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转帖]中国孩子缺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光玫瑰
时间:
2004-12-10 21:10
标题:
[转帖]中国孩子缺什么?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拾零
中国孩子缺什么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良好的教育应建立在对受教育者心理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吗?
本届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有关。
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
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父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长久的不快乐会导致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对此,专家的解释依然与家长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
临床诊断表明,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异常行为问题则包括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比关系。
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曾设计了一个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实验:孩子们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多忍耐15分钟,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这项延续了7年之久的跨文化实验结果是,在参加该实验的上百名3至4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80%的儿童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
性格内向和自制力差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有很大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雷雳博士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容易受到网络的消极影响,那些注重现时享乐的孩子极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于在现实的交往中遭遇门槛,他们往往求助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建立自己的交往系统。“这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和孤立”,雷雳说。
有趣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
在上网问题上,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是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中国儿童教育的症结集中地体现在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上,而这两点又都可以归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宠爱。对此,专家建议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空间,要以平等的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中国孩子缺少的,又何止是交流与自理能力。
曾经有一项调查说中国孩子笑的时间比同龄的其他国家的孩子要少许多。孩子时代没有了笑声,那还能说是快乐的吗?
中国孩子少的,还有一些适合的读物。有些故事上一辈的人读了,到我们还是只有这些,到现在的小孩子,还在继续。好的固然不能丢弃,只是少了些新鲜的内容,少了些活力。
中国孩子缺少的,太多了..............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4-12-10 21:13
各有各的特点
不过国外的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4-12-10 22:03
缺钙
作者:
依天仇
时间:
2004-12-10 23:23
人文教育
作者:
Game_bo
时间:
2004-12-11 23:40
最重要的我来补:::::
缺少平等、尊重!!
作者:
山涧清泉
时间:
2004-12-12 18:59
与美国所不同的是,中国孩子缺少的是物质上的自由
作者:
7心剑
时间:
2004-12-29 21:16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现在孩子所缺的我们都不却,而我们那时所缺的真是现在孩子所不缺的物质享受!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4-12-29 21:21
我们拿近邻韩国及日本相比的话,那就更清楚了。
作者:
7心剑
时间:
2004-12-29 21:26
楼上,光比较是没用的,假如你只有一个孩子,还有四个长辈你就会明白了!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4-12-29 21:31
是的
家庭环境使得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这一辈特别溺爱孩子了)
作者:
漠漠轻寒
时间:
2004-12-29 21:57
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对待教育,中国是羊的教育:听话、一举一动都被同化;西方是狼的教育:张扬的个性、广阔的思维。
我想中国孩子缺的是自由的空间,来释放本性。每个孩子都背负了长辈太多的期望,太多关注的眼光压抑了自由生长,未来的道路早被安排的死死的,不能出格一点。
作者:
类xiaofeng_yh
时间:
2004-12-29 22:12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
说中外家长的教育孩子的区别
场景1:
中国, 一个3岁半的孩子走路撞到了桌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妈妈走过来,赶忙抱起孩子,说:“宝宝乖,这个桌子真不好,不长眼睛的。妈妈打它。”说着手比划着打桌子,孩子笑了。
场景2:
日本, 一个3岁半的孩子走路撞到了桌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他的妈妈走过来,指着孩子说,xxxx朗,站起来,孩子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妈妈拉过孩子,说:“宝宝走路要看好,走路分心的话,走神了就会出事情的。”妈妈给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出事,为什么会遭到伤害。孩子点头.......
场景3:
美国, 一个3岁半的孩子走路撞到了桌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妈妈走过来,“tomy,起来。”孩子不睬她,妈妈又说,“tomy,起来。”孩子看了看妈妈,还是哭。妈妈最后很严厉地指着孩子说:“tomy,你看看你,像个男人吗?还说要保护妈妈,你这样子怎么保护妈妈?” 孩子一听,唰地怕了起来。脸上的眼泪马上擦干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问我妈妈,那时你为什么要抱我?
作者:
豕是猪的上帝
时间:
2004-12-29 23:26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全社会来说是正确的,但对个人来说是不人道的。4老1小,能不关怀备至吗?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4-12-29 23:27
却兄弟姐妹。。。。。。。
作者:
7心剑
时间:
2004-12-29 23:49
离开温室的花朵为什么易凋零?就是因为环境对其的过分“呵护”,让它那娇嫩的身躯如何能经历风霜雪雨的洗礼?
作者:
sigma
时间:
2004-12-29 23:54
除了溺爱,什么都缺
作者:
bluehr
时间:
2004-12-30 10:21
确实很令人担心啊!
作者:
Game_bo
时间:
2005-1-1 13:55
昨天电视里正在谈论国外过节和中国过节的不同,谈到孩子在过节时的不同表现,也谈到一个感恩节,然后引发到现在的孩子缺点什么。一位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缺少感恩的心和生活的毅力!
作者:
如意在心
时间:
2005-1-1 14:17
缺自我,大人给孩子的全是附加的,
作者:
Game_bo
时间:
2005-1-1 20:45
楼上的好厉害,从小就自我了。父母老师都不需要了!!!!
作者:
7心剑
时间:
2005-1-5 07:20
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太累!
作者:
渔舟唱晚
时间:
2005-1-5 14:07
不是孩子生活累,中国人基本上活的都累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