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来沪人员无序增长致社会治理难 徐行镇全面布控 [打印本页]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9-4 10:43
标题: 来沪人员无序增长致社会治理难 徐行镇全面布控
沪人员无序增长导致的社会治理难题,在地处嘉定东北部的徐行表现得淋漓尽致。总量增长、素质偏低、结构失衡……面对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重瓶颈,站在十字路口的徐行必须作出抉择。户籍人口只有3.1万人的徐行,来沪人员却超过7万人,人口结构的严重倒挂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10年,来沪人员以年均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徐行“不可承受之重”。全方位设防之下,多年来持续的增长态势得以遏制,今年更是在去年基础上减少了1600多名来沪人员。“拧紧水龙头”,徐行才刚刚开始。

被扰乱的生态圈

每个工作日早上7:00不到,徐行镇曹王地区的前曹公路,这条城乡结合部的小路,面临的交通压力不亚于市中心区的主干道。挂着各地牌照的私家车,以及装满货物的大卡车,因为拥堵烦躁地发出分贝各不相同的鸣笛声。

前曹公路丰凯集贸市场对面的一家早餐店门口挤满了人,没人规规矩矩排队,营业员判断先来后到的标准就是谁的嗓门大、谁的手伸得长。在集贸市场刚买好菜的曹王人老李想买个包子,却怎么也挤不进人群。这是老李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他却越来越看不懂,“有时候感觉像走在外地一个县城”。

在老李买早餐的时候,离这个早餐店五分钟行走路程的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前已经人头攒动。医生周建香比规定的上班时间提早了半小时上岗,从冰箱里取出昨晚已经备好的疫苗。每天她和同事要为将近100个孩子接种疫苗,这其中90%以上为来沪人员子女。由于这些年门诊量激增,原先只有10多平方米的预防接种门诊不断扩容,如今已经搬到一间200多平方米的独立小平房内。根据统计,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的门诊量为8.4万人次,到2012年增至11万人次,年平均增幅近7%。与之相应,医疗卫生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1299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906万元。

如同人吃多了一时难以消化,无序增长的人口也让徐行的“胃”备受考验。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徐行镇来沪人员年平均增幅近13%。徐行镇人口办主任陈静坦言:“大量人口的导入为徐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但与此同时,人口的无序增长也对公共资源和社会治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比医疗卫生经费增长更为迅猛的是教育经费。2008年,徐行镇投入教育经费3344万元,到了2012年翻了一番,达到6749万元,年平均增幅达19%。过去两年,包括徐行中学、小学在内的几所学校都进行了扩建,以满足外来随迁子女不断增长的入学需求。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徐行镇外来随迁子女占比已接近九成。徐行镇教委常务副主任王燕开玩笑说:“如果只招收本地户籍学生,徐行镇留下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足矣。”

大量的导入人口彻底打乱了本地生态圈,社会治安与环境方面尤甚。据人口排摸数据显示,徐行镇来沪人员中,有前科的高危人群有370多人,就业年龄段无正当职业人群有4000余人。分析近年来徐行镇发案和110报警情况,涉及来沪人员的案件占到九成以上。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徐行镇近年来年均投入经费接近2000万元,年平均增幅为35%。

林立的厂房,各式的商铺,作为徐行镇劳动村主干道,劳动路的繁华映射着这个村的经济实力。每年可支配收入超过千万元的劳动村,在经济实力方面多少年来一直在徐行独占鳌头。

“除了招商,还是招商。”回忆起艰苦的创业阶段,村民组长出身的村党总支书记潘明龙唏嘘不已。当年他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走南闯北,为的就是让更多企业落户于此,让这个地处嘉定北部的偏僻村庄脱贫致富。如今,4.5平方公里的劳动村已经集聚80多家企业,光是村里建造的厂房就有4万平方米。

10多年闷头搞发展,钱是有了,可潘明龙发现村里正在发生着变化:雨后春笋般冒起的违法建筑,道路上河道里随处可见的垃圾……曾经宁静的劳动村“不太平了”。经济的发展导致来沪人员无序流入,只有2700多户籍人口的劳动村,竟然涌入了近万名来沪人员。“村里每年投在联防、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费用超过100万元,光20多个公厕一年的水费就要10万元。”潘明龙说。

劳动村的变迁之路是徐行镇的一个缩影。早在2012年底,感受到社会治理压力的徐行镇就将2013年确定为“社会管理年”,并实行《村(居)委社会管理专项工作差别化考核办法》,将“流动人口无序增长控制工作”、“违法用地、违法搭建整治工作”等6个方面确定为社会管理考核项目。为此,镇里每年还为每村拨款10至20万元用作奖励。

潘明龙对此举的评价是“思路清爽”,“以前经济指标占考核的一大半,考核项目的变化将引导基层干部将重心转移到社会治理。”这位曾经的招商能手,如今戏称自己是“海陆空司令”,“‘海’是治理河道污水,‘陆’是控制违法搭建,‘空’是飞来飞去的流动人口。”治村思路之变,让多年来来沪人员一直两位数攀升的劳动村止住了增长态势,“去年有所缓和,今年随着蔬菜种植散户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预计可以减少3%至5%的流动人口。”

紧挨着劳动村的安新村,同样面临着人口无序涌入导致的治理困局。身为“一把手”,村党总支书记陈钢力推私房出租管理星级评定制度,即按照出租房的安全设施、承租人就业情况、有无新增违法搭建等7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并按分值评定星级及不合格户,根据星级等次给村民发放相应的福利。陈钢对新举措的效果颇为满意:“去年一年发放奖励62万元,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村民的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同样的钱用于整治,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

这两天,位于曹新公路的“易通压缩机”正忙着拆除生产设备,准备年内迁至江苏。在徐行,年缴税近500万元的“易通压缩机”算得上“金主”,可高企的能耗和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让当地政府下定决心将其调整。

这是徐行镇面对社会治理之困的产业抉择。2007年至2013年,徐行区域完成调整的企业共有94家,远远超出上级部门下达每年调整八九家的指标,这一长串名单上,不乏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春冶钢铁”这样的纳税大户。在徐行镇经发办副主任黄培元看来,产业调整对人口规模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而他更期待的,则是类似“华荣集团”这样通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逐年减少一线工人的转型样本。“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对优质产业的招商力度,通过高素质人才的落户优化人口结构。”黄培元说,“目前全镇经济总量的一半由‘不占地’企业贡献,减轻了人口压力。”

低端劳动力需求旺盛,生活成本较低,让徐行在短时间内集聚众多流动人口。不甘沦为“人口洼地”的徐行,明确了“以业调人”的思路。与落后产能一同被“请出”的,还有众多蔬菜种植散户。据徐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丁惠德估算,去年以来,徐行拆除田间窝棚2万多平方米,至少有1200多人另寻它处,“
我们将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机械化,以前100亩地需要20对夫妻种植,以后一对夫妻就能搞定。”

除了“以业调人”,徐行还提出“以房管人”。在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今年以来徐行共拆除违法搭建1万多平方米。事实上,“减少存量”就是动村民的“奶酪”,并非易事。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违法建筑集中区域,徐行采取有偿征收的方式。如徐行村单家村民组有12户村民自行搭建违法建筑158间,是徐行最大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镇政府出资对涉及的村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顺利将其拆除。对于“控制增量”,负责拆违的徐行镇土地所所长何国明并不担心,“首先我们有一支延伸至村民组的巡查队伍,此外,拆违已经作为考核村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一旦履职不力,严重的甚至降职、免职。”

在徐行,居住证的“含金量”正在逐步提升,这让“以证疏人”更显成效。徐行镇人口办主任陈静介绍说:“租住违法建筑、无就业证明、不配合信息登记、不按时缴纳卫生管理费等都被列为居住证禁办事项。”正因如此,
徐行7万多来沪人员,目前办理出居住证的只有2800多人。陈静补充道:“居住证与享受义务教育、电瓶车上牌、驾照考试及人员出境等紧密挂钩。”徐行镇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没有居住证,今年春节后400多名学生选择回老家或其它地方入学。

一套徐行镇自行研发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系统”,为徐行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大数据”支撑。这套系统的“触角”是分布在全镇各个角落的114名人口协管员。俞冬琴便是其中一员,她每天的工作状态,就是在所负责的徐行村姚潘、罗家2个村民组转悠,她告诉记者:“我这个片区共有1200多名来沪人员,每个月进进出出起码200人次,不及时更新的话,一部分就将成为‘隐形人’。”目前,这个数据库已经累计逾7万名来沪人员的信息,准确率超过98%。

一个故事显示了徐行在加强来沪人员管理方面的决心。为取缔大安路一处非法办学点,在通知整改无效的情况下,全镇机关干部几乎全体出动,在现场蹲守整整3天,硬是把学生家长都劝了回去。严控背后,是徐行面临人口剧增的危机感。正如徐行镇相关负责人所说:“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徐行时不我待。”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14-9-4 10:50
有毛用。走走程序而已。真赶人?呵呵
作者: superhaohao    时间: 2014-9-4 10:53
我看的眼花了!
作者: 登记注册    时间: 2014-9-4 10:53
要赚钱的时候就招商引资
要环境好的时候就淘汰低端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制造业
早干嘛去了啊?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9-4 10:55
superhaohao 发表于 2014-9-4 10:53
我看的眼花了!

重点已经标出来了呀
作者: luluilove    时间: 2014-9-4 10:56
一年级9个班级,一个班级近50个人,只有四分之一是本地孩子!!


我们当年才四个班级  一个班30几人,外地的只有个位数。
现在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多?读书质量下去了!生活质量下去了!什么都要排队!人太多了!!!
作者: szy86    时间: 2014-9-4 10:56
没看懂你这文章想表达什么意思?是想赶走***还是支持政府举措?能说明白一点么?
作者: lz761009480    时间: 2014-9-4 10:57
老家在徐行-曹王-安新村,情况所实!
作者: 登记注册    时间: 2014-9-4 10:57
szy86 发表于 2014-9-4 10:56
没看懂你这文章想表达什么意思?是想赶走***还是支持政府举措?能说明白一点么? ...

淘淘浆糊么好了
真的赶走了
YP没饭吃早领导拼命怎么办?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9-4 10:58
故意边缘化上海!
作者: 纸上春秋    时间: 2014-9-4 11:01
这报道说得真实在啊!!!!!!!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14-9-4 11:05
我总算看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是,多了7W精英,以前的一套管理模式不行了,现在在摸索新的管理模式。不管7W,还是14W,只要管理模式够先进,人再多都无所谓。
作者: sk99tw    时间: 2014-9-4 11:09
整体思路清爽
但是完善的教育医疗保障体系,较高的薪酬,来了想走的不多的
千方百计要留下来的还是占多数吧
作者: jw3410    时间: 2014-9-4 11:09
核心就是告诉你,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实际就是以房赶人、以业赶人。。。
作者: jw3410    时间: 2014-9-4 11:10
红雨妖刀 发表于 2014-9-4 03:05
我总算看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是,多了7W精英,以前的一套管理模式不行了,现在在摸索新的管理模式。不管7W, ...

你的语文是谁教的。。。
作者: jw3410    时间: 2014-9-4 11:12
sk99tw 发表于 2014-9-4 03:09
整体思路清爽
但是完善的教育医疗保障体系,较高的薪酬,来了想走的不多的
千方百计要留下来的还是占多数吧 ...

留下高素质的,赶走低素质的。。。
最好的结果就是留下符合两个合法稳定的人,合法稳定的工作、合法稳定的住所

作者: 登记注册    时间: 2014-9-4 11:14
jw3410 发表于 2014-9-4 11:12
留下高素质的,赶走低素质的。。。
最好的结果就是留下符合两个合法稳定的人,合法稳定的工作、合法稳定 ...

梦想总是美好的
现实总是残酷的
作者: jw3410    时间: 2014-9-4 11:18
登记注册 发表于 2014-9-4 03:14
梦想总是美好的
现实总是残酷的

关键老百姓很多都不支持,要拆掉小房子赶掉WD人,老百姓怎么肯哦,工作很有难度啊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14-9-4 11:20
jw3410 发表于 2014-9-4 11:10
你的语文是谁教的。。。

生物老师教的。
作者: 登记注册    时间: 2014-9-4 11:20
jw3410 发表于 2014-9-4 11:18
关键老百姓很多都不支持,要拆掉小房子赶掉WD人,老百姓怎么肯哦,工作很有难度啊 ...

废话
你砸了人家饭碗
人家不砸烂你脑袋啊?
别人家出了事情可以看看热闹一旦侵害到自己的利益不跳起来和你拼命才怪
和谐国的人民就是这么可爱
作者: 小路人一枚    时间: 2014-9-4 11:34
luluilove 发表于 2014-9-4 10:56
一年级9个班级,一个班级近50个人,只有四分之一是本地孩子!!

我们那时候一个年级3个班,起初每个班40个左右,后来有政策说***不能在本地中考,到初三那年,我待的班级才20个,其他2个班级人均也就在30以内
作者: 全动99    时间: 2014-9-4 11:57
最,最,讨厌外,地人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4 12:08
应该出口到日本去,变着法子劣化日本大和民族
作者: zxcvb2014    时间: 2014-9-4 12:51
这得感谢那块烂素鸡。
作者: 碎叶河    时间: 2014-9-4 14:53
ZF的举措显示出清晰的思维和缜密的考量,期待着嘉定重新回复到清爽、空旷的环境中去。
但萦绕心头多年的疑惑是,为毛还不停地盖那么多房子呢?是准备今后免费发放嘛?
作者: Izumi    时间: 2014-9-4 15:00
jw3410 发表于 2014-9-4 11:12
留下高素质的,赶走低素质的。。。
最好的结果就是留下符合两个合法稳定的人,合法稳定的工作、合法稳定 ...

其实只要恢复盲流遣送就可以了~~~没有居住证的统统劳教遣送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9-4 15:12
碎叶河 发表于 2014-9-4 14:53
ZF的举措显示出清晰的思维和缜密的考量,期待着嘉定重新回复到清爽、空旷的环境中去。
但萦绕心头多年的疑 ...

很明显,大力吸引外地精英,让买不起房子的从事密集型劳动的那部分回老家。上海的未来就是第三产业主导,金融、证券、服务是支柱,需要的是精英,不是工人。
作者: 暧昧的少年爱    时间: 2014-9-4 15:50
哎,写的文章又被盗版来了。
作者: 暧昧的少年爱    时间: 2014-9-4 15:51
红雨妖刀 发表于 2014-9-4 11:05
我总算看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是,多了7W精英,以前的一套管理模式不行了,现在在摸索新的管理模式。不管7W, ...

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作者: jake0122    时间: 2014-9-4 16:04
我来打打酱油的。。。这个问题不是靠控制就能解决的。。。
作者: 碎叶河    时间: 2014-9-4 16:22
朴志诚 发表于 2014-9-4 15:12
很明显,大力吸引外地精英,让买不起房子的从事密集型劳动的那部分回老家。上海的未来就是第三产业主导, ...

精英?这个我见过,陆家嘴、外高桥蛮多的喔!
朴老师,你真的认为什么金融啊、证券啊能和嘉定挂上点钩吗?
作者: 金三角    时间: 2014-9-4 16:32
作为徐行人,我想说,数据还是基本属实的。
只是要如何管,如何管的好还需要不断的探讨。
作者: wjaaxq    时间: 2014-9-4 16:36
MB 的朱桥安亭怎么不去管,天朝的都吃屎长大的
作者: 银翼    时间: 2014-9-4 16:39
我看到:“徐行7万多来沪人员,目前办理出居住证的只有2800多人。”
那剩下67000多人,是不是非法滞留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9-4 18:05
碎叶河 发表于 2014-9-4 16:22
精英?这个我见过,陆家嘴、外高桥蛮多的喔!
朴老师,你真的认为什么金融啊、证券啊能和嘉定挂上点钩吗 ...

嘉定的发展方向就是金融谷。有什么问题么?
作者: 彼岸_sh    时间: 2014-9-4 18:10
迁厂,唯一即刻见效的办法。
作者: 拍客    时间: 2014-9-4 20:15
不止一个徐行镇呀
作者: pepe    时间: 2014-9-4 20:19
暧昧的少年爱 发表于 2014-9-4 15:50
哎,写的文章又被盗版来了。

妓者这篇搞费多少?
作者: 我我我    时间: 2014-9-4 20:27
Z F 就知道赚钱,本地居民生存艰难!
作者: 小嘉    时间: 2014-9-4 20:34
太仓市倒霉了,徐行的企业都搬到太仓了,祸害太仓了
作者: aileen_shen001    时间: 2014-9-4 20:43
早干嘛呢?以前嘛不管37二十一的招商引资,现在又赶,ZF真是鸟思路,太自私了
作者: 大海鸟    时间: 2014-9-4 23:26
本人不怕被喷,就是喷我,也要说,外地,真的希望你们都回老家去,管你他妈的什么英
作者: 狂野之城    时间: 2014-9-4 23:52
徐行怎么可能只有七万外来人员
作者: 跨越彩虹    时间: 2014-9-5 08:00
路过,帮顶         
作者: pine461    时间: 2014-9-5 08:48
成绩背后的问题、矛盾都掩盖啦。。。。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9-5 08:57
饮用水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道路交通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基本都是因为人口快速扩张引起的,在来个下一代二胎政策,人口暴涨,现在不解决以后就困难了。
作者: 290594140    时间: 2014-9-5 09:12
只关注经济利益,没考虑环境问题。ZF要想个2全之策,既考虑当地的环境又考虑来沪人员的利益,造个人才公寓吧,把外来人员集中管理,这样的话当地的环境也能得到有序的控制。
作者: 290594140    时间: 2014-9-5 09:13
就像当年的犹太人在上海一样,也没给上海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何不可仿效呢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14-9-5 10:12
290594140 发表于 2014-9-5 09:13
就像当年的犹太人在上海一样,也没给上海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何不可仿效呢
...

呵呵,当年的犹太人,现在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待上海的?现在精英是怎么看待上海的?能一样对待?
作者: 诅咒之刃    时间: 2014-9-5 11:01
290594140 发表于 2014-9-5 09:12
只关注经济利益,没考虑环境问题。ZF要想个2全之策,既考虑当地的环境又考虑来沪人员的利益,造个人才公寓 ...

你以为外来人口中高端人才的比例很高么?

我可以说,100个外来人口,高端人才占1个、普通人才占9人、其他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踏踏实实干活的大约20个,剩下的70个都是没有稳定住所、没有稳定工作,或者就是干着见不得光事情的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5 11:03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可惜我们zf扎的篱笆千疮百孔,蝗虫都飞进来了。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5 11:28
其实这帮瘪三飞过来生活质量没有提升我看反而降低了,,md以为上海zf都是搞慈善的,也怪他们读书少思维单纯。
作者: PooChaisarm    时间: 2014-9-5 11:32
pekko320 发表于 2014-9-5 11:03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可惜我们zf扎的篱笆千疮百孔,蝗虫都飞进来了。

不是现在要放开户籍制度了么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5 11:36
PooChaisarm 发表于 2014-9-5 11:32
不是现在要放开户籍制度了么

完蛋了,成功者都在国外偷笑。
作者: xiaxiany19    时间: 2014-9-5 11:43
作为徐行曹王人发来贺电~
作者: sapa3000    时间: 2014-9-5 11:44
嘉定报上有的
作者: 红雨妖刀    时间: 2014-9-5 12:13
PooChaisarm 发表于 2014-9-5 11:32
不是现在要放开户籍制度了么

不会开放的,党妈妈在位一天,就不会放开。最多是落户条件稍微宽松一点而已。
作者: 明眸善睐    时间: 2014-9-5 13:29
安徽九亭笑而不语,户籍2W九亭人,2W市区导入人口,20多W外来人口
作者: 嘉定最北    时间: 2014-9-5 13:33
  客观的说  农民工其实是城市发展的最大牺牲者 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打个比方 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的 给本地居民这些工资去做他们的活 估计没几个做的了的 更不谈其他福利待遇了  
  当然有些人会说他们可以选择滚粗 回老家种地 但是人都会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 而地方政府恰到好处的用最低的成本满足了他们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他们 何去何从也是政府说了算 本身地方政府是人口红利的第一获益者 有利必有弊 利就是地方经济得到发展 弊就是高速人口膨胀带来的负面效益 得了利不考虑弊 怪谁?
  
作者: snow    时间: 2014-9-5 14:43
嘉定最北 发表于 2014-9-5 13:33
客观的说  农民工其实是城市发展的最大牺牲者 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打个比方 在同一技术水平线上的 给 ...

说的很有道理,完全可以理解香港人管大陆人叫蝗虫的言论了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5 15:01
snow 发表于 2014-9-5 14:43
说的很有道理,完全可以理解香港人管大陆人叫蝗虫的言论了

全世界都有yp现象,去看看美国历史X
作者: 小白米西米西    时间: 2014-9-5 15:20
彼岸_sh 发表于 2014-9-4 18:10
迁厂,唯一即刻见效的办法。

对,其实就是这个目的。迁厂是结果,是目标,但是过程怎么操作呢?你让人家迁人家就迁?企业肯吗?

所以,政府要做的就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拆除违章搭建,让每月200元租金的低端出租房先瓦解,工人们在这里找不到便宜的房子住,要么企业为其加薪,要么工人跳槽或回家,这2种情况都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和负担,进而将推动企业搬迁,也就是你说的迁厂。

所以拆除违章建筑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是明智的,也是必须的。
作者: junes    时间: 2014-9-5 15:22
pekko320 发表于 2014-9-5 07:01
全世界都有yp现象,去看看美国历史X

野蛮时代,美国乡间盛行私刑,外乡人犯了点小事就有可能被吊死,三K党就起源在这儿
作者: 嘉定最北    时间: 2014-9-5 17:52
小白米西米西 发表于 2014-9-5 15:20
对,其实就是这个目的。迁厂是结果,是目标,但是过程怎么操作呢?你让人家迁人家就迁?企业肯吗?

所以 ...

  我觉得迁厂 拆违章建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扩大城市规模才是较好的途径 由政府规划工业区周边的居住配套 人员管理 以减轻城镇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有人会说把他们都赶出去 我之前也说过 他们来是政府说了算 所以走也是 不过政府肯定不会赶他们走的 举个例子 在美国在餐馆洗碗 搞卫生的墨西哥人 百分之八十都是偷渡的 只要随便检查下就遣送回家 但美国政府不会那么做 因为他需要这些洗碗的人
  还有种方法就是再回到大跃进或者文化大革命时代 那个时候 工人的儿子是工人 农民的儿子是农民 没有农民工这个职业 大家都有饭吃 都有毛主席语录 呵呵~
  中国现在是一个原本农业为主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 原来人口分散 现在人口集中 人口集中以后生活配套资源趋于紧张 政府又不肯拿太多的钱去改善所需的配套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9-5 19:22
强制节扎上环,把狗仔子扼杀在源头。
作者: 实在是想不出了    时间: 2014-9-5 20:03
轮胎已借去三只了,到现 在没还
作者: 風舞飛揚    时间: 2014-9-6 17:32
感觉就玩居住证还不行,还得继续深入,不然盲流,没品的人都给弄回去,吧文明有点素质的外来人留下
作者: 大海鸟    时间: 2014-9-6 18:51
马陆有家伟创力,据说以前有近5000人上班,现在拆了,那么至少可以带走一半盘盘吧
作者: 至尊宝007    时间: 2014-9-6 20:29
徐行一条路修了好几年,可想而知,要把徐行整体环境搞上去,不知猴年马月
作者: 小忆1975    时间: 2014-9-7 10:41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作者: lz761009480    时间: 2014-9-7 17:02
拆违、政府带头。。。。建设美丽乡村!
淘汰污染企业,增加YP生活上海成本。。。。。优胜劣汰!
官员做起,不作为下岗!
这是近阶段治理上海的良药。。。。望参考!
作者: arthur_fish    时间: 2014-9-7 17:26
只要大众在嘉定,就别想了,一个大众多少配套厂,要多少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这样的,看看小糸车灯厂多少流水线工人。。。。。不说了。。。。好歹他们还算是正当过来上班挣钱的,不是盲流!
作者: jackfriet    时间: 2014-9-7 20:25
jw3410 发表于 2014-9-4 11:18
关键老百姓很多都不支持,要拆掉小房子赶掉WD人,老百姓怎么肯哦,工作很有难度啊 ...

能保证拆掉小房子后,工资能提高就行。。
作者: 99jie    时间: 2014-9-8 07:25
赶紧管管吧,生活的一点空间感都没有。每天盼着过年,不是因为有好吃的也不是因为有压岁钱,而是YP们都回老家了。
作者: hxp45    时间: 2014-9-8 08:23
不光***,地母队里就有一个本地人恶霸王小毛就到处乱搭建,队里的人敢怒不敢言,听说是村里领导允许的。如果政府真想做实事就从他开刀,那就大快人心。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4-9-8 12:47
99jie 发表于 2014-9-8 07:25
赶紧管管吧,生活的一点空间感都没有。每天盼着过年,不是因为有好吃的也不是因为有压岁钱,而是YP们都回老 ...

管我们丫p毛事!
房子是我们丫p搭的?
工厂是我们丫p建的?
作者: 小白米西米西    时间: 2014-9-9 11:25
嘉定最北 发表于 2014-9-5 17:52
我觉得迁厂 拆违章建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扩大城市规模才是较好的途径 由政府规划工业区周边的居 ...

可惜你说了不算。

说白了,目的是为了赶他们走,而不是为了更合理的均衡城乡发展。

作为老百姓,我特别赞同赶他们走,我不需要狗屁城乡一体化。
作者: leonfff    时间: 2014-9-9 11:36
小白米西米西 发表于 2014-9-9 11:25
可惜你说了不算。

说白了,目的是为了赶他们走,而不是为了更合理的均衡城乡发展。

赞同,农村就是要有农村的样
作者: junes    时间: 2014-9-9 11:36
没钱等着在家吃老米饭吧

美丽环境,势必加大工人居住成本,拉高工资,逼迫工厂迁移,厂一走财政税收下降,拿什么来养公务人员,到时候开刀的首先是公务群体小八辣子,城市破产可不是件好玩的事
作者: 天魁帝星    时间: 2014-9-26 13:39
其实应该道歉的还是政府。当初建厂规划时,环境评估会考虑不到这么多工人家属,流动人员对当地资源匹配要求,和他们的破坏性?
作者: 天魁帝星    时间: 2014-9-26 13:46
天魁帝星 发表于 2014-9-26 13:39
其实应该道歉的还是政府。当初建厂规划时,环境评估会考虑不到这么多工人家属,流动人员对当地资源匹配要求 ...

估计还是官僚主义害人。那个遇树寄说话了,谁敢拿出他们的评估报告去反对。你们说是不是呀?
作者: happyend    时间: 2014-9-26 14:07
小白米西米西 发表于 2014-9-9 11:25
可惜你说了不算。

说白了,目的是为了赶他们走,而不是为了更合理的均衡城乡发展。

城镇化根本就是一个瞎想
作者: hanchu0207    时间: 2014-9-26 17:51
原来是党八股。
作者: wbsb00    时间: 2015-6-16 19:32
请问发这贴哪个意思?年纪大了该下来就得下来,***来了不是很好,我建议划出一块区域让***自己发展,把最穷镇给***自己发展,每年定期交税给当地政府。不是很好。
作者: wbsb00    时间: 2015-6-16 19:39
YP生的越多人才也就越多,提倡把YP移民到其它国家,政府部门要扶持YP到发达国家发展,比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啊,这才是国家的中级战略目标,把土豪事业有成的人留国内,YP每人送个1000万去国外发展作为生存资金。YP的生存能力很强的,我看可以让我们华夏一族更加繁荣昌盛的。
作者: 青菜自杀为了虫    时间: 2015-6-16 20:53
楼主去唐行看看吧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