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纳米比亚/探访红泥人部落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3-11-25 16:00
标题:
纳米比亚/探访红泥人部落
非洲早上的天气很凉爽, 我下了车
扛着一袋子土豆粉当礼物,
在向导的带领下,
走向这个位于
纳米比亚西北部的辛巴族村落。
辛巴族,存在的年代相当久远,一度是非洲南部大陆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但如今,他们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聚集在一个个孤立的小村落里,维持着千年之前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散居于纳米比亚北部的辛巴族部落,总人数不足2万,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过渡的阶段。
不过,由于现代文明的迅速侵入,辛巴族的原始生活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有相关专家预言辛巴族文化将在未来十几年中消失。17世纪,辛巴人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纳米比亚,之后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现在辛巴族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北部地区,是个上万人群体的半游牧民族,至今保存着几百年前的原始风俗:从不穿上衣,即使女人也不例外。他们终年用红土混合黄油涂抹在皮肤上和头发上,因此一般称之为“红泥人”。
一切都很原始。十几幢土屋圈起的一片空地,就是一个村落,当中是圣火祭坛和牛栏。辛巴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用树枝和掺有牛粪的泥巴搭建而成的,而他们就生活其间。辛巴族以畜牧为生,也会采集一些植物块根,通常男人常年外出放牧,女人留守家园。辛巴人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放牧,孩子越多,就能放牧更多的畜群,也就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
虽然辛巴人对现代社会的很多常识还仍然一无所知,但已经开始学会怎么样去习惯和应对现代社会。有一些辛巴人,已经离开了村庄和游牧的生活,进入了城镇里生活,甚至有些人已经到了1000多公里之外的首都温得和克去谋生。
辛巴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自我封闭, 他们对到访的旅游者的好奇心,一点儿也不亚于旅游者对他们的好奇心。一群孩子,笑着喊着冲到面前,却又羞涩地站住,只是默默地看。反而是刚能蹒跚走路的年纪最小的孩子不怕生,跌跌撞撞就扑进我怀里来。于是,牵着孩子,提着礼物,穿过树林,我真正地走进了辛巴人的村落。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3-11-25 16:01
辛巴一夜
第二天,我睁开眼,
周遭是红土夯起的坑洼的土墙;
身下的枝条在我翻身时咯吱乱响;
而小小的门洞照进的刺目的亮光,
又让我不得不眯起了眼,
无法再细细观察。
其他人早已经在屋外
又开始了一天的辛劳,
孩子们已经把我当作族人般亲热,
拥在我身边嬉戏打闹。
Tips
到达
前往纳米比亚通常先飞到约翰内斯堡转机,再需2小时就可抵达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也可选择从法兰克福转机直飞温得和克。
下榻
纳米比亚有众多世界顶尖水准的精品酒店,酒店各有特色,大多与周边环境融洽、结合民族传统风格。也有温馨舒适的小旅馆和设施优良的宿营地。NWR是当地最大的非洲风情特色酒店集团,大多建于保护区内。当地手机信号畅通,无线网络相当普遍。但在一些景区酒店,不鼓励客人使用网络,以更好地体验风景。
美食
西餐为主,有众多好餐厅。当地盛产有机肉类和上等海鲜,尤其是生蚝,全球驰名。几个大城市都有中餐馆。
游览
游客前往辛巴部落,可以由纳米比亚当地旅行社来安排行程。部分邻近地区的酒店也可以代为安排。
卫生
纳米比亚是全球最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全国范围几乎都没有污染。当地卫生条件很好,没有传染病疫情。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原始屋里做美容
村民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她们一边继续着手中的活计,一边默默地注视着我这个外来客。几个辛巴妇女一边和着红泥,一边往墙上糊。于是,我卷起袖子,动手帮她们一起“修缮房屋”,顺便观察着她们的房屋。土屋面积不大,占地一般只有三四平方米,屋檐1米多高,尖顶不过3米。以枝条为框架,红泥覆盖其上,茅草为顶。为加固房屋,有的屋内还会竖起粗大的木头来支撑房顶。
我修房之举讨好之意甚浓,果然也博得了她们的好感。于是,几个年轻姑娘开始走近,腼腆笑着,比划着。在向导的帮助下,我才明白,他们是嫌我头发不好看,要帮我“美发”。姑娘们虽然上身赤裸,却落落大方,反倒是我面红耳赤。
辛巴姑娘的发型和肤色一言概之——红得晃眼。因此也得名“红人族”或“红泥人”。好奇心驱使下,我就跟着姑娘们,动手来制作这让人变红的护肤美发品。
她们采集而来的红色矿石在我的研磨下,变成了细腻粉末,混合从羊奶中搅拌分离而来的羊脂就成了红色的糊状,化妆品就制成了。说来简单,我却在烈日下整整工作了半天。
姑娘们开始动手了,把红泥抹上我的头发,用羊毛做的假发续上我的头发,还七手八脚地往我手臂上抹红泥。向导告诉我,这红泥的确大有好处,防晒、润肤,还能防虫叮蚊咬。果不其然,这些姑娘们个个皮肤细腻,完全不像是天天在烈日下暴晒的样子。最后,向导乐着补上一句:“只有女人才用红泥,男人才舍不得呢!”
美容工作尚未完工,我又被请进了土屋,开始了“香薰”。当地因为长年缺水,辛巴人又不会挖井取水,因此从不洗澡,但身上却并没有异味。珍贵的药草被点燃,一个姑娘用牛皮囊小心地收集起浓烟,然后围绕身体不断熏蒸。在烟雾缭绕之间,房门射进的一束阳光正射在她的脸上,那淡淡的笑意让我迷醉其间。
最平淡的幸福
日光西斜,辛巴族的火堆被点燃了。
辛巴人没有图腾,他们崇拜祖先、崇拜火,火是维系村民的精神核心。家族制是唯一的社会制度保障,家族长老或者几位长老,掌管着一切。很多村落的族长是女人,但现在也有了不少男性长者担当族长。围绕着火堆,大伙唱歌跳舞,女孩子的歌声高亢激烈,老妇人的歌声则多了几分生活的沧桑。歌声下,载歌载舞的身影在火光中穿梭。
我带去的土豆粉是最好的礼物,在锅中煮沸就是主食,再配上奶制品,就是一顿晚餐。我知道这食物很健康,但没有一丁点调味品的糊状物和膻味甚浓的羊奶并不是那么容易下咽的。全村人的目光与安静变成了无形的压力,在注视下,我一口口地喝完罐中的所有食物,于是欢笑从人群中绽放开来。
就是在这片欢声笑语中,“劳作”了一天的我支撑不住了,走回指派给我的“客房”,倒在柴草床上,很快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我睁开眼,周遭是红土夯起的坑洼的土墙;身下的枝条在我翻身时咯吱乱响;而小小的门洞照进的刺目的亮光,又让我不得不眯起了眼,无法再细细观察。其他人早已经在屋外又开始了一天的辛劳,孩子们已经把我当作族人般亲热,拥在我身边嬉戏打闹。
离开村子是艰难的,辛巴姑娘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要走,还告诉向导,让我快些回来,一会饭就煮好了。向导告诉我,辛巴族人其实并不是不了解外面的社会,很多人都进城工作过,但不少人还是选择回到了村里。虽然是很原始的生产方式,却能保证自己的食物供应,每天都能和家人共享天伦。
他突然又冒出一句:“你知道吗?我也是辛巴族。”看到我疑惑的眼神,他笑了,咧开嘴给我看——没有门牙。“辛巴男人以此为美,成年男人会敲掉上方的两颗门牙。”
“那天姑娘们帮你打扮的方式是错的,那是给女人的打扮。你要试试男人的方式吗?”
我捂着嘴飞快地跑远了,一边转身大喊:“我就是个辛巴女人,有红泥头发为证!”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