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常熟支塘华东食品城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29
标题: 常熟支塘华东食品城
太仓直塘过去就是支塘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31
以前是食品批发,现在买起了服装小商品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32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33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39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40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41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16:45
明天再发
作者: yong021    时间: 2013-10-31 17:27
求:嘉定过去路线
作者: w30031    时间: 2013-10-31 21:10
怎么又是没什么人的地方。。。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22:24
yong021 发表于 2013-10-31 17:27
求:嘉定过去路线

沪宜公路944公里处,支塘镇就是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0-31 22:24
w30031 发表于 2013-10-31 21:10
怎么又是没什么人的地方。。。

批发的确实人不多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17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18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18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19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21



支塘农民们住宅区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3:22
美丽的支塘镇


作者: 仙人掌精灵    时间: 2013-11-1 16:12
怎么好像都是酒,还批发什么食品的,不零卖的吗?还有是正宗的牌子食品吗。还是山寨货

看上去没什么人气啊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6:57
仙人掌精灵 发表于 2013-11-1 16:12
怎么好像都是酒,还批发什么食品的,不零卖的吗?还有是正宗的牌子食品吗。还是山寨货

看上去没什么人气啊 ...


统统都有,也零卖,姚太太,可乐之类的、还有服装鞋帽,等等,正宗山寨都有,一分钱一分货,人气少是因为地方实在太大,每个店转一下,半天时间
作者: 仙人掌精灵    时间: 2013-11-1 17:03
嘉定开过去一个小时能到吗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1 17:23
仙人掌精灵 发表于 2013-11-1 17:03
嘉定开过去一个小时能到吗

可以,一共才45公里路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3-11-2 17:31
感觉比太仓支塘好多了。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2 18:57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3-11-2 17:31
感觉比太仓支塘好多了。

太仓是直塘,常熟是支塘,支塘比直塘好不是一点点,也有老街,还有商品房,超市两家,还有一个工业区,太仓整体比常熟差远了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19:56
yuan1398 发表于 2013-11-2 18:57
太仓是直塘,常熟是支塘,支塘比直塘好不是一点点,也有老街,还有商品房,超市两家,还有一个工业区,太 ...

水韵德风——太仓携德企打造现代田园城
2013年10月31日 10:51:51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太仓新貌

    太仓,江南水乡畔一座独具风韵的小城,有着现代化农业为支撑的大片良田和古典园林式的城市环境。婉约如画,上善若水,长江经济带与沿海开放带在这里交织。作为一座新兴城市,近20年里,太仓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沪的区位优势和亲商、惠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德国企业投资落户,水乡特色与德国风情在这座小城完美融合。

    如今的太仓,实现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锦绣江南金太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太仓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美丽篇章。太仓市委书记王剑锋表示,该市将围绕“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与德国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到2015年实现德企总数超300家,新增投资额超10亿美元,全力打造国家级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太仓成为中德合作升级的新典范。

    【前言】

    魅力太仓,造就“中国施瓦本”

    一座沿海城市,吸引百来家外资企业投资并非难事,但赢得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企业家青睐却不那么容易。也许我们可以从康唯特空调(太仓)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德国人杨新的感悟里一窥全豹:“太仓政府的服务意识很强,往往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都为我们想到了。”优质的服务、惠企的政策、独有的人文情怀……魅力太仓,造就了“中国施瓦本”。

    逾9成德企完成增资扩产

    落户太仓的德资企业,大部分是世界同行业的佼佼者,如舍弗勒、慧鱼、通快等,以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等三大产业为主。据介绍,在规模企业中,以德资为主的欧美企业仅占全区外资企业的一半,财政贡献却占到经济开发区的90%,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太仓投资落户的德资企业九成以上完成增资扩产,企业规模逐步扩大。1995年落户太仓的德国舍弗勒集团是汽车制造业中极富声誉的供货商。太仓舍弗勒负责人说,2012年公司实现产值60.1亿元,缴税2.7亿;今年上半年产值33.2亿,同比增长24.9%,缴税2.3亿。“业务势头看好,已经在太仓运营4个工厂,第5个工厂争取年底竣工,明年还要投入1亿欧元。”

    以商招商实现“雪球效应”

    全球著名的汽车空调开发制造专业公司康唯特,2001年在太仓设立独资子公司。“最初选择到太仓是因其他企业的推荐,当时公司只有6个人;来到这里后,太仓市政府的亲商理念、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我们很乐意再推荐自己的伙伴来这里发展。”杨新介绍,目前,太仓分公司员工已达60多人,年总产值约8000万元。近年来,太仓充分发挥先入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商招商,实现“雪球效应”,截至目前,已吸引近200家德企落户,项目总投资超15亿美元。

打造中国的“小德国”

    作为中国德资质量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太仓经济开发区是德国工商界中最具口碑的中国经济开发区,也是德国企业家投资中国的首选地。然而,太仓市委市政府却并未止步于此。未来,他们将总结20年对德合作成功经验,加强对德科技交流,力争把太仓打造成中德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扩大对德环保合作,深化教育对接,推进职业培训,将太仓早日打造成为中国的“小德国”。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19:57

【发展之本】

    技术蓝领:吸引德企的“秘密武器”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有一个特殊的车间,它的产品不是一台台成型的机器或零部件,而是一个个模具机械工。这个车间,就是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不仅拥有完善的德国进口加工制造设备,还配备德国资深专业技师与经验丰富的培训师任教。

    10年前,毕业于太仓职业技术学校中德中专班的王青进入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工作。“刚开始当一线生产工只拿1000多元,与那些考取大学的同学在一起聚会有些自卑,但是现在不会了。”王青介绍说,因为技术过硬,他已经被提拔为磨具中心生产经理,每月固定收入在12000元左右。如今在太仓,无数和王青一样的年轻人,以身为德企的技术蓝领而骄傲。十多年来,舍弗勒中国培训中心、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先后在太仓成立,为德企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技术蓝领”。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19:58
【腾飞之力】

    “双元制”:太仓模式助力德企腾飞

    德企聚集助力太仓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跨越,但随之而来的“技工荒”问题也让太仓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既有效破解技工荒难题,又能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双重效益?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太仓“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被大胆实践并不断深入。

    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双元制’就是将学校这一‘元’与企业这一‘元’相结合,实现互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魏晓锋介绍说。近年来,太仓在双元制发展中不断摸索,结合当地实际,逐渐形成工学交替的本土化培养模式。90后的满浩毅高中毕业后选择到健雄机电一体化中德班学习,如今还在念大三的他已经在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实习近一年,每月实习补贴1500元。小满很喜欢这种教育模式,“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让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近年来,健雄学院每年培养约百名双元制人才,人才实现100%就业。

    “绿色通道”帮助学习和创业

    当前,中国正在逐渐告别廉价劳动力时代,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迫在眉睫。太仓每年选送200名优秀技术工人赴德国培训进修,创新形成“培训-进修-交流-提高”的动态机制。同时,开创“绿色通道”,为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一切进校费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和就业。通过这一通道顺利毕业的学生仝镇瑞,在健雄学院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装饰公司,目前公司年产值现已达600万元。

    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由大国发展为强国,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魏晓锋坦言,“马路上的一个路灯、浴室里的喷头,无不体现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太仓市委常委、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永林认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实现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和共同发展。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20:00

【活力之源】

    太仓海关“唤醒”德企活力

    太仓德企数量多、技术先进、但规模相对较小,对此,太仓海关进一步优化太仓口岸通关环境,扩大“苏太联动”“网上支付”、分类通关改革实施范围等措施,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是首家进入太仓的德企,主要生产弹簧等汽车零部件,该企业关务经理金晓芳说:“这几年,我们企业开始多元化经营,从国外进口的机器设备大多是木框架箱,机器要价值好几百万欧元,在码头查验,容易受天气影响,查验完也不好重装,太仓海关为此下厂到企业查验,真心为我们企业着想。”

    随着太仓海关各项服务措施效果的日益显现,大部分德企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太仓地区德企累计实现出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图为全国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太仓港。至2012年底,太仓港已建成码头泊位66个,设计吞吐能力1.03亿吨、435万标箱,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集装箱泊位10个;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08条。

    强劲电力助德企“生根开花”

    太仓的德资企业大都以精密机械加工和汽车配件制造为主,对用电质量要求较高,太仓市供电公司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建设配套电网,在加快主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快配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坚强智能电网,目前,在德资企业聚集的新区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座,规划有序的电网四通八达,坚强的电网使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落户太仓的200多家德企在太仓‘生根开花’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太仓市供电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为德企发展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为企业落户开辟供电“绿色通道”,安排客户经理全过程跟踪服务。同时还加强与德企的沟通互动,采取上门走访、邀请客户走进公司,听取客户对公司在电力服务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等,为德企提供量身定制的科学用电方案。

    有了强劲的电力支撑,帮助实现德企在太仓“生根开花”,早期在太仓投资落户的德资企业90%以上完成了增资扩产,舍弗勒、托克斯等一大批德资企业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第五期的增资扩产。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20:00
【强企之基】

    商标保护为德企“排雷”

    作为园区第二家进驻的德企,托克斯是世界知名的冲压设备生产企业,员工仅200多人,创造的年产值却高达两亿多元,其“三个点”立体商标也引来了苏州施米特机械有限公司“效仿”。在太仓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勇的指导下,托克斯向工商部门举报,施米特公司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被行政处罚。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太仓基本未出现针对德资企业的重大侵权事件,使得德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倍增,一些德企更将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引入太仓工厂。同时,太仓建立了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各类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等,促进德资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开展预警分析。

    司法服务新样本“护航”德企发展

    记者了解到,太仓德企间,每月会召开一次“圆桌会议”,参会企业除交流政策走向、法律动态、业内行情外,还会就员工的社保、技术等问题相互学习。谈起首次受邀参加这个“会议”时的情景,太仓法院民三庭庭长李勇说:“刚走进会议室,开发区欧商协会副会长就问我‘法院来参会要不要收费’。”李勇当时觉得,德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正说明对法院的了解还不透彻。

    为给德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太仓法院打出“组合拳”。在审理涉德企案件中,制定了严格的审限跟踪制度,强化庭长的督促职能。2011年,太仓法院与欧商协会签订了中英双语《和谐共建协议》,其中包括信息共享机制、应急联动机制、专题研讨机制、司法协助机制、培训咨询机制等五方面内容。近两年,涉德企知识产权案件更是实现了“零诉讼”。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20:00

【小城之情】

    中德友人把酒话情谊

    欢声笑语,酒香四溢,已连续举办八年的太仓啤酒节今年狂欢再启。自2008年至今,太仓已与德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双向交流机制,“德中同行”“啤酒节”“德国企业科技成果展”“中德足球友谊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国社会生活和人文特质等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太仓文化中,使太仓人民对德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促进了中德文化的大循环。

    另一方面,“走进德国-太仓日活动”先后在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等地举行,进一步扩大了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了德国客商的广泛关注,使得太仓成为德国企业投资中国的首选地之一。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20:01
【太仓之美】

    爱上这座城,因为她像故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从太仓新区管委会往南,步行十多分钟便能看到沿路两侧一排排充满德国风情的酒吧、咖啡馆,欧洲风情展露无遗。在众多德国人眼里,太仓是一座“温柔的城市”,兼具“江南水乡”和“德国小镇”的双重特点,她既宁静又开放,让来到这里的德国人不再想家。

    德国有的,太仓都有

    晚间下班高峰过后,德国人阿达米会约上他的几个老乡,和中国朋友一起来到位于东仓南路的一家咖啡店,喝着鲜啤,抽着雪茄,享受闲暇时光……其实,很多来到太仓的德国人都和阿达米一样,在工作之余,思念着故乡,但是令他们开心的是,“德国有的,太仓也都有。”阿达米笑着说,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有时会把太仓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太仓的美,不止在表面

    “第一次来太仓,就发觉这里与我德国的故乡非常相似”,克洛斯特业务咨询(太仓)有限公司董事长克洛斯特先生说,宁静、优雅,绿草如茵,空气新鲜,文化底蕴厚重,太仓的美,远不止在表面。近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发展城市建设时不忘生态建设,青山绿水,处处体现了江南水乡之美。据了解,太仓新区现有200家德企,用地面积约2000亩,但亩均产值825万元,亩均税收46万元。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德企的聚集折射出太仓这一生态高地的魅力。在德企树立的环保标杆下,入驻太仓的企业环保标准均达到零污染。

    爱上这里,扎根太仓

    今年3月29日,太仓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近年来,太仓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开展了以住房保障、设施完善、生态改善、节能降耗、社会建设、文化弘扬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杨新已经在太仓生活8年,“很多德国朋友来中国,我都会介绍他们到太仓看看。我只需要带他们熟悉半天,他们就可以自己尽情游玩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和德国相似,人们也热情友好。”谈话间,讲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杨新俨然已经成为“太仓通”。
作者: tcxxx1051    时间: 2013-11-2 20:01
【新华社记者看太仓】

    *新华社记者刘巍巍,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太仓的改革发展事业,先后采写了新闻《“太仓模式”破解基层自治困境》《江苏太仓:德国企业投资热度依然》《太仓港今日加速崛起》等稿件。此次,刘巍巍将以她独特的视角、新锐的观点,讲述自己对太仓的所想所感。

    颓势求进 “德企之乡”魅力不减

    追加投资、筹建厂房、上马产线……在国内外经济普遍低迷的大势之下,德资企业在太仓却忙于增资扩产。太仓德企这一系列颓势求进的动作,折射出这座江南小城的吸引力不减。

    时间倒回至20年前,毗邻上海的太仓市,一家名为克恩-里伯斯的公司在比较上海、昆山等城市后,最终把目光锁定在太仓。而在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颗“德资”种子会在随后20年间生根发芽。

    如果说,首个项目的落户有着偶然成分,那么如何吸引大批德资企业集聚则有着政府的推动功劳。定制化的体贴服务、靶向精准的优惠政策、以商招商的前沿模式、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软硬兼备的发展环境……如今的太仓,已在德企间树起响当当的“口碑”,而作为回报,德国企业也凭借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占地面积少、项目规模大、抵御风险能力强等有利因素,给予太仓丰厚回报--九成完成增资扩股,折射出东方小城激情四射的经济活力。

    我们期待,未来的太仓,能把“德企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作者: yuan1398    时间: 2013-11-3 01:23
tcxxx1051 发表于 2013-11-2 19:56
太仓新貌    太仓,江南水乡畔一座独具风韵的小城,有着现代化农业为支撑的大片良田和古典园林式的城市 ...

继续吹吧,太仓是苏州五县市中最差的,比常熟差远了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3-11-3 08:47
yuan1398 发表于 2013-11-3 01:23
继续吹吧,太仓是苏州五县市中最差的,比常熟差远了

现在是苏州五市、区。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