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品读红楼]水边双艳(一) [打印本页]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25 23:56
标题: [品读红楼]水边双艳(一)
  借着霜秋愈浓,借着南社周瘦鹃先生的同题文字,试着写写两种适宜栽在水边开在深秋的花:木芙蓉和蓼花。当然文字以红楼为主,由此及彼,不经意让人联想到了晴文与袭人。两者争议不亚于钗黛之争,我无力深入其里,只作这片也风轻的陋村野语。

    读罢王太愚的《晴文之死》那直剖封建社会精神实质的激荡文字,再品咂贾宝玉《芙蓉女儿诔》的情深义重,使人心在淡然处不免添上火热的一笔。但见晴文一身红衣、削肩蛇腰袅娜飘来,含水双眸似近还远,眼中秋怨有颠倒众生的妩媚动人;恍惚之间又带病恹恹,惨白的芳容越见无力,从缤纷的三春之后落花而去。芹溪居士把这样的标致人儿揉地让人心疼,哎,先搁一段,趁今日月色尚好去水边领略一下木芙蓉的风情。

    晚间的木芙蓉临水照影,光线斑驳,虽看不到芙蓉三醉的神姿,却有独殿群芳秋江寂寞的凄凉美。清人袁树的诗特别应景:“短蓬轻楫自为家,羞上胭脂渚畔槎。莫讶风鬟吹不乱,芙蓉原是拒霜花。”恍如平民家的姑娘有遗世独立的绝尘感。心上晴文的影子逐渐重了,剪了两枝芙蓉便匆匆归去。

    把芙蓉瓶供起来才觉得自己气量小了,芙蓉虽俊俏但其脾性却是大开大合的。芙蓉是成都的市花,只去过一次成都,却为那里秀中带豪的风气深深迷恋。传说蜀后主孟昶遍种四十里木芙蓉,以此花染纱为帐,痴恋便如此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呈现在你面前。

    晴文大抵也是“痴”的。痴起来的时候总使着股狠劲,一个疾恶如仇的女人可以瞧不上很多东西,眼里尖尖地剔出他人的诸多毛病,却不能说服自己一颗少女荡漾的心。她既无法阻止宝玉与袭人、秋纹、麝月的亲昵,也抵御不了宝玉对她一片冰心的真情。晴文心里的爱情是高贵的也是自私的,她用最酸的语言一次次直击着宝玉隐性的习气,也把最深的伤害反馈给了身为奴婢的自己。晴文不识字,她没有黛玉那般文字功底贫嘴花样,总变成各种法子去试探她喜爱的人,而晴文只能用最决绝的方式表达着醋气十足又爱到痴狂的心理。也好在晴文不识字,否则我们不会看到撕伞颠笑的魏晋之风,也不会看到病补孔雀裘的柔情款款,更不能领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府邸中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震撼了。

    晴文性子有些急噪,惯看不得的事儿是必说必做的。她见坠儿偷平儿的手镯是痛心疾首,暴力地针刺还撵走坠儿;知芳官的干娘克扣芳官月钱又拔刀相助;对于春燕娘的惟利是图则毫不留情;还时常顶撞那无理取闹的李嬷嬷……这些零星片段拼成了一个侠气正义饱含血肉的率性晴文,而中国几千年来那些好妒善忌的规律从来不会百中错一的,晴文如预期的一样被陷害了。

    晴文终究是病了,可病中的晴文却越发如捧心西子般标志好看。那头是谗言越积越多,这边却一日水米渐少一日,正是女儿家身心需要调理的当口,一声“撵”字把晴文从危舟涉浪卷入了无情水底。丫鬟之命有如无根的浮萍被任意踩踏,而贾宝玉依旧冒冒失失在蒙蔽之后才幡然醒悟,一切皆晚,晴文此时已独自蜷卧于一苇芦席上奄奄一息,她也终于等到宝玉,说出了红楼中最销魂的告白。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我一字不漏地把这段抄下来,反复读念晴文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世界,我相信宝玉的眼泪不曾断过。晴文最后咬下指甲,脱下贴身棉袄誓比金坚更是把痴爱的忧伤渲染地三秋变色,每读至此,都要合掉一会书发呆一阵。比及一个不识字的晴文,现代爱情故事里的“你爱我,我爱你”真是说地如同吐痰一般容易。

    荻风黄昏时,摆几样晴文欢喜的吃食,晴文喜欢的冰鲛作楷字一幅,供于芙蓉边。此等祭花祭人,连林和靖大概也要哀叹自己太俗。可惜,芙蓉诔虽好,贾宝玉虽真,人死却不能复生,晴文早已托付秋江,领着层层冰霜飘然远去了。

    川味有一道菜叫“雪霁羹”。是用新鲜的芙蓉花嫩煮豆腐,红白相间,如雪后红霞艳而不妖。在某个月夜无人之时,我定会去煮一碟“雪霁羹”,放在水边芙蓉花脚下,告慰一下似真似幻深情的晴文,也告慰一下日渐粗砺的我心。

作者: HOPE_环    时间: 2004-10-26 00:03
好长。。困。。先抢了1楼再说。。
作者: 幽谷野百合    时间: 2004-10-26 10:21
不是清莲,更胜清莲
古人写莲,showmers的芙蓉更是深情,以此告慰心灵的是芙蓉的一片芳心么?
等着看蓼花之作。
作者: 蝶宿西园    时间: 2004-10-26 12:41
否则我们不会看到撕伞颠笑的魏晋之风,

恐怕楼主哥笔误了,撕扇博千斤一笑,碎了宝玉折扇,扯了了麝月的团扇.

一直想着楼主写完妙玉后是否会写晴雯,这一等尽度催梅漫漫洞箫夜,好在借着一泓清泉一姝麝兰冰雪秋风飘香.

人生五大乐事:吃\喝\玩\乐\听楼主临水吹箫

:)
       

此贴由 蝶宿西园 在 2004-10-26 12:42:54 最后编辑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26 20:00
妹妹似乎忘了钱惠丽演的越剧红楼梦了?
而唱祭晴文的,还要算尹桂方老道:“晴卿你撕扇犹在目前,而今一去黄泉成两路人”。
晴文是个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可谓宝玉的知己啊。

作者: 漠漠轻寒    时间: 2004-10-26 20:48
红楼读了也不知几遍,可关注的眼光始终盯着黛玉、宝钗此等人
虽然知道那身边的丫环们为红楼增色不少,可只是稍带着看看
未曾细细品读她们了解她们,真是枉读红楼阿
回头换个角度再细读一遍吧
作者: 猴大妈    时间: 2004-10-26 20:50
星期天才认识了芙蓉 真是汗颜
不过 相见不如怀念
原来 芙蓉给我的感觉 竟然是 夸张 !

周日 菊展归来 我和朋友发现 我们竟然喜欢那种形态妖娆的菊花,看来,又是两个不安的灵魂

哈哈~!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26 21:10
猴大妈算是白看芙蓉了。赏芙蓉必须一日三看,朝看如初雪,午看添绯红,暮看凝红脂。最好呢,赏此花有翩翩凉风袭来,那时你会顿觉秋江寂寞俟命君子的美感了。
漠漠轻寒:每人看红楼都不一样,好似淡妆浓抹,各尽其乐。
作者: Q奔跑的面包Q    时间: 2004-10-26 21:22
还是喜欢香水百合.也喜欢和香水百合一样的女孩子.美丽儿不失清纯
作者: 漠漠轻寒    时间: 2004-10-26 21:25
原文由 showmers 在 2004-10-26 21:10:15  发表
漠漠轻寒:每人看红楼都不一样,好似淡妆浓抹,各尽其乐。


我喜欢在同一件事物中发掘不同的快乐、不同的眼光看待自有不同的乐趣

还不知芙蓉是何模样
不知是否就是我记忆中的那花儿
改日定去看看楼主鼎力推荐的芙蓉三姿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26 21:45
我剪了两株放在瓶中,可惜失色了。原来啊,这芙蓉一定要种在湿气较重,青山环抱中才美呢。这个季节去成都还来得及。
作者: 冰封的火    时间: 2004-10-26 23:43
我只见过白雪似的芙蓉。记得当时还很小,非常讶异于眼前的这抹白,层层叠叠,很像浪花的模样。好奇后,我还摸了花瓣,软软的,但跟我想象中绸缎的感觉有点不太一样,表哥告诉我这是芙蓉,我没记住名字(其实当时以为这花叫“富荣” ),但记住了那片白。以至于至今为止,我还是喜欢白色的花,比如白色的玫瑰……

梳子最近似乎在跟红楼较劲着呢。我跟漠漠正好相反,正十二钗里头我就喜欢个云丫头,其余的,一概不爱;而那些副钗我倒是喜欢得很,且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晴雯。总觉得曹老先生把丫头们的名字起的好,袭人,花袭人,把一个女子的娇态活灵活现地画在名字里了。雯,花纹般美丽的云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多美丽的女子!一个晴字,又把她骨子里的那份大气点了出来。
一直觉得晴雯是红楼中命运最可叹的一个。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她若真是个真小姐,恐怕还要远比了探春去了,哪又是一番何等的情景呢?
顺便说一句,楼主把晴雯的名字打错了……
       

此贴由 冰封的火 在 2004-10-27 10:41:18 最后编辑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28 13:11
火火看地仔细!也不能说晴雯多么大气,应该算有节气.(其实是一种对社会轻微的反抗).晴雯如果真是小姐了那红楼梦就不好看了,她和探春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作者: 冰封的火    时间: 2004-10-28 19:31
或许吧,晴雯若真是小姐,可能也就没有这么多鲜明的个性突现了,贾府出个宝玉这样的哥儿已经属于很不合常理了,若是某个姐儿的性情带了叛逆,恐怕更是一件难容的事情了。若她真是个小姐,识字能画,成天读些女传,可能根本不会是如此的性情了。确实没什么可比性。呵呵。
探春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可惜见不到她的结局(高先生的总觉得有点不大正宗)。算是个小姐,可亲娘却是人家的小老婆。自己的亲娘不能叫娘,只能叫姨娘,就算她是铁石心肠,对自己的生母却是不可能没有感情的。更可悲的是,如此优秀干练性格的她,尽管脸上拿了十足的主子份儿出来,偏偏还要被别人常常要记挂起自己的出身——庶出。凤姐也说了,不知哪家的男人能有幸娶着她,只可惜她是个庶出,将来的婚嫁总是差一些了。不论曹先生最后给她定下的结局如何,总觉得,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作者: 槲寄生    时间: 2004-10-30 18:27
晴雯 妙玉皆是黛玉的影子 唇亡齿寒 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作者: 独孤    时间: 2004-10-31 10:48
红楼梦中一个背景:
一幅画,不是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曹雪芹只从这画上就能将晴雯解说明白,真不知道这家伙脑子里都是些什么宝。

书中文字是这样交待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找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霁月,朗朗星月,人品光明磊落。霁是晴,彩云当是雯了。
晴雯是被赖大买来的,赖大是奴才,被他买来的是奴才的奴才,可见身份之低贱,实在不能与宝玉黛玉相提并论,可她心比天高,从不愿低三下四讨好主子,没有别的奴才应该有的那种奴才相,好MM一个……
封建庭院,女子无才便是德,哪有风流灵巧当作特长,更何况晴雯是个奴仆,但她天生标致又倔强不驯,让人排挤妒忌,实在是曹雪芹脑子里又一坏水的淋漓表现,这家伙用这种办法怜香惜玉实在让人心焦。
晴雯死在别人的口水中,她看不得袭人哈巴狗样子,瞧不起王夫人小恩小惠笼络别人,结果备受暗算。在她病得无法下炕时,却被当夜拉出大观园,愤懑而死。所幸贾宝玉还能去看望一下,带病的佳人斜玉体,柔气儿隐隐噎声把脖腔儿堵……宝玉当时就狂喷血泪,痴人痴模样一时让人忘记了他原本草包傻样。探晴雯一出戏确实让人感觉心酸难耐,芙蓉女儿诔也算曹雪芹借贾宝玉之手了却了自己对晴雯的同情与爱怜。

梳子到底是梳子,红楼梦会害人的,儿女情长从来就和脆弱两个字紧紧相连……不否认,我也喜欢红楼梦……所以,我也,半身不遂弱智的模样……兄弟啊,保重:)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0-31 13:52
那可照到《风月宝鉴》的正面啦。
红楼梦犹如那莲,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红楼中涉及到戏曲、对联、酒令、诗词、风俗、花卉、服饰……可供玩味的多着呢。
本来想去年动笔的,一拖拖了好久。
诗化红楼,并非让人颠读“西昆”,而是意境上的大处见小,冷中见热。
作者: 独孤    时间: 2004-10-31 19:02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嘛,梳子和曹氏有得一比呀:)


作者: 冰封的火    时间: 2004-11-2 18:02
突然发现地瓜有点深沉状,实在有点不习惯……
作者: 黑蔷薇    时间: 2004-11-4 21:11
C&A关系
微妙,有趣。
作者: 路口拥堵    时间: 2004-11-4 22:23
地瓜,是谁?交代
作者: 携手断雨    时间: 2004-11-25 17:42
楼主将读者的胃口吊足,脖子象鸭颈一样长,都望——水——秋——穿啦,没有半点踪迹……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