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解放后上海行政区划大变更中嘉定行政区划的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2:46
标题: 解放后上海行政区划大变更中嘉定行政区划的变化
虽然解放后嘉定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割让土地,不过1980年到1994年这段时间割得有点太猛了,完全是嘉定的噩梦,原本嘉定最南基本就靠现在的内环了,结果割得直接退出了现在中环外,从近郊割成了远郊,意义深远,至今没喘过气。

1949年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解放,改为中央直辖市。
◎将静安区改名为静安寺区。(1949年5月30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法曹区改称长宁区。(1949年6月8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嘉定县撤销诸翟乡,诸翟镇西半部划归上海市新泾区。(1949年7月)
◎龙华区的七宝在1949年5~6月,和莘庄地区在5~9月一度为松江县接管。
◎松江县代管的七宝镇移交上海市龙华区管辖(1949年9月15日)
◎1949年秋,邑庙区接管会由方浜路457号广福寺内迁复兴东路955号关帝庙。
至年底下设黄浦、老闸、新成、静安、虹口、卢湾、杨浦、徐汇、江宁、普陀、长宁、邑庙、蓬莱、嵩山、常熟、北站、北四川路、提蓝桥、榆林、新市、江湾、吴淞、大场、闸北、真如、新泾、龙华、高桥、洋泾、杨思30区

1950年
蓬莱区接管会由王家码头路285号迁至警厅路47号。(1950年1月)
◎邑庙区接管会由复兴东路955号关帝庙又迁至大方弄43号(1950年春)
◎对新泾、普陀、新市、杨浦、榆林、真如6区的部分行政区划作调整。(1950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1. 新泾区苏州河以北、中山西路以南及真如区朱家湾、平民村部分均为工商业地区,划入普陀区。新泾区苏州河以南、天山路以北、古北路以东部分为工业地区,划入长宁区。
2. 新市区引翔、长阳西镇,即东:周家湾到隆昌路的一条小路、南:沿周家浜、西:沿杨树浦港、北:马玉山支路向西沿尤家浜到杨树浦港止,为工商业地区,划入杨浦区。
3. 榆林区北部,东:沿杨树浦港至严家桥止、南:严家桥起沿牛奶浜到大连路底棚户末梢止、西:与提篮桥区交界的老线,为农业地区,划入新市区。
4. 真如区江桥以北地区突入大场区,受其三面包围,划入大场区。
5. 新泾区纪申港东面地区,突入真如区,划入真如区。
◎新泾区的周家桥、光复路等工业发达地区划归普陀、长宁两区。(1950年6月)
◎静安寺、新成、江宁区接管委员会撤销,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静安寺区改称为静安区。(1950年6月28日)
◎1950年6月,复设龙华区。
◎杨树浦区改名为杨浦区。(1950年6月)
◎1950年6月,分别成立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区人民政府。
◎蓬莱区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区接管委员会(1950年7月2日)
◎邑庙区分别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区接管委员会。(1950年7月3日)
◎新泾区江桥乡划入真如区;真如区朱家湾镇划归普陀区。(1950年8月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闸北、龙华、蓬莱、嵩山区部分行政区划作调整:(1950年8月28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1. 自新泾、真如两区一部分划入普陀区后,闸北区西角一部(包括潭子湾、潘家湾两地,即北至中山路、南至苏州河以东地区),受普陀区三面包围,故划入普陀区。
2. 因龙华区面积过大,故将蒲汇塘以北地区宝北乡全部和虹桥半个乡划入新泾区,其中横跨蒲汇塘南北两岸的新桥、七宝两个镇的全部(包括蒲汇塘以北部分)及东端沪杭铁路与蒲汇塘北岸到小安桥之间的三角地带,仍归龙华区;虹桥镇在蒲汇塘以南部分划入新泾区(以上三镇仅指镇的本身不包括其他村落)。新泾区申纪港以西、苏州河以北的虹桥乡划入真如区。
3. 蓬莱区的高昌庙路(今高雄路)以南、肇周路与江边路直达江边以西地区(即江南造船厂的东半部)划入嵩山区。(1950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注:江南造船厂原分划为蓬莱、嵩山两部分。
◎闸北区潘家湾、潭子湾地区0.98平方公里划入普陀区。(1950年8月)
◎ 嘉定县南翔区诸翟镇以西原8个保(1128户、4914人、1.8万亩土地)划归上海市新泾区。(1950年8月)
◎新泾区周家桥地区因属城市化地区,划归长宁区。(1950年12月)
◎北四川路区的广中路以北地域划归江湾区。(1950年)
◎虹口区,东至虹口港,西接河南北路、宝山路、淞沪铁路,南临吴淞江、黄浦江,北达俞泾浦,面积1.74平方公里。
◎北四川路区,东至沙泾港、溧阳路,西临西宝兴路、北宝兴路,南达俞泾浦,淞沪铁路,北接广中路、水电路(广中路以北地区划给江湾区),面积5.34平方公里。
◎提篮桥区,东至大连路,西临虹口港、沙泾港,南濒黄浦江,北接今新港路,面积4.06平方公里。

1951年
◎1951年7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各郊区缩小乡行政区划,取消行政村。全市54个乡7个镇,先后改建为130个乡、19个镇。

1952年
◎蓬莱区人民政府由警厅路(今金坛路),迁至黄家路163号。(1952年5月)
◎设立上海市东昌区,北部以浦东大道以北,西部以其昌栈大街(包括街东姚家宅、梅园)沿沈家弄、钱家巷东边道路折至丁家浜以西,属城市化地区,定名东昌区;浦东大道以南,其昌栈大街沿沈家弄、钱家巷东边道路折至丁家浜以东,属农村性地区,定名洋泾区。(内务部1952年9月23日批准)
◎撤销上海市新市区,并入江湾区。(内务部1952年9月23日批准)

1953年
◎设立上海市水上区,管辖范围为上海市地区的主要河流包括黄浦江、苏州河及其支港。(华东军政委员会1953年11月27日批准)

1954年
◎邑庙区人民政府由大方弄原址迁至人民路厚德大楼。
◎杨思区人民政府也在1954年7月成立。
◎1954年2月26日,嘉定县南翔区新杨乡、田杜乡和马桥乡的孟家、陈家、朱巷、杨树园、马桥、李家6个选区(1946户、8207人、1.97万亩土地),分别划归上海市真如、大场两区。

1955年
◎1955年7月,新成区、静安区、江宁区区人民政府更名为区人民委员会。
◎邑庙区、蓬莱区分别于1955年7月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区人民委员会。

1956年
◎国务院1956年 2月9日批准,3月9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
1. 撤销上海市老闸区,并入黄浦区。区境范围:东至黄浦江,南至人民路、新开河路,西至西藏中路折延安东路至浙江南路,北至吴淞江。区境陆地面积增为2.29平方公里。合并后共有12个办事处,其名称不变。
2. 撤销上海市北站区,并入闸北区。闸北区和北站区合并成立闸北区,面积6.70平方公里。
3. 撤销上海市常熟区,并入徐汇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区境东沿陕西南路肇嘉浜路折向日晖港与卢湾区为邻;西枕沪杭铁路,南濒黄浦江沿龙华路、中山路与市郊分界;北沿淮海西路、兴国路、华山路、长乐路与长宁区、静安区接壤。
4. 撤销上海市北四川路区,并入虹口区。
5. 撤销上海市嵩山区,并入卢湾区、邑庙区。合肥路由东向西,至黄陂南路向北至复兴中路向西,马当路折向北经连云路达延安中路作为分界线。东北以商业为主,并入邑庙区;西南以工业为主,并入卢湾区。同时,原蓬莱区复兴东路以北、方浜西路以南、西藏南路以东、中华路以西一小块地段划归邑庙区。
6. 撤销上海市静安区,并入新成区、长宁区。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东境并入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长宁区境向东扩到静安区静安寺地区:常德路折富民路以西,武定西路折梵皇渡路、新闸路以南,华山路折长乐路以北地区。同时,区境向西扩到新泾区天山新村和苏北里、天原一村地区:吴淞江以南,薛家厍东侧折天山路、古北路、仙霞路、伊犁路、虹桥路、中山西路以东,沪杭铁路徐虹支线以北地区。
7. 撤销上海市高桥区、洋泾区、杨思区,合并设立东郊区。
8. 撤销上海市江湾区、吴淞区、大场区,合并设立北郊区。
9. 撤销上海市真如区、新泾区、龙华区,合并设立西郊区。其范围东至普陀区,以梅陇路至沪宁铁路接天山路等至沪杭铁路,中山西路至龙华港及黄浦江为界;南至长桥港接春申塘港;西至松江县竹港以及青浦县小涞港接诸翟镇以西高样巷、王家桥、李家坟、南虬江为界;北至大龙港、走马塘、新泾港界河接大申泾、长浜、龙珠江接陇山路为止。同时,三区46乡5镇合并为15乡5镇。面积173.25平方公里,土地259873亩。区人民委员会设于哈密路1330号,当月15日办公。
10. 原属新泾区的第一办事处的全部辖地及第二办事处的一部分辖地划归长宁区,其余和龙华、真如两区并为西郊区。
11. 原属北四川路区的谈家宅一带农田划归北郊区。
◎北郊区的长白、控江、黄兴、马桥、凤城、打虎山、江浦、四平8个办事处分别划归杨浦区和榆林区管辖。(1956年3月)
◎邑庙区人民委员于迁至人民路841号(原邑庙公安分局旧址)( 1956年3月)
◎撤销上海市水上区。东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水域的中线以西,以南归黄浦区管理。(1956年6月)注:另一说法:水上地区工作划归黄浦区暂时负责。1957年4月,水上地区分别划入邻近的黄浦、虹口、闸北、普陀、蓬莱、卢湾、杨浦、东昌、东郊、西郊、北郊11个陆上区管辖。
◎虹口区的广灵四路以北谈家宅地块划给北郊区,但广灵新村仍属虹口区管辖。
◎杨浦区境扩大,北界推至走马塘。

1957年
◎蓬莱区人民委员会于迁至陆家浜1100号。(1957年底)
◎徐汇区的日晖港部分地区(面积0.06平方公里)划入卢湾区,区域面积扩大成13.48平方公里。(1957年9月)
◎同年杨思区也成立区人民委员会。


1958年
◎1958年6月,北郊区柳营路办事处划归闸北区管辖。
◎1958年7月,川沙县横沙乡划归宝山县管辖。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 29日决议,8月15日公布,国务院1958年10月20日批准:
1.撤销西郊区,所辖地区分别划属上海县、嘉定县和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 ①划属上海县的有诸翟、宝北、七宝、宝南、莘庄、朱行、西郊6乡1镇全部地区和虹桥、华村、上中、华漕4乡的部分地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土地159996亩。 ②划属嘉定县的有江桥乡、厂头乡、真杨乡全部和曹杨乡、交通乡一部分,共9941户、5.36万人(其中农业户7504户、4.21万人)、5.24万亩土地。 ③划属上海县的有北新泾镇大部和华漕乡部分地区。 ④划属徐汇区的有龙华镇、漕河泾镇全部以及华村乡、上中乡和虹桥乡部分地区。 ⑤划属普陀区的有真如镇全部,交通乡大部,北新泾镇一个选区和曹杨乡部分地区。
2.撤销上海市北郊区,并入宝山县和邻近市区 ①薀藻浜以北地划归宝山县。 ②原北郊区中山北路至场中路地区划入闸北区。 ③北郊区走马塘以南的五角场和邯郸路两个办事处划归杨浦区。西界推至杨树浦港至逸仙路一带,北界进至五权路(民星路)、府东南路(清源环路),沿民庆路、闸殷路、政同路。 ④江湾镇和江湾镇以南地区划入虹口区。(江湾镇未办交接,实际上并入宝山县)。 ⑤江湾区部分地及北郊区的工农乡划入榆林区,区北界抵西体育会路(今中山北一路)、邯郸路。
◎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上海市东郊区、东昌区,设立浦东县(国务院1958年10月20日批准)
◎江苏省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6县;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1月21日批准)
◎1958年8月原榆林区的大连路、大连西路以南地区划入提篮桥区。
◎1958年9月,青浦县将朱家角乡共星一社、共星二社的10个自然村(616户,2436人,8171亩耕地)划归昆山县杨湘泾乡。
◎1958年9月,松江县新浜乡的毛家浜、朱家浜自然村(104户,412人,1007亩耕地)枫围乡的南长浜自然村河北西半村(21户,71人,130亩耕地),划归青浦县蒸淀乡。
◎1958年10月,浙江省嘉善县丁栅乡一部分(117户,433人,1283亩耕地)划归青浦县金泽公社。
◎1958年10月,松江县新浜公社南闸溇、河三浜两个自然村中的一部分(18户,65人,131亩耕地)划归小蒸公社四合大队。
◎1958年10月,青浦县将小蒸公社原南界泾村、杨家甸村(共140户,592人,1519.6亩耕地)划归松江县新浜公社。
◎1958年10月,徐汇区的龙华镇及镇郊、漕河泾镇及镇郊划属上海县。
◎1958年10月, 虹口区的江湾镇及工农、塘南两乡的地区复归宝山县。
◎1958年10月,青浦县小蒸公社原南界泾村、杨家甸村划归松江本县新浜公社。
◎1958年10月,上海市普陀区的真如镇(1340户、5711人)划归嘉定县。
◎1958年11月,长宁区的北新泾镇及镇郊划属上海县。
1958年秋,嘉定县的纪王乡苏州河以南的明星一、二社,年丰一、二社和金星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4户、8871人、1.64万亩土地)划归上海县。1958年10、11月
◎原榆林区的大连路和大连西路以南包括和平公园、四平中学、邮电新村和原北郊区的大连西路以南包括大连新村、颜家洼等地区,面积1.22平方公里划归提篮桥区。
◎东昌区的沿黄浦江部分地划入蓬莱区

1959年
◎1959年6月杨浦区五角场和邯郸路两个办事处划归宝山县。
◎1959年6月,市批准邯郸路、五角场办事处从杨浦区划回宝山县管辖。
◎1959年榆林区将原工农乡地又划归宝山县。


1960年
1959年12月3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再次调整市区区划;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
1. 撤销上海市江宁区、新成区,设立静安区。 ①将江宁区全部、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地区以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地区合并重新建立静安区。1960年1月,静安区正式成立。区境东起成都北路,西至镇宁路,南始延安中路、长乐路,北迄苏州河。 ②原新成区所属成都北路以东、延安东路、延安中路以北地段划归黄浦区管辖。
2. 撤销上海市榆林区,并入杨浦区。西界扩至大连路和大连西路玉田新村。
3. 撤销上海市提蓝桥区,并入虹口区。
4. 撤销上海市邑庙区、蓬莱区,设立南市区。以蓬莱区和邑庙区的部分地区为南市区的行政区域,邑庙区的其余地区并入黄浦区、卢湾区。 ①原邑庙区龙门路办事处大部和卢湾区嵩山路办事处、淡水路办事处、长乐路办事处的金陵中路、金陵西路以北地块(即:西藏南路以东、淮海东路以北地区和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北地区)划归黄浦区。 ②将原邑庙区黄陂南路西藏南路办事处(即: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南地区)划归卢湾区。 ③邑庙、蓬莱两区于合并成立南市区,南市区人民委员会设于陆家浜路1100号。
5. 设立上海市吴淞区,以宝山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因建设钢铁工业基地需要,重新建立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吴淞区,地跨浦东、浦西。宝山县境划出吴淞镇及及薀藻浜南至长江路、长江西路一带以及新桥公社的部分地区归吴淞区。还划入浦东的高桥和周家渡地区。)
6. 设立上海市闵行区,以上海县的闵行镇及吴泾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1960年11月吴淞区的高桥分社除上炼新村,中兴镇划归殷行路外,其它地区划归川沙县。
◎1960年11月虹口区东昌街道,划归黄浦区。
◎1960年卢湾区的部分地区划归黄浦区。

1961年
◎撤销浦东县,并入川沙县、上海市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国务院1961年1月25日批准)
①将东昌路、崂山西路、张家浜三个街道划归黄浦区管辖。
②金桥、张桥、东沟、高南、高东、高桥、凌桥、严桥、杨思、洋泾等10个人民公社划入川沙县。
③将浦东大道以北,洋泾办事处大部分及其昌栈以东的沿江地带划归杨浦区,建立沪东街道办事处。
④将周家渡、塘桥地区划归南市区。
◎浙江省舟山县的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61年3月5日批准)
◎1961年上海县迁驻地由闵行镇至莘庄镇。


1962年
◎上海市的嵊泗人民公社划归浙江省舟山专区(国务院1962年5月28日批准)
◎1962年12月, 虹口区面积0.06平方公里的罗浮路以西地段划归闸北区。
◎1962年5月,青浦县将白鹤公社的吕浦大队(231户,912人,1640亩耕地)划归嘉定县安亭公社。
◎1962年,虹口区罗浮路至宝山路之间0.06平方公里划归宝山县。



1964年
撤销上海市吴淞区,辖区浦西属地并入杨浦区,浦东部分归川沙县。(国务院1964年5月16日批准)
◎撤销上海市闵行区,并入徐汇区。(国务院1964年5月16日批准)
◎宝山县驻地由罗宝路迁至城厢镇。(上海市民政局1964年12月29日报告备案)


1966年
◎1966年10月,松江县漕泾公社黄沙、花园、南迎龙3个大队划归奉贤县胡桥公社。
◎1966年10月,松江、金山等县调整行政区划,将松江县的山阳、漕泾、朱行、亭新、枫围等5个公社和枫泾、亭林2个镇,以及张泽公社南部的金明、津星2个大队划归金山县;金山的泖港公社划归松江县。



1968年
◎1968年2月,成立区革命委员会,取代区人民委员会。当年5~10月,各街道办事处分别改名为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6年
◎1976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在石化总厂设立地区办事处,负责处理地区的行政管理事务。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一段时期仍沿用革命委员会名称。1977年

1978年
◎1978年6月,将10个街道革命委员会恢复为10个街道办事处。
◎1978年12月,设立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宝钢地区办事处,作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派出机关,属区级,行使区政权的某些职能。辖有与宝钢建设有关的盛桥、月浦等居民点。


1979年
◎1979年7月,原属宝山县与杨浦区的部分地区划入虹口区(今曲阳地区)。(即:大连西路与赤峰路、密云路与东体育会路之间新辟的曲阳住宅区及玉田新村,面积0.87平方公里)
◎1979年11月,又将杨浦区的吴淞地区(包括吴淞、泗塘两街道)划入宝钢地区。宝钢地区办事处的管辖范围约25平方公里。


1980年
◎1980年1月,杨浦区吴淞镇、泗塘新村两个办事处划归宝钢地区办事处。
◎1980年7月,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静安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区革命委员会。
◎设立上海市吴淞区,以宝钢地区办事处,及宝山县的城厢镇和吴淞、淞南、庙行、月浦、盛桥5个公社的112个生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0年10月30日批准)注:宝钢地区办事处的辖区和宝山县城厢镇(0.6平方公里)以及宝钢与吴淞之间的农田空地(24.4平方公里),共计50平方公里。
◎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时,青浦县将城厢镇改名为青浦镇。
◎新辟沪太新村和志丹新村两个住宅区,其范围为:东北以沪太路为界,西北以老铁路路基为界,南与普陀区宜川新村和甘泉新村相连接。将这两个住宅区内原属于宝山县的土地1.13平方公里、属于嘉定县的土地0.42平方公里划入普陀区。(1980年12月


1981年
◎设立上海市闵行区,以徐汇区的闵行、吴泾地区,及上海县的15个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1年2月22日批准)
◎1981年3月经市政府划定的吴淞区行政区划范围为:包括宝山钢铁总厂生产、生活区;盛桥、月浦等居民点;吴淞镇、泗塘两街道;再划入原宝山县城厢镇和淞南、吴淞、庙行、月浦、盛桥5个公社的22个大队、112个生产队。总面积为48.23平方公里,原杨浦区工农、闸殷两个居委会亦划归吴淞区管辖。(1981年10月城厢镇正式划交)
◎北新泾镇、新泾公社、虹桥公社部分地共0.45平方公里划属长宁区。


1982年
◎仙霞、上钢、彭浦等住宅小区,分别从原属的上海、川沙、宝山等县划归邻近的长宁、南市、闸北等区。划入市区的总面积达7.71平方公里。
◎1982年,杨浦区四平街道的玉田新村划归虹口区。
◎1982年5月,上钢住宅小区行政区划3.01平方公里面积划归南市区。
◎1982年8月,长宁区境向西扩到上海县新泾人民公社马家角、大金更等9个自然村(今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仙霞新村街道范围)。
◎从宝山县场中路至汾西路、新塘港至曲沃路之间的1.49平方公里划入宝山区
◎上海县的曹行、塘湾、北桥、马桥等4公社的15个大队29.92平方公里划属闵行区,县境面积427.83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闵行区在上海县的“飞地”吴泾地区11.6平方公里,实为416.23平方公里。
◎川沙县杨思人民公社的大道站、白莲泾、荡里、杨中、耀华、川新、塘子泾、三角地、西浦等9个大队中的28个生产队,计地3.49平方公里,划入上海市南市区。


1983年
◎1983年3月,将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的所在地,包括临近上海县的部分土地划归长宁区管辖。划入的面积为0.41平方公里。


1984年
◎国务院1984年7月28日批准:
1. 将川沙县所属洋泾镇和洋泾乡的洋泾、民生、元生、西漕、东漕、泾南、仁和等7个生产大队,严桥乡的张家楼全部及光辉大队部分地区划归黄浦区。1985年3月正式交接。
2. 原属上海县所辖的龙华、漕河泾等地区,面积31.48平方公里划入徐汇区。
3. 宝山县江湾镇、大八寺(今大柏树)地区,面积9.38平方公里划入虹口区。
4. 川沙县杨思、六里、严桥3个乡部分地区8.47平方公里面积划归南市区。
5. 嘉定县的真如镇全部,长征乡的42个生产队及3个生产队的一部分,桃浦乡李子园村的一个半生产队,共计9.3平方公里、9969户、3.89万人(其中城镇居民5671户、2.32万人)、13950亩土地,划归上海市普陀区。
6. 将上海县的剑川路、沪闵路东南(东至淡水河),南抵黄浦江,西至原区界,北到剑川路以北的铁路,约3.8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入闵行区。
7. 上海县北新泾镇,新泾乡小金更、王满泗桥等35个自然村,虹桥乡虹五、虹六村,以及虹桥国际机场、上海动物园、西郊国宾馆等地区和单位划归长宁区。
8. 宝山县的五角场镇和吴淞区的殷行、工农两个居委会划入杨浦区。
9. 川沙县东沟以西,荻柴浜以北和上川路以东地段划入杨浦区。与划出的海防新村,建立歇浦街道办事处。
10.宝山县的盛桥乡新丰、新江、盛丰3个大队19个生产队(面积2.7平方公里)划归吴淞区。即:石洞口发电厂的厂区及附近地区。(东至长江江堤,南界吴淞,西至老蕴川路、北至长江内堤)
◎1984年9月,吴淞区的殷行地区划归杨浦区,建立殷行街道办事处。

1985年
◎1985年4月,将嘉定县的真北路之间0.23平方公里的土地从划归普陀区管辖。
◎1985年5月,杨浦区沪东街道海防一、二村两个居民委员会地块划归黄浦区。建立黄浦区洋泾镇。
◎1985年10月又从宝山县吴淞乡泗塘村及盛桥乡友谊村的一部分,划归吴淞区。


1986年
◎1986年2月,上海县管辖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的虹梅路以东,蒲汇塘以南部分地区1.33平方公里划人徐汇区的田林街道。

1988年
◎撤销上海市吴淞区、宝山县,设立宝山区(国务院1988年1月21日批准)
◎1982年和1988年南市区又先后划入杨思乡部分自然村和杨思镇。


1989年
◎1989年8月,宝山区五角场乡划归杨浦区。

1991年
◎川沙县0.61平方公里土地划归黄浦区洋泾镇管辖。(1991年7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1991年,长宁区境扩到虹桥国际机场兴建的机场新村地区。


1992年
◎上海县的龙华乡和虹桥乡的虹三、虹南、星联、长春四个村,以及梅陇乡的桂林、牌楼、和平三村划归徐汇区(1992年7月)
◎上海县的新泾乡和虹桥乡的虹四村、西郊村划归长宁区(1992年7月)
◎撤销上海县和上海市闵行区,设立新的上海市闵行区,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国务院1992年9月26日批复 国函[1992]130号)
◎宝山区彭浦乡塘南村、龙潭村0.53平方公里划归闸北区。(1992年9月)
◎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国务院1992年10月11日批复 国函[1992]145号)(注:1993年1月浦东新区成立。1993年3月,杨浦区歇浦路街道、南市区浦东地区的周家渡、塘桥、南码头、上钢新村4个街道及杨思镇、原上海县的三林乡及黄浦区的浦东部分正式划归浦东新区。)
◎1992年划定区界时, 杨浦、虹口区以密云路北端为界,路东划归杨浦区,路西划归虹口区。
◎撤销嘉定县,设立上海市嘉定区。(国务院1992年10月11日批复 国函[1992]147号)
◎嘉定县的长征乡和桃浦乡划归普陀区。


1994年
◎长宁区新泾乡隶属的西郊、虹四两个建制村划归闵行区虹桥镇。长宁区与闵行区的界线相应调整为东以徐虹铁路支线为界,西以沪青平公路中心线为界。
◎对真光新居住区涉及到嘉定区江桥镇所管辖的部分区域作适当调整,将0.13公里划归普陀区。


1996年
◎撤销金山县,设立金山区,以原金山县的行政区域为金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金山卫镇。(国务院1997年4月29日批复 国函[1997]29号)
◎宝山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原江湾飞机场8.6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杨浦区。另该区有0.73平方公里土地划入闸北区。


1998年
◎撤销松江县,设立上海市松江区,区人民政府驻松江镇。(国务院1998年2月27日批复 国函[1998]16号)

1999年
◎撤销青浦县,设立青浦区,以原青浦县的行政区域为青浦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青浦镇。(国务院1999年9月16日批准 国函[1999]113号)


2000年
◎撤销黄浦区和南市区,设立新的黄埔区,以原黄浦区和南市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浦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九江路(国务院2000年6月13日批准)


2001年
1.撤销奉贤县,设立奉贤区,以原奉贤县的行政区域为奉贤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桥镇。(国务院2001年1月9日批准 国函[2001]2号)
2.撤销南汇县,设立南汇区,以原南汇县的行政区域为南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惠南镇。(国务院2001年1月9日批准 国函[2001]3号)

2002年
1.黄浦区人民政府驻地从九江路219号迁移至延安东路300号(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2月21日批准 沪府[2003]8号)。
2.松江区人民政府驻地从中山中路38号迁移至园中路1号(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8月22日批准 沪府[2003]79号)。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2:57
额,发错版块了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4-3-7 13:25
2001年11月青浦区白鹤镇西元村、吴赵村、龚闵村、陈岳村下水浜村民组、塘湾村杜家村民组,整建制划入嘉定区安亭镇。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4:08
chinaspirite 发表于 2014-3-7 13:25
2001年11月青浦区白鹤镇西元村、吴赵村、龚闵村、陈岳村下水浜村民组、塘湾村杜家村民组,整建制划入嘉定区 ...

嗯?我竟然完全没听说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4-3-7 14:19
Narcissu 发表于 2014-3-7 14:08
嗯?我竟然完全没听说

现在的安亭新镇这块。
作者: rainbowcollecto    时间: 2014-3-7 14:19
你那些所谓的嘉定靠内环区域原来是1958年嘉定县划到上海市后,由上海市西郊区划归嘉定县管辖的,后来又陆续划归普陀区了,嘉定失去的只有桃浦镇
作者: chinaspirite    时间: 2014-3-7 14:22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4:25
rainbowcollecto 发表于 2014-3-7 14:19
你那些所谓的嘉定靠内环区域原来是1958年嘉定县划到上海市后,由上海市西郊区划归嘉定县管辖的,后来又陆续 ...

其实,桃浦也属于当年的西郊区。。。再往远说是前真如区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4:25
chinaspirite 发表于 2014-3-7 14:22

这么多村划进嘉定,我在地图上竟然完全没有注意到
作者: Narcissu    时间: 2014-3-7 15:38
rainbowcollecto 发表于 2014-3-7 14:19
你那些所谓的嘉定靠内环区域原来是1958年嘉定县划到上海市后,由上海市西郊区划归嘉定县管辖的,后来又陆续 ...

嘉定真正失去的不是桃浦、长征什么的,而是纪王、诸翟
作者: Catala    时间: 2014-10-18 19:26
整个宝山都是嘉定的,嘉定县自成立以来,土地一天比一天少。
作者: Catala    时间: 2014-10-18 19:27
Narcissu 发表于 2014-3-7 14:25
其实,桃浦也属于当年的西郊区。。。再往远说是前真如区

这些地方,被划进上海市前就是嘉定的,不是什么上海县的。当年只是物归原主而已。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