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6.14 文化遗产日 看小楼,赢电影票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标题: 6.14 文化遗产日 看小楼,赢电影票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7-6 19:26 编辑


6月14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20处文物点在当天9时至16时免费对外开放。这些文物点或以往藏在深闺不为人所熟知,或前阶段因修缮关闭。本人也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因此一早便去探个究竟。《上海泰晤士报》社旧址位于虹桥路2419号,创建于1902年。旧址建于1930年前后,砖木结构三层,英国乡村别墅式。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6平方吗,屋顶变化丰富。平瓦陡坡屋面,南坡开一单坡老虎窗,北立面二层以上外露绛红色木构架。白色水泥外墙,部分红砖清水墙面。南侧底层有都铎式拱券门廊,上为露台,设水泥栏杆。现为龙柏饭店2号楼。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7-6 19:24 编辑


美丰银行别墅旧址,位于虹桥路2419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供美丰银行大班使用。邬达克设计,普益地产公司建造。建筑面积260平方米,西班牙风格。坐北朝南,缓坡红色圆筒瓦屋面,花式铁栏杆。主入口有白色荷叶形门套,外墙用黄色水泥砂浆粉刷成鱼鳞纹,钢窗,实木板门,烟囱用连续尖拱砌筑。螺旋形柱饰,火焰形劵入口,现为龙柏饭店3号楼。

P.S.在这里我有幸抽取到一张上海电影节期间的一张电影票 ,6月17日晚上在上海影城放映的《费城故事》4K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1:20 编辑


嘉道理爵士住宅,位于延安西路64号,建于1919年,因其外部以纯白色大理石砌筑,形象宏伟,故又有大理石大厦之称。两层的混合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嘉道理爵士一家在这栋大楼内一直居住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后将房屋占据并作为一个军事指挥机构。1953年,宋庆龄创办的少儿图书馆和少儿文化馆合并,迁入其中,这里便成为中国福利会上海市少年宫的所在地。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1:30 编辑


熊佛西楼,位于华山路630号,建于1903年,系由德侨龙特、冯都林等人创立的寓沪德侨社交和娱乐场所,四十年代曾为“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起为上海戏剧学院所使用。另有附楼一栋,原为旅沪德人乡村俱乐部的舞厅和小电影放映间,后由法国人所收购,改名为台尔蒙俱乐部。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影制片厂二厂迁来此地后改称电影录音厅,20世纪四十年代上海一些重要电影的后期录音、乐队配乐、插曲演唱都在这里完成。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1:48 编辑


枕流公寓,位于华山路699-731号,建于1930年,系由官居清朝大学士李鸿章的儿子,曾历任驻欧多国公使得李经迈,在拆去原泰兴洋行大班旧居后于其原址上投资建造的,由哈沙得洋行设计,馥记营造厂施工。当时移用了美国著名的Brook Side Apts 的命名,意译为“枕流公寓”。以显示高雅。枕流公寓在当时曾有“海上名楼”之称。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1:50 编辑


特务聚集的神秘弄堂——愚园路749弄。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1:55 编辑


吴四宝旧居,位于愚园路749弄67号,建于1930年,吴四宝,江苏南通人,青帮“悟”字辈成员,1939年参加汪伪特工组织,任警卫总队长,1942年2月被日本人与李士群合谋毒死。砖木结构二层花园楼房,总建筑面积1369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器”字形,房间设于四角,中间为走道,红瓦坡顶。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2:07 编辑


周佛海旧居,位于愚园路65号,周佛海,湖南沅江人。1921年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脱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1938年任汪伪政府财政部长、警政部长、上海特别市市长等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1946年以汉奸罪判处死刑,1948年病死在南京监狱。旧居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777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转角砌成圆弧形,平面呈反“6”字形,南立面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半圆突出墙外,大面积钢窗采光,外墙水泥拉毛,坡顶红瓦屋面。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2:23 编辑


李士群旧居,位于愚园路749弄63号,李士群,浙江遂昌人。1934年在日本特务土肥原支持下,在上海建立敌伪特工组织,曾任汪伪政府行政院特工总部主任、警政部长、江苏省主席等职。1943年被周佛海和日本上海宪兵队特高科长冈村合谋毒死。旧居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459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砖木结构二层,南立面二、三层各有窗户突出墙外,水泥粉刷外墙刻水平细线条。房詹、窗台、窗楣和阳台边缘用面砖镶拼横线装饰,坡顶红瓦屋面。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1 22:33 编辑


吴同文住宅,位于铜仁路333号,建于1938年,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建筑外墙贴有绿色釉面砖,老上海人习惯称其为“绿房子".这是邬达克将其所倾心的现代新风格建筑表现于小住宅设计的经典之作。原为颜料商人吴同文的私人寓所。整幢建筑里面造型简洁,水平的阳台,圆弧形的大片玻璃和流线型的室外大楼梯,优美的弧线与直线组合成轮船的样式,充满动感,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2 09:03 编辑


小校经阁旧址,位于新闸路1321号,建于1934年。屋主刘晦之,名体智,安徽庐江人。出身于晚清重臣之家。为著名银行家、藏书家和收藏家,藏品有青铜器、甲骨龟片、古籍善本、古墨、字画和唐朝乐器等。尤其是甲骨龟片和青铜器的收藏,世间罕有其比。刘晦之宅的主楼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式建筑,藏书楼为砖木结构的中国式阁楼。原花园里有树木、草坪、假山,鱼池,院墙中部的月洞门仍保持完好。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2 09:11 编辑


丰子恺旧居,位于陕西南路39弄93号,丰子恺,浙江桐乡人,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早年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去日本。回国后在上海、浙江、重庆等地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五四运动后创作漫画,早起漫画多暴露旧中国黑暗,后期常作古诗词新画,并常以儿童生活作题材。造型简括,画风朴实,受清画家曾衍东(七道士)和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1954年至1975年居此,提名书斋为“日月楼”。丰子恺旧居原属凡尔登花园,亦称白费利花园,1950年改名为长乐村。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2 09:17 编辑


诸圣堂,位于复兴中路425号,1925年竣工。本人曾于2012年12月到访此地。美国圣公会教士和中国牧师集中外信徒资金建造的基督教教堂。占地面积为1326平方米。罗马风格。红瓦坡顶,清水红砖外墙。西山墙饰有大玫瑰窗,檐口有劵齿装饰。方形钟楼与主楼分离,顶部四面均设三联拱劵窗。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2 09:23 编辑


清心堂,位于大昌街30号,本人曾于2013年12月到访此地,清心堂始创于1860年,位于大南门外陆家浜北岸的清心书院内,初名“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后改名“清心堂”。1919年由信徒自筹资金在大佛昌街建造新堂,1923年元旦落成。清心堂下属机构有清心书院、圣经书院、普益社等。清心书院后改名清心中学(男校即今市南中学,女校即今市八中学)。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2 09:28 编辑


世春堂,位于梧桐路137号,世春堂为明代上海人官至左都御史的潘恩故宅中仅存的最宏利的厅堂。1730年,改建为关帝庙。1748年改为敬业书院。1902年又改名敬业学堂。世春堂为中国宫殿式建筑,歇山顶。砖木结构,架梁、柱础均为明代原物。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3 09:45
下午3时许,经过人民广场,来到了上海博物馆,顺道参观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展览规模之大在上博办展历史上罕见。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考古成果首次集中亮相,共汇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出土的文物精品500余件,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精美玉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南宋官窑瓷器、元代金器、明清文房用品、宗教遗物等,串联起了上海6000年发展轨迹。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4-6-23 10:22
文艺范儿
作者: siyanzhaohua    时间: 2014-6-23 11:36
去过几个。。。。。。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9 16:44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9 17:21 编辑


息焉堂,位于可乐路1号,1925年何理中,马相伯等筹建,为“息焉公墓”的主建筑。邬达克设计,拜占庭风格,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正厅浅穹顶,下有帆拱,穹窿下面有一圈天窗,立面开哥特式尖劵长窗,有水泥鱼鳞纹装饰。西北角有一方形钟楼,边长约2米,高约12米,往上略收缩,墙体上每面有3个狭小的窗孔,错层排列,近10米处有相连的横排三孔尖拱窗洞,西面相对,水泥印花外墙,四面坡红瓦屋顶,上接八角形塔尖。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9 16: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9 17:27 编辑


上海特别市政府旧址 位于平江路48号,占地面积295平方米。原为辛亥革命后设立的沪海道尹公署。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将其作为市政府办公楼。1933年10月,市政府江湾新楼落成后迁走。砖木结构,主楼正立面竖三段式划分,中段底层为门厅,顶层为三角形山墙,开老虎窗,两侧二层,通长柱廊以方形砖柱支撑,红砖清水外墙,双坡平瓦屋顶。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9 16:4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9 17:34 编辑


东平路9号住宅 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蒋介石,浙江奉化人,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宋庆龄夫妇经常来沪,却无适当住宅。后来宋子文终于物色到这幢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蒋介石、宋美龄婚后即居于此。蒋介石题名为“爱庐”,与庐山的“美庐”、杭州的“澄庐”鼎足而三。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9 16:4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9 17:40 编辑


孔祥熙旧居,位于永嘉路383号,占地面积1480平方米,孔祥熙曾在此居住,孔祥熙,山西太谷人,历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1948年赴美国定居,混合式花园住宅,中国近代著名设计师范文照设计。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北立面竖三段划分,门廊以四根塔司干式柱支撑。该旧居原为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使用,现为上海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使用。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4-6-29 16:4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4-6-29 17:47 编辑


中国科学院暨明复图书馆旧址 位于陕西南路235号,已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发起组织的中国科学社,成立于1915年,1928年,定址亚尔培路533号,1931年元旦,与社址建立明复图书馆,由留美教育家胡明复先生与同校的任鸿、杨杏佛共同筹资建造,开馆当日,蔡元培曾在此发表致辞,称“此馆纪念胡明复先生”故以其命名,为上海最早的公共科技图书馆。1945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此成立。

作者: sissy^-^    时间: 2014-6-29 21:17
大部分都在门口瞻仰过,有几处就在以前上班的地方附近,很喜欢霞飞路周边的老洋房,靠近就有一种故事感。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