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痛苦的阅读:流泪走过《中国农民调查》叙写的世界[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3 20:20
标题:
痛苦的阅读:流泪走过《中国农民调查》叙写的世界[推荐]
痛苦的阅读:流泪走过《中国农民调查》叙写的世界
作者:余云
出处:联合早报
上海来的朋友把《中国农民调查》递过来说,看这本书,你晚上会睡不着
觉。
何止睡不着觉?两天后的深夜,我将只读了三分之一的书盖住脸不让自己
痛哭。
中国农民,你为什么这么苦?沉重的叹息里,我觉得已不是在读书。
书的起始写了因横征暴敛而起的几桩大案,无辜农民只因向上反映农民负
担过重,要求清账而被村干部活活打死,或全村遭执法部门镇压。忍无可忍的
农民不得不拼死抗争,直至惊动国家最高领导层。骇人听闻的内幕加上犀利入
骨的分析,这些涵盖了不同政治、经济、法制以至道德问题的个案,将当今中
国“三农”(农村、农民、农业)症结的严重性,和盘托出。
书的后几章转入理性思考和对策分析。教人惊讶感动的是,本可止步于
“提出问题”的作家,却突破各种障碍,不辞艰辛地寻求“究竟为什么”,他
们和农村经济专家、长期从事政策制定和对“三农”有丰富经验的官员一起,
竭尽所能呈现和分析“三农”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互相间的复杂关系,从中共建
国历史和更久远的历史,寻找答案和对策。难怪有人说,这其实已是一部用文
学笔法写下的经济学论文。
在这些部分,各级官员的真实姓名和他们的功过是非陆续出现。书中史无
前例点了几百个各级干部的名,包括在下乡视察时,被几级干部联手造的假象
活生生欺骗了的总书记江泽民和总理朱镕基。
良知尚存,看这本书睡不着觉的中国城里人,或许会暗自庆幸上天让自己
降生在都市而不是乡村。在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中国大陆,城乡间人为划定
的楚河汉界是亿万农民无法逾越的鸿沟,粗暴非人道的二元体制不但使每个农
民生来就是“二等公民”,被摒弃于一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他们,还为城市
为国家付出了最大代价。
是的,每一个城市人至今都在剥削着农民的血汗,享用着农民的牺牲。
读着书的某一刻我突然感谢毛泽东。如果不是“有幸”成为被发配下乡的
千万城市知青的一员,我不可能对中国农村有哪怕浅薄的认识,对农民怀有一
份感情,也不可能具备感受中国农民痛苦的能力。
如果晚生20年,安徽对于我,不就只是今日小资所见的“层层叠叠的绿色
背景中层层叠叠的黑色屋檐”,或至多就是“处处历史,一个小土堆的来头说
出来就吓你一跟头”?
当大段毫不“文学”的数据,让从来对数字迟钝的我不再感觉枯燥,而化
为农民弯曲的脊梁,源源无尽的奉献,城市辉煌的高楼在面前倾斜了,露出底
部无数双农民的悲凉眼睛,我第一次觉得数字可以那么惊心动魄,庆幸还能读
懂它们。
如作者说,这是一本写给城市人和决策者看的书。面对这本大书,自私骄
傲的城里人应该羞愧,靠人民养活的各级政府官员和大批专家学者应该汗颜;
在农民的拥护下上台,执政超过半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且
没有半点理由推诿责任。
改变来得太艰难了,但中国还是有希望的。因为有陈桂棣夫妇这样的热血
作家,敢于写“连‘内参’都不能写的东西”;有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这样有
良心的新闻工作者,以报忧为己任多次将真相禀告至最高决策者案头;因为中
国终究有了受过教育懂得用法律和政策维护自己权益的青年农民,来做农民抗
争的带头人……
时代毕竟不同了,这样一本书已经能够来到我们面前。
注:朋友推荐我嘉网,觉得的确不错。刚刚注册好,第一次来这先推荐这篇文章与大家打招呼吧
文字
作者:
元宝妹妹
时间:
2004-4-3 21:41
是本好书~ 偶最近准备看一下~
作者:
season
时间:
2004-4-4 10:32
新华书店有的卖,不过没多少人问津,现在的人啊。
我单位电脑里还有个eshu版的
作者:
紫色的梦
时间:
2004-4-4 11:04
这本书没有看过,但是评论却一再被我看到
只是看过《新民周刊》里面的中国农民再调查
同样的作者
同样对于当初采访过的人事后的采访
让人同样动容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4 11:04
《中国农民调查》这书确实不错,在里面看见了几个安徽的大贪。
安徽是干部的天堂,农民的地狱。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4 11:10
可惜此书已断货,出版社宜未再版。
传闻有些地方已发文建议对此书不做宣传。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4 11:13
不会吧,
我们学校书店还在卖呢!!!
作者:
紫色的梦
时间:
2004-4-4 11:17
中国政府这样的事情总作了
宣传的东西总是正面的
正常正常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4 11:26
提醒您注意看是不是盗版的吧:)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4 11:55
盗版???
买不起正版书啊!
也分不清谁正谁盗,能看就行了。
作者:
南宫佑佑
时间:
2004-4-4 12:06
我主任是哭着看完这本书的。
我的思想境界比较落后,我看得是《新华文摘》的摘录本
中国的农民是真穷、真苦,在这样下去,真的会出事。
作者:
猪猪爱花香
时间:
2004-4-4 16:35
工人农民现在是弱势群体
现在XX党的党员发展方向主要是社会精英群体:有地位的有钱的有成就的有……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4 20:13
“真的知识阶层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
作者:
1029
时间:
2004-4-4 23:42
土地是农民的本
用土地来诠释农民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贪官污吏到处有,在嘉定农民收入不低,此类情况也相当棘手.
农民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富裕的群体,却也不是贫困的代名词.农业体制改革在东北地区以逐成见效.发展需要途径,实验必定有牺牲品.中国要摆脱的不单是一个农民的贫困问题,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中国9亿农民,美国才500W.美国农业生产值却是中国的10倍.问题很好发现不是么?
作者:
子恒
时间:
2004-4-5 09:44
听了这么多人的说法,一定要去看看
作者:
盛装舞步
时间:
2004-4-5 09:55
引用:原文由 不错 在 2004-04-04 11:04:06 发表
《中国农民调查》这书确实不错,在里面看见了几个安徽的大贪。
安徽是干部的天堂,农民的地狱。
在安徽某县亲眼见过王怀忠那肥脑门在面前走过,映想起黄山市那座年流量不足数千的机场。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5 12:26
国情、历史永远不能成为阻止我们反醒的理由,就像还没找到良策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寻找良策的理由一样。
直面问题恰恰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的大环境当然在变化,我们也当然在进步,而这恰恰是要用我们对自己灵魂的追问来证明的。
从某个角度看,历史是残酷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是公正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千万不要坐等那一天的到来啊!农民的问题当然最终还是要农民来解决,但如果我们今天把这句话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那么明天农民就会把我们今天的罪过作为他们采取某种特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理由!我们今天的做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天农民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历史研究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的并不是地主阶级,而是王朝施加的令他们不堪重负的徭役,是简单的农民与中央政府政策的对抗!我们今天是在以一种间接的方式重复历史吗?
农民问题当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更是一个利益问题、政治问题,它在现实中表现为对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高扬“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当然不能仅仅是对人的一种道德关怀,而是对人的权利、利益的保障。而尚在人格上歧视农民的人根本就是在道德、修养上有问题啦。
我们已经把人权写进了宪法,我们将如何保障农民的人权呢?
说一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尚易,说一句“我是农民的儿子”难啊!
作者:
猪猪爱花香
时间:
2004-4-9 15:42
说得好,农民的问题根源何在?
政府的政策?
当地的官僚?
历史的遗留?
还是地理环境的因数?
作者:
ziyinghe
时间:
2004-4-9 16:30
对头,流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情、可怜也不是农民所要的。
农民们估计也就“农村包围城市”时好过点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9 22:10
我们关心农民,因为“农民”本指向一种职业,今天却成为了一种身份。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10 22:12
职业便是身份的象征!!!
我们可以农民哭泣,同情,或给予援助!!!
却不会有人回头当农民去,因为这个职业你不会去选择。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11 18:30
简单一点,职业是市场的概念,身份是社会、文化概念。
也许用“农民”和“乡下人”(上海话)的区别来说明职业与身份的不同会清楚一点。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背后国家对农民这种职业的扭曲有关。
所以出现了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的职业与身份的区分。
作者:
1029
时间:
2004-4-11 23:45
这次中国国内部分物价提高,就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
情况会逐渐改变的,中国居民也不见得富裕的到哪里去~
唉~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12 18:30
楼上的朋友,提高部分物价也许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但不可能解决农民的贫困,你说呢?
作者:
1029
时间:
2004-4-12 18:54
楼上的朋友,你认为怎么才算是真正的解决农民贫困?
政府宏观调控?还是农民自身意识?或者说... ...
我一直在想,他们缺少的是怎么样的一种资源?资源在哪里?我想这个是关键。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12 19:29
我想关键是制度资源吧。
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没什么不同,缺少的是为他们提供与其他群体相同机会的制度。
历史造成的问题当然要历史地看待,要讲策略、时机,却不能掩盖。
作者:
luxeg
时间:
2004-4-12 19:29
路过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12 19:44
原文由 江湖 在 2004-04-12 19:29:12 发表
我想关键是制度资源吧。
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没什么不同,缺少的是为他们提供与其他群体相同机会...
不介意我说句粗话吧:这都是官僚在放屁!!!
别把责任推给制度,
老祖宗创造这个词,不是为了给后代用做借口的代名词的!!!
江湖兄,党报看多了!!!
不过,别问我什么我的高见???
有血必有泪,有哭就有笑,
私有就需要有人被剥削。
矛盾不是解决的,只是缓和的。
如果到了一定程度,都无法缓和。
那么朝代继续更替。。。。。。。。。。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12 19:58
如果粗话可以解决问题(解一时之愤除外),今天我们都不知粗话为何物了。
谈制度不是推卸责任,“官僚放屁”的现象也有制度的根源。
制度与罪恶是两个概念。谈罪恶,因为有正义存在;谈制度,因为要解决问题。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12 20:05
哦,那么江湖兄的制度是…………???
PS:没人说到罪恶。。。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4-12 20:11
制度在6楼。罪恶指不错兄所言血泪。
作者:
不错
时间:
2004-4-12 20:22
没看见啊!!!
呵呵,我说的血泪,我倒不认为是罪恶,毕竟除了乌托邦社会,别的社会阶段都会存在,时代的局限吧。
作者:
独孤
时间:
2004-4-12 21:30
去上海肝胆医院访一亲人,邻床没有病号,只有一本说躺在那床上,名字就是《中国农民调查》。打听为什么此书也挂号就诊是为什么,原来一位好汉患了肝癌刚进手术室接受介入手术。书本没和他一起进手术室还算幸运。
忧心,莫过于如此好汉,生命大河即将枯竭,农民兄弟苦难还让他不忘。
亲眼所见!
另不得不说,中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今新课程之一,我将他说成课程,绝对有那么一天真会列入社会科学某一研讨之题,我坚信。否则我真的认为自己瞎眼耳聋一皮囊,无脑无心一枯树……等着瞧!
三农问题在这大地上目前始终存在、保持、并无改善,且变本加厉,学了中国历史的都能罗列一份档案,这里的人年轻,不一定知晓,说几句擦边的让大家看看。
五十年代初的土改斗争扩大化;五五年到五六年的强制性的农业集体化和农业全面减产;五八至六○年的“大跃进”造成全国性严重饥荒,饿死三千万人以上;六一年到七八年,人民公社制度造成农民农奴化和贫困化;八五年到九一年的抑制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九二年到九六年,全国性房地产投机热中,农村发展开始受阻;九七年到现在,农业凋零,乡企业大批破产关闭,乡镇政府摊派日益严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可气可恨之处,农村三农问题已经到了癌病晚期,有贪官却还在农民身上讹诈。有一日我“访问”衙门(故事略),我荣升为一刁民,因为自己一巴掌拍在了官桌上(后悔没对着对方的猪脸来一下)……
近期身心不佳,没去那衙门拜访,可就在之前某一日,有言传到我耳中,那衙门有头猪被用猪栏关了,希望是真实,找时间我还想去核实一下,真他奶奶的,猪!!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5-19 18:11
“平铺社会”结构背后的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的简单区分,让上下直接面对面。草根无奈啊!社会危险啊!
作者:
马踏落花践香骨
时间:
2004-5-19 18:27
中国的农民说穿了很容易治理,中国的农民很容易满足,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衣服穿就会对政府感激涕零的.
中国的农民也很难治理,9亿多人的基数太大,上百万的幅员太大,生存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的制约,农民问题的治理难上难。
我看这就是现下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了.
作者:
1029
时间:
2004-5-19 23:25
《农民》在包里放了有一个月,也看过了几篇~
的确让人伤神~~~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