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之魂
如果说,一定要在琅勃拉邦做点什么,那么就去参观寺庙吧。与泰国的清迈一样,琅勃拉邦仅市区内就有36座寺庙,而且各不相同,其中被列为东南亚名寺的有香通寺、迈佛寺和维春寺等,是名副其实的佛都。有的寺院古榕蔽天,有的寺院花木繁茂,有的寺院大佛塔耸立。寺庙装饰有的以红色为主,华贵雍容;有的以金色为主,灿烂辉煌;有的以黑色为主,庄严沉贵。
香通寺(Wat Xieng Thong)是琅勃拉邦最有名的寺院,也是唯一要买门票的一个。香通寺坐落在最北端湄公河与南坎河交汇而形成的半岛上。香通寺主殿始建于1560年,也是琅勃拉邦最漂亮的寺庙。寺庙由Setthathirat国王于1560年建造,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资产。 以前,香通寺是当地举行最高仪式的地方,它离普西山王宫不足1公里,国王的葬礼和婚事都会在此举办。虽然之后寺庙遭到了战乱破坏,却得以保存,并得到了修复。不过,比起那些东南亚著名的金光灿灿的寺庙,香通寺算得上质朴,寺院外面的后墙上镶嵌着的栩栩如生的树的图案是用马赛克拼成的,非常值得驻足观赏一会儿。
除了香通寺外,在琅勃拉邦旅行最妙的地方是,你总会与一些不知名的美丽小寺庙不期而遇。普西山山脚一侧的Wat Pa Huak,与其说这是一座寺庙,不如说是一个房间。未加修饰的经堂有着古朴的外形和残旧的壁画,翻动门口桌上的画卷,也不知是谁画下这些漂亮的菩提树和佛像,再印上价格,那就带一本走吧。而春孔寺更像一座精美小巧的花园。说不上这里到底有多少花,当地人只知道九重葛盛开的时候,满地都是艳红色的花朵,扫也扫不完。基本上这些小寺庙你根本无需费力寻找,每天闲逛,总能碰上几个。
人间烟火气
傍晚,坐上游船,开始了一段湄公河之旅。夹河的高山被密密的丛林覆盖着,一层薄雾笼罩其上。而东南亚的云不断变幻着表情和形态。在转过一个弯之后,远处的山突然看起来一片雾蒙蒙,似乎没有人可以到达那里。船夫将船停下,等待着日落的降临。与以往看过的那些壮丽日落相比,湄公河上的日落不是什么绝世美景,它没有绚丽的红,也没有一大片的金,只是泛着浅浅的银,如同琅勃拉邦,一切都是淡淡的。据说,德国摄影师Hans Georg Berger花了16年的时间在琅勃拉邦感受这里的生活,而对于来自喧闹都市的游客来说,一天的旅行已经让你无法忘记了。
入夜的琅勃拉邦则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湄公河畔的小酒吧保持着本真的朴实,木桌上铺着格子棉布,一棵高大的凤凰树就在你的头顶张扬着红花。游客疏疏落落地分散在河畔的不同食肆里。说起来,老挝菜并不好吃,不然在东南亚菜在国内如此红火的当下,怎么就不见有做老挝菜的餐厅呢!与邻近的泰国人善用各类香料不同,老挝人并不擅长烹饪,使用香料的手法更是非常随意,好像也不怎么讲究口感的搭配,所以几天吃下来难免有些失望,只好以河粉和法棍三明治随便打发。倒是火锅还挺摆得上台面的。老挝火锅有点像韩国烧烤,桌子中间挖一个洞,填满木炭。服务员会端上一个大铁锅,上层高高隆起,是烤肉用的,蔬菜和海鲜则放在边上的汤里炖煮。由于放了海鲜的缘故,汤头非常鲜甜,再打两个鸡蛋。放点米饭下去,绝对让吃了几天寡淡河粉的味蕾瞬间激活。此时再配上一瓶老挝啤酒,那应该就是整个老挝之行中最美味的一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