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南汇纪行(附三林塘小拍)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07
标题: 南汇纪行(附三林塘小拍)
去年国庆期间,趁974路还未有拆分和轨道交通16号线尚未建成,我去了一次南汇,时隔11个月,974路仍未拆分,16号线也要到今年底明年初运行,去年之行,一些景点未知,也未拍摄照片,甚感遗憾。今年之行,弥补了上次之行的遗憾。
南汇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上海市郊成陆较晚的地区。据《旧唐书》记载,713年(唐开元元年)在周浦、下沙一线重筑古捍海塘,故南汇西部地区当成陆于唐以前。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地逐渐向东南延伸,沧海变桑田,宋、元时期,惠南一带成陆。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在南汇嘴(今惠南镇)筑城,设守御南汇嘴中后千户所。1726年(清雍正四年)从上海县划出长人乡与下沙盐场建立新县,因县治设在原守御所南汇嘴,故县名为“南汇”。 2001年8月南汇撤县建区。南汇区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东临东海,南靠杭州湾与浙江宁波相望,北与浦东新区毗邻,西南与西部地区和奉贤、闵行交界。全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总面积688平方公里,合并时为850平方公里,海岸线45公里。至2000年底(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共有常住人口78万,户籍人口约69万,其中农业人口49.5万,非农业人口19.2万。合并时全区共有14个建制镇1个街道,10个开发区。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18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19 编辑


傅雷,著名翻译家,文学艺术家,傅雷旧居原名曹家厅,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傅雷在1938-1944年曾在居住。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19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22 编辑


周浦过去老街纵横,随着近几年的开发,已所剩无几了。椿樟街和北油车弄一带至今保留不少。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0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27 编辑


巽龙庵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原名“巽龙禅院”,因地处周浦镇东南巽方,故名。原仅有大殿一座,乾隆五十七年(1752年),增建法云堂。嘉庆五年(1800年),又创建文昌阁,作为当地士人文社之地。庵内还保存着二百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数棵。1989年,经批准开放。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02 编辑


周浦汽车站一带的康沈公路是周浦最热闹的地方。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2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25 编辑


下沙 位于南汇西端北部。民国为镇,1950年设置下沙区、下沙乡,1957年撤区并乡,1958年成立下沙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1986年撤乡建镇。镇境东邻坦直、新场镇,南接航头镇,北连周浦镇,西邻闵行区。辖1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民委员会。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3.08万。农业主要有水稻、棉花、油菜和三麦。主要工业产品有木螺钉、电子元件、服装、砖瓦、单点压力机、空气锤等。有盐铁塘、咸塘港和沪南公路。
老街的下沙书场,建于清末民初。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4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54 编辑


洪福桥和正在修葺的第一影视楼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28 编辑


当年拍摄电影《色戒》在新场的取景地。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32 编辑


新场镇于1986年集资兴建了一坐具有古典风格的三门重檐琉璃瓦大牌坊。其位于原牌楼弄的西口(今朝阳路西侧),与奉新公路并行。1986年春上奠基,9月竣工。牌楼上镌刻有新场镇地名“石笋里”。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31 编辑


明清年间,新场镇盛行建造各种牌坊,曾号称“十三牌坊“。明代朱镗、朱泗、太常寺卿朱国盛祖孙三代建造的牌坊谓三世二品坊,坐落于新场市街正中,上额题书“九列名卿”,左侧书“七省理漕”,右旁为“四乘问水”。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29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04 编辑


新场耶稣堂始建于1949年,建筑结构富有传统教堂样式,庄严朴实。"文革"时被占用,1982年1月10日举行隆重复堂典礼,是“文化大革命”后,本市10个郊县中第一个开放的耶稣堂。以至于当时上海电视台对此盛况曾拍摄电视新闻。现在该堂扩建了不少,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0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05 编辑


南山禅寺,俗称南庵,位于镇大街南端,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照建,初名常寂庵。清顺治元年(1644年)僧九如重建,易今名。清同治三年(1864年)住持党可募捐修塑重新,并置香积田3.3公顷。旧有雷祖阁,南天门颓毁未复。据县宗教事务科1984年记载:“南山寺有房屋三十八间,寺内原塑有如来、释迦、观音、雷祖等佛像,今废”。寺后,古银杏三株存二,大数抱,荫数亩,皆数百年物。现也是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30 编辑


新场镇包家桥港、洪桥港、新港,3条市河依街环绕,清波荡漾。在元、明、清代,市河两岸便先后垒起长长石驳岸。驳岸离河面约有3米高,逶迤绵恒,坚实古朴,富有江南水乡特色。今有石驳岸3600米。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2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33 编辑


位于新场镇洪东街122弄的奚家厅,建于清代。奚家厅系世代奚姓婚丧大典活动的主要场所,总计房屋35间,占地1250平方米,坐北面南,砖木结构。临街二层楼五开间门面房,下层中间是墙门,门檐上方精雕细刻,飞椽,硬山灰瓦顶。过墙门是头道门楼,门楼歇山灰瓦顶,上方有砖瓦饰物。进仪门是天井及两侧茶房,茶房均为悬山灰瓦顶。经天井入内是二道门楼,门楼为歇山灰瓦顶,上有饰物(“文化大革命”中用纸巾灰封没)。门楼两侧是院墙,中间为小天井。过小天井即为面阔三开间大厅,大厅进深8.2米。大厅门额雕艺精致,前廊一律飞椽,正厅弯椽荷船顶,花边滴水瓦。大厅两边各有一间耳房,硬山灰瓦顶。再入内为第三道门楼,门楼上方有砖瓦饰物,歇山式灰瓦顶,被单坡中瓦走廊屋面遮盖。入内是一横二厢的二层楼内眷住宅,正埭为五开间两层楼,前二侧是各二开间二层厢房楼,均系硬山灰瓦顶建筑,格扇门,槛窗,结构古老。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3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34 编辑


千秋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在洪东街东端,跨东横港。1983年整修,目前仍完好。桥体上镌刻有劝人为善的祝福词。2002年5月29日,列为南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4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39 编辑


东岳观,又称“东岳庙”,“郭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由总旗宫庸创建。嘉靖年间,毁于倭乱。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5年)十一月,江南饥荒,该观曾设赈施粥。1938年春,日军在东岳观附近遭新四军伏击受创,迁怒道观,纵火焚烧殆尽。次年冬,地方商人集资重建。1987年修复,次年开放。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09 编辑


上海鼎城丽景苑商城由1至6层组成。而乐购则是其中的一大项目,据说与乐购超市签订20年租赁合约,本项目中的乐购购物中心将成为乐购在上海的旗舰店,商场依托大型超市所汇聚的人流,一层外围店铺及六层店铺为精品屋及餐饮娱乐配套,在里面吃喝玩乐样样俱全。该商场的落成形成惠南镇新的商业中心。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45 编辑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停车场(南汇汽车站)。现在除了塘南和奉南两条线路是巴士涂装外,其余的均为海宝蓝。以前还能看到嘉定蓝和松江红。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8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42 编辑


该堂始建于1948年,原址在城东路。系在上海清心堂,惠南镇四乡基督教会的热情奉献下而落成的。1982年恢复宗教活动。2002年易地重建新堂。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39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2 21:41 编辑


位于南祝路拱极路口的南汇信息大楼,主高101米。是惠南镇城东标志性建筑。其左侧则是轨交16号线惠南站。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06 编辑


南汇博物馆建筑面积为3510平方米,陈列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其中固定陈列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设四个部分:一是展示上海地区成陆过程的“上海成陆及南汇古海塘”;二是以元代《熬波图》为依据,展示南汇地区制盐历史的“煮海制盐”;三是反映南汇特有民俗的“婚嫁迎娶”;四是以傅雷吴仲超为重点的人物介绍;500平方米的临时陈列厅,将陆续引进展出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展览项目。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2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2 编辑


南汇南京路——东门大街。不过这条步行街有些混乱,车辆进进出出,然后小贩哈密瓜,肉夹馍,烘山芋,乱停乱摆,更是雪上加霜,值得一提的是名义上叫步行街,可汽车却像入无人之地,这大概就是浦东新区惠南镇步行街的一点特色。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2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46 编辑


清凉庵始建于1937年2月,由比丘尼从宽,从顺等筹资建造。因此庵在惠南镇历史较短,俗称“新庵"。1989年开放。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3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2 编辑


清凉庵大雄宝殿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4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51 编辑


福泉古寺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初名”甘露院“;后因寺内大殿东侧有”福泉井“,故改名”福泉寺“。寺内大殿后有两株宋代所植银杏树,一株尚茂盛。1998年新建大雄宝殿。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3 编辑


福泉古寺大雄宝殿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08 编辑


       古钟园位于惠南镇西南角卫星河畔,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38700多平方米。大明隆庆五年(1571年)铸造的青铜巨钟坐落在南汇古钟园中心景区内,该钟钟口直径1.1米,高1.62米,钟身周长2.8米,重1.6吨。
  古钟为南汇一宝,现被列为上海市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园亦以古钟命名。古钟园的建筑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诸多优点,具有江南造园的自然风格。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09 编辑


扼翠亭、十一曲桥位于钟亭区东南梦烟河中。十一曲桥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板桥,一边置铁栏干,桥北联钟亭区、南至真意池、西通文源馆。扼翠亭在十一曲桥中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上复青瓦,由钟正修书匾,在亭中可见青龙桥、延龄桥。岸边多植垂柳,间有迎春、香樟等。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8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10 编辑


钟亭景区为全园的中心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四周有梦烟河环绕,以钟亭为主景。亭西北建慕碧山房、瑞春亭及曲廊;亭南有真趣轩、曲廊及观鱼轩;亭东南角筑扼翠亭、曲桥。景区有青龙、彩凤、靖海、曲桥等四桥与对岸相通。景区内黄石叠山,湖石点景,石板铺路,绿树成荫。钟亭位于景区中央,基座占地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平方米。钟亭为六角形,混合结构,红漆水泥柱,重檐翘角,青瓦顶,亭前有石狮一对,苏局仙为亭题额。钟为元代古刹福泉寺旧物,明隆庆五年(1571年)铸,“文化大革命”期间钟架被毁,钟被弃于庭院,1983年建此亭置钟,1985年县人民政府定古钟为县级保护文物。钟体呈喇叭花状,高1.62米,钟口围3.4米,重1600公斤。钟身铸有图6幅和铭文2056字,其祈词为:“金声一震,虎啸龙吟,皇风清穆,海道安宁”。古钟安放在亭中央的石座上,石座旁刻有八幅石雕。亭四周植银杏、罗汉松、桂花、香樟。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49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13 编辑


南园宾馆(原南汇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小花园中至今仍保留着一座作为餐厅和礼堂用的仿古建筑,它就是当时县城中颇为知名的建筑之一——中山堂。    中山堂建于1935年,为当时任南汇县县长的袁希洛所建。
“中山堂”当时共建有厅房三大间,中间一间为正厅,该厅中央原挂有“戒得”两字的一幅横匾,为袁希洛手书。“戒得”两字原出于《论语·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据说袁希洛当时写这两个字的目的就是想告诫县衙门里的那些官员们别去取那些“非法所得”。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0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6 编辑


十字街口,东(西)门大街/南(北)门大街交汇处。应该是以前南汇县城热闹处吧。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16 编辑


位于惠南镇新华路8号的潘氏住宅,是一幢建于民国时期的老房子。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54 编辑


天主教上海教区南汇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法国神父筹建,一直有宗教活动。1949年后为神父座堂。1983年上海教区重修恢复教堂。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4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7 编辑


南汇图书馆。该馆在2001年成为上海市图书馆分馆后,自此给南汇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人民西路旧址上新建了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南汇区图书馆新馆,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使图书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占地5000平方米,地处南汇大学城和老城交界处,交通便利。 南汇区图书馆自从成为上海市图书馆分馆后,在藏书数量和种类上得到了上海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从而藏书量大大增加,从以前的几万册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多万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图书需求量。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20 编辑


城西标志性建筑——三星级酒店汇享新亚大酒店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5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23 编辑


在博佳大桥远眺南汇绿地峰汇商务广场。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6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3 22:28 编辑


三林镇,因镇内三林塘而得名。现在三林老街已经得到修缮,并每年在三林塘举行龙舟赛。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2:57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0 21:59 编辑


崇福道院,宋宣和元年(1120)赐额“圣堂”。传说此院原为三国吴陆逊所建家祠,宋景祐四年(1037年)建。明清两代屡有被毁,亦时有重修,民国时期,地方绅士任兆铨筹资重修。 院内保存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崇福道院碑记》、《崇福道院赡田碑记》两块玄武龟蛇石碑。1987年开放,为正一派道观。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8-27 23:00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2-9-11 22:18 编辑


崇福道院大雄宝殿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