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转帖]道德荒芜的中国都市 [打印本页]

作者: 亲亲小妖    时间: 2003-10-19 13:29
标题: [转帖]道德荒芜的中国都市
  中国社会道德前景令人担忧,除了现有体制法规的松散,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日益失效,使得全社会陷入人人自危的恶性深渊。现代性文化资源匮乏已成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转型的致命伤。中心大都市本该是胚造和传播现代文明的摇篮,可中国大都市缺乏这种现代性文化张力,它的冷漠和麻木成了恶化整个社会肌体的病源体。
  
  中国农民因生存压力而大量涌入都市,从卖力到卖身,无所不有。中国中产阶级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道德上微不足道的群体,也缺少成熟的现代性价值观念,对外来民工不具有道德楷模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是两极分化最突出的地方,其商业繁荣和教育发达与道德水平的低下不成比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市民,有着自己坚定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核心支柱。中国长期任由政治作孽,衍成一个百病丛生的畸形社会,权钱交易和裙带关系使财富越多,地位越高的人们越缺德性,中层社会则普遍的麻木不仁,这是中国都市歌舞升平背后不可忽视的严峻实现。可以说,中国城市已是道德荒芜之地,严重匮乏现代性道德文化资源,单一经济发展以牺牲道德和法制为前提,更谈不上整体有序性。
  
  当中国广大农村兴起“向城市人看齐”的新大跃进运动,都市成了农民们羡慕和仿效的标座。在贫富悬殊,身份差距,制度不公等压力下,进城民工们在道德上无所适从,其原有道德抗拒力最终因残酷现实而降服,转而奉行“城市人能做的,我们都能做”的简单道德逻辑。然而,中国都市化人性是普遍的麻木和冷漠,有道德勇气者寥寥可数,城市“好人”的哲学则是坏事不干,好事不做,惹不起,躲得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乎冷血动物,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荡然无存,又缺乏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如平等、公正、理性、宽容等等,甚至不具有起码的平常心态。无论城市人自身在一座城市里有多幺微不足道,当他们面对比他们更弱势的农民时,就表现出骄横自大和沾沾自
喜,毫无良知的内疚感和羞耻心,更缺乏反思内省的道德勇气。因此,当十亿农民都向这些所谓“高等国民”看齐,其结果使整个国家走向彻底缺德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凡到过大城市的农民,原有的道德水平必然有所降低,“良心变坏”。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严重匮乏个性精神和正义元素,宗法伦理又是一种缺乏正义勇气的贫血道德,使得中国文化整体无比阴森,以致审美与价值上倾向消极冷漠,缺乏人性张力和正义热情,这大概是中国人冷血“国民性”的文化根源。所以,愚民思想和愚民政策在中国大行其道,即使今天,城乡两级户籍制度毫无松动,这一户籍制度显然是集权与奴役的新变种,那些在这一制度中受益的市民社会持着天经地义和麻木不仁的态度,而农民有一种认命的扭曲心态,那就是他们诉不尽然的自我埋怨和自我嘲弄:“谁要我们是农民呢?”。路遥是最早对城乡户籍不公制度发起抗议之声的文化人,与《人生》同期的“伤痕文学”便是一片哭诉声,通篇充斥着“下乡者”、“下放者”的不幸经历,这固然没有错,但本质上漠视了那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们的不幸命运。换言之,伤痕文学哭诉的背后,隐藏着城市人的道德危机。中国虽是个传统农业文明大国,却有着以“农”字为耻的国民心态,“农民”一词是中国城里人贬人的口头禅,实际利益的歧视就更指不胜指了。赵本山每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扮演农民那套绝活之所以那幺受欢迎,就是因为愚昧、丑陋、穷酸的农民形象已成为人们捧腹笑料。城里人习惯以歧视农民而获得价值优越感的满足,也是一种幸灾乐祸与**心理。当前学界“贫富”、“城乡”或“三农”问题炙手可热,实质上并非一种社会自觉的良知,而是一种社会两极分化矛盾的危机反应,因为今天中国农民越来越不安分守己、低眉乖顺,而是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愈来愈缺德性,这才引起市民们的恐慌和学术界注视。由于市民社会对现有户籍制度改革的冷抵制,使得“一国两民”问题遥遥无期,甚至有人公开起来维护这一丑陋的制度。
  
  最近,北京官方对外地人采取颁发给外国人的“绿卡”政策,只适用于那些对北京有“特殊贡献”人士,通常都是些暴发富商,普通民工显然无法享受这种特殊待遇,暂住证,挨罚挨关是他们人人不可逃脱的恶运。目前大城市户口价值三至十万不等,连一般城镇户口也需三至五千元,许多地方公安部门以抓人罚款,贩卖户口为生财之道。城市中小学校对无户口求学者高额收费,使得大部分民工家庭不敢问津,子女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
  
  通常而言,愈是现代性大都市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国则不然,仅北京上海两地便有一种普遍严重的都市病态人格,京沪人那种沾沾自喜的优越感往往建立在外地人的痛苦之上,而且两地人的麻木和冷血可谓中国之最,与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极不相称。荒唐的是,网上京泸两地网人互相贬斥、拆台,一决高低,显然是狭隘而偏执的市侩习气在作祟。总体上,两地人都恶劣地排斥、歧视外地人,民工被无辜伤害最为严重。北京人一贯的霸道狂妄与上海人一贯的骄傲自大,皆成中国都市人格病态特征。尤其北京人皇城根观念更为膨胀病态,事实上,北京哪一样值得自满的东西不是来自全国人的血汗?北京人把绕几句不阴不阳的京腔视为了不得的高明文化,殊不知那是过去宫人专有语言方式,既不高雅深奥斯文,更不是什幺贵族派头,热爱故乡或家乡的本位主义无可厚非,可谓人之常情,但绝不是沾沾自喜和攀比压人的宝器,可见中国城市阶层是多幺缺乏包容与开放的现代素质,跟纽约、伦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无法相比,这种冷血城市,居然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经济和教育的中心,似乎就注定了中国现代化走向彻底“缺德化”。
  
  中国都市人习惯把善良与诚实当作“傻冒”行为,视脏活苦力为贱民职业,意味着对劳动与劳动者的藐视,显然是因为城市人在长期的皇粮制度中养尊处优所致,再加上城市又是集权势力的中心地带,权力本身充满了冷酷和血腥,戕伤良知和正义,可是它现在成了改造十亿农民的灵魂加工厂。
  
  那些搞旅游观光的山区,常常率先城市化,人们普遍见钱眼开,坑蒙拐骗和敲诈勒索渐成常态,跟城市人接触多了,即使在深山沟里也会道德败坏起来,而且经济意识提高就意味着道德水平的降低,在中国可以说是普遍现象。笔者曾到瑶族山寨,见当地妇女的服饰很有特色,便请求给她们拍几张照片,她们却一致拒绝,说除非给钱,不然她们是不让国内游客拍照的,她们却很乐意让外国人拍照,我一打听,说是从前国内观光客和摄影者给她们拍照,总是许诺寄给她们,结果却是杳无音讯,反而外国旅客很守信用,只要给个地址都能收到相片。我在丽江,也遇到同样的事情和同样的说法。农民传统德行,一遇城市人或一进城,便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中国本来就缺少宗教信仰,拜神磕头也只是求财避祸,难以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信仰的普遍准则。长期的封建专制,只有统治者才可以唯我独尊、自我神化,绝不容许任何普世性宗教超越世俗皇权之上,一旦政权腐败,社会风气随之糜烂。道德本是一种从下而上的普遍社会自觉,它不足以取代法律的功能,重德严法,两者都是任何一个健全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道德只是社会肌体的免疫力,法律则是一种不得已的外科手术。道德高度依赖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经验判断,这是它相当脆弱性的一面。
  
  今日,中国政府自诩“便宜劳动力是中国傲居世界的最大优势”,而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却是建立在奴役与剥削、压迫与歧视之上的。大量的外汇,便宜的粮食,高高的洋楼,充足的商品,五花八门的洋货奢侈品和神话般的经济增长率,全建立在歧视和排斥农民之上。民工进城,成为检验中国中产阶级市民社会以及知识分子道德素质的试金石,也是社会公正与良知的一道砝码,丑恶政治和缺德文化的一个见证。一个不知羞耻、忏悔、公正、宽容和同情的社会,必然是个毫无内聚力和希望的社会。

作者: 天才—岳    时间: 2003-10-19 13:31
好文,我喜欢,顶
作者: egg    时间: 2003-10-19 19:25

好文章就是要顶

作者: 1029    时间: 2003-10-19 23:02
不喜欢中国,有条件的可以去除中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制度统制下的国度.

中国不是一个个体~她是由每个合法的中国公民所组成的社会结构.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难道我们只有抱怨么?难道真的就一点都体会不到我们所得到的优越性?有点可悲~
  
  真希望次文不是一个国人所写,不是一个国人所转.
作者: HOGWARTS的猫    时间: 2003-10-20 00:00
好象外国人就是完美的,就是高尚的代名词。

上次在茂名南路的十字路口,偶和一大爷大妈站在路口等红灯,就眼瞅着一金毛老外熟视无睹的走过去。

我心说算了,还是少损两句,人家一外国色盲也不了解中国国情,都是外事办那帮孙子没给人家安排培训,没跟人家说明白在交通法规这个问题上,他们是没有外交豁免权的。

作者: lytimstg    时间: 2003-10-20 10:27
好文章!!!看我的签名!!!
作者: Marykey    时间: 2003-10-20 15:41


很多时候
很多事情
不可能完美

但是你必须坦然接受

不喜欢听到这样说自己的国家

虽然不是很完美

但我仍然热爱她!





作者: xjl    时间: 2003-10-20 17:37
文章写的太好了

我一直在酝酿这样一篇 关于我们城市道德沦丧的文章 可惜苦于写作水平的低下,一直没敢写


另外Marykey,

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国家不能靠虚伪光环来得到进步,批评是政府动力的源泉
批评政府才是真正的爱国,我以为。


还有,我们是在论坛,在论坛,一个ID,所能做的事情仅仅是语言上的,唤起一部分人的意识,某些数字同志总是说“难道我们只能抱怨么”
告诉你论坛ID的确是只能抱怨!
现实中谁了解谁啊?
我们只能做社会上已经为数不多的,在普遍道德低下的城市中还保持一点怜悯心的人
我这一点点,也是在一点点被削弱
看看我的骑士8的准则,每一条,我都不再完全拥有了


作者: 1029    时间: 2003-10-20 17:59

   体现的问题是现实的,需要揭露。但是可以肯定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我觉得这不因该是一个中国公民所写的,至少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大家可以看到,文中大量使用到了,“中国”,“中国政府”)

而且本文例举的都是弊端,哪个国家没有呢?总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比较?呵呵,未免有些不公平。而且所说的弊端也不过只是一小部分,切勿以点概面~

相信大家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写这样的文章难道真的是为了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么?呵呵~
作者: 1029    时间: 2003-10-20 18:23
   相信仔细看过次文的朋友都因该清楚的明白这篇文章的目的性~
  
  我有很多外地的朋友包括北京,都能非常融洽的在一起工作或者生活。当然我不否认有那么些人会有一些地域或者民族上的分歧。但是美国或者一些欧美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先前的日耳曼人讨厌尤太人,美国人讨厌印地安人,英国人讨厌非洲...等等。目前为止民族或者说是各国人种好象还未全球化,我们没有办法去避免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客观问题不仅仅存在在我们国家,而是任何国家都会有的,尚待结局的问题。

   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热爱我们的国家,但是千万别丧失了我们因有的是非辨别能力,别让自己对我们国家的制度与环境所动摇。
       


此贴由 1029 在 2003-10-20 18:26:10 最后编辑
作者: ziyinghe    时间: 2003-10-21 23:45
强烈申明:不喜欢此文。此文作者几十年的书白读了,国家的钱白花了。社会道德的确不太好,可作为“清醒者”(姑且名之)是不应该抱这种态度的。强烈鄙视!!!!
作者:  舞月      时间: 2003-10-23 18:32
一杆子就打倒了中国几千多年来的宗教、文化这些上层建筑
一杆子就否定了“城市精神大讨论”的结果


与其说这帖子关注的是道德问题,倒不如说这帖子是在关注中国的数亿农民。农民的道德观是模仿而形成的?“中国中产阶级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道德上微不足道的群体,也缺少成熟的现代性价值观念,对外来民工不具有道德楷模作用。”农民的道德观是从何模仿而来?“在贫富悬殊,身份差距,制度不公等压力下,进城民工们在道德上无所适从,其原有道德抗拒力最终因残酷现实而降服,转而奉行‘城市人能做的,我们都能做’的简单道德逻辑。”城市的中产阶级就不属于城市人的范畴?矛盾!究竟想说明的是什么呢?

“当中国广大农村兴起‘向城市人看齐’的新大跃进运动,都市成了农民们羡慕和仿效的标座。”矛头直指城市化?意指农民应归于农村?

既然谈中国的道德现状问题,又何必将城市居民的道德与农村农民的道德份开看呢?
农民的道德完全受城民的影响,而使原本纯朴的农民的道德也“沦丧”。农民的道德观在城市居民的道德观中开始被同化,而同化的结果没有受到城民的认同,依然受到城民的排斥?

作者: 寂寞幽魂    时间: 2003-10-23 23:02
是小妖写的吗?在那个神州五号的帖子,我专门回复了你的发言,可以先去看看。

这里我对城市的问题发表一些拙见。似乎以上各位都不是很清楚现代化城市产生的原因。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私有化生产方式的必然要求,或者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鼓励——甚至无需鼓励,这件事情本身就在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我想提醒各位注意的是中国到现在依然是一个生产力相对欠发达的国家。这里的“生产力”可以特指第二产业,或者说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而这种相对落后,指的是具体生产方式(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产生的产品量(高产出的代价是高投入,还有重复建设)。这些现象正证明了中国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任何国家不可能越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因此,我们所出现的种种(道德)现象,可以说和欧洲各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大规模发展前期所遇到的情况十分相像。这一点,从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不断的提到“公开的卖淫”就可见一斑。由于中国的人口特点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劳动力的廉价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马克思时代的欧洲,工人们只能住在破落的贫民窟里。(这种贫民窟和美国现在的贫民窟是两个概念。美国现在的贫民窟你能看到汽车和冰箱。)
农民离开田地进入城市,在欧洲是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手段(洋吃人)实现,而在中国,却变成了通过城市的相对高收入来实现。但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却是一样——那就是不断有小农阶级的成员加入无产阶级的行列。中国现在据说还有10亿以上的农民。而如果按照美国的农业生产人口比例,中国的人口规模对应的农民数应该不超过2亿。这样一比较就可以发现,即便是去掉5千万人成为老板,还会有7亿5千万的人成为无产阶级——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当然,或许那个时候中国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这不会使庞大的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减少多少。当这个状态维持的时间一长,会发生什么情况?中国的执政党公开宣布的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无论大家是不是相信这句话,在面对着10亿以上的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句话不想做,也得去做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我在文中看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市民,有着自己坚定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核心支柱。”但是,我不知道作者是否考虑过,这种西方的道德,是建立在丰衣足食,建立在数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对全世界的掠夺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去查阅一下西方各国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就可以发现,真正的“良心变坏”是那些爆发起来的资本家——就像现在中国的情况。

诚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两千年完善的封建帝制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向更高级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所有国民的意识和行为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文中所述的情况,虽然夹杂着中国国情的因素,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避免的阶段。我们所该解决的问题,则在于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和环境,使这一阶段尽快地度过。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这一阶段手段就是战争和掠夺。建立在从大量贫困国家(包括中国)掠夺以及剥削得来的财富上的社会,自然是高度福利,高度文明。然而这一手段,很遗憾,我们无法使用。

就像1029所言,不能对我国的制度和环境有所动摇。自己想一想就能明白,中国政府目前所做得可以说是能做得最好的了。换了谁来统治中国都不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因为目前大的政策是正确的,而中国的基础是糟糕的。无论是道德也好,民主也好,都是要建立在“高度的精神文明”之上的,或者说大量高素质的国民基础上。而“高度的精神文明”则是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期,人类不可避免地出现或多或少的道德沦丧——中国是这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他们甚至变本加厉的用残酷的战争手段增加自己的财富。难道大清帝国的皇帝能和那些帝国主义谈论“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吗?而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问题都会一个一个得到解决。列宁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那么,是否能想象一下一个全部国民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国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这是大多数国家努力的目标。因为正常的领导人都明白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而这种情况一旦实现,很多现在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就都能做了。

好了,请不要对即便是大量的负面现象怨天尤人,应该做的是从自身做起,不与之为伍,进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改变这些现象的人。
作者:  舞月      时间: 2003-10-24 06:28
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说不带有任何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痕迹吗?

关于中产阶级,西方最稳定的橄榄型社会中占多数人口的阶级,而橄榄型社会是最稳定的一种社会结构。不过~楼主的帖子里面似乎混淆了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层的概念。

中国体改委的一个人曾经说过这么句话:最高层规划和设定的是一个圆,交到下面去执行的时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慢慢的变成一个椭圆。实际上,在中国,圆变成椭圆也还不算离谱,至少还都沾着个圆字,有时候恐怕生几个犄角出来,变成了多边形了~!


作者: xjl    时间: 2003-10-24 09:46
不于之为伍
听起来不错
呵呵
没有这些人的扶持,你能揽到权利,来改变什么吗
没人拉一把,永远只能做下层者,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而这些拉你的人,你认为他们是不是“之”呢


作者: Joe    时间: 2003-10-24 10:05
文章揭露了一定的社会现象,但笔端过于淅沥,直刺中国政府似有颠覆之倾向
其实中国本就地大人多,无论给哪个政府来管都会被骂。
笔者所举之“纽约”“巴黎”等例不足为证,在哪条纽约繁华的街后没有一条阴暗的小巷呢?巴黎的红灯区更是世人皆知。
关于城乡户口问题现在也已渐模糊,在上海03年后出生的小孩都报居民户口,笔者的几万户口费又是从何算出呢?
观点可以偏激,揭露可以深刻,但动荡不是我们所要的
对于国家政权之类,一动不如一静
作者: 不戒和尚    时间: 2003-10-24 16:18
社会的取向而已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真正的约束力是社会取向,在50年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空前的高,是因为道德高尚的人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那个年代,钱好象用不是很大.

现在的中国,社会的取向在价值.纯的道德是不会为社会所效仿的.因为,钱现在的用处很大.

而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社会又重新认识了道德的价值.因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已经到了一个阶段,钱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且很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社会要进步,自然就会提高道德的价值.

这也就是马爷爷说的,螺旋式的上升.

如果上面的有人看不懂,再举个例子吧
80-90年代,中国商人,以骗为主,注重信誉的不多,也很难生存下去.
到本世纪,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有重新被很多成功的商人提出来.

这也是个循环.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自我调节.用利益来调解,而且利益有时候也不单单是指钱.

作者: xjl    时间: 2003-10-24 16:21
马爷爷……马爷爷是谁 我在想……非常苦,想不起来
作者: 漂浮爱情    时间: 2003-10-24 16:27
原因?

所有的原因想过吗?

想的出吗?

敢说吗?

够了吗?
作者:  舞月      时间: 2003-10-24 17:21
姓马 名克思
隔壁弄堂里 付不了电费 打着小油灯的那马大爷啊~
作者: 猪猪爱花香    时间: 2003-10-24 17:27
太长了,看得眼都花了
作者: 亲亲小妖    时间: 2003-11-14 21:53
[quote]原文由 寂寞幽魂 在 2003-10-23 23:02:16  发表

我今天看到你的回贴了……

感觉哦,你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你觉得一切应当从自己做起,是么?
我同意你的一部分看法,至少当我们反复学习“三个代表”的时候,我们想到的往往是“我应该如何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是吧?

转这个贴子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帖子里的某些观点过于偏激,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不过,转贴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问题,让更多的人从情情爱爱中睁开眼睛,多关心一些时事;也为给一些过于乐观的朋友提个醒,看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看到很多朋友一起来参与讨论,我们应该高兴,我们的国家也需要我们这样的讨论,是褒是贬不是重点,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关注她,不是吗?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