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v]钢琴课 [打印本页]

作者: Joe    时间: 2004-1-5 23:00
标题: [v]钢琴课
一个不怎么美丽的女人。两个男人。一个小孩。
一片荒芜的海,海边茂盛的丛林和丛林深处的村落,以及一架钢琴。
时间地点都非常干净。没有时间局限。
女人从不说话。她是哑巴。
她原本是一户显赫人家的小姐,热爱钢琴。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儿。
她的父亲要把她嫁到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她没有反抗。
只是在房间里弹着钢琴,顿挫的,压抑的。
故事开始于那片荒芜的海。它看上去寒冷而粗暴。汹涌着铺天盖地。
她和女儿被一群粗野的男人用一条小船送到这片陌生的海岸。
也许是因为付的钱不够多,他们把她的随身物品扔下船就走了。
接她的人没有出现。
她们没有惊慌,反而在海边安顿下来。不断不断弹钢琴。
一个音符,世界安静了。
几个跳跃,心里的伤感就这样清晰起来。
第二天早上,她被她丈夫随行的土著人无理地吵醒。
丈夫来接她。晚了一天,一个借口就搪塞了。
钢琴很重。丈夫不同意搬走。她说:其他的可以不要,钢琴一定要。
随行的一个男人说就听她的吧。丈夫说不行。坚决。
她把她的钢琴留在了荒芜的海岸,和她的爱放在一起。
她来到了丛林深处的一个村落。丈夫的足够富足。有几个女佣。
她的女儿很快和周围的人混熟了。开始讲她母亲哑的原因的杜撰。
她说:他的母亲和父亲非常热爱音乐,每天的生活就是弹琴唱歌,
只是,一个雨天两个人在林子里唱歌的时候突然雷把父亲劈到,
他的身上起了火,母亲受到惊吓,从此失声。
她说她母亲是不愿意说话,谁知道呢。
艾达(女人的名字)和丈夫照结婚照的时候大雨倾盆,一切都糟透了。
她笑不出来。如此狼狈的婚姻。
她拒绝和丈夫同床,她和她女儿睡在一起。
她在桌子上划出格子,用手指敲来敲去。
夜晚,荒芜汹涌的海,钢琴,孤独孤独。闪电。雨。琴声。滂沱。
艾达领着女儿到随丈夫一起去海边接她的那个男人那里。
他有一间木屋,一匹马。她要去海边,那里有她的钢琴。还有爱。
他说不,我不能,我不能带你去。
却开始把马鞍套在马身上。
于是荒芜的海边的琴声终于变得确凿。
女儿手提着海带欢叫着跳跃。男人默默地在一旁。
这一刻的旋律是《The Piano》里反反复复出现的最动人的一段。
一直一直蔓延着似乎永远永远也没有尽头。
是一种近乎于断裂的质感,却以最悠扬婉转的形式流淌出来。
它是不停息的,没有片刻的暂留。像是压抑着的无边无际的欲望。
美好的让人联想到死亡。
傍晚,他们在海滩画了一个大大的花纹细致的海马。踩两行脚印。离开。
剩下荒芜的海和孤独的钢琴。
和欲望一起,无边无际的欲望。
第二天,男人对艾达的丈夫说,他想用他所拥有的土地换那架钢琴。
而且希望艾达能够教他弹。
艾达的丈夫对他的行为非常不理解。
却因为交换条件诱人而一口应承下来。
回到家,丈夫和艾达提起。她愤怒,举起杯子摔个粉碎。
那是我的钢琴。我的!
丈夫仍旧坚持卖掉钢琴,对她的愤怒视而不见。
她起初是不情愿教他钢琴的。
因为男人之间的交易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她的钢琴,你知道她是爱着她的钢琴的,那么深刻和热烈。
女儿说。妈妈是受不了琴由于过久的潮湿而变音的。
他示意她试试看。
一个音符,她看到了欲望的荒芜。
几个跳跃,复活。
她要他试试看。她终于答应教他。他说不,不,你继续。
她就这样一直一直弹下去,他专注专注地看着她。
再后来女儿和土著人的男孩儿女孩儿一起玩耍。
木屋,矜持的女人,沉默的男人,不停息的钢琴。
他突然抱住她,她急忙闪躲。狠狠的瞪他。
他说,你可以把琴换回去的,我是说,你愿意把外衣脱下去的话,
一件衣服换一个琴键。
她仍然盯住他,眼睛里含着眼泪。
三个。
你现在知道她和她的钢琴是怎样一种关联,犹如人和命运。
木屋,绝望的女人,渴望的男人,哭泣的钢琴。
渐渐的他越来越放肆,他也为自己的行为困顿和苦恼,
却不能自持,这种欲望来自于他对她深刻的爱戴和尊敬。
如同她对她的钢琴。
他终于忍受不住,她挣脱向门口跑去。他追上去,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沉默。
她流下眼泪,抱住他。那么疯狂的亲吻这个深爱她的男人。
感动,感动,我问你,你懂不懂得。
还有压抑在她心底的无边无际的欲望。
那天她那么高兴,笑着,对女儿笑,像个孩子。
以后的许多日子。
木屋,荒芜的女人,荒芜的男人,沉默沉默的钢琴。
女儿和丈夫都开始有所察觉。
丈夫在门外偷窥,却没有打断他们。
天下起了暴雨。像她到来时的,狂虐极了。
丈夫在林中追赶艾达,雨凶猛。
她跌倒了,丈夫在她身上放肆,她僵直着犹如一具尸体。
丈夫终于冷静,走开。
她躺在那里许久。雨水纵横。
现在一切应该都开始崩溃了吧。
荒谬的婚姻,汹涌的欲望,以及他们的爱情。
画面重又出现,激烈的争斗,哭泣,断裂的琴键。
五秒钟后再次中断。
漫长漫长的等待着。大雨终于来了。它会带来某种结束。
画面再次出现。海边,她和男人。
船夫说钢琴太重了,怕是这船承载不起的。
她说,那钢琴就不要了。坚决的。
他说不,我们一定要带着。
船到途中,钢琴太重。在女人的坚持下,决定放弃钢琴。
只是,绑住钢琴的绳拉住了女人的脚裸。
她同钢琴一起下沉,深深海底,绝望的下沉。
睁开眼的刹那,她开始挣扎,不断的挣扎。
他像那片荒芜荒芜的海,看上去寒冷而粗暴。
电影的最后,我开始遗忘。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她是那架钢琴。沉沦,义无反顾。
电影的后半部,我忘了说一个细节。
艾达的小指被他的丈夫砍断。
因为钢琴,因为那个男人。
失去的小指,是沉沦的代价。
好了。电影结束了。散场。笑。
很好的电影。黑白分明的画面,就像琴键。
很干净。即使是无边的欲望。
一片海,渗透全部的绝望。
义无返顾,璀璨一次,再彻底沉沦。灭顶的沉沦。




作者: 什么颜色的猫    时间: 2004-1-5 23:25
很久以前看过,记得最后,白色的窗帘浮动,纯净的一片。记得有个人影走近,是否是幸福来到。
作者: 会上吊的少女    时间: 2004-1-6 09:51
听过一首歌,因为是自己内心的话所以记得,一直在听。
看过一个故事,因为感人所以不再看。
遇到一个人,……
  
世间有很多,本没有的事情,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但却会碰头……

作者: xjl    时间: 2004-1-6 12:35
如果是楼主自己写的
推荐您加入影评社团
因为您对《钢琴课》的阐述远远超越我浅显地认识
作者: showmers    时间: 2004-1-6 13:41
平静才是激烈,优雅才是疯狂。
如歌的行板能抚慰一个创痍满身的女子
亦是对这个想象力空乏的世界温柔的咆哮

一个琴键一段语言
心结最初在哪里就到哪里去解

XJL社长:这个JOE的确是我们社团的成员,还是我们踢球的好伙伴
       

此贴由 showmers 在 2004-01-06 13:42:15 最后编辑
作者: whitestone    时间: 2004-1-11 20:46
这电影我看的央视的残废版.里面肯定剪了好的..
电影里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表现的很细致.
最后把钢琴推下海的那个镜头.
也许她觉得没有钢琴的余生是不完整的.
所以把脚系在和钢琴绑着钢琴的绳上.想来个琴亡人亡.
然而最后一刻.她挣脱了琴.选择了爱.
觉得很可悲.或许这样复杂的心里无论是他的丈夫还是情人都无法理解的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