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市场九成是冒牌货 “马陆葡萄” 马陆葡萄保卫战即将开始 [打印本页]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8-20 09:00
标题: 市场九成是冒牌货 “马陆葡萄” 马陆葡萄保卫战即将开始
随着“马陆葡萄”声名鹊起,外地商贩集中在该交易市场内,来自江浙等其它地区的葡萄也混迹马陆。因售假难禁、监管存难,嘉定区今年首次关闭了这一开张十年之久的定点葡萄交易市场。
30余年种植历史,年产值高达9700万元,马陆葡萄之于嘉定的农业品牌发展、申城本地果品发展的市场战略,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今年,“马陆葡萄”正式经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有望将其精准定位为马陆特色。如何以统一标准研发上市、确保品质,成了亟待思考的课题。
定点市场9成售假被关 马陆葡萄统一包装自救
眼下正值葡萄销售旺季。今年,位于嘉定浏翔公路上的马陆葡萄交易市场却并未开启。  因售假难禁、监管存难,嘉定区今年首次关闭了这一开张十年之久的定点葡萄交易市场。  9成葡萄是冒牌货:交易市场十年来首次关闭
记者驱车顺浏翔公路径直至马陆葡萄文化村内,沿路站着不少葡萄推销客,手中握着各农家的葡萄销售卡片沿街推销。
马陆葡萄上市已有30余年时间,算上研发的历史,已有五六十年的生命力。对马陆葡萄,嘉定有“三良”之说:即良种、良田和良法。据悉,经嘉定区葡萄研究所研制开发的马陆葡萄品种多达160余种,然而真正投放生产的仅40余种,整个葡萄周期引进和培育上市的不过五六十种。
6月上市到11月落市,葡萄的销售季长达5个月,其中尤以7月至9月间是葡萄最旺销的时节。
“葡萄分早、中、晚熟三期,不同时期葡萄的品种不一,成熟度也不一。”工商嘉定分局调研员赵明华告诉记者,对于葡萄生长,上海的土地实际并不算优良,雨水多、光照不足,加之酸性成分多。因此葡萄研发和生长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马陆地区的葡萄种植面积总共不过5000亩,其中马陆葡萄研究所种植面积在600亩左右,农户种植仅约4400亩。
据了解,约自2003年起,为给马陆镇当地的葡萄种植农户搭建平台,浏翔公路上专设指定的马陆葡萄交易市场,至今已有十余年,每年6月起才对外开放,用于直销马陆当地葡萄。“然而时间一长,假冒伪劣多,外地的葡萄商贩来到马陆,将外地葡萄混合本地葡萄销售,价格相差巨大。”赵明华告诉记者,可以说,该交易市场内9成葡萄都不是正宗的马陆葡萄。
“从苏浙等地批发而来,再给外地葡萄换上‘马陆’包装,批发价几块钱的葡萄身价就涨到了三四十元一斤。”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云龙告诉记者,由于以次充好、以假换真现象多、监管难度大,今年当地首次关闭了这一已有十余年交易历史的市场。
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9家会员换上统一包装
马陆地区有不少葡萄种植高手。马陆葡萄研究所所长单传伦就是最早申请注册“马陆”商标的持有人。管华明的“万元树”也在马陆地区小有名气,1亩地仅种7棵葡萄树,每棵葡萄树的年产值都超过万元。
徐云龙告诉记者,马陆葡萄的年产值高达9700万元。“但受三公经费等限制,今年的葡萄销售特别是团购销售不如往年。”
樊丽芳所经营的富裕葡萄专业合作社占地约50亩。她告诉记者,“每年葡萄年产值在六七万斤左右,按照平均20元的批发价,一年的产值超120万元。”她说,往年此时已是葡萄旺销季节,然而今年由于三公经费所限,以往的团购订单大量缩减。
樊丽芳举例说:“同样是7万斤的年产量,今年葡萄较之往年难销得多。过去满500斤起送。如今市区的散客即便买上15—20斤葡萄,我们也负责配送。”
记者注意到,申请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马陆当地的葡萄销售已更换统一的浅黄色牛皮纸盒包装。这种统一制作的牛皮纸盒上印着由一串紫色葡萄和“马陆葡萄”中英文构成的标志,这个小小的标志就是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马陆葡萄”地理标志,是马陆葡萄原产地和特定品质的证明。
赵明华告诉记者,今后,“马陆葡萄”包装都将采取统一包装,仅指定的4个厂家被授权有资质印制统一的浅黄色牛皮纸盒包装。“4家厂家,1个在浦东,1个嘉定,另有2家在常州定制。目前推出的马陆葡萄统一包装盒仅有三个型号,为2+23+3,和4+4等三种礼盒。”据介绍,授权印制的印刷厂家在接到订单后,不允许私印、增印,且包装必须搭配地理标志的专用商标一起使用。
樊丽芳所种植的葡萄就已更换上统一的牛皮纸盒包装。因特别获批,她的葡萄包装盒上还印有自家“康俊”字样的小商标。
“普通种植大户需使用统一的牛皮纸盒,79家葡萄协会会员单位可以在该统一包装的基础盒上,适当运用个性化元素,但仅限于标注产品小商标。”徐云龙向记者指出。
授权经营:马陆葡萄实现商标保护
据悉,目前,马陆镇共有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葡萄种植户500余家。如今,“马陆葡萄”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许可给马陆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专用。
徐云龙告诉记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别于普通商标,其使用范围实现扩容。”“但不是所有马陆地区产的葡萄都能称之为‘马陆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范围,仍划定在马陆镇镇界以内,由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主管,统一对外使用。获得授权的使用农户、农村合作社,需在马陆地区种植葡萄,其葡萄亩产量在3000斤以下,面积达到10亩以上。”徐云龙透露,今年有324家农户获准种植生产,约有3520亩的种植面积。另有马陆葡萄协会旗下会员单位,共计79家获得授权。
“近期,工商部门已对一仿冒‘马陆葡萄网’官网发布虚假宣传信息的网站予以查处。已查获非法印制含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包装物价值近10万元。”赵明华告诉记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统一管理,有助于引导辖区葡萄果农由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访谈
亲历者揭秘申请背后:历时115步升级转让
“马陆葡萄”地理标志究竟值多少钱?工商嘉定分局调研员赵明华说目前很难有准确估值,但提升这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含金量”迫在眉睫。
“商标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四大类。”赵明华告诉记者,马陆葡萄正是经历了由普通商品商标转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最初,“马陆”葡萄商品商标为马陆葡萄研究所拥有。2003年,马陆葡萄研究所申请了“马陆”文字和图形2个商品商标。2006年,“马陆”商标获评第十一批上海市著名商标,这也是嘉定第一件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农产品商标。
“普通商品商标的局限性较大,仅为商标权利人所有,其它农户或单位使用该普通商标则或会涉嫌侵权。”赵明华向记者指出,实现转换后,马陆葡萄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主管,以统一的高标准对外使用,范围更宽广。“地理标志的区域性概念,使得整个马陆地区都能够普遍适用。”
200810月,在工商嘉定分局指导下,马陆葡萄研究所将其“马陆”商标转让给马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现为马陆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商标转让后,马陆葡萄研究所又为其生产的葡萄产品另外注册了“传伦”商标。
“凤桥水蜜桃、安吉白茶是浙江2件发展较为成功的地理标志,其运作模式和管理都符合市场化需求,也对地区产品的集中保护起到较好作用。”赵明华说,将马陆葡萄申请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是借鉴了浙江经验。
2013123日,马陆镇委托上海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全面启动“马陆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同年3月申报材料报国家商标局。针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前,“马陆”商标必须注销的规定,市工商部门走访国家工商总局,加强沟通协调,得到国家工商总局支持,得以在核准完成前,保留原有的“马陆”商标,确保了2个商标的平稳衔接。今年321日,“马陆葡萄”被正式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准使用商品(31类)新鲜葡萄。
“商标具有其特定价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是具备作为无形资产的巨大潜能。使其成为辖区农副产品品牌集聚效应的标杆,带动其他特色农副产品走品牌发展道路,才能更好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赵明华说,未来,工商部门或将扶持“马陆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评定上海市著名商标和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并多角度探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化运作管理。

思考
农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不到1%申城13件地理标志待经济价值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是产品品质特征和信誉的标志,也是现阶段具有中国三农权益的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化和区域形象的代表符号,是国际经贸中国别权益的体现。
201111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地理标志数量已达到1949个,产值超过8300亿元。报告显示,地理标志产品数量94%以上是涉农产品。全国300个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名单中,不乏贵州茅台酒、五粮液酒、景德镇瓷器、烟台苹果、龙井茶、安溪铁观音等人们熟知的拳头产品。
据介绍,上海农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不到1%,但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仍是上海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记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除“马陆葡萄”外,截至目前,申城共有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崇明6件、浦东1件(原南汇)、奉贤1件、嘉定4个、松江1件。
记者注意到,“崇明金瓜”、“奉贤黄桃”、“南汇水蜜桃”、“嘉定白蒜”、“松江大米”等耳熟能详的农产品都是申城13件已获批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外,“嘉定竹刻”、“崇明水仙”等地理标志也具有区域的地理特色。
“商标富农”,成为推动申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申城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正在通过标准化的市场运作,逐步发挥其商标价值。
如“崇明金瓜”在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的组织运作下,从农贸市场走向超市商场,甚至还远销东北等外省市。“南汇水蜜桃”通过制定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管理手册和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切实规范生产技术,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主动强化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管理,基本实现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统一技术指导。而“奉贤黄桃”,由政府投资近800万元,建设占地超过1.6万平方米、摊位超过600个的田头超市,为桃农和客户架起了“直销通道”。
未来,沪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何实现标准化运作,实施精品战略,如何立足市场需求、提高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知名度都成为亟待追寻的课题。

链接
待开发的上海特产
除了已有的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外,上海还有哪些亟待开发的地理标志产品?
1、徐行草编:
工商部门指出,从传统工艺传承的角度出发,沪上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具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潜力,其龙凤拖鞋为不少市民称赞。但目前徐行地区黄草种植面积仅约10亩,其草编产品仅有一间工作室,年200万元的销售额几近饱和。由于草编产品价高难卖、价低难收成本,对产业发展尚不明晰,因此注册积极性并不高。
2、嘉定梅山猪
据悉,由于普通商标不能出现地理位置字样,一年前嘉定区已为嘉定梅山猪申请“嘉梅”商标,实现商标保护。如今,对嘉定梅山猪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工作正在开展。
3、嘉定罗汉菜
相当有特色的嘉定罗汉菜已几近灭种,仅通过地区县志记载能够找寻。久经寻觅,在一农家老太家中的布口袋内取得罗汉菜的菜籽。几乎绝迹后失而复得,成为嘉定相关部门欲为其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理由,然而如何重新繁殖培育成了技术难题,3—5年的技术周期尚有待培育。
4、南翔小笼
南翔小笼的发源地始于南翔地区古猗园旁。尽管为人熟知,但“南翔”的服务商标已于早年被上海城隍庙里的南翔馒头店抢注了服务商标,而其商品商标则由上海佳味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提前注册,涵盖了小笼、饺子、馄饨等食品。
南翔地区欲成立行业组织,买回“南翔”商标,再在商品商标的基础上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然而目前“南翔”商品商标的持有者上海佳味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开出4000万元的转让价,让南翔方面因资金而举步难前。
58424西瓜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8424”是一个代号,它并不具有地理标志证明的代表性。而它在全国各地引种培育后,也无法证明其具有浦东南汇地区特色。

作者: 希腊神话    时间: 2014-8-20 09:07
嘘,低调。
作者: 嘉定侬好    时间: 2014-8-20 10:16
一个破葡萄至于这么炒作吗?一点没觉得马陆葡萄有多好吃..
作者: VirgoHood    时间: 2014-8-20 10:19
嘉定侬好 发表于 2014-8-20 10:16
一个破葡萄至于这么炒作吗?一点没觉得马陆葡萄有多好吃..

说明你买的就是假葡萄。研究所里的葡萄吃吃看。
作者: yw2kye    时间: 2014-8-20 10:23
精品马陆葡萄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或者在马陆葡萄研究所!不过价格实在贵了些!

其它"马陆葡萄"滚开吧!

没办法的马陆葡萄作的像阳澄湖大闸蟹一样的,大部分是假的!


作者: 嘉定侬好    时间: 2014-8-20 10:23
VirgoHood 发表于 2014-8-20 10:19
说明你买的就是假葡萄。研究所里的葡萄吃吃看。

吃了能长生不老?
作者: shadow_zhy    时间: 2014-8-20 11:03
什么时候马陆葡萄研究所能够代替马陆了?
凡是马陆生产的葡萄应该都算“马陆葡萄”
连只在阳澄湖浸泡了个把月的蟹都说是阳澄湖大闸蟹了。
凭什么土生土长的在马陆地界上的葡萄反而成了赝品!
作者: pga    时间: 2014-8-20 12:09
吃饱了撑的,所谓的品牌葡萄要20元钱,我地摊上买买5元也挺好的。
作者: 笑傲江湖少    时间: 2014-8-20 12:10
不是研究所的葡萄 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作者: Still2far    时间: 2014-8-20 12:19
马六葡萄售价不低,普通消费者日常消费不起。
抛开冒名顶替的罪名
山寨葡萄只要好吃、吃不坏肚子,价格又可以被接受,自然会畅销。
这就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

还有就是马陆当地人自己种的葡萄,能不能冠名为马陆葡萄?
这葡萄到底是研究所的葡萄,还是马陆的葡萄?
作者: junes    时间: 2014-8-20 12:22
葡萄要靠特有的山水地形才能结得很好吃?一般不会吧,大多数葡萄如果品种一样随便种在哪儿都差不多口味,嘉定又不一定有特殊优势,新疆葡萄倒是有名,日夜温差大,土壤沙化,葡萄品质好

老爸是园艺爱好者,八十年代初就在院子里搭棚种葡萄,那时还没马陆葡萄呢,大部分种植巨峰等品种是日本人改良出来的,30年来我吃到的巨峰跟自己种的是一个口味,说句题外话葡萄多的时候我都懒得采,让麻雀吃掉了很多,而且本人反对葡萄杀虫杀生,后来就越种越差更没人去管了
作者: gxl00    时间: 2014-8-20 12:31
马陆葡萄给王母娘娘吃的?自己那么贵不说,还不让别人卖的便宜点,神马东西
作者: Still2far    时间: 2014-8-20 12:36
突然想到一条:如果大家觉得马陆研究所出的葡萄才是好吃的葡萄,那研究所葡萄可以避免同流合污,改名为“马陆研究所葡萄”,看看销量会不会有所突破?山寨马陆葡萄会不会无人问津?
PS:研究所天价葡萄也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夏季业务招待、职工福利的项目,如今严打了,是不是没人买了?
作者: junes    时间: 2014-8-20 12:37
今年不灵光了,雨最近下得那么大,影响葡萄产量,而且销量也要不行了.

各品种水果都贱价在抛,要打品牌效应调高价格斩冲头你去试试看?
作者: junes    时间: 2014-8-20 12:40
做市场心要平,能得到平均利润率就蛮好了.

不切实际的价格只会把市场摧毁掉.

在市区,最便宜的葡萄打出了三四块的价格,吃口品质差不太多,你看市场会接受谁?
作者: 深入浅出    时间: 2014-8-20 12:50
自从有了嘉定新城这个例子在前面,就知道马陆有多逗逼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正常的。
作者: 深入浅出    时间: 2014-8-20 12:53
马陆葡萄将泯然众人矣
作者: 今晚去哪    时间: 2014-8-20 13:22
什么狗屁研究所葡萄 ,几十块一斤也就那样了

还是巨峰吃起来爽 ,个又大皮又好剥

吃到现在就两家的巨峰最好 ,一家是老早宝安路上靠近胜幸路 ,现在应该拆迁了吧

现在在华亭镇北面一点那家人买  ,买了两年了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8-20 13:26
本帖最后由 qiush1234 于 2014-8-20 13:28 编辑

国外的品牌难得用地名来命名的,在国内屡见不鲜。
作者: 笑傲江湖少    时间: 2014-8-20 13:33
junes 发表于 2014-8-20 12:40
做市场心要平,能得到平均利润率就蛮好了.

不切实际的价格只会把市场摧毁掉.

去年还是啥时候,新闻报道过 金山还是哪里  也大规模种植葡萄,价格比马陆便宜很多,形成竞争。
作者: laoying    时间: 2014-8-20 14:31
一个破葡萄,竞争不过人家了发急了,不久前还说要走高端路线,去死吧
作者: 猫咪森灵    时间: 2014-8-20 14:36
一直也觉得马陆葡萄可能也就那种 名气而已
前两天无意中吃到 觉得很好吃  才知道是正宗的马陆葡萄(乡政府工作的亲戚送给奶奶吃的 奶奶又给我吃)
果然名不虚传
作者: misscoco    时间: 2014-8-20 15:31
我有正宗的马陆葡萄,每年都是吃不掉,绝对绝对正宗,假的去工商局投诉我,不知道市场价多少,我一厢按原价便宜50卖掉,要的人加我qq,264094995(备注:马陆葡萄)
作者: jack_红日    时间: 2014-8-20 15:57
VirgoHood 发表于 2014-8-20 10:19
说明你买的就是假葡萄。研究所里的葡萄吃吃看。

都是添加剂,
作者: chenyuyue    时间: 2014-8-20 16:01
马陆的,华亭的,外冈的又有什么区别呢,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土质都差不多的
作者: 确当    时间: 2014-8-20 17:05
马陆葡萄比马路葡萄肯定要好吃很多,这是不可否认的
作者: 860317    时间: 2014-8-20 17:14
shadow_zhy 发表于 2014-8-20 11:03
什么时候马陆葡萄研究所能够代替马陆了?
凡是马陆生产的葡萄应该都算“马陆葡萄”
连只在阳澄湖浸泡了个把 ...

赞同!!!!!
作者: kricy0705    时间: 2014-9-9 21:40
上次去娄塘镇毛巾厂对面那里,有好多种葡萄的人家,葡萄很好吃,不必马陆葡萄差啊,超便宜的。
作者: 蜗蜗牛牛    时间: 2014-9-10 20:29
VirgoHood 发表于 2014-8-20 10:19
说明你买的就是假葡萄。研究所里的葡萄吃吃看。

无籽的是点药水的    紫的那么紫也是如此
作者: 蜗蜗牛牛    时间: 2014-9-10 20:29
jack_红日 发表于 2014-8-20 15:57
都是添加剂,

是的  无籽的是点药水的    紫的那么紫也是如此
作者: 蜗蜗牛牛    时间: 2014-9-10 20:30
jack_红日 发表于 2014-8-20 15:57
都是添加剂,

是的  无籽的是点药水的    紫的那么紫也是如此
作者: tiantian1    时间: 2014-9-10 20:32
60块一斤的马陆葡萄里面混着地子,我了个去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