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古桥新景 [打印本页]

作者: jdqianli    时间: 2013-4-16 21:54
标题: 古桥新景
本帖最后由 jdqianli 于 2013-4-18 23:18 编辑

夕阳抚拂下的古桥--高义桥
欢快地跳跃着今生新的脉动!
三桥相倚,别有景色。
列车在她的头顶呜呜驰去,
汽车在她的身旁隆隆驶过,
河水在她的脚下轻轻荡漾,
不经意间,有几个生灵从她背上拾级而来,
一切显得分外朝气和阳刚……

[attach]252293[/attach]












j高义桥全景1a.jpg (264.29 KB, 下载次数: 3)

j高义桥全景1a.jpg

作者: youlin1228    时间: 2013-4-17 12:01
胜辛路靠近沪宜公路那

作者: wm1976    时间: 2013-4-17 15:56
没见到过
作者: 嘉定人一家    时间: 2013-4-17 17:17
记得小时候还在上面走来走去,怀念。
作者: 梅雨天    时间: 2013-4-17 18:12
时空交错的感觉真好。创意无限啊
作者: springwyqwjf    时间: 2013-4-17 19:03
我一直以为叫“高升桥”啊!
作者: 极限    时间: 2013-4-17 20:01
真心的不错,换个角度拍出来看上去就是美极了!
作者: 包包的宝    时间: 2013-4-17 22:31
我也印象高升桥
作者: jdqianli    时间: 2013-4-17 23:26
为高义桥正名吧!见桥名刻石和区府立碑为证。



作者: 19zjy46    时间: 2013-4-18 06:40

好美
作者: youth123    时间: 2013-4-18 09:13
高义桥,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地点位于西大街西端,胜辛路以西,跨越练祁河。

这座桥东西两面好像还有两幅石刻的对联。
作者: youth123    时间: 2013-4-18 09:23
嘉定石拱桥真的蛮多的,而且有的石拱桥都是好几百年历史,都是区级文保单位或者是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老街那里登龙桥(州桥)和汇龙潭那里的宾兴桥。
作者: 妈妈说你长大了    时间: 2013-4-18 13:15
景色很漂亮
作者: 北极狼    时间: 2013-4-18 14:46
在那个地方?
作者: jdqianli    时间: 2013-4-18 18:53
本帖最后由 jdqianli 于 2013-4-18 19:33 编辑

        我讲个高升桥由来的故事吧。这是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讲的故事。
        我也曾经纳闷过,为何大家都把高义桥称为“高升桥”?我爷爷说,“高义桥”古时俗称“高僧桥”,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明代,有位高僧水云法师率几位弟子一路化缘经过此地,见练祁塘水宽流急,人们过往靠一条小而旧的木船摆渡,人多船小,既危险又不便。水云法师见状就决定把一路化缘得来的银两悉数捐给当地造桥。
        众僧人便在护国寺住下,招工买料,操办造桥事宜。在水云法师的建议下,工匠们选择了练祁塘向东流入练祁市(今嘉定镇)最窄的瓶颈之地,即现在的西大街树梢处,营造一座石拱桥。
        历时一年余落成后,水云法师为桥挥毫提楹联。我爷爷依稀记得,他的爷爷说,桥西侧楹联是:平常一样练祁水,安住慈悲便不同;桥东侧楹联是:山高岂碍白云飞,路尽不妨拾级过。现巳失传,无法考证。当地百姓为感激高僧的倾囊善举,把该桥称谓“高僧桥”,世后代代相传。吴语方言中“僧”与 “升”同音,嘉定人就把“高僧桥”叫做“高升桥”,一直流传至今。
        据说到了清代,“高僧桥”重建,为纪念当初建桥的高僧及其弟子的义举,正式定名为“高义桥”,并刻桥名石嵌于桥中央,桥身东侧刻楹联为“长虹彩射金沙塔,半月潮连合浦门”,西侧刻楹联为“东望千艘吉贝来,西成万户稻粱人”,跨度约26米,宽约4米。解放后重修,现为区级保护文物。在嘉定镇人士中,知道叫“高升桥”的居多,而知道叫“高义桥”寥寥无几,而知道她由来的故事的人大概只是我们的祖辈。这就是高升桥的故事。听听罢了,不能当真。






作者: 55512    时间: 2013-4-21 10:31
小桥流水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