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原创]略谈为人师者
[打印本页]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5-19 13:24
标题:
[原创]略谈为人师者
《周礼》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把教师定在“传道者”的角色位置;韩愈老先生也在他的《师说》一文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差不多也把教师定在“传道者”的角色上,只不过多了几句“授业解惑”的评定。韩老先生自己就担任着“授业解惑”的角色。
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夏朝我国就已开始有学校的教育。《孟子》中就有“夏曰校”的说法。只不过那时能够享受这种教育权利的,仅只限于王孙贵族。但有关教师的职责定义,大体是早有定论的。
传统意义上的理解,教师具有传承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和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使命。
社会的发展进程行至今日,教师的性质仍未发生多大的改变,只不过因为时代的差异,所教的内容被注入了新的形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的定义,现代的教师定义就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我国既然早有师的存在,那么,作为师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又是处于怎样的一种身份?
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最早把教师这个角色成功演绎下来,并获得当时的学子及后人极大景仰的,先秦春秋末期的孔子绝对是中国第一人。孔老先生“因才施教”的先进教育理念,便是放在全世界的教育舞台上,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其它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在古代为人师者中,都算是成功担当了自己作为教师这一角色的职责。
他们那富有创建性的教育理论,以及极具个性色彩的文化观点,吸引了当时大批的听众。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有教无类”的教学观点,更使得那时的平民得以接受原先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的教育权利。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界限。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教育者,不但具有令人倾倒折服的学识,他们那极具个性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格魅力,也在无形中为他们的学生树力了无穷的榜样。也因此他们获得了来自于社会及学生的极高评价。或许统治者因为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有用心地对待与他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及为人师者,但在学子们的心中,他们的师长却是威望与德行并存,值得他们终生敬仰。否则,孔子死后其门生不会为之守孝三年,《伦语》更不可能问世。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是。
直到现代,教师的社会地会同样因为其“教书育人”的特殊职责,始终受到社会及学生的极大尊敬。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灵活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我赞同成功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在研究中学习和探讨。这样他们所得的知识才更巩固,更有创建性的发散力。
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师,他实际上充当了一名启发者的角色。他以他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巧妙地引导着学生,使他们潜伏着的智力慢慢地被唤醒。
知识对于他们来讲,不是枯燥乏味,聊无生趣,却是鸟语花香,处处引人入胜。既充满着宇宙无限的神奇奥秘,又散发着吸引他们探寻求索的无穷魅力!终于,当他们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当前所得的知识,开始乐此不疲独自游向更远的地方,勇往直前地奔向他们心中那片更辽阔的海域时,此时的为人师者,当应拈花微笑了!
让·雅克·卢梭在他的那本教育著作《爱弥尔》中认为,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再去设置教育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这本书本所创导的,是一个顺其自然的方法。他极注重对于学生真诚善良的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判断能力的培养。并且同时,他也要求他的学生能有一付健全的体魄,他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他所培养的爱弥尔,既有着健全的体魄,又有着纯真而又充满智慧,各方面都顺着自己的本性得到均衡发展了的孩子。
卢梭的这种教育观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同样也认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
姑且不论卢梭的教学方法是否完美,但自爱弥尔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健全而又充满生命朝气的精神气质,哪个孩子会拒绝,哪个家长会抗议?
鲁讯先生说“人举,而后万事兴”,我们从爱弥尔的身上,正是发现了他的老师肯定了他作为一个个体“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给于他的,使他获得个性解放的教育!
“没有人自愿犯错误”,这是出自于公元前400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言论。他认为任何道德上的缺点都能在其智力中找到根源。
这也不难理解。就如产生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故事,它的起源,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先民们对于大自然的陌生。风雨雷电,地震洪涝,当这些自然现象发生后,除了恐惧与不安,先民们无法对此现象作出解释,于是他们便以超人的想象力猜测天上有神灵,地下有鬼魂。
很难想象现代人还会再掀一场神话创造的高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人们的智力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大自然许多神秘的面纱,都被科学毫无悬念地剥落下来。知识使原来的陌生,变成了透明,使原来的疑惑,得到了澄清。而这,正是担负着文化传承职责的教师所起到的“授业解惑”的作用!
有一句话,“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了的学生!”这虽说过于强责,但也要求着为人师者应力能所尽帮助学生们走出思想的误区,使他们的德智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如今经济的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已成了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育由此也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不单只是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的,更注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胸怀全球,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外,他的精神素质也应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王蒙老先生的话,他在他的《我的人生哲学》中说:“我是学生。”
一个年近古稀,著作丰盛,人生经历曲折多姿,富有渊博文化知识的老者宣称“我是学生”,让人听了,却并不以为那是矫情,反而心领神会,只因为我们都信奉“知无涯”,知既无涯,学岂有涯?
最欣赏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哈·纪伯伦的那段关于为人师者的文字,他在《先知·论教授》一节中这样写道:
“那在殿宇的阴影里,在弟子群中散步的教师,他不
是传授他的智慧,乃是传授他的忠信和仁慈。
假如他真是大智,他就不会命令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堂,
却要引你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
-------
因为一个人不能把他理想的翅翼借给别人。”
作者:
yeshuwei
时间:
2005-5-21 08:10
言之凿凿,意之切切,如此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佳作,很久没有赏读了。作者引经据典,用大量的理论与事实论证了为人师者应遵循的操守,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相信会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只是本文题材严肃、思辩性又较强,似一篇教育战线的论文,发表在此处略有曲高和寡的尴尬。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5-21 09:50:20 最后编辑
作者:
lazYboy150
时间:
2005-5-21 09:47
是的,这种文章给教师看才最合适。教师虽然受人尊敬,但中国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我认为教师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要培养学生学好这门功课的兴趣,而不是枯燥的,以那种抹杀孩子兴趣的方法教书!
作者:
gwtwind
时间:
2005-5-21 11:47
那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1 12:34
在中国有些理论是不能教的 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校园应该是风能进 雨能进 强权不能进的地方 可是我们的校园充斥着强权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5-21 13:27
所以,倒是我们的教育本身,
非常值得一日三省其身!
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有位与我同坐一排的老者问我,
教育的最高目标倒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但我当时回答得让我后来想起时很不满意,罗里罗嗦的。
如果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回答得比上一次的让自己满意。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什么?我会脱口而出:
“让思想和身躯自由!”
作者:
ast0741
时间:
2005-5-21 16:51
那些最早把儿童纳入政治组织中去,以保证他们长大成为优秀的无产者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想到在党的俱乐部里把运动和竞技、足球和徒步旅行组织起来,以便其成员不妥其它观点传染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主张应以敬礼的方法和称呼的形式来使党员区别于其他人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通过人们的“小组”的组织和手段来经常地监督私人生活,创造了极权主义政党原型的人们,也就是他们。“法西斯少年组织”和“希特勒青年团”“意大利职工业余活动组织”和“德国群众业余活动组织”、政治的制服和党的军事化编制,都不过是社会主义者原已有过的制度和模仿而已。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5-5-22 20:54
这只能说,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领导们,他们原先的想法是美好的,光明的,
可不知怎地,一实行起来,就变样了!
就像溺爱孩子的父母,
他们原以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天下最伟大母爱的体现,
可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数人因为生活不能独立自理,
于是乎通常会落得个两两相怨的结局。
谁是谁非,
这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所谓爱之切的孩子,
已经失了自由的为人处世之道了。
我想马克思的理论及想法绝对是美丽的。
我当初看得就是热血沸腾的,并为之深深地陶醉
那样的世界,简直就不是人的世界,
简直就是“神”的世界!
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要想靠近那个美丽的世界,
还需付出极大的努力!
包括我们自己,不能因为既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便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也不会因此就不爱国了,正所谓“恨”源自于爱。
就不知他们的倒底是怎么想的了!
前一阵子听我的网友说有好几个个人站点,不知什么时候就给管的人删了。
我很是惊讶!
这明摆着是专制家长的不法行为嘛!
你怕你的孩子学坏,你怕你的孩子说一些不利你的话,
反过来讲,你根本就不信任你自己平常对于孩子的那些教育嘛!
你若相信了,就应明白,你的孩子再如何胡闹,原则一定是放在心里头的。总归他是爱你多一点的。
更何况,他已是成年人。他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你不能强制性地要他服从你。
只要他不是实际上的杀人放火,作奸犯科,你管他那么多干麻?
怕带坏邻居的小孩?
放心,邻居的小孩有他自己的思想呢?
除非你谁也不信?
果真如此,谁又会信任你呢?
无论如何,得给我们所有人的心灵,
留下一片能够自由飞翔的天空!
此贴由 寻香客 在 2005-05-22 21:21:30 最后编辑
作者:
夜凉如水
时间:
2005-5-25 22:02
教师哪有不想把学生教好的,但是校长不愿意你老师去培养学生什么兴趣,因为他们想拿着分数单子来炫耀自己办学的成绩,教育局也不愿意你老师培养什么兴趣,因为他们也想拿着分数单子在市教委那些老家伙面前有交代.所以小小的老师只好天天批着那些永远做不完的试卷,讲着那些永远也讲不完的试题......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25 22:06
所以说这些人可恶!
作者:
大海马
时间:
2005-5-28 13:53
好久没有拜读大师的作品了,好崇拜!
以前你的散文写地那么好,让人感动,想不到你的这一篇论文又是句句有理,特别佩服.
嘉网有你真是有幸!
就象车中出了BMW,服装中有了范斯哲,惊艳!让人眼前一亮
作者:
力量小屋
时间:
2005-5-29 21:04
无意中看到标题:关于教育的最高目的.本人愚见:教育的最高目的同管理是一样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理,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
好玩吧
作者:
breezy
时间:
2005-5-30 12:51
杜威说教育无目的。
作者:
寻香客
时间:
2007-8-14 20:26
原文由 breezy 在 2005-05-30 12:51:47 发表
杜威说教育无目的。
路漫漫兮其修远行----教育的目的倒底是什么?难道不是爱和自由?
某天一学校高层领导开会,无意间有人提到职工中某某生了肝病刚出院,其中一领导马上回头叮嘱:“应该立即找一接班人。”
而据我所知,此人不但一向工作认真,而且非常孝顺。所得工资,不但养护父母,还得供弟弟上学,因此这份工作于他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我得知那领导一开口并不是关爱,而是如此冷漠一句话,心中不禁愕然:这可是育人不倦的学校呀!
作者:
力量小屋
时间:
2007-9-9 13:15
我所认同的教育的最高目的 就是为了 不教育;人类社会会达到什么样的阶段 而达到 这种境界呢
作者:
zzxxhh
时间:
2007-9-12 11:51
不要把教育抬的太高,那只是一个JOB,这样就不会太累了!
对于目前的中国教育不能一概而论,有欠缺的地方,但也有好的地方,所以最好是百花齐放。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适合他(她)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比较高的水平应该是因材施教。
教育的最高目的,我认为是让受教育者会做人做事,快乐生活!
作者:
amy_0503
时间:
2007-9-13 11:51
好文!在中国,教育制度和方法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总体而言,还是能让孩子学到东西的,其实也不能将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全加于教师身上,父母和社会也占了一大部分。
大部分的教师还是相当清苦的。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