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嘉定古墓考志 [打印本页]

作者: 法号七水    时间: 2014-7-16 16:56
标题: 嘉定古墓考志
本帖最后由 法号七水 于 2014-7-17 11:05 编辑

外形结构:
墓一般分两种,平地为塚起土为坟。也有凿山而造,这一类比较安全,可以参考唐一代的唐太宗的昭陵和高宗跟武则天的乾陵,高宗李治生前最爱的是一部广陵散,据说陪葬在里面,所以后人说广陵散后再无音律,高山流水凤栖梧桐知音了了,还有南越国越秀山一带的帝王墓群,最近刚刚发掘了一个,里面有制作比较粗糙的金缕玉衣。一般的帝王墓室用夯土而成,这成了找寻这些墓地最简单的方法,一把洛阳铲下去,看看挖出的泥土的色泽和坚硬层度,夯土都是用火烧过用石压过,所以颜色和密度不一样。

分布地形:
文革以前每个村都有公墓,公墓里的坟也分两种,后嗣香火旺盛的清明冬至都有供奉敬如神明,都盼着祖坟冒烟甚至喷火来荫泽子孙后代,后世不济的么就杂草丛生,生人罕至成了乱葬岗。文革后就平坟造田了,有主的坟纷纷迁掉。那时一大帮农村壮年纷纷加入平坟大军,枯骨全扔附近的河里了,我朝太祖也因为觉的西湖墓地太多与鬼为邻不是很舒服,把西湖周边的墓全拆的一干二净,现在在西湖看到的秋瑾墓武松墓和岳武穆墓都是衣冠冢。我们小时候摸螺丝摸到几根大骨不算稀奇,一般墓地都三面环水,向阳而造,讲究一个最普遍的风水。

墓室
江浙沪一带除了沪外,其他两地都有帝王陵,离上海最近的一处帝王陵应该是南京明孝陵和临安的钱王陵,明孝陵边上有个地名叫孝陵卫,顾名思义是明朝保护明孝陵部队驻扎地,网上不是有篇鬼怪连载很出名叫阴间部队孝陵卫嘛,钱王陵应该现在很出名了,因为他的后世出了一个名嘴叫钱文忠,据说季羡林老先生的印度学梵文衣钵只被他一个人继承了,扬州的隋炀帝陵也只是衣冠冢,隋炀帝被他的护卫宇文化勒死后草草落葬,他表哥李渊举旗平定天下后,就厚葬了他也落得个好名声,但尸体实在被践踏的找不到,也只好找些生前的衣物和其他用过的东西陪葬了。帝王陵从汉以后一般就是黄肠题凑的格式,形象点就是成两个“甲”字形,棺裹双层建造,详见徐州狮子山汉中胜王墓。一般王陵都有墓志铭和铭牌,上面刻字生前爵位和功绩,生前是四品的一般都按3品下葬,江桥李氏父子墓下葬衣服就是穿明朝孔雀案图,但生前县志为万历户部右侍郎四品官。魏武帝曹操墓就是找不到墓志铭,所以在现代考古史上存了很大的争议,曹操是盗墓专家出身,有摸金校卫的职称。老百姓好一点的就是墓室用砖石砌成,中间用糯米粘合,防腐防潮技术也是简单的加点石灰。

陪葬
中国有文字记载一来,一直有陪葬习俗,以人和畜生陪葬最为热烈,封建社会之前都用奴隶陪葬,特别是始皇帝把这项陪葬业务搞的很大,单一个活人陪葬数就超过现在差不多一个新城的人数,所以古都西安有双城之说,一个是地上的活人城,一个是地下的死人城,西安郊外到处可见高高隆起的土堆,全是古墓一挖一个准,但十有八九全被盗了。这个以人陪葬的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这代被废除了,朱祁镇算不得什么好皇帝,用宦官黄振弄个个土木堡惨败,汉人江山差点亡国,后来又杀了北京保卫战第一功臣于谦,可惜了。以后人们陪葬就都用纸人什么的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纸糊的陪葬越来越兴旺,冰箱房子丫鬟二奶还有个iphone等高科技,幸亏乔布斯也下去了,不然真没法用

嘿,下午再说说故事。。。。。



作者: 法号七水    时间: 2014-7-17 11:06
下午再说说
作者: gogoorc    时间: 2014-7-17 11:52
引子有点长。打算说啥故事?
作者: vbnm    时间: 2014-7-19 16:48
为毛总也抢不到沙发?!!
作者: paradisekeeper    时间: 2014-7-19 17:22
74想摸金??????
作者: 龙井花茶    时间: 2014-7-19 17:28
为啥挖到的古人头骨比如帝王、不用电脑复制看下长得帅不、只复制什么千年女尸、难道考古队都是色狼?
作者: siyanzhaohua    时间: 2014-7-19 17:41
故事呢???
作者: 都市嘉定    时间: 2014-7-19 21:26
标题是嘉定的古墓,还以为嘉定考古的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