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标题: 嘉定的名胜古迹 [打印本页]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0
标题: 嘉定的名胜古迹
嘉定是历史名城,在过去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即使存在,也鲜为人知。3月11日下午,我在嘉定的一些历史风貌区,寻找他们的足迹,与坛友分享。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1
吴蕴初(1891—1953),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我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二三十年代,他研究成功廉价生产味精的方法,在我国创办了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他大力支持学会活动,资助清寒优秀学生上大学培养成高级科技人才。他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西大街198号曾经是他的故居。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2
聚善桥,俗名虬桥。因建桥捐助者多有女性,故又俗称“女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长28米,宽4.20米,桥孔净跨9.30米,矢高5米。石阶桥面南北各24级。桥额刻有桥名及纪年题款,拱券石及北拱券枕石上刻有捐资者姓名。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3
吴宗濂(1855~1933)嘉定人,字挹清,诸生,上海方广言馆毕业。光绪九年(1883年)随李鸿章赴沙俄订边界条约。历任驻西欧诸使馆翻译、随员、留学生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驻意大利钦差大臣。1931年任民国[有关部门]外交部委员。旧居又称崇德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面阔三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西大街194号崇德堂是他的故居。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5
西大街172弄3号,唐绍澜故居。唐绍澜系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胞兄,官至八省巡抚,清末迁居嘉定。建筑原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楼一幢,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硬山式,灰瓦屋面。楼前有单檐歇山式砖雕门楼一座。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6
西大街街景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47
顾维钧,字少川。嘉定人,(1888-1985)。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有关部门]国务总理,国民[有关部门]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72年,出席联大的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1985年病逝于美国纽约。西大街94-96号厚德堂是他的故居。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51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6-23 10:43 编辑

嘉定西水关,西城墙。明朝中后期城墙对于嘉定百姓抗击倭寇侵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发挥过重要作用。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57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2-3-14 22:51
嘉定西水关,西城墙。明朝中后期城墙对于嘉定百姓抗击倭寇侵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发挥过重要作用。

此照片因文件过大,无法上传,敬请谅解。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4 22:58
未完待续
作者: sissy^-^    时间: 2012-3-14 23:14
西大街能保护起来就好了
作者: 根本英俊    时间: 2012-3-14 23:26
西大街有这么多名人住过啊。。。真不容易

也希望能够保护起来
作者: tytseaver    时间: 2012-3-15 08:52
都变成卖皮蛋的地方了,可惜啊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01
王敬铭,字丹思,号味闲,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系康熙六十寿辰,特开恩科,王敬铭得恩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王敬铭擅于丹青,工于小楷,所作山水画,清腴闲远,娟丽洒脱,深得康熙赏识。人民街194号是他的故居。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05
位于人民街159号的思贤堂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壁间保存明代碑刻10通,包括明宣德十年(1435)项修撰文、朱贵书丹、梁沂篆额的《郡守况侯政绩之记》碑、嘉靖十四年(1535)杨循吉撰文、文征明书丹并篆额的《嘉定新建思贤堂碑》、刑部尚书彭韶撰文的《皇明工部尚书前奉敕巡抚南直隶文襄周公赞录碑》等。思贤堂及其碑刻,是研究嘉定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 zoe_tree    时间: 2012-3-15 21:06
西大街现在都是鸡,那片根本就没人管的~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08
太平永安桥,俗名察院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长约20米,宽3.60米,桥孔净跨4.70米,矢高2.20米。缓坡桥面。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11
州桥(登龙桥)始建于宋淳佑五年(1245年),元代嘉定升州,故又称“州桥”。明成化四年(1468年)重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练祁河。长13米,宽5.9米,净跨5.7米,矢高3米。石阶桥面南北各13级。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18
法华塔,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当时此地叫“练祁市”,十年后,嘉定设县。县城建设就以此塔为中心,因它是全城最高点,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之中心。

塔建成后,至大元年(1308年)重修。后几经兴废,至明代万历年间损坏尤甚,只剩下底层还比较完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陈一元募款重修,仍恢复七重楼台,四面设壶门,砖木结构,高40.83米,各层有平座、栏杆、腰檐,层间飞檐翘角,下悬檐铃,

塔传至民国期间又凋零不堪,民国十三年(1924年)邑人戴思恭募款大修时,改底层围廊、各层腰檐栏杆、七层塔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994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嘉定县政府决定联合拨款近200万元对严重倾斜(中心位移达120厘米)的法华塔进行抢修,并动迁周围居民和商店。

德富桥,(东西向)又称日晖桥,俗称石灰桥。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跨南横沥北口。长19米,宽3.40米,桥孔净跨8.40米,矢高4米。石阶桥面32级。南北桥孔两侧分别刻“迎潭水南来涵濡圣泽,障娄潮东去容与中流”和“一江澄练塔影虹垂,四面回澜冈身龙卧”楹联各一副。
济川桥(南北向)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20
翥云堂,原名“岁有堂”,明天启年间御史赵洪范始建,崇祯二年(1629年)赵由云南卸事归里,运回一天然奇石名“翥云峰”,置于堂前,易名“翥云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双轩,五架梁,硬山式,小青瓦顶,檐下施斗拱。院前有砖雕门楼。


作者: 法号七水    时间: 2012-3-15 21:22
嘉定的历史名人和太仓的比,还是少了点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25
“灯景头”建筑 东下塘街52号


作者: blue_smiling    时间: 2012-3-15 21:26
长见识了,感谢楼主!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27
“构子头” 东下塘街53号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30
“七路头"建筑 东下塘街51号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5 21:32
一明二暗七路头立帖式建筑 东下塘街54号


作者: 特二老头    时间: 2012-3-15 21:56
楼主是个文化人。
作者: Eriche    时间: 2012-3-15 23:49
LZ知道的真多    佩服
作者: gk930    时间: 2012-3-15 23:51
sissy^-^ 发表于 2012-3-14 23:14
西大街能保护起来就好了

西大街不都拆迁了吗····
作者: 朴志诚    时间: 2012-3-16 07:48

好贴要推荐哈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8 15:46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2-3-15 21:20
翥云堂,原名“岁有堂”,明天启年间御史赵洪范始建,崇祯二年(1629年)赵由云南卸事归里,运回一天然奇石 ...

法华塔院
作者: 小兔子1代    时间: 2012-3-18 15:49
石头路,走的阿姨我脚疼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8 15:52
“双音兜”建筑  东下塘街59号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8 15:56
明万历十六年(1588)开凿的汇龙潭由横沥河、新渠、野奴泾、唐家浜、南杨树浜五河流相交汇,犹如五条长龙蜿蜒伸展。

民国17年(1928)嘉定县通俗教育馆将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龙门桥、孔庙一带风景优美之处改建为公园。将原有树木建筑经过整修,于第二年二月正式对外开放,取名“奎山公园”,这是汇龙潭公园前身,也是嘉定最早的公园。

应奎山,位于潭南部,堆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据县志记载“孔庙正南首有一座相当规模的留光寺,破坏孔庙的风水,便在孔庙前挖泥堆山作屏障,取名‘应奎’”。整修后的应奎山高11.3米,山上树木葱郁,环山围叠湖石,有石路盘旋而上直达山顶。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8 15:59
竖立在孔庙门前有三座高耸挺立的牌坊。中间的是建于明晚期的“仰高”坊,“仰高”二字出自《论语》“仰之弥高”,意思是赞扬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东西两边“兴贤”、“育才”两座牌坊分别建于南宋年间和元代,表示孔庙办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才,选拔有才能的人。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8 16:04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留比较完好的县级孔庙建筑,在古代江南地区的县级孔庙中有“吴中第一”的美称。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始建于南宋年间,其后多次修缮重建。大成殿东西各有十二间,称为东、西两庑。


作者: youth123    时间: 2012-3-18 16:39
基本上都去看过,这些古迹基本都是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博乐广场上沿着练祁河造的那些房子不算古迹,那边大部分房子算是江南民居,也有徽居。
作者: christphe    时间: 2012-3-18 21:46
博乐广场那些所谓搬迁来的徽州建筑其实很不伦不类
作者: 冰溪若    时间: 2012-3-18 23:01
留爪,慢慢看
作者: cuttlefisher    时间: 2012-3-18 23:12
西大街该改造
作者: wakincao    时间: 2012-3-18 23:14
嘉定还有一部分 老的 银杏树 可以”挖挖“
作者: wakincao    时间: 2012-3-18 23:16
cuttlefisher 发表于 2012-3-18 23:12
西大街该改造

东,南,北大街表示 “亚历山大”
作者: youth123    时间: 2012-3-19 12:26
christphe 发表于 2012-3-18 21:46
博乐广场那些所谓搬迁来的徽州建筑其实很不伦不类

当时为了建博乐广场,把那块地方的老房子全拆了,现在再开始弄,历史就是这么螺旋式上升的,呵呵呵,没事折腾。
作者: 無窷尐囡    时间: 2012-3-19 12:27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9 22:42
在参观孔庙时,“偶遇”西西大姐,她正在为游客讲解。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2-3-19 22:53
坐落在有“吴中第一”之称的孔庙内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科举专题博物馆。
该博物馆利用孔庙的建筑特点,分为“科举沿革”、“科举与儒学”、“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考试程序”以及设在当湖书院的“科举与教育”五大板块,以大量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自隋朝开科取士到清末废止科举,科举制度1300年的兴衰史。
作者: 老狼请吃鸡    时间: 2012-3-19 23:41
楼主 嘉定还有多少有真正时间感的古迹???
作者: chicharito    时间: 2012-3-20 08:51
西大街看来这辈子是不会拆掉了··
作者: shendawei77    时间: 2013-7-21 21:19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8-23 14:21 编辑


    位于项泾西街的西溪草堂,是黄氏家族的祖居。1921年,黄辛白出生在这个嘉定有名的教育世家,他受家族重文重教思想浸染的同时,又经受着进步思潮的洗礼,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黄辛白,教育家。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大同大学肄业。1921年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第四师文化教员、苏皖边区第四中学教务主任、华中野战军九纵队政治部,中共华中七地委秘书、宣传科科长、青年团皖北工委学生部部长。建国后,历任青年团皖北工委学生部部长、华东工委统战部部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高等教育部司长、副部长,1971年后任北京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委委员,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发明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文革”期间遭受迫害。黄辛白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黄辛白同志于2008年2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

作者: youth123    时间: 2013-7-21 21:55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3-7-21 21:19

这条街看起来有点像项泾西街
作者: 201800    时间: 2013-7-21 22:40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2-3-15 21:01
王敬铭,字丹思,号味闲,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

赞!!!!!!我就是不知道。。。。。。。你知道,真好!




欢迎光临 嘉定都市网 (http://www.jiad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