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大话红楼《但有一枝堪比玉》 [打印本页]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4 12:51
标题: 大话红楼《但有一枝堪比玉》
  余尝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欣喜若狂,掩卷而骂:荣宁两府之石狮干净乎?当时少年意气,未免争强些愤狷情绪,着实于事无补,倒不如落静下来冷眼淡看,仿若天热乘凉时摇扇树下的信口雌黄,调侃之任意不系于红尘辕马,倒是有一盅清酒几句闲话的民间的轻松和快意。嚼着蜡多了,遂有了这《大话红楼》的几页张本,断续整合而来,望各位看官别掂在心里,纯当茶余饭后说书人的流水帐便罢了。

    初话红楼,尚不想摸那些陈芝烂蓖的腌脏人事,向吾妹念叨,她一脱口说了个极妙曼人物——妙玉。这小娘倒是个不见烟火不见影的角儿,形象上也有“姑射仙子”梦中情人的味道,终于技痒,惹不住在这馥气洁质的真原美玉上添多余一笔。

    说起妙玉,各位看官总能想起那首《世难容》的曲牌,片言即断死人生宿命我向来嫌的慌,不过这个中性格尺寸却是为妙玉量身而作,青灯古殿其实只能算是掩人耳目的外围表象,对于一个性格内向,心气极高的女子,“闷骚”一词足以打发。妙玉的多情不显山不露水,多半隐性地藏在其严重的恋物癖上,诸如众人皆说:栊翠庵的梅花妙玉不让摘。一句旁人插诉把妙玉的脾性描刻地如临真人。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品茶那节,她巧用茶具的心思实为女子的超级如意算盘。其待客有三等,刘姥姥最是可怜,所用茶具是一次性的成窑盖钟;薛姨妈黄夫人么算是客气,乃用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而黛玉和宝玉则算妙玉比较中意的人物,待遇自是不同,尽取私藏杯瓴之宝与她们分享。真真看人行事,终究是女儿家欠了点一视同仁的气度。

    八十七回尝提起寥风轩宝玉、妙玉两人听琴。小妮子动了春心又羞于表达,急了内火,怕是柳叶水禅门诵等皆无法救火,情之不慎成了“走火入魔”的最大根源。黛玉所弹两阕“猗兰、思贤”由宫调变成了徵调,春秋时的琴人师旷所奏《清徵》《清角》皆大悲凉的亡国之音。妙玉只轻声唤了声过了,那边的琴弦就断了,两人默契到了无信能通的境地,两阕求知己的合律不曾白弹。而那位机灵聪性的“混世魔王”安知自己被暗恋的事儿,当下有“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的歌词倒是正符时宜。

    关于妙玉的断语与最后命运我是带着强烈的怀疑。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与山野的“压寨夫人”太不成比例,这看上去只可能是《西游记》妖怪抢公主的荒诞之谈,红学专家俞平伯、顾颉刚等也是众说纷纭,各自图理。自打“金玉良缘”一成,大观园的三块玉死的死,散的散,看破红尘的剃度成了和尚,据这个理妙玉应该是划为散的一块玉,散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而妙玉的腾空消失且被歹人所劫皆是旁人口述,落不着准。她那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足以保障她有极大的心智去完成一次诓骗世人的布局,从而摆脱她在感情上落魄失意的伤心宅院。她性格的孤高亦不会让污秽之物染沾片刻,我更愿意相信她化了一阵云烟去了。

    过于高洁的女子,红粉朱楼春色阑必定不是她们停留的终点,如水的脉脉无言却是饱满着精神最大寄托。载着一片轻舟越飘越远……
  
    茶钱五文,板凳免费……诸位看官改日须再来。

       

此贴由 冰未然 在 2004-06-14 16:55:17 最后编辑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4 17:02
那自是,营生的手艺安敢怠慢。看官买行票还是月票来着?
作者: 孤儿仔    时间: 2004-6-14 17:04
【孤_____儿_____仔_____參_____上】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4 17:08
卖艺小曲的惯于在人多不嘈杂的地儿扎新根
文学什么的过于玄乎,狠一命哪有舒一命来地轻松自在
作者: Leslie    时间: 2004-6-14 17:10
第五回里梦游警幻仙境时列出的十二支曲和十二钗判词,把妙玉也归为十二钗正册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4 17:15
断送正合吾意,良子先一断,佳人再一送
有酒有肉,有风有月,岂不快哉?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4 21:45
生啖我眼以明心,难得混世.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5 23:46
有君一人雨中探看吾已欣慰。
人多来踏我门庭我还怕他们脚下泥泞呢。
作者: Leslie    时间: 2004-6-16 09:03
红学的书也算看了一书架,不过还未能参悟太深
几欲动笔,总是少了些什么

楼主好功底,甚服!
期待下一个佳篇
作者: Lance    时间: 2004-6-16 09:20
原文由 阿贵no1 在 2004-06-15 21:05:28  发表
这么好的帖子

没人欣赏

可惜

可惜


无人赞叹,亦未尽然也。吾辈此等陋笔,乃不敢造次妄加评论尔。
作者: 陈东三    时间: 2004-6-16 11:01
Lance:

惭愧、惭愧……

若吾辈不出此等陋笔,
何来尔等妄加评论尔……
作者: 冰未然    时间: 2004-6-16 18:02
即是大话就是让人开心的,力求打破捧肚皮笑的份儿。
作者: 猪猪爱花香    时间: 2004-6-16 18:23
原文由 阿贵no1 在 2004-06-15 21:05:28  发表
这么好的帖子

没人欣赏

可惜

可惜



非是没人欣赏,实在是楼主出招石破天惊~~~
我辈无力招架


作者: 再次古铜    时间: 2004-6-16 21:03
听楼上各位好像楼主甚是厉害,乃吾愚昧,
一点啊看不懂......
惭愧,惭愧...
作者: 陈东三    时间: 2004-6-17 00:17
猪猪爱花香:

所以阿贵他骑虎难下

没脸见人了~~~~~~~~~~~


冰未然:您太深奥了,没人敢搭理你的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4-6-17 00:33
那啥  这贴在闲聊大厅一放 大伙说话都带文言的了
偶观察了好一阵 楞没敢进来
实在怕怕  楼主这贴实在太强  
今天忍不住进来冒个泡哈 其他的 偶也不说了 怕说出来。。寒碜。。。
作者: 陈东三    时间: 2004-6-17 00:37
诶……

阿三钻个头进来

马上出去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6-18 23:28
一骑绝尘心太重。。。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2:53
楼主文笔措辞堪称一绝,想来“砚脂斋”之评也不过如此。

初看《红楼梦》小学毕业暑假里,一连看了八遍,写了观后感无数,总觉每看一遍就有更多的话可写。初三毕业再看《红楼》八遍,里面的人物对话可背。高三毕业时,怀着别样的心情把这书当睡前读物,一个暑期下来只看过一遍。至今翻出,已觉陈腐之味。

纵观整册书,妙玉着笔不多。而在《金陵十二钗》里位列第五,其地位可见一斑。

宝玉游太虚,所进宫门横书“孽海情天”,那则对联提得好:“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可见,妙玉这个细娘的人物命运已入了这围城了,古今之情难脱。后宝玉进“薄命司”翻阅“金陵十二钗”,这“薄命司”字样,又暗示着妙玉红颜薄命之路,正如楼主所述那样,这块玉看来是散的了。

清高奇香的旷女子,有着自己的情。这份情似乎更近于爱慕与暗恋,只放于心不带于形。妙玉质如美玉超然隽美,似岫胭说的“她称槛外人”,她能跳出围城看围城内,可惜“云空未必空”,心里总有那块圣土对着围城内有着情恋,只留于心。最近一朋友常提YY,我不知是否可用与此。

而“终陷浞泥中”,我不相信被歹人掳走玷污。我想她定是生不逢时,在那样的社会中,无法有自己苟僻之所,而终“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而香陨形散。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4:15
倘若把妙玉放到今儿来看,也是个小资女子了,定引得狂风浪蝶无数。
妙玉是身在空门心在尘的女子。
妙玉不适合呆在庵里头,庵关不住她的心儿。
妙玉不适合呆在外头,狂风浪蝶包围着,又怎会有心的净地,歆享那小资的调调儿?


对妙玉的这个结局我无所疑。
妙玉这般女子,看似对生存环境很挑剔,可偏偏也是那种生命力很强的女子。通常小资女子都有那么点儿韧劲儿。

在不甚清明的世界上要寻求绝对的净土,悲剧是必然的。

有一个真屈原 有一个艺术化的妙玉 还有呢?
       

此贴由 竹本口木子 在 2004-06-19 14:21:32 最后编辑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6:13
妙玉,与佛无缘,不属于佛中人.她的槛外人,只是不想与龌龊世人同流合污.她的情感是纯洁的,只在乎神绝乎形.

史湘云说她傲气孤僻惹人厌,所以将讨梅之事以怡红公子输诗之罚,去向妙玉讨来一枝.但在山上,宝琴的丫头捧着红梅的冷艳图,不多由妙玉之赠.而且,妙玉还赠每个姑娘一枝.

所以,妙玉的清高自有她的出尘,但绝非不通人情.正如楼主说她有的是小女子的偏心, 我爱送谁还不由我?

妙玉无论出现在哪个时代,至少现在的时代,她还是会成为块散玉.但十二钗中真要选一可品咋的女子,我还是会选妙玉.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6:31
我喜欢湘云,没有心计的乐呵人。
红楼中的人,我觉得大多数都是有心理问题的。
感觉湘云简单很多。喜欢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6:38
湘云这姑娘似浮萍,没根性。有其可爱处却不适合人间。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6:41
红楼里最快活的一个人该是 刘姥姥了
也只有这种市井人物 平凡的日子 才真正的快乐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6:46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6:51
原文由 梧桐雨下 在 2004-06-19 16:46:34  发表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头老母猪,不抬头!


老刘老刘,脸皮厚如瘤,背个大竹篓,啥都留!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7:22
我的引用指她的平和心。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7:23
我说的是她的纯朴 嘿嘿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7:29
能达到她那境界,需要历练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7:34
原文由 梧桐雨下 在 2004-06-19 17:29:00  发表
能达到她那境界,需要历练


正话反话都当补药吃 乐呵呵的照单全收
太聪明的人是做不到的 太聪明人的烦恼也就在这里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7:42
没文化的好处。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7:44
所以,退而求其次,有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8:05
妙玉何尝不想如此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8:06
妙玉不是想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是想超然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8:07
其实同出一辙
作者: 竹本口木子    时间: 2004-6-19 18:14
装糊涂 其实是一种妥协
超然 是一种抗争

还是有所区别的
作者: 梧桐雨下    时间: 2004-6-19 18:41
刻意了不是
作者: 陈东三    时间: 2004-6-20 17:03
切记!!

切记!!!

本区非灌水之地
作者: 迟暮红颜    时间: 2005-1-31 20:29
楼主将妙玉作为开篇第一人,其中的奥妙,今天才揣测了八九分,真是糊涂糊涂了。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