级的小学生一个学期的课文从24篇一下子跳跃到83篇,生字也增长到将近6,7百,这根本是在开玩笑的事情,现在的教育现状是: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连家长也陪读累,我看是完全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21:22
这个问题你得找找那些教研员,基本上中间人是他们在做,把本来的意思都给曲解了。
还有你说的课本上生字的事,偶也觉得那些编课本的人真的白痴,学那么多生字做什么,累死了,哪有那么多常用字要学,不常用的学了也要忘,有什么用,浪费人力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1:31
其实问题不在与教材,也不在于教师,也不在于学生,关键是在于教育体制,教育体制不改变,教材再怎么改变,还是老一套,电视新闻里说的好听,什么小学一二年级是不考试的,但是你现在去问问看,哪个小学里不是周周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口试,笔试,简直是在折磨小学生,当然最最直接受折磨的就是那些教师和家长,因为小孩子不懂事,教师和家长的压力就大死了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21:32
赞成!
        现在的小孩太可怜了
不过取消这些考试家长愿意吗?
还有,可能根本不在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否,社会是个整体,我们的政治体制本身有漏洞,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某种程度上是相互支撑的。说个例子,高考是个指挥棒,也是教育改革的瓶颈,但是却没有人真的敢去碰,因为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的法制漏洞、体制漏洞太多了,想一下取消之后的后果,比较之后还只觉得目前不要取消得好,要不要乱成一团了,还是这种万人咒骂的高考比较让大家觉得公平透明一些,虽然越来越糟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25 21:35:19 最后编辑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25 21:48:24 最后编辑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1:46
如果国家规定大学招生不再依据高考的一纸分数,那我想家长们为什么还要把眼睛盯着分数呢?当然,如果不是以一考定终生的话,可能需要出台比较完善的考察项目和依据,当然也不是我辈可以妄言的,但是依照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来看,到了大学,他们完全可能放弃学习了,因为一个人总想摆脱点什么,学习如果是很苦恼的一件事情的话,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摆脱呢,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的学生不是自愿的学习,而是被动得不要在被动了,因为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对他说:认真点,好好学,听都听腻了......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21:52
高考的问题我上张帖子又补充说过了
很复杂的社会问题
其实到了大学才是真正学习的地方   学的应该是思维的方式、处世的方法
但是我们的大学越办越糟 本科四年真是虚度光阴不少
高等教育质量有问题
难怪有人要说停止扩招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25 22:18:20 最后编辑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5 22:15
楼上的跑题严重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2:17
其实说穿了,读书又有什么用?
有许多现成的例子:某某人的女儿进某某局的时候好象只是个职校毕业,某某局长的儿子是个智障,结果也进了某局办公室,
本人大学本科,也只能干干"清洁工外加保姆的工作"
读书又有什么用?没用!
读中国书一点也没用,反倒读外国书还有点用,哈哈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22:26
这个制度问题
制度漏洞
作者: Guevara    时间: 2005-5-25 22:54
原文由 夜凉如水 在 2005-05-25 22:17:17  发表
其实说穿了,读书又有什么用?
有许多现成的例子:某某人的女儿进某某局的时候好象只是个职校毕业,某某局长的...


不读书只会更没用!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2:59
不读书的人都很有用!!
       
读书人倒读戆特了,叫书呆子

此贴由 夜凉如水 在 2005-05-25 23:00:51 最后编辑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6 17:19
原文由 ast0741 在 2005-05-25 22:15:02  发表
楼上的跑题严重 


这不是你开的帖子好伐,贴主还没说什么呢,真是!
再说了,谈问题不能线性思维,得发散开来,这才叫广开言路,和民主是一致的。对自己拥护的东西要先身体力行,不要只说不做。各种社会问题之间是相通的,大家为什么就不可以一起讨论了?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6 18:42
我说你跑题有错吗?我有压制你的言论吗? 我指出你说的是错的吗? 帖主不说 我就没有权利说了? 


此贴由 ast0741 在 2005-05-28 13:31:51 最后编辑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6 18:46
原文由 夜凉如水 在 2005-05-25 22:59:05  发表
不读书的人都很有用!!
       
读书人倒读戆特了,叫书呆子

此贴由 夜凉如水 在 2005-05-25 23...

说读书没用就有点偏激了  可能对某某领导子女之类的人来说 读书是没用的 反正他们不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得自己想要的
可对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来说 读书是向社会上层攀登的途径 虽然这条路可能坎坷或充满不公 但 有人会放弃这种机会吗?
作者: 七分之一狼    时间: 2005-5-26 18:46
谁来给反贪居反贪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6 19:15
原文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5-26 18:46:13  发表

说读书没用就有点偏激了  可能对某某领导子女之类的人来说 读书是没用的 反正他们不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就...




我现在说的问题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放弃不放弃的问题,即使不放弃又能 怎样?还不是一样,叫做"没用"       

此贴由 夜凉如水 在 2005-05-26 19:16:47 最后编辑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5-5-27 19:00
人们不放弃 是因为不是绝对的没有用  这是有因果关系的 大家都不是傻瓜 如果是明知没用的事 大家也不会积极去做的
何况有没有用不是你一个人说了就有定论的 生活中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人生的例子也不是一个两个  我看到过很多了
怎么就可以以偏盖全说得这么绝对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7 22:42
生活会教我们不要那么偏激,就是需要点时间而已
作者: 大海马    时间: 2005-5-28 14:18
你好!报谦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以前东北有个教授后来当了副市长,对于自己的不法经济来源称为"灰色收入",从管理上来说教育和监督应该同步.
比如新闻监督,司法监督如"廉政公署".
其实教育是很有限的,人都有贪欲,这是常情.
上次看到有助国家繁荣安定的一句话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9 15:04
课改参与主体的三个层面:课程政策制定者;教育学者;教育工作实践者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5-30 17:19:24 最后编辑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