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日系企业来华后的悲哀 [打印本页]

作者: 冥界波    时间: 2014-7-19 22:22
标题: 日系企业来华后的悲哀
本帖最后由 冥界波 于 2014-7-19 22:27 编辑

早在8090年代,日系企业,无论电器  汽车等厂商,因为当初祖国相对落后,所以日系企业根本不看好中国市场,从而不来投资,他们不屑你这个市场,不来合资么我国也引进不了日系技术,当初就天津大发,还有80年代的宝钢都是日本技术合资

整个世界充斥着日本制造的产品,那时候这些牛笔的日系企业如日中天,而当日系企业纷纷来中国投资后,你们发现了吗?单单就嘉定这地方的日系企业就相继破产关门了好几家,或者就是效益不好裁员,好多日系企业都被收购股份。被别人控股,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中方的管理层贪污的太厉害了??蛀虫太多?还是日本来的啊呜乱领导智商不高,被国人愚弄?
作者: 彼岸_sh    时间: 2014-7-19 22:50
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好多日企都迁至东南亚,特别是越南了。
作者: 仙人掌精灵    时间: 2014-7-20 00:08
日本人的思路还是不适合中国市场的,身在中国不能按中国的做事方法做,就竞争不过中国企业

还有就是反日影响还是有的,说到底日企还是在为日本赚钱
作者: fanfan_897    时间: 2014-7-21 15:40
小白一个 顶一下
作者: frankgongvip    时间: 2014-7-21 16:05
不稳定因素较多,很多日企都提升了东南亚工厂的级别

中国的开个贸易公司就行了,或是在贸易公司下面搞个小厂小打小闹。


作者: zwq    时间: 2014-7-21 16:12
frankgongvip 发表于 2014-7-21 16:05
不稳定因素较多,很多日企都提升了东南亚工厂的级别

中国的开个贸易公司就行了,或是在贸易公司下面搞个小 ...

其实还是某些中方管理人员做怪,一手遮天,在加上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7-21 16:14
本帖最后由 qiush1234 于 2014-7-21 16:19 编辑

日本人设计的宝钢只适合日本人控制的矿石,所以铁矿石要一路高涨!而我们必须买。他们下了20年的套。现在想摆脱他们的矿石,在湛江建新厂,可是情况不容乐观!!日本松下、本田这些实质上的国企一直有一条备战生产线,开战时马上可以投入生产,就算不生产每年要投入收益的30%用来维护产线。日本人的许多理念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仔细看看日本与中国的进出口比例和类别就知道差距了。
低级生产力建在哪里都一样,可复制性太强了。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7-21 16:23
日人相对思想比较保守,没有欧美人放得开手脚,瞻前顾后的,错失了不少机会,而且现在大陆和日本关系不好,各方面成本又太高,失去了吸引力,东南亚,印度越来越受日人欢迎了。

日本在传统强项在国际上节节败退的同时,创新能力明显也不足,我比较看好日立,佳能这类企业。
作者: frankgongvip    时间: 2014-7-21 16:25
zwq 发表于 2014-7-21 16:12
其实还是某些中方管理人员做怪,一手遮天,在加上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所以造成现在的局面。 ...

老实说日企其实是蛮好的,愿意培养人,工作也是相对压力不大。

以前有些同学在日企里工作,做的好的再去本部培训学习。

日语一定要好啊,日本人很好搞的,中国人才麻烦。只要适应了日企的游戏规则就能得心应手了。

汇报啊,不轻易做结果啊,你懂的~~
作者: 碎叶河    时间: 2014-7-21 16:27
楼主对当代史的了解还不够准确,宝钢我们引进的是技术,不是合资。
80、90年代其实正是日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辉煌期,家电、汽车等等不胜枚举。
说到日系的衰落,不要仅仅着眼于中日关系,日本制造本身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
想当年,”索尼“随身听独步天下,如今呢?仅一家“三星”就超过“索尼”、“东芝”、“松下”等五家知名日企的市值总和。
当今日本走向右倾与国家经济长期的低迷不无关系。
日本企业的悲剧就是对政治缺乏影响力(与历史、文化、政体有关),即便,日企知道和中国搞好关系只会对他们有利,但无法发声。
日本人民亦是如此,听话、守纪律、能隐忍,如同一群羔羊,被狼引领,哪怕是被带领着去做狼,去毁灭。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7-21 16:28
frankgongvip 发表于 2014-7-21 16:25
老实说日企其实是蛮好的,愿意培养人,工作也是相对压力不大。

以前有些同学在日企里工作,做的好的再去 ...

日企不干好多年,以前常跟几个鬼子一起抽烟,表面看上去还算正常,私底下就不知道了。
作者: 碎叶河    时间: 2014-7-21 16:48
qiush1234 发表于 2014-7-21 16:14
日本人设计的宝钢只适合日本人控制的矿石,所以铁矿石要一路高涨!而我们必须买。他们下了20年的套。现在想 ...

“日本人设计的宝钢只适合日本人控制的矿石,所以铁矿石要一路高涨!”没听说这个说法。
我们主要的铁矿石来源一个是巴西的“淡水河谷”,一个是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和“力拓”,没听说与日本人有什么关系。
前些年,中国的原料需求猛增——这里面有国内囤积的因素,也有与国外联合起来炒作的因素。导致全球原材料以及运费的不断上涨。不光是铁矿,镍翻了几十倍,铜涨了几倍等等。
一旦这个游戏有人玩不下去了,结果是大家都没得玩。
澳大利亚的铁矿无人问津,海运价格随之一落千丈,以至于托尼·阿博特不惜去舔安倍的屁股,令世界瞠目。
想当初,中国大量采购澳矿的时候,几任首相对中国都强势的不得了。这叫什么?人至贱则无敌?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4-7-21 16:54
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不足和竞争加大。

日本的产品高端的做不过苹果,低端的做不过大陆企业,中端的还有一点点竞争力,但是日益匮乏的创新力和跟不上世界潮流的审美观造成日货越来越举步维艰。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7-21 17:05
碎叶河 发表于 2014-7-21 16:48
“日本人设计的宝钢只适合日本人控制的矿石,所以铁矿石要一路高涨!”没听说这个说法。
我们主要的铁矿 ...

淡水河谷就是三井财团控制的!!
炼铁炼钢都是要控制成分的,控制成分是有范围的!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7-21 17:15
日本这个国家现在的生产力早就不是当年战后那批肯吃苦耐劳为了把国家打造成世界一流国度而努力的那群人了,那群人已经老去死亡,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基本已经完蛋了,这个国家的国债是GDP的2倍,以前一大批很牛逼的日企也已经完蛋了,看看我曾经喜爱的SONY,现在勉强靠着SCE和卖不动产在打天下,这个国家出过小泽征尔,矶崎新,黑川纪章,高田贤三以及三宅一生等引领世界潮流的人物,现在不行了。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7-21 17:19
顺便说一下,国内18个钢厂的净利润都没有淡水河谷的利润高!
作者: 碎叶河    时间: 2014-7-21 17:24
本帖最后由 碎叶河 于 2014-7-21 17:27 编辑
qiush1234 发表于 2014-7-21 17:05
淡水河谷就是三井财团控制的!!
炼铁炼钢都是要控制成分的,控制成分是有范围的! ...

三井控股“淡水河谷”,这个真没听说过。
至于你说的“控制成分”,准确的说:炼钢从技术、效益上对铁矿石都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家钢厂均如此,并非只有宝钢)。但这种要求并不意味着某家钢厂只能用某家的矿石。
基于你的提醒,去查了一下,三井只是在其中有股份,远未到“控股”的程度。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7-21 17:34
本帖最后由 qiush1234 于 2014-7-21 17:55 编辑
碎叶河 发表于 2014-7-21 17:24
三井控股“淡水河谷”,这个真没听说过。
至于你说的“控制成分”,准确的说:炼钢从技术、效益上对铁矿 ...


宝钢一期是由日本新日铁设计的,新日铁是三井财团的九牛一毛的小公司。
日本的公司基本都有三井财团入股,而且都不小!
前几年的矿石涨价,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被坑的20年。国内的钢厂全是参考宝钢建立的,所以成分控制基本没改变,主要是技术消化不够深入!
其他两个矿业,也有三井的入股。
入股以后就是利益共同体,他有技术内线保证涨价后可以赚钱。
入股有时候不需要一分钱!!!
日本人一直把中国当敌人,是一匹恶狼!
作者: 观沧海168    时间: 2014-7-21 18:00
宝钢的布局是按照新日铁的,当时引进技术的同时引进了管理,宝钢和新日铁合资建造了汽车板有限公司
作者: qiush1234    时间: 2014-7-21 18:07
再往上说就要说到甲午战争了,狼狈为奸,坑害中国。
作者: pekko320    时间: 2014-7-21 18:48
别傻了,日本人早就看透了在国际上生存的真理-力量就是正义,弱小就是罪恶。

只不过我朝人民不太能接受这样的逻辑罢了。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