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嘉定只知道建设新城,就不知道推进一下新农村建设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诅咒之刃    时间: 2016-2-16 09:30
标题: 嘉定只知道建设新城,就不知道推进一下新农村建设吗?
本帖最后由 诅咒之刃 于 2016-2-16 09:32 编辑

农田红线是不能超,但是现在嘉定还有多少实际意义上的农田呢?

看看各乡村,还有几个人去种地的?还不都是花个几万块钱造个十几间违章建筑给外来人口租用,一个月收租个几千

造成的影响是农田被荒废且无法被征用(红线啊红线),人口混乱、治安脏乱差,问题突出,而且由于农村的零碎分布,交通、配套都不好设置,老百姓居住条件不好

建议推行以下新农村建设
1、将零星的农村集中化,在嘉定建造十来个大型农村居住地,让农民统一住上小洋房,集中地另外配套基本医疗、教育以及交通、生活设施,同时可以由村委统一建造现代化宿舍楼,用于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增加村里收入的同时也便于管理外来人员
2、将零碎的农田整合化,种植农产品、提高农业效率,同时也可以腾出更多的农地,将农用地红线上降下来,保守估计至少可以腾出20%以上的农用地
3、对于那些在农村有老宅,但是已经不住人的,也可以选择宅基地置换,置换城里的大型居住区

例:
大型农村居住地方案:
占地面积:7000亩,其中大型居住地800亩,农用地6000亩,其他用地200亩
居住地:800亩(含550亩住宅、250亩医疗、文体、配套等用地),设计小洋房1200栋,村委宿舍楼12栋(可居住户数720户),合计人口设计5000人
农用田:统一承包,分配,管理,现代化规划
配套:义务制学校、社区医院、综合超市、公交站点、文体活动场所等
预计投资(不含土地):5亿
预计可节省土地:1000亩

全区投资规划:10年建造12个大型农村居住地,增加约6万农业人口(其中本地农业人口保持3.6万,外来农业务工者2.4万)平均每年政府投入6亿,可节省农用地约12000亩(8平方公里),目前据说是超红线3、4个平方公里,这样政府还能在需要的地方腾出4平方公里土地,另外可以增加农业创收





作者: siyanzhaohua    时间: 2016-2-16 09:41
想法很好,但也只能是想想吧~~~~~~~~~
作者: yw2kye    时间: 2016-2-16 09:42
新农村建设就是外墙给你刷刷白,水泥路铺一条、再最多村里造个老年活动室(这算好了)。
作者: tvtumama    时间: 2016-2-16 09:46
地方缺少自主权、缺少远景规划、缺少城市管理制度设定,好比小套里住了10个人其中一半还是流动人口,户主还要每年换一下,其结果是无法管理只有随娘错比起些了。
作者: 透乱    时间: 2016-2-16 10:01
帮帮忙,自从那个规划新城的区长调到浦东去以后,新城基本上是自生自灭,是马陆自己在弄.嘉定那帮老爷老早回去弄他们自己的老城区去了.
至于农村,要看你们村的那帮人心黑不黑了..
作者: 日月星    时间: 2016-2-16 10:08
yw2kye 发表于 2016-2-16 09:42
新农村建设就是外墙给你刷刷白,水泥路铺一条、再最多村里造个老年活动室(这算好了)。 ...


村里说下来2个亿,无非就是挖挖河,粉粉墙,垃圾等环境一塌糊涂的还是原样吧
作者: 无惑之    时间: 2016-2-16 11:20
楼主,现在农村出租房的行情,如何?知道的说一下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6-2-16 12:20
还有多少80、70、60后的住在农村的?开发农村不出政绩的
作者: 诅咒之刃    时间: 2016-2-16 13:15
朴志诚 发表于 2016-2-16 12:20
还有多少80、70、60后的住在农村的?开发农村不出政绩的

如果农村可以搞得很好,家家有三层小洋房住,有配套设施,种种田一个人一年有10万纯收入,到时自然会有人愿意去农村的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6-2-16 14:07
农宅置换到镇区集中,家家小别墅。
作者: 潜水鱼    时间: 2016-2-16 15:45
北管大队的路过(据说我们那里准备搞农宅置换)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作者: 夏日    时间: 2016-2-16 20:25
10人8主张,那能搞得好呀
作者: 罗迪克    时间: 2016-2-16 20:26
主要还是外来人口太多,城市超负荷了
作者: 夏日    时间: 2016-2-16 20:28
5只节头骨,放6摊朗,还朝令夕改,侬刚啊搞的好。
作者: 都市网在线领导    时间: 2016-2-17 04:55
真没有办法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6-2-17 06:26
潜水鱼 发表于 2016-2-16 15:45
北管大队的路过(据说我们那里准备搞农宅置换)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置换到哪呢
作者: 道姑    时间: 2016-2-17 06:28
楼主的建议非常好,应该选你为本地区领导人,可惜我们小民没有选举权。
其实你的这个思路早已经在苏州无锡苏南一带实现了,他们那边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集中规划布局,留出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于工业建设或者专业农业发展。现在去苏南你去看看,完全看不出农村与城市的差别。真的很羡慕苏南尤其是苏州,如果嘉定没有被划到上海市,现在的嘉定应该还是全国百强县之首,人民过着富足的生活,城市农村均衡发展。强烈要求嘉定脱离上海市,回归母亲苏州市管辖。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6-2-17 07:57
诅咒之刃 发表于 2016-2-16 13:15
如果农村可以搞得很好,家家有三层小洋房住,有配套设施,种种田一个人一年有10万纯收入,到时自然会有人 ...

就算免费配,还是大多数住城里,留下老人留守
作者: 诅咒之刃    时间: 2016-2-17 09:10
朴志诚 发表于 2016-2-17 07:57
就算免费配,还是大多数住城里,留下老人留守

如果以下对比的话,我倒是愿意留农村
1、农村:三层小洋房,现代化农业(雇几个外来人员帮忙一起,有现代化农具),一年能赚个10~15万
2、城里:小高层公寓,办公楼企业白领,朝九晚五有时加加班,一年赚个10万多
作者: zqs_6998    时间: 2016-2-17 09:13
嘉定哪里只建设新城了,除了华亭全在大拆大建

要么Lz家没被拆到,就觉得嘉定都没在建设
作者: zqs_6998    时间: 2016-2-17 09:21
诅咒之刃 发表于 2016-2-17 09:10
如果以下对比的话,我倒是愿意留农村
1、农村:三层小洋房,现代化农业(雇几个外来人员帮忙一起,有现代 ...

现代化农业,还需要几个农民,一家人中几十亩上百亩毫无压力的,农业用地就这点,没田中的农民咋办
要是和以前一样,一家就那点地,粮食要卖到多贵才能赚到15万的收入
作者: 诅咒之刃    时间: 2016-2-17 09:25
zqs_6998 发表于 2016-2-17 09:13
嘉定哪里只建设新城了,除了华亭全在大拆大建

要么Lz家没被拆到,就觉得嘉定都没在建设 ...

近2年我倒倒没觉得大拆大建,动迁明显放缓了

以前孙发展新城,现在马注重文化,毕竟市文明办出来的,所以现在的很多规划用地都是文化设施
作者: 潜水鱼    时间: 2016-2-17 09:36
chinaspirite 发表于 2016-2-17 06:26
置换到哪呢

我上次开过贴的 好像是包桥小区边上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6-2-17 11:04
潜水鱼 发表于 2016-2-17 09:36
我上次开过贴的 好像是包桥小区边上

那不错,就在新城东区了。
作者: 爱心狼    时间: 2016-2-17 14:58
问下,台北风情街开张了吗?
作者: ljd_1    时间: 2016-2-17 15:26
潜水鱼 发表于 2016-2-17 09:36
我上次开过贴的 好像是包桥小区边上

哪来的消息?可靠吗?
作者: ljd_1    时间: 2016-2-17 16:01
潜水鱼 发表于 2016-2-17 09:36
我上次开过贴的 好像是包桥小区边上

我听北管的人说是在戬浜镇西南面,马陆驾校北面,好像在申霞路附近
作者: 潜水鱼    时间: 2016-2-19 07:30
本帖最后由 潜水鱼 于 2016-2-19 07:38 编辑

是下面图片中的吗 我们那里到现在还没公布 外面大家都在传说 是传说中的要拆  

不过好像是真的要拆 我家去年红线外的 被拆违了 拆掉的时候

和北管大队的最大的领导谈的 领导暗示我们马上会有这个建设




作者: ljd_1    时间: 2016-2-19 09:41
潜水鱼 发表于 2016-2-19 07:30
是下面图片中的吗 我们那里到现在还没公布 外面大家都在传说 是传说中的要拆  

不过好像是真的要拆 我家去 ...

对啊。。去年村民开会就说“可能要拆”。。这种话不会随随便便说的
作者: 123jirou    时间: 2016-2-19 12:59
朴志诚 发表于 2016-2-17 07:57
就算免费配,还是大多数住城里,留下老人留守

我也愿意,停车也方便!~~
作者: 樱之风    时间: 2016-2-19 13:40
只知拉动GDP
作者: 99571    时间: 2016-2-19 18:26
以建设新城来掩盖农村的破烂,南北两极分化。嘉定新城,在中国的新城里只能算个pi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