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昆山古村落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标题: 昆山古村落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2-20 09:20 编辑


歇马桥村是千灯的一个行政村,2010年8月由原来的歇马、荣项两村合并,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有人口千余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2-20 09:24 编辑


为保护歇马桥传统村落,至2010年千灯镇政府已投入1000多万元,对明清建筑加固,整修,保护,修复3座古桥、500米石板路,修建韩世忠陈列馆、孝子牌坊,老街铺设青砖,开展河道清淤、护坡打桩加固等。重现老街、传统村落风貌。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2-20 09:21 编辑


为方便大石浦江南北往来,在江上筑桥一座,人们称之为“歇马桥”;又在桥南50米处的大头浜修建另一座桥,叫南歇马桥。两桥至今保存完好。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2-20 09:22 编辑


歇马桥自古以来是一个热闹繁荣的小集镇,市河由北向南呈S型,集镇沿市河而建,南北长约1000米,鼎盛时分街道两旁有90多家店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尚存许多老式楼房,其中陈宅、夏宅均为老式厅堂建筑,此外还有距今100多年的桂花、黄杨等古树名木。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2-20 09:22 编辑


相传南宋时,宋金交兵,名将韩世忠曾带兵在此休整。该地水草丰茂,适宜放养战马。故有“歇马”村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28 编辑


赵陵山遗址,位于张浦赵陵村。赵陵山,原名赵灵山。占地约1万平方米,海拔10.5米,为椭圆形土墩。1990年、1991年、1995年曾三次挖掘。发现良渚文化早期大型土筑高台、墓葬等。在厚达9米的文化堆层中,上层为春秋时代遗存,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下层为崧泽文化遗存。三次挖掘共清理良渚文化为主的墓葬94座、文物600余件。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32 编辑


姜里村是张浦镇的一个行政村,2001年并入姜杭村,与周边的南巷、中村、后村统称为姜里,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全村有238户923人,耕地1781亩。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42 编辑


门口的八卦图。姜杭村之所以被人称作太极水村,除了东岳庙坐落于此,使之与道教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外,村庄布局形似太极八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原姜里村所属的中村、后村、南巷三个自然村落中,中村居中,两水环抱。北面隔河为后村,南面隔河为南巷,两水中有小岛,为自然冲积而成,从空中俯视姜里三村,如同天然的八卦形状,姜杭民宅环绕姜里潭而建,形如太极,村中道路弯曲似迷宫,整个村庄犹如一幅八卦图。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47 编辑


姜杭是一个与水相融的村庄,入村没几步,一大片开阔的水面便映入眼帘,民宅依水而建,姜杭村的水清澈见底,没有污染,被村庄环绕着的姜杭潭泛着微微的涟漪,倒映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43 编辑


响铃桥坐落于村庄中心,横跨姜里潭,如今的响铃桥和普通水泥桥无异,走在上面自然不会发出铃响声。据说,响铃桥设计十分精妙,桥面中间略高,两头低,正是这种巧妙的石板和桥梁构架,使两者能撞击发出声响,大到牛马,小到猫狗,只要有物走过,都能发声,石板敲击的声音传播到河面,便变成了起伏不一、悦耳动听的响声,宛若铃声,响铃桥也因此得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54 编辑


“江南水乡,碧水流淌,商鞅湖畔锦绣姜杭,形如太极,源远流长。”歌词唱出了 江南水乡与时俱进的优越地理位置。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48 编辑


东岳庙,姜杭村民们喜欢称它为“老庙”,庙处姜里村西,为张华港、大直港、大慈港等9条江水的汇合口,称为“九龙口”。据传,东岳庙始建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由道士翟守真所建。据说,庙内早年有硕大无花果树一棵,有道士居住,设有主持,供奉东岳大帝,名声赫赫,为江南道教圣地之一。历史上的东岳庙几经毁建,但至民国初年,东岳庙仍颇具规模,其占地1400余平方米,栋梁画廊雕刻精美,气宇轩昂。“文革”前后被全部毁坏。1998年12月,重建东岳庙。2012年8月,姜杭村投入50万元,对其围墙、山门等进行了修缮,如今的东岳庙依然香火鼎盛。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51 编辑


姜杭村百分之六十以上是水面,所谓“水中有村,村中有水,水中有岛”。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09:59 编辑


姜杭村还有一片新栽的小树林,还有健身步道,供附件村民健身。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01 编辑


张浦镇金华村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有26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落,1003户农户,总人口3591人。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06 编辑


金华村四面环水,除了建筑物,就是树木园林。道路整洁,河水清澈。如果是夏日,步入村庄,会觉得凉爽不少。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06 编辑


金华村投资533.2万元,建造了拥有古典式园林建筑,面积为2075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行政管理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党员服务中心、日常便民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综合治理警务站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厅。通过整治与建设,金华村环境优美、风景怡人,公共服务中心各项服务功能完备,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0 编辑


陶家桥村位于千灯镇南,紧邻淀山湖镇。2001年8月三村合并成区域面积3.9平方公里。全村有258户1153人。耕地2130亩。陶家村沿尚书浦建造民居,有河东和河西两村落,南北各长400米,中间有石拱桥连接。
据史书记载,陶渊明第九代裔孙陶岘,于唐开元二年定居于村中。陶岘学识渊博,经济、文学都很出众,并擅长音乐,传为江南丝竹首创者。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1 编辑


陶家桥跨尚书浦,地处村庄中央。唐宋时建有木桥。1616年由陶叔平与沈松源合建石桥,取名尚书桥。清康熙年间重建。桥长30.9米,宽5.8米,高9.85米。南北各刻有桥联。2007年,千灯镇政府投资80多万元重建,基本保持原貌。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2 编辑


位于桥北近200米处位于一古银杏树,距今已有550年之久。现为昆山古树名木一级保护树木。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3 编辑


淀山湖镇以湖取名,原名淀东镇,旧称杨湘泾,解放后几易其名。1993年3月更名为淀山湖镇。全镇面积为65.84平方公里。这是淀山湖镇老街——西大街。
P.S。在这条老街的东段,有着享誉32年的小馄饨,昆山人叫它泡泡馄饨。与正仪的小馄饨一样,关键在于包馄饨的手法,皮要像刚织出来的白布一样,都能透光。另外口感的好坏则在于馄饨汤,这么多年,汤一直用鸡骨头汤和猪骨头汤熬制的。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3 编辑


淀山湖汽车站坐落在新乐路北,中市路西。1992年竣工投入使用,主楼3层,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其中候车室598平方米。其余是办公房,职工宿舍等,站内停车场占地2685平方米。站内除了往返于昆山汽车南站的113路,还有往返于青浦的长途车外,其余都是些淀山湖村村通线路。不过候车区连个椅子都没有,也见不到调度室,连问个路都很困难。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5-11-8 10:1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5-11-8 10:14 编辑


金家庄村位于淀山湖镇南,西南部位伸入淀山湖中,形成半岛。村中有“十”字形小河,把村庄分为4块,小河上建有古桥4座,东南西北分别为福安桥、永庆桥、南学桥和甲子桥。全村户户紧挨河流,曾是商业繁华的农村小集镇。站在庄南端向远处眺望,800里淀山湖尽收眼底,苏曼殊诗云: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作者: 乐石    时间: 2015-11-8 11:18
亲切的回忆呀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5-11-8 12:14
江南好地方
作者: 跨越彩虹    时间: 2015-11-10 09:39
顶一个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