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嘉定新城——成为一座有“心”之城 [打印本页]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3-10-11 09:22
标题: 嘉定新城——成为一座有“心”之城
有点历史的工业园区,上了年纪的自然村落,数年之间夷为平地,矗立起的是一座现代新城。这是一场时间与空间的较量,总有一些要遗落,但却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温度。
温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值不值得眷顾与留恋的直观标准。从保留一个有历史渊源的路名,到让原住民成为首批享受新城优质生活的居民,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温度的持存延续。

什么样的城市最吸引你?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答案,但有一种属性想必每个人都会认同,那就是温暖。
嘉定新城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她不但新,更有“心”,让每一个生活于此的人,感受到了温暖。
放眼全国,各地“造城”不止。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一组数据:12个省会城市,平均每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144个地级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这种“运动式”的建城节奏,不免让人起疑:若干年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会不会是一座座冷冰冰的空城?对于这样的担忧,嘉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对城市发展的未来是有追求、有理想的,嘉定在中国新一轮城市化建设中要做探索者和先行者。
如果将产业比作城市的芯片,那嘉定新城无疑是一座有“芯”之城。制造业的退场,并没有减弱新城的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产业的升级版——总部经济和文化信息产业。一个2平方公里上市企业总部聚集地已经启动,几十家落后产能企业置换出来的“东方慧谷”产业园不但已经吸引了东方财富网、携程网这样的互联网翘楚,重点打造的孵化中心还将成为“大孵化器”战略的落脚点。
一座新城的崛起,也许意味着一群人的黯然离场,然而嘉定有“心”,心系民生,通过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转型发展成果。在嘉定新城核心区,动迁的村民们被就地安置在他们老屋的土地上建起的居民小区。与此同时,保利剧院、图书馆、德富路小学、华二初级中学、瑞金医院北院等一批配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一个“10分钟优质生活圈”使得居住在此的居民倍感幸福温暖。
漫天的尘土,坑洼的道路,仿似一个永无宁日的大工地,一座在建的城市总是给人糟糕的印象,而嘉定新城并非如此,关键是遵循了“建管并举”的原则。近千名联勤队员让还处在建设时期的新城做到管理服务不留死角。更难能可贵的是,嘉定新城先行一步,在新楼盘交付伊始便派居委会筹建组进驻。一位新居民曾经告诉笔者一个故事,他没入住之前就接到了居委会筹建组的电话,告知他新城的点滴变化。正如他所说,仅此一个细心之举,便能让人对一座城市产生好感。
在不少人看来,“新”就是推倒重来,意味着和过去的彻底割裂,嘉定并不这么认为。保留的老路名、改造的老厂房,让原住民感到亲切的同时,也让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更值得一提的是,先期规划并没有将老城遗忘,而是致力于给老城减负。政府机关的“楼堂馆所”少了,腾出的空间留给了各类文化场所、服务设施。这一减一增,既是对一座800年古城应有的尊重,更是对民声的切实回应。
来源:《嘉定报》


作者: zjh    时间: 2013-10-12 12:50
希望能成为一座不光是现代化,而且还具有内涵的新城!
作者: gulinda    时间: 2013-10-13 08:58
期待中!

作者: VirgoHood    时间: 2013-10-14 12:17
很漂亮啊,期待的
作者: winne    时间: 2013-10-14 14:23
枪手呀
俺就是所谓的原住民
只是我村本来的一角落里
作者: zhou2tt    时间: 2013-11-3 09:47
狗屁有心,你看看新城那些路,窄是窄的来,比较宽的路还不如塔城路宽,窄的就一跟车道,和清河路有的拼,现在城区挤是挤得来,作为新建城区目光怎么能这样短浅,路这么小以后不是要堵死。
看看人家太仓新城,大路是三车道来回6辆车人行道也很宽,小路也都是二车道,比下来嘉定新城小气得要死,谁买新城的房子以后住进去真是坑了个爹的
作者: 明嘉    时间: 2013-12-10 14:04
zhou2tt 发表于 2013-11-3 09:47
狗屁有心,你看看新城那些路,窄是窄的来,比较宽的路还不如塔城路宽,窄的就一跟车道,和清河路有的拼,现 ...

同意,机动车道窄也就罢了,非机动车也是,永盛路非机动车道窄得一逼,新城其他一些路的非机动车更恶心还垫高一层,路面坑坑洼洼的,搞什么东西,正常人会往上面骑吗,已经看见大量自行车电瓶车主被迫往机动车道上走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